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各地名的汉语解释

更新时间:2023-11-01 14:3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蒙古各地名的汉语解释

来源: 王☆∩_∩鹤的日志

蒙 古:永恒的火焰

盟:蒙古语艾么格的意译词,艾么格意为部落、宗族、部、类、现又指内蒙古自治区专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名,相当于市级。

旗:蒙古语浩树的意译词,浩树意为嘴、铧、角、尖角、清代又为内蒙古地区比苏木高一级的行政单位,现又指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地区行政区划名,相当于县一级。

苏木:苏木蒙古语原指箭,清代又为内蒙古地区旗里的行政单位,汉语称其为佐,现又为内蒙古自治区旗以下行政区划名,相当于乡一级。音译词。

嘎查:蒙古语原指有危险、有险阻、有障碍的地方,后指村庄,现又指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村。是音译词。

艾里:蒙古语指村子、村落、村庄,也有户、家的意思。是音译词。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呼市最古老的村子——姑子板

www.nmg.xinhuanet.com 2013-04-01 08:50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发表评论 ] [ 关闭 ]

在呼和浩特市中山东路西段,路北有条小巷叫做姑子板巷。人们走过这里,总是会看一看这个路牌,姑子板巷?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它又有什么来历呢? 就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姑子板巷附近,曾经是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姑子板村”。我们都知道,呼和浩特旧城是在明朝万历三年(1575)被赐名为归化城,归化城周边有着许多村庄,姑子板村就位于归化城的东北侧,随着清朝归化城内人口的不断增加,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又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绥远城,于是姑子板村就被新旧两城夹在了中间。虽然新旧两城相距仅5里,但是因为新城为军事要塞,四门壮观,守备森严,城门定时开闭,并设有兵丁把守。所以新、旧两城在当年并不像今日这般往来平凡,而且当时道路十分难行,也正是由于居民之间互不往来,姑子板村才得以继续存在。但随着新旧两城的建立,

1

中间这块曾经备受冷落的村庄也随着两个城市的发展而逐渐繁荣起来,人们在村里盖了关帝庙,后来又盖了小学,居民也逐渐多了起来。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这个村子原来不叫姑子板村,而叫古格板村,这是一个蒙古语名字,意思是有房子的地方,据记载,古格板村是呼市最古老的一个村子,起源于明朝,当时人特别少,所以也有人说,姑子板是蒙古语“姑日问百兴”的音译,汉语意为“三间房子”。呼市很多地名都带一个“板”字,这是因为蒙语“把勒胜百兴”,也叫“百兴”,意为垒起的房子,汉人音译为“板申”。有房子的地方就有人,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村子。

姑子板村是夹在新旧城之间的一个古老村庄,随着村庄人口的增多,人们对姑子板村的传说便开始多了起来,虽然姑子板村原本是个蒙古族村庄,但随着后来的演变,许多汉人成为村落的主体,而有着汉族发音的“姑子板村”的来历就有了不一样的说法。 在村庄的东南处一座姑子庙,姑子也就是“尼姑”的俗称,姑子庙院子比较大,院北的一排房是禅房,姑子庙内很清静,所以也有许多人说“姑子板”的来历和村里的姑子庙有关。

相传,很早以前,村子里有位不知姓名的姑娘,长的又黑又丑,二十岁还未出嫁,她和她的父亲靠帮人锄田度日,有一年全国大旱,人们的庄稼全都干枯而死,却只有黑姑娘锄过的田地总是湿漉漉的,虽然那年全国大旱饿死了很多人,但因为这个村里有黑姑娘在锄地,所以才让村民免受旱灾之苦。数年之后,黑姑娘在村子的东南角上给人家锄田,突然被一阵黑风卷走,不知去向,人们为了感恩黑姑娘给与的恩惠,便在黑姑娘消失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姑子庙,村子也由此改名,但因为村民忌讳“黑”字,就把村子的名字叫做“姑子白”村,后因“白”与“板”发音相似,于是便叫成了“姑子板”村。

随着京绥铁路的出现,原本新旧两城的中间地带也就成为了繁华和热闹的场所,粮栈、货栈在铁路两边的道路出现,店铺和皮货生意非常繁华。清政府倒台后,原本封闭的绥远城也开放了,新旧两城的人来往多了,中间的新华大街和中山路也就越来越热闹。 原本新旧两城的交流是非常少的,中间又隔着一个姑子板村,并且还没有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山路,如果绥远城里居住的人们突然想到归化城去逛一逛,那必须要先从姑子板村中穿过,走到通道街,沿着清真大寺往南才能到达旧城北门,而中山路的出现,让人们不用再从村庄中穿行。

中山路原来叫做大马路,新旧两城的中间地带,过去全部都是盐碱地,想要在盐碱地上修路就必须先修路基,再垫沙碾压,但由于这里为盐碱下湿地,雨季一到道路泥泞难走,直到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才修成了洋灰路。建国后,在路两旁开了排水沟,加宽了路面,才平坦好走了。这时,虽然去旧城不用再走姑子板村,但是该村仍是新城通往旧城小校场的捷径。

姑子板村的北面就是现在的新华大街,1923年,姑子板村北面,隔着新华大街建起了当时长城以北设备最全、规模最大、医术最高的公教医院,占土地192亩。1934年,绥远毛织厂动工,占用了姑子板村部分农田,厂址北为姑子板村的坟地,大约有千余座坟,后在此地盖起乌兰恰特及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广播电台的办公场地。于是姑子板村被两条

2

马路和周围的建筑逐渐分割,最终融化在城市当中。

公教医院是当时华北规模最较大的医院,并且坐落与姑子板村的正北边,当时姑子板村的村民们一定有许多和公立医院相关的记忆。

姑子板村坐落于新城、旧城及火车站形成的三角形的中心地段。清末民初,意大利教会在这里开了一个医院,医院的名字叫公教医院,就在现在的昭君大酒店位置,公教医院的院子东西有150多米,南北100多米,这是新旧城之间最早最大的一个医院。85岁的程元达老先生回忆道:“公教医院是一个二层楼,除了这个二层楼,院子里还有很多平房,这些房子分别是医生的诊疗室和诊断室,听说这个院子里的房子还是外国人给设计的,其中,女医务人员都是姑子,她们头上都戴着黑色的纱巾。”

“解放前后,人们看病都到公教医院,这里的妇科和小儿科最出名,我还记得小儿科的大夫姓曲,我的儿子曾经让他看过病,真是药到病除。那时候,孩子才7、8岁,他和院子里的孩子到河边玩水,中午就中暑了。我们到门诊看病,医生说孩子得了风寒,后来,我不放心,带着孩子来了公教医院,找到了曲大夫,曲大夫看了孩子的嘴、眼,便肯定地说孩子中暑了,结果,拿上曲大夫的药回家吃了两天便好了。公教医院的院长姓苏,个子高高的,胖胖的,他是当时呼市最有名的大夫,从外国学的医术,之后回到呼市当医生,并担当了这个医院的院长。”从程元达老先生的讲述中可以看出,公教医院在他心中的分量。

老人告诉记者,公教医院里面的护士都是修女,当地百姓称修女为姑子。她们在医院里干活并且有工资,生活很好。她们在中山东路路南的姑子板村里租房子住,也有人说,正因为她们住在这里,人们才叫这里为姑子板村。还有人说,该村的东南有纸房和姑子庙。姑子庙院子稍大,院北的一排房是禅房,姑子庙内很清静。姑子板村由此得名,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不得而知。

姑子板村的北面是公教医院和大校场,南面是电话局,东面紧挨着绥远城的西城门,西北面则是现在的巴彦塔拉饭店。1934年,绥远毛织厂占用了姑子板西南角的一处狭长的坟地和一大片菜园地,这也就是后来的第四毛纺厂。

据刘威老人介绍,村的西口是一户梁姓人家的院落,院落北边是“三清观”,“三清观”和砖窑连在一起。解放前这里住着一位医术不错的道士,不少人曾经向他求医问药,人们称他徐老道,但具体叫什么名字就不清楚了。这座道观前有棵大树,大树周围是一块比较宽敞的场地,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有时有人把马车停放在大树旁喂牲口。村子里还有一个姑子庙,姑子庙前有条小巷直通新城西门。小巷前边有一座大院落,日本鬼子入侵时,是三井洋行存放货物的仓库。村民大部分都以种地为生,也有一部分在附近的毛纺厂和电话局里上班。

说到毛纺厂和电话局,现在的呼市人也都知道。呼和浩特地处边塞,盛产羊毛,先后建立了第一、二、三、四、五毛纺厂,而在姑子板村的西南角,也就是现在中山路和锡林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处,有一个专门负责生产毛毯的第四毛纺厂,这座工厂的前身也就是绥远毛织厂。因为这座纺织厂的存在,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还习惯把这个十字路口称为“四毛路口”。而毛纺厂最早是姑子板村村民们埋葬先人的坟地,因为村子的人口不是很多,所以坟地不是很大,于是又占用了一块菜地,这才建起了工厂。姑子板村的南面是电话局,

3

也就是人们现在熟悉的电信大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姑子板村就已不复存在,那时候人们家中的电话开始普及,但是交电话费的地方却不像现在这样随处可见,只有原来姑子板村南面的电话局旧址上新建的电信大楼可以供人们办理有关电话的相关业务,所以呼市市民全都知道这座大楼。

如今的中山路上繁华异常,大小商场满目皆是,更别提马路两边的高楼大厦了。每到清晨,人们拥挤在中山路上,听着不断鸣响的汽车喇叭时,是否还有人知道,这样繁华的街道两旁在上上个世纪还是一片村庄,里面住着很多的村民,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盐碱下湿地,不仅高低不平,而且时常有水渗出,坑坑洼洼。直到1918年,时任绥远都统的蔡成勋,为了新旧两城交通方便,命令其所率领的第一师,出动工兵,从新城西门到旧城北门之间,修了一条直达马路。这条马路就是现今中山路的雏形,也就是这条路改变了姑子板村的历史。(李蒙 张艳)

包头——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即“有鹿的地方。位于内蒙古中部,是新兴的钢铁工业名城,有“草原钢城”之称。“包头”一称始于清乾隆初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美,鹿鸣呦呦,成群出没嬉戏。由此包头又有鹿城美誉。

达尔汗:蒙古语原指匠师、手艺人,后又指被免除徭役赋税等的部分有特殊神圣权利的人,清朝时有达尔汗亲王、达尔汗王、达尔汗贝勒等官职。

茂明安;旧时蒙古部之一,茂古蒙古语为下部的意思,明安为千户部的意思,茂明安意为下千户部的意思。现为包头市达茂旗的一部分

呼伦贝尔盟——“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湖又称呼伦池或达赉湖。“呼伦”为突厥语“湖”之意,“达赉”则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另有呼伦和贝尔的传说见最下。(现已更市)

兴安盟——兴安是满语,意思为小山(丘陵),在蒙语里是“大石”的意思,因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由雅克山、岳尔济山、雉鸡场山、吉里格山等群山构成。

乌兰浩特---蒙语意为红色的城,故有红城之称,得名于其第一任首府之地位。1945年,中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成立了,因其是红色革命政权,故将王爷庙更名为乌兰浩特,即红城。

昭乌达盟——“昭”当“百”讲,“乌达”这里是“柳树”的意思。“昭乌达”就是“百柳草原”的意思。赤峰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哲里木盟——“哲里木”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马鞍肚带”,成吉思汗时期这里专门生产和供应马鞍肚带,故得名。通辽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4

阿拉善盟——有多种意解,一说阿拉善意为野骏马,也有说是由“阿拉喜”谐音而来,蒙古语“阿拉喜”是屠宰的意思,还有说是汉语贺兰山的音转。 阿拉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盟名,是蒙古语阿拉由的变体词,阿拉由指蒙古人秋末冻初为准备冬季食用而进行的屠宰,旧时阿拉善为供皇宫肉畜区之一,是宰畜处,因而得名。

乌兰察布盟——“乌兰”为蒙古语“红色”的意思;“察布”这里当“崖口”讲,乌兰察布就是“红色崖口”的意思。(现已更市)

锡林郭勒盟——“锡林”蒙古语译为“高原上的平野”,“郭勒”是河流的意思。锡林郭勒意思就是“高原上的河流”。

伊克昭盟——“伊克”蒙语,是“大”的意思;“昭”是“庙”的意思。合译为大庙。因有成吉思汗陵而闻名。鄂尔多斯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巴彦淖尔盟——“巴彦”是蒙古语译音,为富饶的意思,“淖尔”是湖泊的意思,合译为富饶的湖泊。(现已更市)

赤峰——蒙古语为乌兰哈达,是红峰的意思。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乌兰哈达镇也为此意。 乌海——不是蒙语,是汉语缩名,乌海由乌达、海渤湾和海南三区组成,取字头缩拼即成。因乌海盛产煤,故又有“乌金之海”之美誉。

库仑——意思是家园或占地领域。库仑旗位于通辽市。

扎赉特——蒙古语,是蒙古族部落名称。扎赉特旗位于兴安盟。

根河——蒙古语译为“葛根高乐”,含意为清澈见底之河。根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 科尔沁——蒙古语,带弓箭之意。科尔沁有4旗分布在兴安盟、通辽市两地。

额尔古纳——蒙古语,意思为弯弯曲曲的河流,又意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额尔古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

敖汉——蒙古语,为长子、老大之意。敖汉旗位于赤峰市。 阿巴嘎——蒙古语“叔叔”之意。阿巴嘎旗位于锡林郭勒盟。

莫力达瓦——达斡尔语,意思是只有骑马才能翻越的山岭。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

巴林——蒙古语,军寨之意。巴林2旗位于赤峰市。

乌珠穆沁——蒙古语,意为葡萄山之人。乌珠穆沁2旗位于锡林郭勒盟。

鄂温克——鄂温克语,住在大山里的人们之意。鄂温克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 巴彦浩特——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的城。巴彦浩特镇为阿拉善盟公署驻地。

土默特——土默是蒙古语“万”的意思,特是“万”的复数词,旗名源于蒙古族部落名。土默特2旗在呼包两地。

鄂伦春——鄂伦春语,山岭上的人们或使用驯鹿的人们之意。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

乌梁素海——蒙古语为“杨树之海”。位于巴彦淖尔市。

多伦——为蒙古语多伦诺尔的简称,意思为七个水包子,又称七星潭、多伦泊。位于锡林郭勒盟

托克托——蒙古语脱脱转化而来,脱脱为明时西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义子名。位于呼和浩特市

二连——蒙古语“额仁”的异译,意为幻景、斑斓之意。后也被汉语解释为连接中蒙两地的口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w2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