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解题思路
更新时间:2023-12-31 20: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与答题要义
(一)记叙文简单的文体知识:
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其中一般记叙文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体裁,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
写人的记叙文:主人公是谁;选取哪些事件来写;线索是什么;反映人物什么性格;中心。 状物的记叙文:写什么物;从哪些方面来写;用什么方法;物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情。 写事的记叙文:写几件什么事;之间有什么关联;线索;表达的中心等等。 1、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的。
描写:是对人物、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一般多用动词、形容词和各种修辞手法。
(1)从对象分: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借他物写此物) (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脸部的动作、衣着)、心理、语言、动作 (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暗示人物的心情,或是推动(暗示)情节的发展;
结构上有时有照应的作用,或者是引出下文相关的描写。
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主人公的判断:1.全文描写的重点;2.作者最用心刻画;3.借以表达中心思想的。注意,主人公未必是文章描写最多的人物
3、记叙的顺序:顺叙 倒叙 (同一件事) 插叙(另一件事)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写,有间接写。如何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定。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4、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你 好处是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注意: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往往表示作者感情的变化
5、记叙的线索:一人、一事、一物、一细节、时间、地点、感情。线索要贯穿整篇文章。
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等等为线索。
多数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一条是物线,一条是情线,而情线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经常有一种试题,要求考生把结构补足,这里面就可以借用线索来完成。 6、、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
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②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1
③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④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⑤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7、常见的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伏笔、铺垫、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几个容易混淆而考试时经常涉及的知识点(侧重艺术特色): (1)文章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
①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等。) A照应、伏笔、铺垫
伏笔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指作者在叙述、描写过程中,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如莫泊桑的《项链》中,先写玛蒂尔德疯狂地跳舞,为的丢项链做暗示,就是用了伏笔手法。采用伏笔手法有助于作品结构的严谨和情节发展的合情合理。伏笔有时具有隐蔽性。伏笔是细节描写,一般是一两句话。
照应指作品下文与上文相呼应,即“回应上文”。作品如果前面有伏笔或提示,后面则必有照应。前后映衬,有呼有应,使作品脉络相连,结构严谨。照应的方式有:首尾照应、内容照应、语言照应和线索照应。(照应按照内容上的关系有:概括与具体、同一关系,如《五柳先生》,正好相反,如《荔枝蜜》。
铺垫是作者对情节的发展事先做了交待,使后来发生的故事不让读者感到突然。一般是一段豁亮三段话,与伏笔比较篇幅较长。 B 值得说的是比喻与象征的关系:
比喻用于句子,象征用于全篇。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是具体的事物,象征的象征物和被象征物却不同,一般被象征物是抽象的某种精神,人格,等,而象征物一般都是具体事物。
比喻中,喻体的名字肯定出现(无论明喻,暗喻,借喻等) 而象征中,被象征物的名称一般不出现,是通过文章的侧面表现和暗示来表达的,需要读者体会。
作用:比喻是通过喻体表现本题的特征等,而象征则是用象征物含蓄隐晦地表现被象征物的意义,作用,特点等,主要表达被象征物的内涵。 C对比和衬托
衬托有主次,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以正衬正等 。
对比无主次,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2
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D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作直接描写和刻画的手法。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相对于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而言。它主要是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特定人物形象,从侧面间接表现特定人物形象的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塑造典型,侧面描写烘托形象。两者互为倚仗,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是正面描写,“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是侧面描写;“一双含情目,两弯罥烟眉”此谓正面描写,“沉鱼落雁容,闭月休花貌”之谓侧面描写。
E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指不借助任何別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傾吐自己的思想情感,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接抒情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著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的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的坦露。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手法,往往显得坦率真摯、质朴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等。 (2)表达方式
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A、描写
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1)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包括衣着、神态、肖像)四个方面。 外貌描写作用:烘托人物性格,突出主题;烘托人物情感;反映人物境遇。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B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C推动情节的发展
D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E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F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3)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B、抒情(直接和间接)、
C、议论(事例论证,引用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3
D、叙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3)修辞方法
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A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法
借代: 设问: 反问 : 比喻: 对偶:反语: 双关:排比: 夸张: 反复: 拟人: 修辞方法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可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富有感染力。也可以使说理更透彻。
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的作用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排比的作用是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怎样规范阅读文章
阅读步骤:分以下几步:
第一:要速读全文,确定文体,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概要。
第二:精读文章,弄清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注意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层次。 第三:看文章所设的问题,再次回头细读文章,一一找出答案。(能用文章原文回答的,尽量用原文回答。)
第四:对拓展延伸的题目,要审清题意后再认真回答. 这里有几点务必注意:
1.关键句指的是表结构关系的句子,或是表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如过渡句等,或是提示主要内容或主题的句子如总起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的句子等等,这里尤其是要注意议论的句子和词语。 2.读文章是一定要养成圈圈画画的习惯。 3.注意文章的结构关系。
4.注意文章前后的关联,也就是要注意句子所在的语境。
5.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同一个句子所在的位置不同,它的意思和作用也就不同。
三、阅读题答题要点:
接到题目后先考虑:
1、 什么文体;2、题目考什么,为什么考这题;3、答题思路;4、怎么样规范答题 切记:
A 规范读文章;
B往前走一步或往后退一步,往往可以踩到答案;
C一定扣紧原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D规范答题——题目有几问;答案包括几部分;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等等
E 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同一个句子所在的位置不同,它的意思和作用也就不同
四、常见题目的类型及解题思路、规范:
(一)标题的理解:
4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常见题型有:说说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以??为标题的好处;可不可以换成“??”;换成别的怎么样;给文章拟标题;等等
给记叙文拟题目的方法主要有:①文中的主要人物或事物;②能概括文章主题的一个词语或短语;③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一句关键的话;④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一个物。等等
答题时,应从标题的内容(一般应联系全文)、结构的作用(全文)、表达特色(标题本身在修辞、句式等方面的特点)等方面考虑。应考虑其能否紧扣中心事件(主要内容),能否紧扣主旨,形式是否新颖别致耐人寻味,是不是线索等。
就第一方面也就是内容方面而言,标题一般有以下作用:
总领全文 点明主旨 表达作者情感表 明作者写作目的 交代写作内容
(二)、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理解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中心或段意、层意。
答题时,注意语言的文体特色。记叙文是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或写了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议论文是针对什么问题,作者有怎样的观点;说明文是介绍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段意、层意的总结要针对某一段落进行。)
注意提示语:题目、开头、结尾;议论句、抒情句;总结性词语。 怎样概括记叙文的主题?
概括记叙文的主题,也要根据文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无一不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综合考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看人物生存的环境,看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动。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的分析,对其遭际的了解等来分析概括。如课文《孔乙己》便是如此。
概括散文的主题,可以通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途径来完成。如《背影》。记叙文中常常出现议论或议论兼抒情的文字,这些文字往往起着画龙点睛、解释或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托物言志的文章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的部分,一是议论抒情的部分,分别找出这两部分,综合起来把握文章主旨。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常常会忽略概括“本文的主题(中心内容)”与“本文的内容(主要内容)”的区别。后者仅仅是概述内容,重在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发展和结果,而前者在此基础上还要说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等等。
记叙文的整体感知与记叙的六个要素密切相关,当然,有时候文章中的时间、地点是虚化了,而经过又不能多说,所以记叙文的整体感知就是如下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2)对文章思路的理解。文体不同,思路考查也不同。
阅读记叙文要对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行文过程能够分析理解,对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进行品析理解。
(3)能够理解上下文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的内容。
包括:词义照应,如就某个词找出与之对应的描述句子; 结构照应,如对过渡句的理解,开头与结尾的呼应等;
选择照应,如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能还原到恰当的位置上。这需要在充分理解这句话内容以外,还必须弄清原来位置的语言环境。
(4)能比较阅读。即对体裁和题材相同或相近,表达方式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文段就内容、中心、结构、写作特点、语句理解等方面进行比较。
(三)、理解文章结构
1.应该善于抓住关键句或者表示作者思路转换的词句
5
正在阅读:
记叙文阅读解题思路12-31
足球案例 - 图文02-27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02-06
党员教师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原因剖析整理08-22
080908-政策培训讲义之4-海通证券-利用债券类产品为企业融资的方法与途径11-18
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图文06-22
09届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05-02
辽宁省2015年防水工程师试题03-30
钢结构考试习题集01-0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记叙文
- 解题
- 思路
- 阅读
- 2016注册咨询师试题90分PPP政策解析及制度建设
-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五章数列35数列求和课时作业理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科学与艺术 科学的美学价值素材 语文版
-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 最新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图文
- 最新人教A版必修三高中数学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和答案
- 用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二年级下册,第21课时 - 图文
- 《基础会计》第一章 总论习题(B)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2课《桂林山水》同步练习(2)
-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 人文地理 专题一 人口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高三英语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二)教学案
- 2019届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测评新版北师大版
- 机电一体化中英文互译
- 2019精选教育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质量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
- 2012年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高效升级卷16世界地理
- 检讨书800字XX最新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7《列夫 托尔斯泰》导学案 - 图文
- 以人为本 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辩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