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

更新时间:2023-08-15 15:48: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

第19卷第4期2004 年8月

1001-8166 04-0495-05 文章编号:(2004)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SIN EARTH SCIENCE

Vol.19  No.4 A2004 ug.,

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

陈宜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 100085)

IGBP 关 键 词:全球变化;区域适应;X   文献标识码: B中图分类号:

—2003 年的集成研究,IGBP 实现了  经过1999

IGB- 其研究方向的调整与新研究框架的构建,目前,PII 已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新的 IGBP 体现了过去10年中国际学术界在全球变化研究上所形成的共IGBP 存在明显的不识,在许多方面与第一阶段的 IGBP ,2001 ,2002 ;Brasses ,2003 ;Gash 等,20 O3 )同( ,

*

从国际动向看,全球变化的影响与适应研究不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科学研究的重点,而且会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IGBP 研究之初就十分重视全球变我国在开展

年 CNC- IGBP 第二次全会在化的影响问题。1989

IGBP ”这一主题时就明确中国讨论“中国怎样开展 IGBP 规划应与中国国情结合,针对中国迫切而切实 年在 IGBP 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等问题。1992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把地球应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多学科的(1

IGBP 与 IHDP 、WCRP 和 DIVER-交叉研究。为此,

SITIES 组成地球系统科学伙伴关系Earth System ( Science Partnership ,ESSP )联合进行地球系统研

第一次科学咨询委员会议上,陈泮勤就明确向国际社会建议,要研究第三世界国家所共同面临的环境

IGBP 的重点。近年来,问题,并把它作为 我国对全

[1]

。球变化的适应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我国全球变化

[]

研究推动与组织者之一叶笃正院士指出:继全球

2

(2)全球问题与区域问题的结合更加明确,全球环境变化的问题应主要通过区域研究来解决,区域性研究必须体现全球性问题。因此,更加重视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的研究。亚洲将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战略重点,因为亚洲人口占世界的60%以上,化肥占50%以上,建的水坝占60%以上,世界上10条最大输沙河流中亚洲占5条,尤其是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亚洲势必成为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中心。

(3)强调加强地球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社会经济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社会如何认识、抗御、适应多重相互作用压力的级联影响被作为21世纪所面临的新问题之一,识别出那些能够被人类活动所改变的地球系统的关键要素和过程,确定它们对于在地球系统中的人类来说是能忍受的还是不

IGBP 的重要任务能忍受的是

[1]

变化基础研究之后,适应性研究将成为一个独立的重大问题。因此,近年来他积极倡导全球变化的适

IGBP 委员会也已把对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我国

[]应研究作为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方向。鉴

3

CNC- IGBP 第四届于全球变化适应问题的重要性,

第四次常委会决定组织研究队伍,编写国家报告,以推动我国全球变化适应研究,此项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这次年会把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作为主题,可以看做是对我国启动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一次动员,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我国关于全球变化适应研究能够为国家发展战略重大决策提供科学支持,同时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进入国际研究的前列。以下就全球变化区域适应问题谈几点看法。

*

2004-05-20 ;2004-06-14.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陈宜瑜(1944-),男,福建仙游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

*本文是陈宜瑜院士在第四届 CNC- IGBP2003 年年会上的工作报告讲话稿(编者注)

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

1 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是人类应对全球

评价水平:定量评价自然和人类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脆弱性以及适应能力,尤其要将重点放在气候变异范围的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的变化上;评价系统对预测的气候变化可能存在的强烈不连续的反应情况,从而采取其它措施予以避免;理解生态系统对多重压力(包括气候的全球变化,区域变化和更小尺度的变化)的动态反应;发展各种适应变化的方法,评估各种适应方法的有效性,认识不同区域、国家和居住区所用方法效果的差异;评价预测的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改进综合变化策略的明智选择

出于对全球环境变化可能对人类社会生存造成严重影响的忧虑,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社会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起,国际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和那些近期内将受到威胁的海岛和沿海国家)就开始讨论人类社会如何响应全球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研究方向也

pre-从20世纪70年代一开始提出的预防和阻止( v entio n)到80年代减缓(m itigation ),直到目前所普遍认同的适应(a

daptation )。阻止、减缓和适应都是人类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行为,但减缓与适应行为的范畴是不同的。阻止或减缓全球变化的行为,所针对的主体是地球系统,发生在全球变化达到某一临界值之前,目的是通过控制或减缓全球变化的某些关键过程而减轻全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而适应所针对的主体是人类社会,是在承认全球变化变化不可避免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人类社会的脆弱性而规避全球变化带来的风险。

1992 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

NFCCC )反映了人类通过减排温室气体抑制全球变暖进程,从而避免或推迟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类干扰。尽管全球变化对整个人类社会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广泛的,但是,在当前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下,人类社会不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对全球变化进行回应。即使在一个国家的内部,由于地区社会状况的差异、行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对全球变化也有不同程度上的认识,在具体行为上不但可能出现程度上的差异,甚至形成完全对立。国际社会10多年的减排谈判表明,人类减缓气候变化努力的收效是有限的,特别是作为排放大国的美国和俄罗斯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减排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在以减缓全球变暖为目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久谈不决的情况下,如何去适应包括全球变暖在内的全球变化变化是留给我们的主要途径,这种适应是全球性的,而且对于国家和区域同样极为重要。全球变化的适应性问题已不再是—个遥远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对适应问题的重视反映了人类响应全球变化策略的明智选择,是目前人类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一种态度积极的行为。

I PCC 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4]

中曾指出,应

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系统脆弱性及适应能力的评估(包括风险评估)的手段,以研究自然和人类系统各组成部分与不同决策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价包括关于影响、脆弱性和适应的科学知识在决策过程、风险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可能应用;改进长期监测气候变化结果的系统和方法,进一步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系统的其它影响。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是独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或是联合(如欧盟、加勒比海地区国家、非洲联盟)开展本国或本地区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开展全球变化适应研究是极为必要的,因为:(1

)科学上已经基本确认,全球变化不但已经发生,而且其影响或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如臭氧洞),或已经是不可逆的(如城市化中的土地利用)。而更令科学家担忧的是,全球变化所引发的各类环境变化可能比所预计的发生更快、幅度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其中,更有可能还发生一些我们目前还无法预见的事件,而科学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无法准确描述全球变化的具体情形。如何去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积极主动地调整人类活动的行为,以逐步适应变化着的地球系统是全球变化变化留给我们的主要途径。

2)由于人类对全球变化的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早期预防行为,可以降低社会、经济适应成本。

(3)有效的适应行为还可以帮助采取行动的利

益集团获得社会、政治和经济利益。这主要表现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和通过从改变不适应的政策、行为和制度中获得。

2 把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提升到可持

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高度

适应(a daptation )一词是指为响应某种压力或

驱动作用而采取或经历的一种偏离原有状态的行

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

为。适应也指与变化了的环境相协调的调整。对环境的适应的概念来自于种群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在自然科学中“适应”是指为使物种在其栖息的环境中得以生存的遗传改变。成功适应并不意味着确保种群中个体的存活,而是可以使物种或生态系统面对环境扰动具有持续生存的能力。

人类社会及其个体能够对变化的环境进行适应,人类具有对适应进行计划和引导适应行为的能力,适应问题的落脚点是适应能力,所谓适应能力是指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人类和非人类物种)应就是全球变化的适应问题。

就人类的主观目的而言,所有响应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趋利避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适应研究的关键是对全球变化影响的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区分有利和不利的变化,识别受损和受益的部门,认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变化影响的发生及其影响程度不仅与全球变化本身有关,而且与人类社会的脆弱性密切相关;评价全球变化影响的利弊不能只看到具体的区域,而应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角度进行分析,关注与一个地区对异常情况而不至于丧失未来机会的能力。适应性强的系统能够重新自我组织而使初级生产力、水循环、社会关系和经济繁荣等关键功能不发生显著降低

[5]

随着国际全球变化研究战略的调整,全球变化的适应问题已被提升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高

度。I

GBP [6]

认为:全球变化研究,不仅需要关注它

的科学内涵和学术价值,更要考虑如何与生存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背景和依据。而科学地适应未来环境变化是人类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准则。

近年来,我国学者曾多次在各种场合下提出把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联系起来

[2,7~11 ]

。强调

可持续发展要考虑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认为只有能够适应全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

展,尤其是2001

年叶笃正等[12]

提出有序人类活动

的概念,将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提到更高的层次。

由于全球变化的适应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因此,适应问题的提出也得到了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关注。

3 全球变化适应的基本准则是趋利避害

I PCC 将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定义为:生态、社会

或经济系统响应现实或预计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旨在减轻危害或开发有利机会以调整自身的行为。适应过程是指人类主动地通过调整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过程、实施科学措施,减轻或抵消与气候变化相联系的潜在危害,并利用气侯变化带来的机会,降低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政治和经济成本

[4]

叶笃正指出,全球变化并不是全球到处一致的变化,因而未来全球变化趋势对世界各地的影响也不相同。对有些地区可能有利,对另外一些地区可能不利。如果是有利的,采取什么措施充分利用;如果是不利的,又应采取什么措施减轻其不利影响,这

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给另外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应注意由全球变化而可能引发的地区冲突。

4 全球变化适应问题需要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共同研究

适应问题是一个社会—自然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为实现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至少需要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工作:

(1

)要认识所面临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全球环境变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在其背后可能存在人类的驱动作用,特别是当其作为一种问题存在时,已不再仅仅是发生在自然系统中的孤立现象,而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

(2)要认识全球环境变化可能造成的后果及规避风险的可能途径。这涉及科学、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如经济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能力的不同,需求不同,所采取的行动也不同;与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其他因素如健康、安全、经济发展等其他要素竞争性,不同部门之间目标不一、需求不同;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和对影响评价的复杂性。

(3)要有采取行动的愿望。一方面需要对科学研究成果提供有效的转化途径和对科学家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对政府决策者和公众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服务。

(4)要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科学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以上4个方面中,前2个方面属于科学问题,但其范畴跨越了自然、经济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是自然和社会科学家的任务,但需要对政府、企业、公众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第3和第4个方面则属于态度和能力问题,与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文化、文明和道德水平、民主化和法律建设,以及政府职能和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

因此,全球变化的过程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各

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

个领域,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也不单单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均可从各自的角度开展研究。应该动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力量,形成一支全球变化适应科学研究的队伍,通过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提供科学平台,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融合交叉,带动全面的科学创新。

划时提供科学依据。必须加强综合分析各子系统(自然和社会)自身演变规律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要提高对他们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科学认识。在全球变化适应的框架下,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从理论和技术方面加强合作,解决诸如计算机模式在时空上不匹配等方面的问题。

)积极推进决策者与用户参与全球变化区域(3

适应研究。一方面能够通过评估工作,加强科研与5 中国开展全球变化适应研究的具体

建议

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的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重大工程(如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等。而长期以来的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这些问题与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这将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我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正在进入一个不同于传统现代化社会的风险社会,社会突发性危机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迅速扩散性都日益增强,社会更易受到不可见、不可统计、不可预测的自然和人为风险的威胁。因此,开展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研究对于增强我国抵御全球变化所可能造成的风险的能力、降低脆弱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起步阶段,在十一五”期间应从提高对全球变化区域适应问题的能力上入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研究、评价与预测体系,为政府在全球变化背景的政策制定和行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为了降低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应全面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基础科学研究,同时结合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和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筹建,在我国建立起一套对自然变量和社会变量能够进行系统、综合、长期科学观测的业务体系,并通过与实际业务部门(气象、环保、农业、减灾、经济等)的合作,使研究成果能够尽快地在观测、分析、预报、决策工作中得到使用和检验。

(2)全面开展对与区域尺度生态环境系统变化相关问题的评价(如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食品、人体健康等问题),为政府决策者在制定政策和规

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其他决策单位间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企业用户,特别是与环境密切相关行业(如水电利、交通、能源等),真正在其具体工作中实现对全球变化的适应。

(4)应充分利用新技术。积极鼓励发展新的观

测设备,不断提高观测精度。同时,要不断完善计算机模式的模拟和预测能力,建立有相当能力的综合预测、预警系统,并使适应评估工作业务化,以便对政府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和预警。

(5

)要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在大中小学开展全球变化的普及教育;对政府和其他决策部门的决策者进行宣传和培训,并通过与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合作研究,为其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6)我们同时还要将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工作

与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从发展战略研究、关键技术开发、试验示范、能力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建立创新体系为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服务。

我们在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时也还要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努力争取国家提供长期固定经费支持,用以保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创新研究队伍。

(2)积极搭建能够适合多学科,特别是适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开展相互交叉的综合研究平台。

(3)努力改善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应优先要解决各类自然和社会资料的采集、整理、储存、交流的统一规划和共享问题。

(4)努力解决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的问题,缩小在应用方面,特别是人文因素研究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距离。

参考文献(R eferences ):

[1] G uy Brasseur.3 rd IGBP congressoverview [J].G

lobal Change N ewsletter ,2003 ,(55):

1-3.[2] Y e Duzheng (叶笃正).G

loblechangeand sustainabledevelop-“

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

mentresearchin China Advancesin Earth Science [J]. (地球科学1999 ,14317-318 in Chinese .进展),(4):( )

Chen Yiyu The trendsofgloblechangeresearchin Chi-[3]  (陈宜瑜).

naAdvancesin Earth Science 1999 ,144)[J]. (地球科学进展),(:3-323 in Chinese .( )

IPCC. The Third Assessment Peport- Climate C hange. Summaryfor [4] 

P olicymakers.

Walker ,Brlan H. The resilience Alliance IHDPUpdate ,2003 ,[5]  [J].

12.(2):

Will Steffen ,J oao Morais , Wendy Broadgate. The challengeof [6] 

Progressand futuretrendsofglobalchanges ciences Adi-杰). [J]. Earth Science 2002 ,17317-318 icesin a(地球科学进展),(4):(inC hinese ).

Liu Dongsheng Globalchangeand sustainabilityscience [9]  (刘东生).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2 ,9(1):1- (in8[J]. (地学前缘),C hinese ).

Chen Yiyu Global Changeand socialsustainablede-[10]  (陈宜瑜).

v elopment Advancesin Earth Science [J]. (地球科学进展),2003 ,181- 3in Chinese .(1):( )

Fu Congbin Dong Wen jie Wen Gang [11]  (符淙斌),(董文杰),(温

A msterdam 2001 :B uilding towards anewscienceforglobalsus- tainability [J].

IGBP Newsletter ,2001 ,44:1-3.7] Y e Duzhen (叶笃正),L üJ ianhua (吕建华)

. Adaptationtotheim-p actsoffutureglobal Changesand sustainabl e development [J].B ulltinofthe 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 ,(3):183-187 (i n Chinese ).

8] Y e Duzheng (叶笃正),F u Congbin (符淙斌),D ong Wen jie (董文

刚),

e tal . Regionalresponseand adaptationtoglobalc hange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气象学报),2003 ,61(2):245-250 (i n Chinese ).

[12] Y e Duang (叶笃正),F u Congbin (符淙斌),J iJ in jun (季劲钧),

e tal . Orderlyhumanaitivitiesand subsistenceen vironment [J].A dvancesin Earth Science (地球科学进展),2001 ,16(4):453-460 (i n Chinese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wx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