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3-12-02 05: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摘 要:美国次贷危机揭露了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它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我国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贷款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规范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规避风险,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比较、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二、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 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它包括以下四类:实体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 证券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证券化。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按照被证券化资产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的证券化

一次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 ,或者由 SPV 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 SPV 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 Assets Pool ),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资产证券化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为证券化过程中的相关参与者带来的好处,包括使发起人资金来源多样化,资产负债表外化;进一步为投资人提供不同投资风险不同收益的金融商品;解决借款人资金来源不足;当然,对于投资银行和金融管理当局而言也是有利可图。 三、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资产证券化1970年兴起于美国,当时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新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进行打包,并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转手证券(pass-through)来为住房抵押贷款筹措资金,仅仅过

了不到十年,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不断对各类资产进行证券化尝试,形成了四个主要的资产证券化市场:RMBS、CMBS、ABS、CDO,以及后来的各类升级版的经过多次打包的以非实物资产为依托的证券。在美国,近年贷款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在整个资产证券化产品中有重要地位,截至2007年1月,美国按揭贷款支持的证券化产品总额达到5.7万亿美元。从2005年起,美国利率水平开始逐步提高,房价从2006年起出现回落,贷款不良率开始上升,进而导致证券化资产质量恶化,相关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 四、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特点

中国内地资产证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发展较多波折,对国内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也较小。1992年,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以三亚市丹州小区800亩土地为发行标的物,土地每亩折价25万元,发行总金额2亿元的三亚地产投资券,预售地产开发后的销售权益,首开房地产证券化之先河。2005年被称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元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和房地产证券化取得新的进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2006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表现出下列特点:

1.发行规模大幅增长、种类增多、发起主体增加。资产证券化产品种类增多,基础资产涉及信贷资产、不动产、租赁资产、应收账款、收费项目等等。发行规模从2005年的l71.34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71.51亿元,增幅达到了175.20%。资产证券化发起人除商业银行和企业之外,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均成为新的发起或承销主体。

2.机构投资者范围增加。2006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资产支持证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准许基金投资包括符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相关规定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证监会批准的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类品种。紧接着,6月份,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稳步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和品种。

3.二级市场交易尚不活跃。目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各类机构投资者,以大宗交易为主,通常采取买入并持有到期策略,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 五、我国资产证券化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比较

1、存在的背景不一样。美国次贷危机前期,美国的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已处于从高峰下滑的弱势阶段;而中国的试点是在经济持续良好运行的大环境下推出的。

2、基础资产的质量不一样。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发放给没有良好还款能力的人,本身具有很高风险;而中国的基础资产基本没有不良贷款。

3、信息的透明度不一样。中国要求所有参与证券化的银行和中介机构必须对投资者充分

披露资产信息,而美国的不少次按支持债券投资者并没有充分知晓到这些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

4、两国的监管标准不一样。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国有更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而美国则相对放松一些。

六、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这次美国危机尽管造成雷曼兄弟破产,五大投行的销声匿迹,美国30 多家次级贷款公司停业倒闭,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资产证券化本身并没有错, 其错误在于这种创新金融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制度缺陷,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不可因噎废食, 而是应该在机制设计上吸取和总结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的经验教训, 选择银行的优质资产证券化。面对美国资产证券化先期的颠簸,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吸取教训做好工作 : (一)对于政府而言

1、完善法律体系,更新税收会计制度。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涉及多个经济领域,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为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顺利推行,应当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确定其所涉及的所有参与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证券化的良性运转。同时认真研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具有的特殊性质,理清思路,制定相应的会计和税收制度。

2、发展债券市场,促进流动,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市场流动性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二级市场持续发展的前提,另外,市场信息披露不真实或者不完全都会使投资者对证券的价值提出质疑,从而削弱投资热情。所以,只有加快发展债券二级市场的速度,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流动性,制定完备的机制和措施来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3、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需要一个成熟的、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资本市场,形成大量、持续、稳定的长期资金供给。发达国家其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当完善,机构投资者构成资产证券化最主要的投资者。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有许多行政色彩,应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大量、持续、稳定的长期资金供给。

4、加强金融监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成和完善过程中,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比较匮乏,金融风险管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大大滞后于实际需要。因此,一方面要加快金融产品开发,丰富金融市场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更要关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监管和管理策略。

(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

1、选择适于证券化的资产。适合证券化的资产都有一些共同特点:①能在未来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的现金流。②本息的偿还分摊于整个资产的存续期间,而且平均偿还期至少为一年。③有可靠的统计数据证明该资产具有较低的历史损失率。④证券化的资产就具有一定的同质性。⑤证券化资产的信息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2、着手建立证券化专门机构SPV。证券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中介机构就是SPV。它在证券化过程中承担了信用增级和证券发行的工作,是联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投资者与发行者的重要纽带。我国应加快在政府主导下设立SPV的进程。

3、培育一批被市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银行要关注贷款的资质和信用风险,这也是国内银行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的一个教训。国内评级机构必须加强与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的合作,学习先进的信用评级技术,借鉴丰富的信用评级经验,提高我国信用评级的水平,引导投资者开展投资业务。

4、严格房贷申请资格的审查。我国银行业应参照国际通行标准“6c”原则,制定和完善贷款资格审查细则,加强银行征信系统的建设,加大对住房贷款的审查力度。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材料进行决策的做法,尽量将违约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5、加快发展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步伐。资产证券化的推出,会给商业银行利用其专业化优势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扩大收益来源提供可能。

证券化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金融形势,通过证券化,我们对于金融资产的风险于现金流量可以重新安排,使其能够更符合投资人的需求,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其发源地——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安就因噎废食。目前,我国资产证券的进程正在稳步进行中,通过美国的次贷危机,使我们更清楚的看清资产证券化所存在的风险,这对我国今后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贷款提供了新的思路,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提供了保障。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当充分把握这一机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扈企平 (美)《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陈文达 李阿乙 廖咸兴《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刘峰、叶红光《美国次贷抵押贷款危机与警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xv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