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目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更新时间:2023-11-23 17: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教育目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 教育目的确立与形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要回答的问题: 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当官,是为了赚大钱吗?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教育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有人说教育是教人如何生存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有多种定义)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怎样的人才的总体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的要求 。 教育目的各层次名称的含义、作用、特点。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何谓受过教育的人?

(价值性与终极性教育目的) 受过教育的人相当于教育的“果实”,他们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中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受过教育的人呢? 所谓“受过教育”,意味着一个自然自发状态的人,经由被动地接受教育达到主动地认同教育进而自为地享受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在教育上自由自觉的人。他们具备作为人的特点是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体现出人在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价值。 (1)受过教育的人是幸福和幸运之人 因为他们优先获得了良性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并且是全人生的。他们有可能成为完满和完善之人。“受过教育”的状态是“现在完成时态”, 表明教育在受教育者身上已经达到的目的与效果;“受过

教育”的状态又是“现在进行时态”, 表明教育已经转化为自我教育,正在受教育者自主发展的轨道上延伸。教育好比“火箭”, 学习者恰似“卫星”,“卫星”一旦由“火箭”推动升入太空之后 , 便可以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和人生宇宙中自由自主地运行。 人生来便是可以并且应该受教育的 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大自然似乎仅仅完成了人的一半就让其上路了,而将完成人的另一半留给了人类自己。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本能,人类的发展立足于潜能,其潜能的外显是一个需要不断发掘的过程。教育能够开发出人的潜能中沉睡的巨大资源,使人总是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变成一个人。教育包括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全部潜能的教养过程。正如E??弗罗姆所说:“个人的整个一生只不过是使他诞生的过程;事实上,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充分地出生。” 受教育可谓人的第二天性或第二生命 如果说人的第一天性是生存或活着的话,那么受教育可谓人的第二天性或第二生命。事实上,受教育是人性的拓展与升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扩展与丰富,是人在精神层面上的“直立行走”或“独立行走”。受教育的进程是人从生物生命意义到达社会文化意义,从他律状态到达自律状态,从片面发展到达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受教育的过程是真正的“成人”、“为人”过程,是将“人”字由小写逐渐演变为大写的过程。 教育、学历、学位与经历水平的区别 学历和学位是衡量受教育程度与水平的标志,是个人进入社会的主要通行证。 但学历不能代替经历、经验和智慧;文凭

不能代替水平和文化。 学历和学位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的基本经过,但并不一定能够反映所应该达到的效果。 学历和学位是共性的,经验与智慧是个性的,学历和学位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受教育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素质之上。 学历和学位只是受教育者人生成长道路上的某种标识,而不是受教育的终点线。 (2)受过教育的人是素质水平较高的人 要想成为高素质的人,首先需要打好教育的底子,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和自组织的结构系统。 “素”代表着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或“元素”,“质”代表着人的发展的基本潜质或品质。 素质是人的一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 通过主体的同化、顺应和自我调节在个体身上积淀或养成的品质。 素质依托于知识并通过知识但不是知识本身。素质是人的经验、认识、能力、智慧、品性

等方面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内在化、个体化、综合化的产物。 (3)受过教育的人是掌握和享受了一定知识的人 1.系统的或结构的知识对个体具有优先的意义; 2.个人体验的、感悟的、通过或经验的知识赋予个体知识以生命力和内燃力; 3.有效的知识对个体具有实用的价值; 4.方法的和智慧的知识对个体具有终极的和终身的意义。 (4)受过教育的人是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学会了学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学会

习” 是对学习本身的革命与改造。 “学会学习”是方法或智慧对于知识或内容的超越,是“怎么学”对于“学什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学会生存》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

(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学会如何学习)。”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5)受过教育的人是有主体性的人 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崇尚人的自主性 (autonomy), 富有主见,并对其他人的独立思想持同情态度;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最有活力的人, 用它自己的全部热情去追求他所选择的生活,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他的生活规划(life-plan) 及其包含的各项具体内容中去”。 受过教育的人是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兴趣、个性的人。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改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6)受过教育的人是精神生活丰富的人 他们拥有自

己的理想追求和精神享受。精神生活的充实,理想世界的广阔,从本质上提升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中人们愈来愈追求并崇尚技术和物质,其结果可能是技术“掌握”住了人,电脑主宰着人脑,“形象化”即真实,“数字化”即生存。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需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已。” 什么是真正的灵魂? 真正的灵魂是凝聚着人类文明与民族文化的真善美的观念,真正的信仰便是对这种观念的崇尚与追寻。 受教育者的追求主要是一种心灵的追求。受教育者的世界主要是一种精神的世界。 教育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人生信念与理想,呼唤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和道德良知。教育是受教育者的精神之友, 是愚昧或者人性异化的天敌。我们有理由说,失掉了一半教育,便失掉了一半人性。 (7)受过教育的人是有德性的人 德性有时是人性的别称。 道德相对于法律是第一位的。道德是人性的尊严,法律是人性的盔甲。道德是社会公正的天然屏障, 法律是社会公正的人工保障。 受教育的人愈多,道德的力量愈大, 法律的职能也就愈弱。 人接受教育的水平与道德发展水平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其道德成长与完善的过程。赫尔巴特提出 “德行是给予整个教育的名词。” 受过教育的人是对科学、法律等有崇尚和敬畏之心的人 无知者往往最无所畏,无德者往往最无所惧。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往往是一个危险的人,一个无所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xc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