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吆喝(1)

更新时间:2023-05-10 07: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13/2014

老北京街面上最引人注目的文化之一就是 老北京的吆喝文化。不要以为吆喝就是吼上 两嗓子,老北京的吆喝已经从简单的叫卖上 升到了艺术的层面,它集唱、念和表演于一 身,充满了令人着迷的京腔、京韵、京风和 京味儿,是六朝古都悠久文化积淀的一种集 中展现,即使是现在,买卖人已经不需要走 街串巷的吆喝,但是这种文化本身依旧充满 了活力。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着红塑坊一起 感受来自老北京吆喝的魅力。4/13/2014

作者:萧乾

4/13/201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掌握重点字词 。 2、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学 习语言的衔接过渡方法。

4/13/2014

自学指导一(1分钟)

1、速读课文,积累字词。 (提示:招徕 钳形 铁铉 囿于 隔阂 馄饨 佐料 饽饽 小钹 雪花酪 海棠 蘸 兜里 秫秸杆 卤煮 山楂 荸荠 荞麦 马趴 嘞 随机应变 ) 2、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大意。

4/13/2014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4分钟)

1、读准下列红色字词。

自学检测一(4分钟)

招徕(Iá ) 钳形(qián) 铁铉(xuàn) 囿于(yòu) 隔阂(hé) 馄饨(hún) 佐料(zu ) 饽饽(bō) 小钹(bó) 雪花酪(Iào) 海棠(táng) 蘸(zhàn) 兜里(dōu) 秫秸杆(shú)(jiē) 卤煮(I ) 山楂(zhā) 荸荠(bí)(qí) 荞麦(qiáo) 马趴(pā) 嘞(Iei)2、本文是一篇散文,主要写什么内容?

主要写作者儿时北京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 的吆喝声。4/13/2014

自学指导二(1分钟) 再读课文, 1、 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吆喝声?是按 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2、找出本文中的一些过渡句,说说这样过渡 的好处。 (提示:1、找到文章的过渡句、 过渡段;2、从文章的总分段入手。)4/13/2014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6分钟)

自学检测二(10分钟)1、根据课文填空。 第1-3段,作者写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 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从“我小时侯,一年四 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中可以得知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第4-10段,从早到晚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 的……到了晚上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其次按 “一年四季”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春、夏、秋、 冬四个季节的吆喝声。 第11-14段,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 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 全面深入的理解。4/13/2014

2、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 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 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 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 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然而重点是 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 宵的,唱话匣子

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 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 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 种类之多。4/13/2014

3、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两个过渡句 并赏析:A“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 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 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此 句在上下文中衔接自然,体现了作者娴熟的写作 技巧。

B“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 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这句话也是一句过渡句,用浅显的比喻把街头吆喝声 之多巧妙地写出来,又顺其自然引出晚上的吆喝声。4/13/2014

教师点拨(2分钟)

在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介绍时,如 何才能做到有条有理,秩序井然? 1.将事物分类(或分为若干方面)。 2.按一定的内在联系安排顺序。 3.对材料加工剪裁。

4.使用具有概括作用的总起句和上下 连接的过渡句。4/13/2014

小结(1分钟)作者将如此繁多复杂的吆喝声归类介绍,并在有 些部分开头用一总领句,每部分之间又用过渡句 来贯穿,使得文章内容多而不乱。我们今后写类 似的文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既然吆喝有内容、 声调、音韵节奏,可见吆喝它其实也是一种文化。 吆喝作为民俗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它曾经带 给我们的那些快乐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的。

4/13/2014

当堂训练(15分钟)一、看拼音写汉字。

1、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zhāo lái 招徕 顾客 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 2、 囿于语言的 gé hé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 3、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 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 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suí jī yìng biàn 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随机应变。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 4、甚至有的乞丐也yóu zuǐ huá shé油嘴滑舌地 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 编起快板。 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二、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 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 内容? 文各种吆喝声。4/13/2014

三、分析“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一句在内容结构上的作用。 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叙述介 绍自此开始退让为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四、(选做题)

仿照下面加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 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 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例: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应坚毅刚强。 课外作业:抄写课后字词,每词五遍。4/13/2014

板书设计器乐

时间顺序早上(5-7)

从早到晚(5-9) 晚上(8-9) (引入) 声乐 吆喝 春天,到夏天 (介绍) 一年四季(10) 秋天,到冬天

(评价) 吆喝的 内容4/13/2014

吆喝的 声调

吆喝的音 韵节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品味语言,体味富有地 方特色的北京口语。 2、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 俗,体验作者内在情感。4/13/2014

自学指导一(1分钟)

赏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吆喝 声的语句,体会吆喝声中浓郁的 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提示:从修辞、语言风格、形色味 角度思考)

4/13/2014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分钟)

自学检测一(9分钟)1、从奥斯伯特·斯提维尔的《北京的声与色》和阿 隆·阿甫夏洛穆夫的交响诗写起,属于什么描写方 法?有什么作用? 属于侧面描写。作用:突出“吆喝”的美妙动听, 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自然地引出“吆喝”,行文 自然,轻松自如,如风行水上,如随意聊天。 2、文中写的最具体生动的是哪一种吆喝?怎样吆喝? 是乞丐。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 “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 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 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4/13/2014

3、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 举一两个“合辙押韵”例子,说明什么是 “合辙押韵”。 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 两捆萝卜一个大。” 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 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 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 饭。”

4/13/2014

4、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 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 特色。试找出几例,体会其中的意味。

1.运用轻声 2.有儿化音 3.方言词语

吆喝 词儿、皮儿、馅儿 饽饽、蛤蟆骨朵儿

4/13/2014

教师点拨(2分钟)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 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北京口语运用形象,语言生动幽默。本文以地道的北京口语来介绍北京的吆喝声。 作者的写作过程和吆喝声多以短句为主,读起 来干脆利落,体现了北京话的特色。其次是儿 化音在文中比比皆是,如“小金鱼儿”“蛤蟆 骨朵儿”“小玩艺儿”等。此外,京腔中那种 调侃、幽默、

轻松的味道也随处可见。

4/13/20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yo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