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

更新时间:2023-10-24 11: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视说话训练 做好作文启蒙教学

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重视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早起步训练。怎样才能使这一步迈出得既早又稳呢?我认为在抓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的同时,必须巧妙地安排说话训练。 一年级孩子刚刚六、七岁,思维还处于低级的发展阶段。他们的认识不准确,不全面,思路不开阔,思维不活跃,也不灵活。这个阶段,教师怎样对他们进行说话的启蒙训练,让他们兴致勃勃地拿起笔来学写话呢?

我是这样引导的:

一、师生问答,说完整的话。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他们有很多问题要问,又有很多感想想谈。这个阶段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教他们从“说一句完整的话”练起。

低年级的孩子不懂语法,更不能过早地向学生讲语法,那么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呢?教学中就应该告诉学生:完整的话就是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别人,你说的是“谁”?是“什么?”“他(它)们怎么样了?”“干什么?”等等。在学生们明白了“完整话”的概念后,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课堂上问答训练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最经常的天天都在进行的说话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仅要他回答是与否,还要答出为什么,而且要求讲话有条理,逻辑思维清楚,语言精练无语病。

训练学生说话时教给学生基本句式“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说一句话时必须包括这几部分才算完整。并在教学中加大这一方面训练,如例如,课堂上我提问:“图片上画着几只小鸟?”学生回答我说:“一只”。当面说话用省略的语句做答,听者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来讲,我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回答的问题,提示他们:“图上有几只鸟?”重读“图上有”三字,使他们有所领悟,逐渐纳入我要求的回答轨道上来。又如:当他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时,会站起来时说:“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理由是…,”当你回答不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会站起来说:“老师,对不起,”“我不明白”等,通过长期的训练,在以后的课堂提问中,我逐渐省略提示,直接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这样既培养了说话能力,又让小朋友有了句子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低年级教师在指导学生说完整话时不要矫枉过正,要允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自然地利用语境作合理的省略。随年级的升高,还要逐步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对话省、承前省、蒙后省等省略方式,使言语更精练、简洁。

二、结合句式练习,模仿说话

学习造句,先教学生造简单句子。只要句子完整就算对,但当学生普遍会造简单句子时,就应适当提高一点要求,让他们学着造一点简单复句。这样对他们以后学着写一段话,很有好处。

学生造复句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如用“一边??一边”造句,学生往往受两件有矛盾的事放在一起,我指出他

们的毛病,又引导他们去请注意那些一人同时做两件事的情况。我说:“上音乐课时,董老师怎样教你们唱歌?”他们说:“上音乐课时,董老师一边弹琴,一边教我们唱歌。”我又说:“上早操时,安老师怎么带大家出操?”学生说:“安老师一边吹哨子,一边带我们跑步。我再让他们回忆爸爸、妈妈做家务的情景,自己参加文艺体育活动的情景。这样,学生很自然地都能造出一串串句子。

看某种情境,让学生说句子,学生往往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意思,这时我会要求学生画出相关课文里的句子,并且要求他们多读几遍。学生读后,受到启发,就会模仿着说句子,表达清情境场面。如让学生说说大扫除时的劳动情况,我会出示“有的??有的??”例句,学生就能把看到的情况说出来。这样的训练,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很快的学会应用。

二、利用插图,有顺序地说话。

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我们在让学生利用插图帮助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可以把插图做为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的凭据。

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义务教材图文并茂,尤其是低年级教材较多地配上了图画,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即方位顺序和主次顺序。

对于描绘景物的插图,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由物到人的顺序,把图中的景物依次记录下来,再根据图中具体描绘的情景,用依次记录下来的词语,每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每一句话的内容要符合图中景物的特点。对于你喜欢的某一景物,可以多写一两句,这样不仅使图中景物

的描绘全面具体,而且做到了有详有略,这种用词语过渡的方法,让孩子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对于描绘人物、事情、场面的插图,让学生从感性上弄清楚每一幅图画里都包括人物和事件,让学生看图说话的时候就得说清楚谁在干什么?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规律性的东西提早告诉学生。看一幅图,要弄清“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脑子里要先有这些再去看图。把这些规律告诉给学生,他们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图意。

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插图说话,并且把话说具体。比如:在教《爷爷和小树》时,可以训练学生说写四素句。“冬天到了,爷爷在门口给小树穿衣裳。” “夏天到了,爷爷在树下乘凉。”这样看插图说话、写话,学生会觉得很容易,有时还会用上课文中所出现的好词、好句。如“冬天到了,爷爷在门口给小树穿暖和的衣裳。” “夏天到了,爷爷在像小伞一样的树下乘凉。”

我们还可以在理解课文以后让学生把看图学文后产生的和图相联系的内容写下来。如《雪孩子》一课中有八幅图,可以让学生用几句话写出图意,再写上自己想到的话和懂得的道理。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把话写具体,对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大有好处。对于学生观察多幅图,不要让学生先忙着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教师要让他们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

一年级课本,插图丰富,色彩鲜艳,如果教师在教“汉语拼音”

及“看图识字”部分时,能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说话,那么以后开始书面写话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四、限定词语,想象说话。

就是用老师给的三两个词语造句。因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明白说话的要求,所以不再要求学生造简单单句,而是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说出能表明关系的连贯的几句话。 例:小白兔 小灰兔 白菜

学生用这几个词造句,就有以下几种:

1) 小白兔和小灰兔和小灰兔是好朋友,它们一起种白菜。 2) 小白兔和小灰兔向老山羊借白菜。 3) 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向小白兔借白菜。 4) 小灰兔很奇怪小白兔会有吃不完的白菜。

5) 小灰兔去向小白兔借白菜,小白兔给了它几棵白菜,对它

说:“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小灰免回家以后,也开始学习种菜,从此它也有吃不完的菜。

这说明学生不光学懂了课文,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经过了一番构思。

五、复述故事,练习说话。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听故事。根据学生这个心理特点,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有较强趣味的录音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交互设疑、解惑,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故事的情节。并不一定每个细节都要与原文一致,也允许孩子填加上自己创造的片段。

别小看复述的能力,这里面的讲究可大了。要能复述得很好,就需要好的记忆力,整理思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中国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不强,可能与复述练习的缺少有关

总之,不拘一格,尽量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布置学生在校外留心大人们的对话,辨析人们口语交际中的“毛病”,学习幽默风趣的对话。在“活动课”中常开展“听进去,说出来”的小型活动,努力促成向生活、向周边群众学习口语和交际的方式方法。

六、看图讲故事,创造性说话。

如教师进行《鹅》的教学,它形象鲜明,充满童趣,教学步骤设计为:出示“鹅”的幻灯片,配以轻快的乐曲,让学生充当骆宾王用儿童化口语讲述骆宾王写《鹅》这首诗时的情境。俗语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种骆宾王写这首诗的情景。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边提示边让他们说话。 七、感受事物,有话可说。

由于小学生信息获取大都依靠具体的直觉形象,因而在听说训练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情真意切。

比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有条理地、完整地介绍出一种花卉,教师先带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各种树叶,让学生伸手摸摸、用眼看看、用鼻闻闻,从各个方面去感受。再让学生把看到的、感受

到的说出来。结果,学生说话的内容丰富多采,用词准确,爱叶、赞叶的情感得到了由衷的抒发。

一年级小学生经过这一系列的说话启蒙训练,同时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几方面都得到了的培养,为作文的提前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vc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