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动物词语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异同正文

更新时间:2023-10-17 07: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汉英动物词语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异同 I.引言

所谓动物词汇(Animal words),是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Brewer:1870)。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它们已融入各民族的语言中,为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使用。本文将对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进行讨论,并就其翻译方法提出一些见解,从中既可见中西语言中动物词汇象征含义的差异,也可发现其相通之处。 动物类词语是构成英语语言的重要材料.它们不是单纯的,死板的指某一动物,而都有人参与其中,与人文环境互为照应,借指有某种动物特征的人,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注重对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作深层分析。

II.动物词反映出的文化

王佐良先生在1994年指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报 ,他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相反。

1.汉英词语中的一些关键动物词汇比较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不同。在中国,龙在历龙凤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够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这八种动物的本领,能上天,能入地,能在路上走,能在水里游,能在空中飞。中国人都以龙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龙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作为封建专制权力的象征。龙的勇猛和不屈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正是对“龙”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崇尚正直的道德观念,从而构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规范。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就特别多。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

1

呈祥、望子成龙等许多褒扬之词。

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邪恶的象征。龙被认为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魔鬼撒旦(Satan)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现代英语中用dragon喻人常包含贬义,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猛,令人讨厌。 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

又如,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鸟中之王。“凤飞,群鸟从以万计”,它的羽毛“五彩而文”,又能自歌自舞。所以“凤”有多才多艺、风采出众的象征意义,如“凤毛麟角”一词,喻罕见的人才或珍贵物品;“凤藻”指美丽的辞藻修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凤凰的形象在中国人心中成为超越世俗的灵物。在西方神话中,Phoenix是一种神奇的鸟,寿命长达五六百年,临死前为自己筑一个巢,唱支挽歌,拍着翅膀扇起火来将自己烧成灰烬,然后在灰烬中飞出一只新凤凰从而获得新生,由此Phoenix含有“再生”、“复活”的意思。

由此可见,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由于英汉两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风气及习惯上的差异,所以看待事物的角 度不同而产生的。

2.汉英词语中的一些常用动物词汇比较

汉语中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说法。因为中国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是凶很,勇猛的象征。比如“母老虎”喻指凶悍的妇女。“虎穴”喻指危险的地方。而英美等国家的人则将狮子看作是“百兽之王”。如 Lion’s den 指 a difficult situation in which you have to face a person or people who are aggressive towards you. 译成汉语是“龙潭虎穴”,指处于危险的境地。所以如果仅仅按照汉语字面,直译过来,外国人不能很精确地理解原语的内涵。类似的实例如下:

初生牛犊不怕虎: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狗嘴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 心猿意马:To have a head like a sieve

2

鸦雀无声:Be utterly quiet (or: dead silence)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 鸡飞蛋打:Fall between two tools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 loss many turn out to be a gain. 黔驴技穷:A fool’s bolt is soon shot. 呆若木鸡:Clutch up

守株待兔:Waiting for gains without pains.

III.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中的民族心理

自然界里的动物种类繁多,动物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生物,其本质对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样的。但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动物的感觉有着极大的不同,也就是说人们在对待动物这一客体事物时,总会寄予自己各不相同的感情色彩,使之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联想意义。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与owl在英语中的形象完全不同。由于猫头鹰昼伏夜出,常盘旋于坟场,且在深夜发出凄切的叫声,有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并有民间传说猫头鹰落在谁家树上,或谁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他家就会有人要死。这么一来,人们便把它的叫声与死亡、倒霉及厄运等联系在一起,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鸟,谁碰上它谁就倒霉。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夜猫子抖抖翅,大小有点事”;“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的说法。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的象征,人见人怕。 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owl 常常栖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边。因此,在英语中,owl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禽兽间的争端要请它来裁决,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救。成语as wise as an owl(象鹰一样智慧)即是一例。如果说某人owlish往往是形容他聪明、严肃。如Patrick peered owlishly at us through his glasses.(帕特里克透过他的眼镜严肃而机智地审视着我们)。与人友善的和令人厌恶的狗.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都表示家养的,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如(幸运儿),(老手),很显然,这些说

3

法反映了英国人的文化心理,他们视狗为可爱的同伴.人类最好的朋友,如:就是用来形容对人的忠诚。可在汉民族传统心理中,狗是一种贱物.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引起\卑贱,恶劣\等联想。如\狗头军师\专指在背后出坏主意的人;\狗眼看人低\指为人势利,瞧一般人不起;\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狗皮膏药\是骗人的假货;\狗腿子\走狗\指恶势力,坏人的帮凶.总之,由于在我们的\犬文化\史上.由于汉民族对\狗\这一动物的思维定势和联想习惯,汉语的\狗\在直指意义的基础上粘附上了明显的汉民族文化心理色彩,蕴含着国俗语义:\狗\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浑身上下无一是处.凡与\狗\组成的词语也往往给人\卑贱恶劣\等的联想。在英语民族里却是一种爱畜,宠物,常作\忠诚的人类朋友\的同义语.在汉语言文化里.对\狗改不了吃屎\一句追根溯源.狗是以屎为生的,可是却有\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佳句;狗出生户外,自谋生计,却不顾人的贫贱始终为主人看家,一生忠贞不渝。忠心耿耿,实在难能可贵.不知从什主么时候开始.也许因为狗的出生低劣.我们的祖先把狗看作是讨厌的24东西,在我国的\犬文化\史里,随着经济的发展,狗开始受到人们的善待。狗以\忠诚\乖巧\为我们所接受,当今的\养狗热\正说明了这一点.狗在某种程度已有了合法的地位,这大概是汉语的\狗\与英语的\发生了\文化碰撞\吧?我们希望汉语里\打狗欺主\的\狗\与英语里\的\有着同等的褒义.然而,\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 IV.动物在两种文化中人们会联想到某种特征 1.联想意义中相同的词汇 动物具有显著特性,英汉民族对这些特性看法大体相同,且都用这些特性来描述或比喻人或物的某些特质,因此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只要是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出发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语相同的褒贬感情意义。如“狼”在英汉文化中都有“凶残、贪婪”之意。在汉语中有“豺狼成性、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等词。而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如,“as cruel as a wolf (像狼一样凶残) ”、“as greedy as a

4

wolf (像狼一样贪婪) ”、“wolf down (狼吞虎咽) ”、“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 (引狼入室) ”等。此外,“wolf (狼) ”在英语中还指追逐、玩弄女性的无耻之徒,这与汉语中的“色狼”不谋而合。汉语和英语都用“母鸡( hen) ”比喻妻子,汉语说“母鸡司晨家不兴”,英语中的“hen - pecked (被母鸡啄的) ”即指“妻管严”。蛇象征着“邪恶,恶毒”,在汉语中有“心如蛇蝎、佛口蛇心、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人心不足蛇吞象”等。而在西方文化中,撒旦在《圣经》中是引诱人类偷吃禁果,诱使人类祖先堕落的恶魔之首,被称为“毒蛇( serpent) ”。在英语中还有“a snake in the grass (潜在草中的蛇,意指潜在的危险) ”、“a snake in somebody’s bosom (人怀中的蛇,指恩将仇报的人) ”等短语。历史上英国人嗜好马,因而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说法。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to get straight from the horse mouth(据可靠信息)。Horse 也可用来喻指身体强壮的人。在汉语中关于马的种种联想意义也甚佳,

尤其是被古人称为“千里马”的名种马,更有一个美好的象征――杰出的人才。如千里马在古代又称为“骥”,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说人老却壮心 不已的杰出之士;“驹”指幼马,汉语中的“千里驹”指年轻少壮的杰出人才。 2.联想意义中不相同的词汇 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国属于海洋文明,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英汉两个民族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国,“牛”在我国农业史上作为主要农耕工具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劳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牛在我国文化中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形象,人们对牛的情感也反映在语言上。在汉语中有很多带“牛”字的成语都富有褒义色彩,如汗牛充栋,老牛舐犊,老黄牛,孺子牛,壮实如牛等。

相反英语国家的人们不以牛为“农家宝”,而只是“盘中餐”。他们眼中的牛满身缺点,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 鲁莽闯祸的人;like a bull at a gate狂怒凶悍;throw the bull胡言乱语。John Bull(约翰牛)是英国人的绰号,这个词在John Arbuthnot(1667-1735)的笔下第一次出现时,指的是一个名叫 John Bull的英国人,此人心直口快,行为鲁莽,躁动不安,滑稽可笑。calf(牛犊)、cow(母牛)、buffalo(水牛)的文化内涵也都是贬义的,如calf比喻呆头呆脑的人;cow比喻肥

5

胖丑陋的人;to buffalo sb.指哄骗某人。

V.结论

由以上阐述表明,我们对动物词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词汇的表层指称意

义上,应该深入理解词汇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语言学习者,要真正掌握词汇就必须在理解词的内涵上下功夫。同样要真正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就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研究其文化差异,阅读时切忌望文生义。只有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蒋磊.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与对比[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廖光荣.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文,2000(5)

[6]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7]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8]单瑶.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翻译[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1)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y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