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07 18: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文教院 汉语言文学2班 钟凤莲 20114062010

摘 要:掌握汉语拼音是学好普通话最好的工具。在进行拼音教学时, 我们应力图扬教材之长, 创设适合学生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增添学生学习的趣味, 提高学生拼读的热情,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拼音教学和识字相结合, 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 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 关键词:新课标;拼音教学;创设情境 正文:

我国宪法在总纲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国内共有几十种语言,仅汉语就分十个方言区。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交际越来越广,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汉语拼音是学好普通话最好的工具。

许多外国人将汉语列为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而拼音能快速地帮助识字、学习汉语。如一个小学六年级回国的华侨子女,学会汉语拼音后,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跟上了初中的学习。不会汉语拼音而能识字的人是有,那是单靠口耳相传,难免以讹传讹,夹带方言音,并且不会高效率地使用工具书,不能无师自通。学好汉语拼音就等于掌握了一把帮助学习汉字、汉语,开启中华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在知识成倍增长,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谁能少了这把金钥匙呢?

新课标十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课标指导下的汉语拼音教学再不是传统的“孤立地、单纯地”学拼音,而是“以人为本”,多元化的整体教学。从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三套小学语文教科书看,不论是把学拼音与学汉字结合起来的人教版,还是学点儿拼音,又学点儿汉字,穿插起来的江苏版或先学汉字再学拼音的北师大版,教材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各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计划地安排在一个有机的整体里。因此对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整合则是众家教材编写者的苦心之处,且各具特色。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为落实这一要求,教材创设了帮助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一方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有利于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

在汉语拼音教学时,教师应力图扬教材之长,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将拼音教学和识字相结合,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才能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教师如果不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的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于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在拼音教学中,努力为儿童创设一种语言环境,例如:在学习复韵母“an”时,学生已经学了一个多月的拼音,有一定的经验。上课时,教师可以随机拿出作业本请学生帮忙发本子,让学生根据姓名的音节拼一拼。例如拿出一本姓名为wúyùtün的作业本让学生分发,学生很快发现第三个音节还不会拼,但有的同学已经根据前两个音节猜测第三个的发音。这时,教师可以列举出班里的同学中有an这个复韵母的名字,并且告诉他们:“这个韵母在我们班级里使用很多,老师的姓名中也有,你们想认识一下吗?”接着,教师把an写在黑板上,并板书了“潘(pan)”。学生会产生兴趣,纷纷试读,他们根据口语的发音自己读准了an。课后,教师进行抽测,发现一部分同学还认识了“潘”这个字。以上的情境设计所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课上再现了学生学校生活的细节:想认识同学的名字;想得到机会发作业本;想了解自己名字的音节;想知道老师的名字。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读出了an的发音,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故事情境,增添学生学习的趣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

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往往会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儿童的注意力。如教学“?”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时,有的老师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姓余(?)的孩子,他很懂礼貌。一天,天气很热,小余上街买文具,在路上他遇到了“j”、“q”、“x”三个好朋友,便立即把戴在头上的太阳镜(太阳镜很像?上的两点)摘下来,并跟j、q、x三个好朋友亲热地握手。然后教师教学生念:小余有礼貌,见了j、q、x,眼镜就摘掉。再如教学复韵母“iu”、“ui”时,老师告诉学生要讲个故事给他们听,学生一听说讲故事,兴趣就来了,情绪高涨。老师立刻抓住这一契机组织教学:有两个小朋友,他们一个叫小“iu”,一个叫小“ui”,他俩是一对双胞胎兄弟,长相几乎一样,又经常穿一样的衣服,戴一样的帽子。有时就连他们的妈妈也很难分清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同学们仔细看看,小“iu”和小“ui”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他俩的名字?这时学生看得很认真,思维活跃,很快他们就找到相同点在于二者都由“i”、“u”两个单韵母构成;不同的地方是“iu”的“i”在前,“ui”的“i”在后。然后老师引导学生编歌谣:分清“iu”、“ui”并不难,“iu”的“i”前边走,“ui”的“i”跟后头。

三、创设趣味情境,增加学生求知的快乐

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来记忆字母的形。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的形状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动作展示o的样子?”于是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圈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可见他们的头脑里潜藏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孩子们的智力就能得到开发。又例如,在区分“u-?”这对形近韵母时,教师可以建议孩子们用两个小拳头来代替?上的两点。当教师读到u时孩子们的手就不动,当教师读到?时,他们就把小拳头举在头上,这种练习形式儿童肯定会非常喜欢。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找朋友”、“摘苹果”、“送信”等游戏,这些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

四、创设智力情境,提高学生拼读的热情

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小学生喜欢猜谜语这种智力题,教师就可以顺应他们的这种爱好,根据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选择设计一些谜语,让学生拼一拼猜一猜,激发学生拼读的热情,既能巩固前面所学,又能引发新知的学习。比如:学完ao、ou,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谜语:“一只瓜,会跳高,场上只许用脚踢,比赛不许用手拿,头部顶它不要紧。”谜面用拼音出示,背景是绿色的操场。这个谜语通过“高、脚、手、头、要”这些字的音节有效地复习了这堂课刚学习的ao、ou,又通过谜底“足球”(zúqiú)引出了韵母iu的学习,不露痕迹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改变了以往拼音教学中的机械式操作,增加了思维的含量,让学生觉得所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拼音,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符号。

五、创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这时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新的刺激方式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兴奋,激发其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ao、ou、iu新授结束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这时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了。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寻友大行动,丰收在其中”之类的竞赛:大屏幕上打出一段拼音及相应的文字和彩图“:小蝌蚪,游游游,游到东,游到西,到处找她的好妈妈。找不到,哭鼻子,羞羞羞。”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张苹果形的红纸,找出带有复韵母ao、ou、iu的音节写在上面,如果对某个汉字有兴趣也可以画下来认一认。写下来的音节不会读可以走出座位请教同组同学,会读就挂到自己小组所对应的大树上,比哪一小组合作得好,比谁的树上果子多。这个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展开语文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交流、全面提高。

新课程赋予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教师再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建设者、课程的构建者。拼音教学的课堂尤其应该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提高学生课堂生活质量。情境的创设能充分激发起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的思维情绪和智力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成功地突破汉语

拼音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引领他们轻松愉快地走进拼音世界,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2)· [2]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2005, (1~2)· [4] 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2005, (1、2)· [5] 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语文报(教师版)·语文报社编辑出版·5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03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