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变“苦学”为“乐学”

更新时间:2024-01-24 05: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变“苦学”为“乐学” 乐平市礼林中心小学张茶香

内容提要:

发挥电教优势,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展望未来,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灵活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变“苦学”为“乐学”。

回首以往许多的课堂,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造成了学生们的机械式学,枯燥无味,有些学生虽然学到了知识,但是觉得有点“苦”,发挥电教优势,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展望未来,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灵活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睛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美感”。

有的课文融文学、艺术为一体,增强了美的感受。如《月光曲》一文,学生很难通过文字、符号这些抽象的表述去理解《月光曲》的真实内容。我在教学中,边读课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边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录音,使学生感受到了每一句文字与每一段音乐的联系,文学内容的起伏变化正反映了音乐的高低不同。这段文字内容反映了乐曲中蕴涵的思想意境,如果不是亲耳所听,决不会凭空想象出任何美妙的音乐。音乐美与情境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语言美与外在的形式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再如教完《桂林山水》后,可以放映教学电影《桂林山水》,这样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整本的感受,在电影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解说伴同下,学生们好似荡舟漓江上,“人在画中游”,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美的情感。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乐学古诗。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它们琅琅上,字字珠玑,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因此,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即懂。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

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还可帮助更好地理解古诗,字词。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更有一些调应当结合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否则,教师机械传授,学生生般硬套,是不能真正、牢固掌握的。

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一(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

一个小小投影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 “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书目:

《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江西教育》

《教学月刊》

《语文论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yu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