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煜后期词作的内容和风格

更新时间:2023-12-21 02: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 1 - 页 共 6 页

浅析李煜后期词作的内容和艺术风格

云师大12级汉本函授班 张同磊 201202164

[摘要]:南唐后主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天才词人,其艺术才华与他的诗人气质相结合,更使他的词具有超出一般歌词之上的诗的特质,在李煜的艺术生涯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便是他的词,尤以后期为最。由于生活的巨变,李煜后期的词,内容多追怀往事,悲伤阶下囚的不幸。作品一洗过去香艳妩媚气氛,变得悲婉哀切。无论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李煜;后期词作;内容;艺术风格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是我国词坛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他虽然不是一位称职的君主,但是他在我国晚唐时代的词人之中,是当之无愧的词圣。在词的领域里创造了非凡的成绩。他那如同一江春水的忧伤和哀愁依旧荡涤着我们的心灵,他对苦痛生活的深刻感受,也创造出了那些人人懂得的通俗语言而同时又是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他后期的词一洗前期的绮丽柔靡,香艳妩媚,亦不同于温庭筠等人的雕章琢句,堆砌词藻,而有如出水芙蓉,使人格外感到清新明净。而哀婉凄凉的笔调和缠绵悱恻的词风更是如杜鹃啼血,让人不忍卒读。

一、词作内容:字字句句皆血泪

由于生活的巨变,李煜后期的词主要是写他国破家亡之痛,伤今忆往之情,这些词作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凝练,意境深邃凄婉,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这个时期的词,内容多为追怀故国往事,沦为阶下囚的悲痛,以及那挥之不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忧伤和哀愁不幸的遭遇和屈辱的现状,即使是雪月风花,也只能让他平添一丝忧伤。独自凭栏,泪眼南望,难忘旧时伊人旧时光;梦回当年”“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试说心愁,讲不尽道不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声声慢》)

(一)独倚西楼,好梦难成

李煜作为一国之君,最大的痛苦与悲哀莫过于失去了江山,“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

第 - 2 - 页 共 6 页

时难”;最大的耻辱就是由一国之君变成了阶下囚,“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以前的呼风唤雨、恣意而为,如今身为囚徒失去自由“多少恨,昨夜梦魂中”。通过写梦境的美好,反衬出亡国之恨、对过去治国无术之恨、对过去荒唐的生活的悔恨。赵匡胤篡周后,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李煜虽然事宋甚恭,但仍无罪见伐。公元975年宋将曹彬攻破金陵,李煜出降,他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做烟罗,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几曾识干戈)

从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从帝王生活堕入臣虏境地。独上西楼,眸凝明月,仿佛看到雕栏玉砌犹在,只是朱颜改,而眼前只有那被深院锁住的寂寞梧桐。花下畅饮,而今只有那一壶浊酒满园秋叶;和歌吟词,如今只闻子规啼月小楼西;妙舞伴眠,现恨罗衾难耐五更寒 。他又梦到自己身为君主时出游的情景:“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梦中的一晌贪欢终会醒来,故国、往事已如落花流水,只能空叹别时容易见时难,过去现在,已是天上人间。“李煜四十二年的人生经历,正是一场色彩斑烂的梦。他在梦里享受过人主的荣华富贵,也在梦里品尝过臣虏的苦涩辛酸。他用多情的笔,以赤子的真率,在词章里不断地再现他的梦,也展示他特殊的生活天地”,“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抒发属于他的内心情感,打动过历代的众多读者。我们现在当然不必去追寻李煜的梦,也不必为之洒下哀伤之泪,但细细欣赏李煜的写梦词,仍会得到如饮美酒一般的享受。

(二)剪不断,理还乱

一个被幽禁的人有着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孤独与寂寞。李后主在他后期的词作中真切地写出了这种感受。“无言独上西楼”,这无言表现了后主内心的情绪,他的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人说,说了又有谁会理解?这一句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在夜深人静之中,顾影徘徊,不能入寐,其浓重愁情由此可见。皇室的庭院,寂寞的梧桐,冷清的月光,多么清冷悲凉的环境,而面对如此寂寞凄清之景,作者又当如何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一个人孤独的活着,只有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缠绕着自己,令诗人品不出它的滋味。可以说,在李煜的后期词作中表现出了浓重的孤独感。它表现为一种期待,一种向往,一种渴求了解的心声,一种无可诉说的幽怨。他的词中写的虽是一种可悲可感的离愁,但这种离愁又绝不仅仅是个人,“从他默默无语独上西楼,仰望那一弯明月,从他倾耳凝听梧桐秋声的那一刻

第 - 3 - 页 共 6 页

起,它便成了一种人类普遍相通的感情,这就是生命中深深的孤独感。只有经历了生命悲剧,品尝了人世沧桑的人才能读懂这孤独感所蕴含的深远的忧伤。”

李煜“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离愁,许许多多人难以直接品尝、涉足的,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家破国亡的离愁,吴文英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那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是一个愁字了得?春花秋月是人世间的良辰美景,但囚徒境遇使词人对人生已经绝望,时日难挨,何时了却?”

词,是诉情之作。众多词作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诉情特色。李煜词能成为其中佼佼者,其浪漫挥洒的气质,文才与情感洋溢的字里行间所隐约显现的唐朝文人的遗风,也许就是令我们怎样也无法忘却的李煜词的原因吧。而李煜后期词作清新自然,感情真挚,且所塑造的形象生动贴切更是其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流传不衰的重要原因。

二、艺术风格:乱头粗服亦倾城

从南唐之君沦为阶下囚,国破家亡的哀痛使李煜的词进入了另外一番境界,亡国的深悲剧痛使他创作出最感人的篇章。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真率的感情流露,给他的词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平淡的文字,白描的手法却写出他心中那哀婉凄厉的呼喊,他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把词作为抒发感情的重要手段,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感情真挚、直抒胸臆;不事雕饰,自然神秀;比喻贴切,生动感人等特点,对后世词的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不予雕饰,清新自然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介存斋论词杂著)李煜后期的作品以最朴素自然的方式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其风格都是自然率真,不假雕饰。他的词作语言准确精炼,形象鲜明,优美自然,接近口语,有惊人的表现力,进一步摆脱了花间词人那种镂金刻翠的作风,没有脂粉气。《破阵子》中:“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几曾识干戈。”感慨国事,追念亡国之前盛况,其中一句:“沈腰潘鬓消磨”精练地透漏出自己在忧愁痛苦中身作俘虏的艰难度日之苦,作者把自己亡国之后的真情实感不加粉饰、不假雕琢地叙写下来,从大处落笔,感情深切,自然真率,感人至深。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构成了画笔不能到的意境,写出了他对苦痛生活的深刻感受,也创造出了那些人人懂得的通俗语言而同时又是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同时他的词作语言充满真挚的感情,饱含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血和泪,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

第 - 4 - 页 共 6 页

的情结和性格,一千多年来,他的词扣击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扉,他的那些描绘景物与渲染气氛的句子,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他那些用比喻形象地抒发内心情感的句子,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不显得清新自然,情真意切,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象江河流水,天上行云,自然舒卷,特别是那些明白如话的句子,更是平中见奇,浅中寓深,蕴含丰富,意味无穷,达到了巧夺天工的艺术境界。

(二)感情真挚 直抒胸臆

有真感情,才会有真境界。大画家徐悲鸿曾说过:“真感是一切艺术的渊源”。纵观李煜后期的词作,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真情的直接流露,表现从生活里得来的真情实感,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态。在表现手法上多用白描,天真率直,改变了晚唐以来不少词人惯用的曲折隐晦的手法。周济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并称赞它“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王国维也称他有“赤子之心”,“真所谓以血书者也”,都是指这一特色。在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赵宋皇帝派曹彬率兵打破金陵,灭了南唐,一夜之间,国破家亡,第二年李煜又被押送到汴京,刹那间,帝王变成了囚徒,天堂变成了地狱,生活的巨变带来了他感情的转变,他把自己所有的悲愁怨痛之情都巧妙地浓缩在词的字里行间,真挚而强烈。通过故国的深深依恋和亡国的巨大悲痛对比,突出地表现出心中的悲痛。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怨问苍天,呼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转而向人发问“往事知多少?”回想往日故国的豪奢生活,纸醉金迷,花前月下;而如今,沦为俘虏,被宋太祖软禁起来。亡国之恨,让他任情放纵,无所顾忌地抒发纯真而深挚的感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最后哀痛忧愁之情如冲出峡谷滔滔江水,绵绵不断,大胆地抒发了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

(三)比喻贴切,生动感人

文学是靠感情的力量来拨动人的心弦的。李煜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利用极其贴切的比喻,使非常抽象的“离愁”之类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比如“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指出“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李煜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抽象的内心情感,将心中的意念转换为具体的形象,把抽象的事物表现得生动形象。如《虞美人》中以滔滔江水喻为绵绵愁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茫茫,像浩荡江水奔涌不息,一发而不可收,深沉有力,余意绵绵。如《乌夜啼》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

第 - 5 - 页 共 6 页

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人生之恨,绵绵不绝,恰似那一江向东的春水。以“乱发”喻愁恨,在心中挥而不去,“剪不断,理还乱。”此六字,将千丝万缕、纷繁难解的离愁以及那说不清、道不明、挥不去的滋味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些贴切的比喻,将作者复杂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造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在《虞美人》中,他把自己的哀愁比作一江春水,正是从这生动奇妙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了词人的感情在跃动在奔流,引起读者的联想。不同时代的读者,同一时代不同阶层的读者,虽然没有李煜那种由帝王变成囚徒的生活遭遇,但他们都能被李煜词所吸引、所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他们都可以借助李煜词中的形象来抒发寄托自己与李煜性质内容不同但又多少有些类似与联系的感情或离愁别恨,或追怀往事,或两地相思,或人生咏叹。

三、李煜的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李煜从皇帝而沦为阶下囚,这一切自然使他无法承受,于是便将自己内心的全部苦痛和所有哀愁倾注在词作之中。他后期词作由“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 (一)、李煜的词有着他的特点,在风格上突破了花间派浓丽绵密、工于雕琢的浮靡风

气。 (二)、内容上扩大了词的题材,一改前期对男欢女爱、镂金刻绿的描写,思想也显得更为深沉。

(三)、在风格上形成了他自己感情纯真深沉、语言精练隽永,意境高爽清明,风格沉 郁的特点,现象自然,口语化,有惊人的表现力。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写出了他对亡国生活的深刻感受,也创造出了那些人人易懂的通俗语言而同时又是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直至今日,他塑造的生动的艺术形象仍为人们所喜爱和引用。

李煜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话来概括:“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词扩大了入词的题材范围,南唐词至李煜词,同花间词的区别,也就泾渭分明了。这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李煜丰富了填词的艺术手段和写作技巧,所采用的白描手法和词作中感时伤世的情调,对后世词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总之,李煜在改变词风,提升词的文学地位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宋词的繁荣起了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今天,重读李煜的词,我深刻地感受到李煜的内心情感,也不得不被李煜的文学才华所折服。可是,李煜是一国之君,却没有心系百姓,舍本逐末,最终成了亡国之君。也许就是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第 - 6 - 页 共 6 页

【参考文献】

[1 ]李煜集[ M ]山西古籍出版.2006年6月第二版

[2 ]韩正娟.李煜词梦境描写特点.2012年8月

[3 ]岑玲.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词情感个性与共性交融的审美特征. [4 ]郭建平.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试论李煜的忧愁人生和忧愁词.2006年 04期 [5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 ]周济. 《介存斋论词杂著[ 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0

[7 ]陈友冰.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字、炼句、炼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 之十五. [8 ]周振华.浅析李煜词的艺术特色.《现代交际:下半月》2010年第11期

第 - 6 - 页 共 6 页

【参考文献】

[1 ]李煜集[ M ]山西古籍出版.2006年6月第二版

[2 ]韩正娟.李煜词梦境描写特点.2012年8月

[3 ]岑玲.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词情感个性与共性交融的审美特征. [4 ]郭建平.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试论李煜的忧愁人生和忧愁词.2006年 04期 [5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 ]周济. 《介存斋论词杂著[ 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0

[7 ]陈友冰.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字、炼句、炼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 之十五. [8 ]周振华.浅析李煜词的艺术特色.《现代交际:下半月》2010年第11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za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