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史讲授大纲

更新时间:2023-05-15 13: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图书史讲授大纲

中国图书史讲授大纲
中国图书史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图书的概念
  中国最早的"图书"是指地图。
  "图书"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不同时代,图书的内涵与外在形式可能会有变化,古代人们所理解的"图书"概念与今天的人们所理解的"图书"概念是不同的,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图书"概念与未来社会人们所理解的"图书"概念也将是不同的。
  "图书"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保留和传播知识、记述事件的工具,它是用文字、图画、声音以及其他新技术设备所记录下来的知识。它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记载,二是传播,二者缺一不可。具有这两个基本要素,无论其外在形式如何,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图书。
  中国图书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一、图书事业的兴衰。
  图书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也会由于政治的专制、战争的破坏而遭摧残。中国图书史首先是对图书事业兴衰的历史进行研究。
  二、不同时期图书内容的特点。
  图书是一定的科学和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因此它的兴衰还要直接受当时科学和文化艺术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定时期的学术风气、社会好尚对图书内容乃至传播都要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也使图书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徵。
  研究中国图书史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即图书的使用、流通、收藏情况。图书是给人看的,只有有了对图书的需求後,图书事业才可能存在和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图书的需求,因此有了图书的流通与收藏,而图书的流通与收藏,既是社会对图书需求的一种表现,同时它们对图书事业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图书外在形式的流变。
  图书的外在形式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也会受到一定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由於受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图书经历了从铭刻、抄写、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运用现代新的视听技术等各个阶段,图书的外在形式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而由於其外在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又使得图书的传播和利用愈来愈方便,并进而促进了图书事业本身的发展、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研究方法
  中国图书史作
为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它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图书事业的盛衰就是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中国图书史的研究,首先应该将其放在社会和时代的环境下来考虑。
  中国图书史是中国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各种文化现象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对中国图书史的研究应该

中国图书史讲授大纲

从对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化发展状况的分析入手。
  图书事业的发展,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的造纸术与印刷术都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直接推动图书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中国图书史的研究因此应该结合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进行。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图书事业
  春秋以前及春秋时代的文化与图书事业
  春秋以前学在王官,因此文化活动是以官府为中心。
  商周的"巫"、"史"、"作册"是主要的文化掌握者,世官世职,文化活动实际上被局限在一个非常狭小的集团范围之内。文字作品基本上属于档案性质,一些虽然也供人阅读,但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
  商代的"典"、"册"的档案性质
  甲骨文、金文介绍
  西周时期情况的变化:《诗》的采集与吟颂;其他文献的出现:《尚书》《周易》和列国《春秋》等。
  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与图书事业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与"士"阶层的产生与"百家争鸣"的出现。
  "学术文化统於王官"旧格局的破坏与中国图书事业的第一个繁荣时期。
  秦始皇的文化政策
  战国后期的统一趋势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实现。
  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及其意义。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范围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
  汉代的经学与图书事业
  汉初中央政府对文献的收集与汉惠帝"废挟书之律"。
  汉初的公私藏书
  从黄老之学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的经学与图书事业
  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对图书事业的影响
  刘向、歆父子对图书的整理及其贡献
  刘向、歆父子的基本情况
  刘向、歆等人对图书的整理情况及方法
  《七略》在中国图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附: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方法及其流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创作的特点
  东汉末年的社会巨变对文化的影响
  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
  魏晋时期的社地动荡、门阀制度与图书事业之间的关系:地理学、谱谍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的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文献的翻译、结集以及对图书事业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公私藏书情况和图书整理以及
目录学成就
  汲冢书的出土及其相关问题
  隋唐时期图书事业的发展
  隋代图书事业的成就
  唐代公私藏书的整理、《隋书·经籍志》在中国图书史上的影响
  唐代文化与图书创作
  
  宋代文化与图书事业的发展
  宋初的文化政策与《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中国图书史讲授大纲

、《文苑英华》三类书和《太平广记》的编纂
  宋代中央政府的藏书及整理
  宋代的私人藏书及整理
  宋代文化与图书创作
  元明时期的图书事业
  元初的文化政策与儒学复兴
  元代的书院
  明初的文字狱与科举制
  明代後期的思想解放与基督教的传入及其影响
  明代的社会环境、学术风气与图书创作
  明代的公私藏书
  清代的文化与图书事业
  清代的文化政策与文字狱
  清代的学术与图书事业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与图书事业的发展
印刷术发明前的各种书写形式与书籍制度
  甲骨文
  金文
  石刻和盟书
  简牍及其形制
  帛书及其形制
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对图书事业的影响
  雕版印刷术的起源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
  中国早期的雕版印刷品
  雕版印刷术对人类的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
  元代对活字印刷术的改进
  中国古代重要的活字印刷品
  套印、版画、饾版和拱花
  套印技术发明的时间
  中国古代的版画
  饾版和拱花
  
中国古代的版印图书
  中国古代版印图书的基本情况
  官府刻书
宋代的官刻图书
  国子监刻书
  崇文院及秘书省刻书
  司天监刻书
  校正医书局刻书
  《开宝藏》与《万寿道藏》
  附:辽、金、西夏的刻书
元代的官刻图书
  兴文署刻书
  广成局刻书
  印历局刻书
  广惠局及医学提举司刻书
  行中书省刻书
  儒学刻书
  书院刻书(宋代的书院刻书)
明代的官刻图书
  司礼监刻书
  国子监刻书
  都察院刻书
  礼部刻书
  兵部刻书
  工部刻书
  钦天监刻书
  史局刻书
  太医院刻书
  诸蕃刻书
清代的官刻图书
  武英殿刻书
  内府其他机构刻书
  扬州诗局刻书
  官书局刻书
  私家刻书
宋代以前的私家刻书
宋代的私家刻书
元代的私家刻书
明代的私家刻书
  天一阁
  汲古阁
清代的私家刻书
  写刻本与"林氏四写"
  坊刻图书
宋代的坊刻图书
元代的坊刻图书
明代的坊刻图书
清代的坊刻图书
《永乐
大典》与《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的编纂
  《永乐大典》编纂的缘起
  《永乐大典》编纂的过程
  《永乐大典》的体例及问题
  《永乐大典》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文献学方面的贡献
  《永乐大典》的流传
  《永乐大典》正本之谜
  《永乐大典》的流传情况
 

中国图书史讲授大纲

 《四库全书》编纂的源起
  儒藏说的提出
  乾隆皇帝"寓禁于徵"的政策
  《四库全书》的编纂
  《四库全书》的编纂情况
  《四库全书荟要》的编纂情况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情况
  七阁藏书的聚散
  七阁的设立
  七阁藏书之聚散
讨论思考题
  如何认识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徵及其与图书事业的关系?
  历代文字狱发生的原因及对图书事业的破坏
  中国古代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意义
  中国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及其影响
  中国各时期刻书风格与主要地域的变化及其特点
  中外文化交流对图书事业的影响
参考书目
  《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谢灼华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书林清话附书林馀话》,叶德辉著,上海澹园1928年铅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1999
  《古今典籍聚散考》,陈登原著,观古堂1911年刻本、上海澹园1928年铅印本、商务印书馆1936、1924年版,上海书店,1990.12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张秀民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978;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台北:洪
叶文化事业公司,1994
  《中国版刻图录》,北京图书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3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李希泌,张椒华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1996
  《中国藏书通史》,傅璇琮、谢灼华主编,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wu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