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更新时间:2023-04-18 07: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验证”过程,能说出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探究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能说出三角形的定义。

3.通过观察、分析等学习活动,能画出三角形的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探究的习惯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学习作业卡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老师也非常喜欢旅游,而且喜欢收集美丽的风景图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出示图片)。你发现这些景物中有什么几何图形?

学生回答。

师: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用到三角形的例子(出示图片),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究竟有什么魔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三角形的奥秘吧!(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以欣赏美景、生活中的三角形导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活动二: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

1.猜想三角形的特性

师:把它设计成其他图形可以吗?四边形、五边形等等,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

学生猜想,并说出原因。

预设:不能设计成其他图形,因为这些支架需要特别稳固才行,三角形比较牢固、结实。

2.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操作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拼一拼,拉一拉,比一比,看一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学具,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老师巡回指导。

请学生说一下自己的发现。

学生回答: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了,三角形拉的时候不变形。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三角形的优点。哪位同学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三角形的这个优点?

学生回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你能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吗?

指名回答。(篮球架、晾衣架、太阳能、塔吊、滑翔伞等)

【设计意图】以数学猜想引入对三角形特性的研究,让学生在拼一拼、拉一拉、说一说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思考,验证猜想,培养学生有论据、有逻辑的表达能力与思维严谨的数学品质。在构建三角形的概念时,经历不同层次的思考和操作,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同时,呈现三角形稳定性应用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学习活动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总结三角形的定义

师:三角形的应用这么广泛,你想不想了解更多三角形的知识呢?先在你们的学习作业卡上画三角形吧。

师:哪位同学想展示一下你画的三角形,(学生上台展示)观察一下,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指名回答: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板书: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师:说的真好。你能判断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吗?

生回答,师适时表扬。

师:那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

师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板书)

学习活动四: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三角形的高

1.引导学生找出每组顶点和对边。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三角形的这个顶点,它与三条边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引导学生找出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

2.学习画高。

师:小兔子要从三角形的顶点走到它的对边,怎样走最近呢?

学生回答:从顶点画到对边的垂线,顶点到对边的距离最近。

师:真聪明!在三角形中,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怎样来画三角形的高呢?

引导学生回顾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的方法。

师:现在你能尝试画一画三角形的高吗?在作业卡上动手画一画吧。

指名上台展示画高过程。强调画高用虚线,记得标垂直符号。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三角形的高的深入理解需要经历一个“调适”的过程,本环节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高的意义的基础上,沟通旧知,让学生进行了有层次性的画高,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做事条理分明、一丝不苟的个性品质。整个环节由浅入深,实现学生对高这一概念的深化理解,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学习活动五:巩固知识,拓展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学的非常扎实,现在咱们来智力大闯关吧。

1.谁的篱笆更牢固?

小兔和小猴子给各自的菜地围了一圈篱笆,谁的篱笆更牢固呢?

怎样帮小兔把篱笆建的更牢固呢?

《三角形的认识》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空间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概括、分类梳理等能力。三角形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一内容在前面教材以及日常生活已初步渗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通过以前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他们对探索图形特征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生活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抽象的基础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

《三角形的认识》效果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节课,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在这节课中,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设置疑问:“为什么设计成三角形的?其他图形行不行?”增加学生探究的欲望。并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体会三角形稳定性的特性。

探究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思考、总结、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高的学习,我借助四年级上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已有知识,引发学生从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作垂线,更好的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并让学生充分练习画高,体会三角形有三条高。

课堂最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和总结提升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三角形的认识》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是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高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边、角的关系以及三角形面积的基础。根据教材及课标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经历“猜想—验证”过程,能说出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探究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能说出三角形的定义。

3.通过观察、分析等学习活动,能画出三角形的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探究的习惯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

《三角形的认识》评测练习

一、拓展练习

1.哪种篱笆更牢固,为什么?

你能帮小兔把篱笆建的更牢固吗?

2. 桌子太摇晃了,怎样加固它呢?

二、知识升华

3.小明画了三角形的一条高,你说他画的对吗?为什么?

《三角形的认识》课标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中图形的认识,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现实模型,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C 高

底 A

B

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主要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运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操作——观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课要把学生的观察、操作、演示、归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研究、探索,为他们营造一个观察和操作的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wq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