武汉科技大学 信号与系统 下册 答案+讲解1

更新时间:2023-11-23 22: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6章 系统及系统的时域分析

6.1学习要点

1. 系统的分类

(1)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 (2)即时系统与动态系统 (3)确定性系统与随机性系统

(4)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5)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6)时变系统与时不变系统 (7)因果系统与非因果系统 (8)稳定系统与非稳定系统 2. 线性时不变因果稳定系统的基本特性

(1)线性(齐次性、可加性):

?f1(?)??f2(?)??y1(?)??y2(?) (6-1)

(2)时不变性:

f(t?td)?yf(t?td) (对连续系统) (6-2)

(3)微积分特性:

f(k?kd)?yf(k?kd) (对离散系统) (6-3)

f'(t)?yf'(t)

(6-4) (6-5)

?(4)因果性:

t??f(x)dx??yf(x)dx??t如果f(?)?0,t?t0(或k?k0),则yf(?)?0,t?t0(或k?k0) (5)稳定性:

如果系统的激励f(?)??时,则零状态响应yf(?)??

3. 系统分析的任务及方法

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对给定的系统模型和输入信号(激励)求系统的输出信号(响应)。系统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法和变换域分析法。本章讨论的时域分析法是直接分析时间变量t(或

145

,研究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或称时域特性),其主要优点是物理概念清楚。 n)函数(或序列)

4. LTI系统的数学模型(输入输出方程)

一个n阶LTI连续系统,若其激励为f(t),响应为y(t),则描述该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是n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它可以写为:

?ayii?0n(i)(t)??bjf(j)(t)j?0m(6-6)

式中,ai(i?0,1,?,n)和bj(j?0,1,?,m)都是常数,且an?1。

一个N阶LTI离散系统,若其激励为f(n),响应为y(n),则描述该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是N阶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它可以表示为:

?ai?0NN?iy(n?i)??bM?jf(n?j)j?0M(6-7)

式中,ai(i?0,1,?,N)和bj(j?0,1,?,M)都是常数,且aN?1。 5. 系统的框图表示

表6-1中给出了常用基本运算单元的框图表示符号和系统激励f(?)与响应y(?)之间的运算关系(箭头表示信号传输的方向)。

表6-1 常用的系统基本运算单元

名称 框图符号 输入输出关系 f1(?)加法器 ??a?y(?) y(?)?f1(?)?f2(?) f2(?)f(?)数乘器 y(?)y(?)?af(?) f(?)ay(?) f1(?)乘法器 f2(?)延时器 ?T?Dy(?) y(?)?f1(?)?f2(?) f(t)f(t)y(t) y(t)?f(t?T) 积分器 y(t)y(t)??f(?)d? ??t移位器 f(n)y(n) y(n)?f(n?1) 系统的数学模型(即输入输出方程)直接反映系统响应与激励之间的关系,便于数学分析与计算;系统框图除此之外,还以图形方式直观地表现各单元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两者可

146

以相互转换,可以从系统方程画出系统框图,也可以由系统框图写出系统方程。 6. LTI系统时域分析法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LTI连续系统分析与离散系统分析在许多方面是相互平行的,它们有许多类似之处。 (1)时域经典法:直接求解描述系统的微分(或差分)方程,算出齐次解和特解,从而得到系统的完全响应。这种方法便于从物理概念说明各响应分量之间的关系,但求解过程比较麻烦,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宜采用,当学习了变换域分析方法后,很多复杂的计算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2)卷积法:利用卷积积分(或卷积和)运算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至于零输入响应可以利用求齐次解的方法得到)。卷积法在连续系统分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需要指出:对于LTI离散系统,由于差分方程具有递推关系,利用迭代法可求其数值解。迭代法简单易懂,便于编程实现,但只能得到数值解,不能得到闭式解。 7. LTI系统全响应的分解

(1)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从微分方程经典解求解规律考虑)

根据时域经典法,微分(或差分)方程的全解由齐次解和特解组成。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说,齐次解yh(?)的形式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的特性,与激励f(?)的函数形式无关,可称为自由响应或固有响应,表示系统特性的特征方程的根称为系统的固有频率或自由频率,它们决定了系统自由响应的全部形式;而特解yp(?)的形式是由激励信号f(?)决定的,故称为是强迫响应。

从而,系统的全响应可分解为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两种分量,即:

y(?) = yh(?) + yp(?)

(6-8)

(2)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从t或n???的状态考虑)

对于一个稳定的系统,自由响应必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趋于零。强迫响应则根据激励函数的性质可能随时间的增长趋于零,也可能趋于稳定,或者两者皆有。系统响应中随着时间增长而趋于零的部分称为瞬态响应;随着时间增长趋于稳定的部分称为稳态响应。

可见,系统的全响应可以又分解成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种分量。 (3)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从区分起始储能与激励作用的角度考虑)

系统在任意时刻的响应y(?)可以用初始状态{x(0)}和区间[0,t]或[0,n]上的激励{f(?)}完全地确定。初始状态代表系统的起始储能情况,可以看作是系统的另一种激励(有的书上称之为“内部激励”),这样系统的完全响应y(?)将取决于两种不同的激励,即输入信号{f(?)}和初始状态{x(0)}。即:

y(?)?T[{f(?)},{x(0)}] (6-9)

147

零输入响应——输入信号为零、仅由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即:

yx(?)?T[{0},{x(0)}]

(6-10)

零状态响应——初始状态为零、仅由输入信号引起的响应,即:

yf(?)?T[{f(?)},{0}]

(6-11)

从而,系统的全响应还可以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两种分量,即:

y(?)?yx(?)?yf(?)

(6-12)

例如,对于一个n阶LTI系统,若其特征根?i(i?1,2,?,n)均为单根,则全响应可写为: y(t)? 式中

?Ceii?1n?it?yp(t)??Cxiei?1n?it??Cfie?it?yp(t) (6-13)

i?1n自由响应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Ceii?1n?it=?Cxie+?Cfie?it (6-14)

?iti?1i?1nn且系统响应分量中随着时间增长而趋于零的部分称为瞬态响应,随着时间增长趋于稳定的部分称为稳态响应。

根据响应各分量的定义,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结论: 1)自由响应和零输入响应都满足齐次方程的解。

2)自由响应和零输入响应的系数不同。零输入响应的系数仅由起始储能情况决定,而自由响应的系数要同时依赖于初始状态和激励信号。

3)自由响应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一部分由初始状态决定,另一部分由激励信号决定,两者都与系统自身参数有关。确切地说,自由响应包含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一部分。

4)若系统初始状态为零(无初始储能),那么零输入响应为零,但自由响应可以不为零,由激励信号与系统参数共同决定。

5)对LTI连续系统,零输入响应由t?0?时刻到t?0?时刻不跳变(因为此时微分方程右边为0,不含?(t)或其各阶导数项)。若全响应由t?0?时刻到t?0?时刻发生跳变,只可能出现在零状态响应分量中。

6)一般来说,对于稳定系统,当激励信号为等幅(或指数增长)情况下,瞬态响应等于自由响应,而稳态响应等于强迫响应。

7)当外加激励为零时,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对于各初始状态呈线性(包括齐次性和可加性),即零输入线性,这可表示为:

T[{0},?x1(0)??x2(0)]??T[{0},x1(0)]??T[{0},x2(0)] (6-15)

而当初始状态为零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对于各外加激励信号呈线性,即零状态线性,这可表示为:

148

T[?f1(?)??f2(?),{0}]??T[f1(?),{0}]??T[f2(?),{0}] (6-16)

(注意理解“线性系统”的概念:一个同时具有分解特性、零输入线性和零状态线性的系统才能称之为线性系统。这里,分解特性是指系统全响应可以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8. LTI系统时域分析中根据初始状态(0?状态)求初始条件(0?状态)

“初始条件”(或0?状态):在t?0?时刻,系统的响应及其各阶导数的值,即y其中i?0,1,?,n?1。y(i)(i)(0?),

(0?)包含输入信号(激励)的作用,不便描述系统的历史信息。

(i)“初始状态”(或0?状态):在t?0?时刻,系统响应及其各阶导数的值,即y(0?)。

y(i)(0?)可以反映系统的历史情况,而与激励无关(因为此时激励尚未接入),它们为求得t?0的响应y(t)提供了以往历史的全部信息。

通常,实际工程上,对于具体的系统,初始状态常常容易得到。这样,为求解描述LTI系统的微分方程,就需要从已知的初始状态y(i)(0?)设法求得初始条件y(i)(0?)。

需要指出的是,当系统已经用微分方程表示时,系统的初始值从0?状态到0?状态有没有跳变取决于微分方程右边激励项是否包含冲激信号?(t)或其各阶导数。如果方程右边不包含

?(t)或其各阶导数,说明相应的0?状态到0?状态没有发生跳变,即y(i)(t)在t?0处连续,

所以y(i)(0?)=y(i)(0?)。否则,如果方程右边包含?(t)或其各阶导数,说明相应的0?状态

到0?状态发生了跳变,即y(0?)?y(0?)或y'(0?)?y'(0?)等等。

为确定初始条件y(i)(0?)(i?0,1,?,n?1)的值,在时域分析中有两种方法:

1)利用物理概念对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判断。

2)奇异函数匹配法(也称为奇异函数平衡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微分方程左右两端的?(t)及其各阶导数应该平衡相等。

前者适用于给定具体电路图的情形,后者虽然比较抽象,但却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不过,在学习了拉普拉斯变换后,还会有更加简便的方法。

另外,可补充说明的是,对于LTI离散系统,可认为y(?1),y(?2)?,y(?N)是激励作用之前在因果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与激励信号无关,这组条件与微分方程的初始状态(0?状态)相对应;由这组数据与激励信号约束共同求得的y(0),y(1),?,y(N-1)则

14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09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