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武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更新时间:2024-06-15 23: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等于( )

A.1 B.e﹣1 C.e+1 D.e

考点:定积分. 专题:计算题.

分析:求出被积函数的原函数,将积分的上限代入减去将下限代入求出差.

解答: 解:

(e+2x)dx=(e+x)|0=(e+1)﹣1=e

xx2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值.属于基础题.

2.集合A=

A.[2,3] B.(1,2]

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集合B={y|y=log2x,x∈A},则A∩?RB=( )

C.[3,8]

D.(3,8]

分析:由集合A=

={x|2≤x≤8},故集合B={y|y=log2x,

x∈A}={y|1≤y≤3},故CUB={y|y<1,或y>3},由此能求出A∩CRB. 解答: 解:∵集合A=

={x|﹣x+10x﹣16≥0}={x|2≤x≤8},

2

∴集合B={y|y=log2x,x∈A}={y|1≤y≤3},

∴CUB={y|y<1,或y>3}, ∴A∩CRB={x|3<x≤8}.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函数的定义域的对数函数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2

A.命题“若am<bm,则a<b”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已知x∈R,则“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命题“p∨q”为真命题,则命题“p”和命题“q”均为真命题

22

D.命题“?x∈R,x﹣x>0”的否定是“?x∈R,x﹣x≤0”

考点:特称命题;命题的否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命题“若p,则q”的逆命题是“若q,则p”,先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判断出其真假;由命题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必要条件,可判断出B错误;当命题p或q中有一个为真命题时,则命题“p∨q”为真命题,据此可知C错误;命题“?x∈R,结论p成立”的否定是“?x∈R,结论p的反面成立”,因此D正确.

解答: 解:A.命题“若am<bm,则a<b”的逆命题是“若a<b,则am<bm”,∵m=0

22

时,am=bm,故其逆命题是假命题.

B.我们知道:当x∈R时,由“x>2”?“x>1”;而由“x>1”不一定得到“x>2”,故“x>1”是“x>2”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我们知道:当命题p或q中有一个为真命题时,则命题“p∨q”为真命题,故C错误. D.由命题“?x∈R,结论p成立”的否定是“?x∈R,结论p的反面成立”,据此可知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命题的逆命题、充要条件、“或”命题及命题的否定的真假.准确把握上述有关知识是解决好本题的关键.

4.若两个非零向量,满足|+|=|﹣|=2||,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 A.

B.

C.

D.

2222

考点: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减法及其几何意义.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如图所示,由于两个非零向量|+|=|﹣|=2||,利用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矩形的定义可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且

==cos∠BAC,进而得出.

解答: 解:如图所示,∵两个非零向量,满足|+|=|﹣|=2||, ∴四边形ABCD是矩形,且 ∴∠OBA=

==cos∠BAC.

∵∠COB=∠OAB+∠OBA. ∴∠COB=

∴向量+与﹣的夹角为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矩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属于中档题.

5.设a,b,c为正数,a+b+9c=1,则 A.

B.

C.

2

的最大值是( )

D.

考点:柯西不等式.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由柯西不等式可得[(

2

)+(

2

)+(3c)][1+1+(

2222

)]≥(1?

2

+1?+?3c)

,代入数据变形可得.

)+(

2

解答: 解:由柯西不等式可得[((1?

+1?

+

?3c),

2

2

)+(3c)][1+1+(

2222

)]≥

2

∴代入数据变形可得当且仅当

=

=

=,

时取等号,

且a+b+9c=1,即a=b=,c=

∴的最大值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柯西不等式,准确变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

6.将函数y=cos(x﹣将所得图象向左平移 A.图象关于直线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个单位,则所得函数具有性质是( ) 对称 B.图象关于

对称 对称

C.图象关于直线x=π对称 D.图象关于

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余弦函数的对称性.

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由条件根据函数y=Acos(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余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可得结论.

解答: 解:将函数y=cos(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

),再将所得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则所得函

不变),得到函数解析式为y=cos(x﹣数y=cos((x+

)﹣

)=cos(x﹣

),当x=π时,y=1,所以图象关于直线x=π

对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本题主要考查函数y=Acos(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余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属于基础题.

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40

B.200

C.

D.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直观图是底面是梯形的棱柱,梯形的上底为2,下底为8,高为4,棱柱的高为10,把数据代入棱柱的体积公式计算.

解答: 解: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直观图是底面是梯形的棱柱,梯形的上底为2,下底为8,高为4,棱柱的高为10,

∴几何体的体积为=20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确定直观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当x∈[﹣2,1]时,不等式ax﹣x+4x+3≥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5,﹣3]

B.[﹣6,﹣]

C.[﹣6,﹣2]

D.[﹣4,﹣3]

3

2

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综合题;导数的综合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分x=0,0<x≤1,﹣2≤x<0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分离出参数a后转化为函数求最值即可,利用导数即可求得函数最值,注意最后要对a取交集.

32

解答: 解:当x=0时,不等式ax﹣x+4x+3≥0对任意a∈R恒成立; 当0<x≤1时,ax﹣x+4x+3≥0可化为a≥

3

2

令f(x)=,则f′(x)==﹣(*),

当0<x≤1时,f′(x)>0,f(x)在(0,1]上单调递增,

f(x)max=f(1)=﹣6,∴a≥﹣6; 当﹣2≤x<0时,ax﹣x+4x+3≥0可化为a≤

3

2

由(*)式可知,当﹣2≤x<﹣1时,f′(x)<0,f(x)单调递减,当﹣1<x<0时,f′(x)>0,f(x)单调递增,

f(x)min=f(﹣1)=﹣2,∴a≤﹣2;

综上所述,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6≤a≤﹣2,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6,﹣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考查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按照自变量讨论,最后要对参数范围取交集;若按照参数讨论则取并集.

9.设F1,F2是双曲线一点P,使(为( ) A.

B.

+1

C.

D.

)?

=1(a>0,b>0)的左,右两个焦点,若双曲线右支上存在

=0(O为坐标原点),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取PF2的中点A,利用曲线的定义及勾股定理,可得结论. 解答: 解:取PF2的中点A,则∵(∴

)?

=0,∴2

?

=2,可得⊥

,从而可得PF1⊥PF2,利用双

=2=0

∵O是F1F2的中点 ∴OA∥PF1, ∴PF1⊥PF2, ∵|PF1|=|PF2|,

∴2a=|PF1|﹣|PF2|=(

222

∵|PF1|+|PF2|=4c, ∴c=|PF2|, ∴e==故选B

=

﹣1)|PF2|,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知识的运用,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利用向量确定PF1⊥PF2是关键.

10.已知数列{an}满足:a1=a﹣2a+2,an+1=an+2(n﹣a)+1,n∈N,当且仅当n=3时an最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 A.(﹣1,3)

B.

C.(2,4)

D.

2

+

考点:数列递推式.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直接根据叠加法和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利用最小项与相邻项间的关系,通过解不等式组求出结果.

+

解答: 解:已知数列{an}满足:an+1=an+2(n﹣a)+1,n∈N, 则:an=an﹣1+2[(n﹣1)﹣a]+1

整理得:an﹣an﹣1=2[(n﹣1)﹣a]+1① 所以:an﹣1﹣an﹣2=2[(n﹣2)﹣a]+1② …

a2﹣a1=2[1﹣a]+1 (n﹣1)

所以:an=2[1+2+…+(n﹣1)﹣(n﹣1)a]+n﹣1+a1

2

由a1=a﹣2a+2, 所以:

当且仅当n=3时an最小.

解不等式得: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叠加法再求数列通项公式中的应用,最小项与相邻项间的关系,解不等式组,属于中等题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对应的横线上)

11.若不等式|kx﹣4|≤2的解集为{x|1≤x≤3},则实数k=2.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kx﹣4|≤2?(kx﹣4)≤4,由题意可知1和3是方程kx﹣8kx+12=0的两根,有韦达定理即可求得k的值. 解答: 解:∵|kx﹣4|≤2,

222

∴(kx﹣4)≤4,即kx﹣8kx+12≤0, ∵不等式|kx﹣4|≤2的解集为{x|1≤x≤3},

22

∴1和3是方程kx﹣8kx+12=0的两根, ∴1+3=

222

∴k=2.

故答案为2.

2

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将|kx﹣4|≤2转化为(kx﹣4)≤4是关键,考查等价转化的思想与利用韦达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12.定义一种运算S=a?b,在框图所表达的算法中揭示了这种运算“?”的含义.那么,按照运算“?”的含义,计算tan15°?tan30°+tan30°?tan15°=1.

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新定义;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先由tan45°=tan(15°+30°),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公式化简,整理后得到tan15°+tan30°=1﹣tan15°tan30°,然后根据题中的选择结构将所求式子的新定义运算转化为普通运算,整理后将tan15°+tan30°=1﹣tan15°tan30°代入,即可求出值.

解答: 解:∵tan45°=tan(15°+30°)==1,

∴tan15°+tan30°=1﹣tan15°tan30°,

根据题意得:tan15°?tan30°+tan30°?tan15° =tan15°tan30°+tan15°+tan30° =tan15°tan30°+1﹣tan15°tan30° =1.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了整体代入的思想,属于新定义的题型,理解本题的选择结构是解本题的关键,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13.已知抛物线y=2px(p>0)上一点M(1,m)(m>0)到其焦点的距离为5,双曲线

的左顶点为A,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AM平行,则正实数a的值为.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利用抛物线定义,计算抛物线方程和m的值,在求出双曲线的左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最后利用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列方程即可解得a的值

2

解答: 解:利用抛物线的定义,点M(1,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x=﹣的距离,即1+=5,解得p=8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16x,令x=1,得m=4,即M(1,4) ∵双曲线

,的左顶点为A(﹣a,0),渐近线方程为y=±x

2

依题意,AM的斜率为k=∴

=

>0,

解得正实数a的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几

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属基础题

14.设函数

,D是由x轴和曲线y=f(x)及该曲线在点(1,0)

处的切线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则z=x﹣2y在D上的最大值为2.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先求出曲线在点(1,0)处的切线,然后画出区域D,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出目标函数z的最大值即可.

解答: 解:当x>0时,f′(x)=,

则f′(1)=1,所以曲线y=f(x)及该曲线在点(1,0)处的切线为y=x﹣1,

D是由x轴和曲线y=f(x)及该曲线在点(1,0)处的切线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如下图阴影部分.

z=x﹣2y可变形成y=x﹣,当直线y=x﹣过点A(0,﹣1)时,截距最小,此时z最大.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性规划,以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切线,同时考查了作图的能力和分析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5.数列{2﹣1}的前n项1,3,7,…,2﹣1组成集合

,从集合An中任取k(k=1,2,3,…,n)个

数,其所有可能的k个数的乘积的和为Tk(若只取一个数,规定乘积为此数本身),记

Sn=T1+T2+…+Tn.例如当n=1时,A1={1},T1=1,S1=1;当n=2时,A2={1,3},T1=1+3,T2=1×3,S2=1+3+1×3=7.则当n=3时,S3=63;试写出Sn=

考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专题:综合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nn

分析:根据Sn=T1+T2+…+Tn的意义即可求得n=3时S3.根据S1,S2,S3,猜想﹣1,然后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解答: 解:当n=3时,A3={1,3,7},

T1=1+3+7=11,T2=1×3+1×7+3×7=31,T3=1×3×7=21, 所以S3=11+31+21=63; 由S1=1=2﹣1=

1

﹣1,S2=7=2﹣1=

3

﹣1,S3=63=2﹣1=

6

﹣1,猜想

﹣1,下面证明:

(1)易知n=1时成立; (2)假设n=k时

﹣1,

则n=k+1时,Sk+1=T1+T2+T3+…+Tk+1

=[T1′+(2

k+1

﹣1)]+[T2′+(2

k+1

﹣1)T1′]+[T3′+(2

k+1

﹣1)T2′]+…+[Tk′+(2

k+1

﹣1)]

(其中Ti′,i=1,2,…,k,为n=k时可能的k个数的乘积的和为Tk), =(=Sk+(2=2

k+1

k+1

)+(2

﹣1)+(2

k+1

k+1

﹣1)+(2

k+1

﹣1)()

﹣1)Sk

k+1

(﹣1)+(2﹣1)

=﹣1=﹣1,即n=k时﹣1也成立,

综合(1)(2)知对n∈N

*

﹣1成立.

所以﹣1.

故答案为:63;﹣1.

点评:本题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考查合情推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综合性,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已知=(2cosx+2

sinx,1),=(cosx,﹣y),且⊥.

(1)将y表示为x的函数f(x),并求f(x)的单调增区间;

(2)已知a,b,c分别为△ABC的三个内角A,B,C对应的边长,若f()=3,且a=2,b+c=4,求△ABC的面积.

考点: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 分析:(1)由数量积为0可得方程,由三角函数的公式化简可得f(x),再由2kπ﹣

≤2x+≤2kπ+,可得单调递增区间;

)=3,进而可得A=

,由余弦定理可得bc=4,

(2)结合(1)可得f()=1+2sin(A+代入面积公式S=

,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 解:(1)由题意可得(2cosx+2sinx)cosx﹣y=0,

2

即y=f(x)=(2cosx+2sinx)cosx=2cosx+2sinxcosx

=1+cos2x+由2kπ﹣

sin2x=1+2sin(2x+≤2x+

≤2kπ+

),

≤x≤kπ+],k∈Z ),

)=1 ,k∈Z,

,得kπ﹣

,kπ+

故f(x)的单调增区间为[kπ﹣

(2)由(1)可知f(x)=1+2sin(2x+故f()=1+2sin(A+故可得A+

=

)=3,解得sin(A+

,解得A=

2

2

2

由余弦定理可得2=b+c﹣2bccosA,

222

化简可得4=b+c﹣bc=(b+c)﹣3bc=16﹣3bc, 解得bc=4,故△ABC的面积S=

=

=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涉及向量的垂直的判断,属基础题.

1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BAD=60°,Q为AD的中点,PA=PD=AD=2

(1)点M在线段PC上,PM=tPC,试确定t的值,使PA∥平面MQB;

(2)在(1)的条件下,若平面PAD⊥平面ABCD,求二面角M﹣BQ﹣C的大小.

考点: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专题:计算题;证明题.

分析:(1)当t=时,PA∥平面MQB,若PA∥平面MQB,连AC交BQ于N,根据线面平行得到PA∥MN,从而

,即PM=PC,从而求出t的值;

(2)以Q为坐标原点,分别以QA、QB、QP所在的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先求出平面MQB的法向量,取平面ABCD的法向量

设所求二

面角为θ,根据公式即可求出二面角M﹣BQ﹣C的大小.

解答: 解:(1)当t=时,PA∥平面MQB 下面证明:若PA∥平面MQB,连AC交BQ于N 由AQ∥BC可得,△ANQ∽△BNC, ∴

PA∥平面MQB,PA?平面PAC, 平面PAC∩平面MQB=MN, ∴PA∥MN…

即:PM=PC∴t=…

(2)由PA=PD=AD=2,Q为AD的中点,则PQ⊥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所以PQ⊥平面ABCD,连BD,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D=AB,∠BAD=60°△ABD为正三角形, Q为AD中点,∴AD⊥BQ…

以Q为坐标原点,分别以QA、QB、QP所在的直线为 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 A(1,0,0),B(0,,0),Q(0,0,0),P(0,0,) 设平面MQB的法向量为

,可得

而PA∥MN∴,

取z=1,解得

取平面ABCD的法向量

设所求二面角为θ,

则故二面角M﹣BQ﹣C的大小为6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断,以及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同时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论证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18.某企业拟在2014年度进行一系列促销活动,已知其产品年销量x万件与年促销费用t万元之间满足3﹣x与t+1成反比例,当年促销费用t=0万元时,年销量是1万件.已知2014年产品的设备折旧、维修等固定费用为3万元,每生产1万件产品需再投入32万元的生产费用,若将每件产品售价定为:其生产成本的150%与“平均每件促销费的一半”之和,则当年生产的商品正好能销完.

(Ⅰ)将2014年的利润y(万元)表示为促销费t(万元)的函数; (Ⅱ)该企业2014年的促销费投入多少万元时,企业年利润最大?

(注: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成本﹣促销费,生产成本=固定费用+生产费用)

考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函数类型. 专题:应用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Ⅰ)根据3﹣x与t+1成反比例,当年促销费用t=0万元时,年销量是1万件,可求出k的值;进而通过x表示出年利润y,并化简整理,代入整理即可求出y万元表示为促销费t万元的函数;

(Ⅱ)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即可得结论.

解答: 解:(Ⅰ)由题意:3﹣x=∴x=3﹣

,将t=0,x=1代入得k=2,

当年生产x(万件)时,年生产成本=32x+3=32(3﹣当销售x(万件)时,年销售收入=150%[32(3﹣

)+3, )+3]+t

由题意,生产x万件产品正好销完,∴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年生产成本﹣促销费 即y=

(t≥0);

(Ⅱ)y=50﹣(+

)≤42,此时t=7,ymax=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考查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中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9.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

n

n﹣1

+2(n为正整数).

(Ⅰ)令bn=2an,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令cn=

an,Tn=c1+c2+…+cn,求证:1≤Tn≤3.

考点:数列的求和.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1)由已知条件推导出,由

,得bn=bn﹣1+1,所以

数列{bn}是等差数列,并能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由

=(n+1)(),利用错位相减法得

中,

n

,由此能证明1≤Tn≤3.

解答: (1)解:在

令n=1,得S1=﹣a1﹣1+2=a1,解得a1=, 当n≥2时,Sn﹣1=﹣an﹣1﹣()∴∴∵

,即

,∴bn=bn﹣1+1,

n﹣2

+2,

即当n≥2时,bn﹣bn﹣1=1, 又b1=2a1=1,

∴数列{bn}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n+1)(),

两式相减,得:

n

=1﹣(n﹣1)×1=n,

(Ⅱ)证明:由(Ⅰ)得∴

=1+﹣(n+1)()

n+1

=∴∵又

, ,∴

∴Tn是关于n的增函数, ∴Tn>T1=1,∴1≤Tn≤3.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不等式的证明,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错位相减法的合理运用.

20.已知椭C:

+

=1(a>b>0)的焦点为F1,F2,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若以坐标原

点为圆心,椭圆短轴长为直径的圆经过椭圆的焦点,且△PF1F2的周长为4(Ⅰ)求椭圆C的方程;

2

2

(Ⅱ)设直线的l是圆O:x+y=上动点P(x0,y0)(x0﹣y0≠0)处的切线,l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Q,R,证明:∠QOR的大小为定值.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椭圆的标准方程. 专题:综合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Ⅰ)根据以坐标原点为圆心,椭圆短轴长为直径的圆经过椭圆的焦点,可得b=c,

利用△PF1F2的周长为4,可得a+c=,从而可求椭圆的几何量,进而可得椭圆C的方程;

(Ⅱ)设直线的l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记Q(x1,y1),R(x2,y2),利用韦达定理,确定x1x2+y1y2=0,即可证得结论.

解答: (Ⅰ)解:因为以坐标原点为圆心,椭圆短轴长为直径的圆经过椭圆的焦点,所以b=c,可得a=c,

又因为△PF1F2的周长为4,所以a+c=,所以c=, 所以a=2,b=

,所以所求椭圆C的方程为

2

2

. …

(Ⅱ)证明:直线的l方程为

,且x0+y0=,记Q(x1,y1),R(x2,y2),

联立方程,消去y得()x﹣

2

x+=0,

∴x1+x2=,x1x2=

,…

∴=,…

∴x1x2+y1y2=

+=0

∴∠QOR=90°为定值. …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韦达定理的运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正确运用韦达定理是关键.

21.已知a∈R,函数

,g(x)=(lnx﹣1)e+x.

x

(1)求函数f(x)在区间(0,e]上的最小值;

(2)是否存在实数x0∈(0,e],使曲线y=g(x)在点x=x0处的切线与y轴垂直?若存在,求出x0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求证: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先求函数f(x)的定义域,然后求出导函数f'(x)=0的值为a,讨论a与区间(0,e]的位置关系,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可求出函数函数f(x)在区间(0,e]上的最小值;

(2)先求导函数,根据(1)可知:当a=1时,

在区间(0,e]上有最小值ln1=0则

,从而当

,曲线y=g(x)在点x=x0处

x0∈(0,e]时,

的切线与y轴垂直等价于:方程g'(x0)=0有实数解,而 g'(x0)>0即方程g'(x0)=0无实数解,从而得到结论; (3)由(1)可知:当a=1时,时,恒有

取x=n(n∈N),得

*

对?x∈[0,+∞)恒成立,即当x≥0

(*)

故,在(*)式中,取x=k(k+1)(k+2)(k∈N),

*

然后利用裂项法进行求和可得结论.

解答: 解:(1)函数f(x)的定义域为(0,+∞) ∵

①若a≤0,则f'(x)>0,f(x)在区间(0,e]上单调递增,此时,f(x)无最小值; ②若0<a<e,则当x∈(0,a)时,f'(x)<0,当x∈[a,e]时,f'(x)>0, ∴f(x)在区间(0,a]上单调递减,在区间(a,e]上单调递增, ∴当x=a时,f(x)有最小值lna;

③若a≥e,则f'(x)≤0,f(x)在区间(0,e]上单调递减, ∴当x=e时,f(x)有最小值.

综上:

(2)∵g(x)=(lnx﹣1)e+x∴由(1)可知:当a=1时,∴

∴当x0∈(0,e]时,

x

在区间(0,e]上有最小值ln1=0

∵曲线y=g(x)在点x=x0处的切线与y轴垂直等价于:方程g'(x0)=0有实数解,而 g'(x0)>0即方程g'(x0)=0无实数解,故不存在实数x0∈(0,e],使曲线y=g(x)在点x=x0处的切线与y轴垂直.

(3)(理)由(1)可知:当a=1时,即 当x≥0时,恒有取x=n(n∈N),得∴故

*

对?x∈[0,+∞)恒成立,

…(*)

又 在(*)式中,取x=k(k+1)(k+2)(k∈N),得:

*

∴故

或:又 在(*)式中,取x=k(k+1)(k+2)(k∈N),得:ln[k(k+1)(k+2)]≥ln6>lne=1 ∴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以及不等式的证明,同时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属于难题.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yz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