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20 21: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论中英对隐私的定义

摘要: 本文通过对来自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同学,因个人隐私的定义不同而产生交往上的误解的例子,来引出中西对隐私的定义的分析,从而推导在中西交往过程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个人隐私,中西文化 正文:

西蒙和小洪经常一起学习,一同准备考试的复习工作。有一天,他们一起学习,这时西蒙说想买一杯咖啡。他问小洪要不要帮忙一起带一杯,但是小洪说不要。当西蒙回来的时候,他发现小洪正在看他的笔记。他当时很不开心,但没有立即说出来。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和小洪一起学习了。小洪也注意到了这个改变,但却不明白为什么。[1]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文化对个人隐私的态度和定义的差异是造成这个误会的决定性因素。

西蒙的态度应该是觉得这是我自己根据老师的讲解做的笔记,是我个人拥有的。从本质上来说,这已经是我私人的东西,他人不应该没有经过我的同意而翻阅。但是身为中国人的小洪显然和西蒙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经常一起学习,是很好的朋友。朋友之间的笔记,书籍或者是更加私人的东西应该都是能够互相知道,互相借阅的。这两个人所代表的意见也正是中西方文化对个人隐私的观点。

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撇开新中国成立之时不说,即使是当代社会,个人服从集体的现象和准则也是盛行。我们处在一个大集体,对成员之间的了解都是必要的。这就是为什么邻里之间经常会询问各家的儿女结婚了没,工作和薪金等非常私人的问题。在住在中国社区的外国人来说,都觉得非常难以理解。因为对外国人来说,个人隐私他人是没有权利过问的。

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个人取向的美国人,十分崇尚“私有”这个词,他们有私人房间、私人汽车、私有电话、私人洗手间、私人医生等。 美国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私人房间,他们与别人交往、在街上行走、排队买东西等都有一个私人区域。他们总是依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时间表安排活动,例如什么时间收拾花园,什么时候打扫卫生等都取决于自己的意愿,从不顾及邻居的时间表。他们与谁相好,与谁交朋友,与谁恋爱,甚至与谁结婚等,都完全是个人的事,甚至父母都不过问。而且,这些个人私事完全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不许干涉。[2] 这跟在中国,他人往往不经允许就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是截然不同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与来自西方其他国家的人交往时,要注意自身中国文化与其所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一些较大的差异,事先进行适当的了解。或者在出现问题是及时进行良好的沟通,解开误会。

参考文献: [1],《跨文化交际》,重庆大学出版社,Chapter Three,Page 60 。 [2],《中西文化中的不同隐私观》,谢华,河南教育学院外语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xb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