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气象行业综合观测职业技能竞赛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23 18: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1 页 共 16 页

2014年云南气象行业综合观测职业技能竞赛

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试卷(二)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9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小题0.5分。答案只能填字母) 线1、Ⅲ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 )。

封号密A.一般级,用蓝色表示 B.较重级,用黄色表示 考 C.严重级,用橙色表示 D.特别严重级,用红色表示。 2、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气象主管机构及所属气象台站的职能( )。 A.及时发布预警信号

B.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 C.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

名D.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姓3、下列哪项不属于云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范畴。( )

线A .霜冻 B.台风 C.霾 D.道路结冰 封 密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 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应当统 筹考虑( )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A.气象可行性 B.气候可行性 C. 气象复杂性 D.气候复杂性 市、5、建立形成各地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州(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现县乡有分管领导、乡乡有( )、村村有气象信地息员。

A. 气象信息服务站 B.分管乡领导 线 封 密C.气象预警设施 D.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6、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当地气象部门和( )认证,具备气 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到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

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

A.地方应急管理部门 B.乡镇人民政府 C.地方民政部门 D.地方自然灾害防御协会

7、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的原则是:坚持公共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 )、

( )坚持部门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

A.坚持科学谋划、持续发展的原则 B.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C. 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 D.坚持试点先行、亮点突出的原则

8、下列各选项哪一项不属于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原则( )。 A.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 B.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C.坚持灾种兼备,综合平衡 D.坚持依法防灾,科学应对

9.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要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村入户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网络,力争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 )送达农村每一个地区。 A.天气预报信息 B.预警信息 C.气象科普信息 D.灾害防御知识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提高监测预报能力、加强预警信息发布、( )、有效发挥预警信息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 A.加强预警发布基础设施建设 B.强化预警信息传播 C. 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D. 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

11、暴雪红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 )小时内降雪量将达(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

第 2 页 共 16 页

较 大影响。

A. 6,10,10 B.12,10,10 C.6,15,15 D.12,15,15 12、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 )以上发出。 A.10-30分钟 B.15-30分钟 C.20-30分钟 D.30-45分钟 13、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干旱的预警分为三级,干旱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也对应的分为三级

B.《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干旱的预警分为四级,干旱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也对应的分为四级。

C.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干旱的预警分为三级,干旱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两级。

D.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干旱的预警分为两级,干旱气象灾害预警信 号也对应的分为两级。

14、大雾是指空气中( )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会对交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A. 悬浮的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 B. 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尘粒 C. 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 D. 悬浮的冰晶、烟粒或盐粒

15、 以(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气象为农服务不动摇。

A. 农业防灾减灾

B.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C. 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D. 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16、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工作目标:用3~5年的时间,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

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面向农业生产( )、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估的技术系统。

A.多方位 B.针对性 C.定性化 D.全过程 17.县级要编制出台( ),明确县级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指导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A.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B.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C.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D.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方案

18.为贯彻落实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 )的要求,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提出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A.《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 B.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C.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D.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19、以下不属于确定预警信号级别依据的是( )。

A.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B.可能造成气象灾害的天气系统类别 C.可能造成的气象灾害紧急程度 D.气象灾害的发展态势

20、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可分为几个等级( )。

A.3 B. 4 C.5 D.6

21、以下哪项属于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内容( )。 A.建立面向大型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的气象服务模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系列化服务,建立需求调查和服务反馈机制 B.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 C.加强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预评估

第 3 页 共 16 页

D.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

22、下列不属于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内容的是( )。 A.积极参与《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

B.建立异常天气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的决策服务业务 C.增强各地人影飞机、高炮作业能力

D.结合各地农业发展布局,发展适合“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专项气象服务业务

23、以下哪项属于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内容( )。 A.编制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B.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为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 C.建立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制度

D.在农村雷电多发易发区、农村中小学等公共场所开展雷电防护工程建设 24、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工作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A.省、市、县三级 B.国家、省、市三级 C.国家、省、市、县四级 D.市、县二级

25、中小河流洪水致灾临界面雨量确定时,将1-3三个风险等级从重到轻分别对应三个水位,3级风险对应的水位是( )水位。

A.汛限 B.漫坝 C.保证 D.警戒 26、在建立滑坡和泥石流致灾临界(面)雨量模型的统计中,先找出以地质灾情发生地点为中心,( )km为半径的范围内的气象站点或水文站点。如果没有合适的气象站点或水文站点,则选用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 A.5 B.10 C.15 D.20

27、进行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普查时,气象、水文等基本资料搜集至普查上一年,经济社会资料的基准年为( )年和( )年。

A.1980、2010 B.1990、2000 C.2000、2010 D.2000、2012 28、中小河流洪水致灾临界面雨量计算时需要流域控制水文站的( )流量、水位资料。

A.逐日 B.逐小时 C.每十分钟 D.每分钟 29、水文模型系统输入的是降雨量和蒸发量,输出为流域出口断面的( )过程。

A.水位 B.流量 C.降水 D.蒸发

30、进行山洪灾害风险普查时,一个小流域应当选择多个隐患点作为预警点,预警点的选取应优先考虑人口超过( )人的村落。 A.50 B.100 C.150 D.200

31、《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规定,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 )确定。 A.人民政府 B.气象主管机构 C.气象主管机构、人民政府。 32、《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运输、存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炮弹、火箭弹,应当遵守( ),并按有关规 定办理相关手续。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B.国家有关武器装备、爆炸物品管理的法律、法规;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有关规定。

33、根据《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应当禁止( )。 A.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 B.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第 4 页 共 16 页

C.违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或者操作规程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34、《国务院于进办公厅关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44号)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工增雨(雪)作业年增加降水600亿吨以上,人工防雹保护面积由目前的4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 )万平方公里以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明显提高。 A.94 B.70 C.54

35、火箭弹装弹、退弹操作时,操作人员应该站在发射架的( )。 A.前方 B.侧后方 C.正后方。

36、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就是热成风,热成风的大小主要与两层等压面之间的( )有关。

A.风速差值 B.平均温度梯度 C.气压梯度

37、天气尺度的运动系统,通常是指在天气图上所分析出的( )和风场中的具有结构特征和移动、发展规律的天气系统。

A.气压场 B.气压梯度力 C.惯性离心力 D.温度场 38、南亚高压在( )层次表现最为明显。

A.100hPa B.200hPa C.300hPa D.400hPa

39、涡度是表征空气运动旋转( )的物理量,正涡度反映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

A.强度 B.方向 C.强度与方向

40、急流一般是指强而窄的气流带,急流中心最大风速在对流层的上部必须大于或等于( )米/秒。 A.10m/s

B.20m/s

C.30m/s

41、从日常天气图上定性判断大气的斜压性强弱可依据( )。 A.等压面上等高线的密集程度 B.等压面上等温线的密集程度 C.等压面上地转风的大小 D.等压面上等温线的数值大小

42、影响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垫面附近的热力因子,它们包括

( )。

A.太阳辐射的纬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B.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C.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D.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43、据统计,我国多年候平均大雨带中,江淮梅雨期(约20天)指的时间段是( )。

A.3月下旬到5月上旬 B.5月中旬到6月上旬 C.6月中旬到7月上旬 D.7月中旬到8月下旬 44、在中尺度系统等级划分中,( )称为中-β尺度。 A.1~10km B.2~20km C.200~2000 km D.20~200 km

45、重力是万有引力与( )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

A.地转偏向力 B.惯性离心力 C.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46、副热带高压是一个动力性高压,它控制的范围内是比较均匀的( )气团,大气基本为( )状态,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A.暖、正压 B.暖、斜压 C.冷、正压 D.冷、斜压 47、从单站高空测风资料可以看出,有暖锋时,风向随高度( );有冷锋时,风向随高度( )。

A.逆转、顺转 B.先顺转后逆转,先逆转后顺转 C.顺转、逆转 48、衰减的作用会使远离雷达一侧的降水区的回波失真,失真的程度与雷达波长的关系是( )。

A.波长越长失真越大 B.不影响 C. 波长越短失真越大

49、大冰雹总是和( )紧密相连,它形成并降落在中气旋周围的钩状回波附近(或弱回波区附近)的强回波区中。

A.强对流单体 B. 超级单体 C.飑线 D.弓形回波

第 5 页 共 16 页

50、弓形回波是移动迅速、凹状的与灾害性的下击暴流紧密相关的低层回波,最强风经常发生在弓形回波( )。

A.后方 B.前方 C.左前侧 D.右后侧

51、一条飑线如果其移动方向与其走向几乎一致,则经过某一地将导致( )降水量。

A.一般 B.较大 C.较小 52、下列哪一个不是典型弓形回波的特征( )。 A.前侧存在弱回波通道 B.前缘存在高反射率因子梯度区 C.入流一侧存在WER

D.回波顶位于WER或高反射率因子梯度区之上。 53、下列哪种情况一般不能产生较大降水( )。

A.飑线移动方向与其走向几乎垂直 B. 飑线移动方向与其走向几乎平行 C.降水回波移动较慢 D. 降水回波停止不动

54、弧状云线的出现将常带来地面强的短时大风天气,下列哪一个不是其产生的现象( )。

A.强风切变 B.地面降温 C.气压陡降 D.强阵性降水。 55、下列多普勒速度示意图中属于( ) (雷达站在下面)。

A.气旋式辐合流场 B.反气旋式辐合流场 C.反气旋式辐散流场 D.气旋式辐散流场

56、通常把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的雷暴

叫“强雷暴”。以严重降雹为主的强雷暴,有时也叫( )。

A .暴雹 B.飑暴 C .超强雷暴 D.下击暴流 57、下列属于“超级单体”风暴特征的是( )。 A.风暴云云顶较低 B.在风暴云的右前方有穹窿 C.风暴云的状态不稳定

D.风暴的运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对流云中层的风的左侧 58、 斜压叶状云型与高空西风气流中的( )相联系。 A. 波动 B. 锋生现象 C. 不稳定大气

59、 在中纬度地区的卫星云图上,( )云系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气旋生成的早期阶段。

A. 叶状 B. 逗点状 C. 螺涡旋状

60、 急流云系以卷云为主,所以急流云系在( )云图上表现得最清楚。 A. 可见光 B. 红外 C. 水汽

61、气象预报中,特大暴雨是指12小时降水量超过( )mm或24小时降水

量超过( )mm的强降水。 A.150、300 B.140、250 C.100、250 D.150、250 62、天气雷达站所在地气象台的责任区一般为天气雷达扫描半径( )公里范围内地形遮挡角较小的区域,或在雷达3公里等高度射束图的有效探测区域。 A.50-100 B.100-150 C.150-200 D.200-250 63、 某台站于2014年6月1日08时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6月4日08时提升为高温橙色,6月5日08时变更为高温黄色,后期由于降水天气影响气温下降,于6月8日09时发布高温预警解除信息,这次高温过程该台站预警

信号发布次数应统计为( )次。

第 6 页 共 16 页

A. 2 B. 3 C. 4 D. 5 64、大雾预警信号分( )级,分别以( )表示。

A.四级 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B. 三级 黄色、橙色、红色 C. 三级 蓝色、黄色、橙色 D. 二级 橙色、红色

65、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其中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的标准为:(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A. 1 B. 3 C. 6 D. 12

66、短时预报是指对未来( )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变化状态的预报,预报的时间分辨率应小于等于6小时,其中( ) 预报为临近预报。 A. 0-24小时、0-3小时 B. 0-12小时、0-2小时 C. 0-12小时、0-3小时 D. 0-24小时、0-1小时

67、某台站出现降雪天气,24小时降雪量为7.5mm(纯雪水),按照《降水量等级》( GB-T 28592-2012)标准划分,其量级应为( )。 A. 小雪 B. 中雪 C. 大雪 D.暴雪

68、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为: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 ( )以上。

A. 7级 B. 8级 C. 9级 D. 10级

69、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于7月18日15时30分前后登陆海南文昌市翁田镇,20日05时移动至云南文山西畴境内,中心风力16米/秒,按照《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标准划分,此时“威马逊”等级为( )。 A. 强台风 B. 台风 C. 热带风暴 D. 热带低压 70、现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划分为( ) 等级。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71、下列哪种现象一般不易造成灾害( )。

A.粒状雾凇 B.晶状雾凇 C.粒状雨凇 D.晶状雨凇 72、净辐射传感器的感应面如有脏物,应用( )清除。

A.镜头刷 B.麂皮 C.橡皮球 D.干毛巾 73、自动气象站雨量值偏小,可能是什么原因?( ) A、雨量传感器漏斗、翻斗或滤网堵塞 B、干簧管损坏 C、雨量信号电缆损坏

D、采集器主板雨量信号电路损坏 74、气温日变化的日较差( )。

A.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B.夏季小于冬季 C.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75、 某站08时测得的平均雪深为0.5厘米时,气薄—1雪深栏记为( )。A. 0 B. 0.0 C. 0.5 D.1 E.1.0 F. 5

76、在OSSMO 2004软件中,当自动站监控软件开始运行时,若监控软件能正确读取台站参数,则在软件运行过程中“系统”指示灯为( )。 A.红、橙闪烁 B.绿色 C.一直为红色 D.黄色 E.黄、红闪烁

77、一个月内,因日出、日落时间不同,造成某时月初或月末连续数日无观测记录,则该时月合计值由该时的实有记录累加而得,月平均值由( )而得。

A.月合计值除以该月实有天数 B.月合计值除以该月全部日数而得 C.月合计值除以实有天数,并备注。

78、能见度记录有缺测时,以定时为单位统计能见度出现回数,某定时能见度缺测( )时,按实有记录做统计。

A.7次或以下 B.6次或以下 C.10次或以下 D.9次或以下

79、自动气象站不能正常采集数据时,应首先检查( )。

第 7 页 共 16 页

A、数据采集器 B、计算机 C、电源系统

D、防雷系统

80、《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应检查暗筒式日照计的安 装情况,仪器的水平、方位和纬度等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D.每个季度

81、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外壳的外形设计呈“凸”字型,具有上部窄下部宽的特点,可起到( )的作用。 A.防雨滴溅失和桶口变形 B.防风和减少蒸发 C.防桶口变形和防风 D.防雨滴溅失和减少蒸发

82、《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规定:航空报中能见度取( )。

A.正点10分钟平均值

B.现象发生时的10分钟平均值。 C.现象发生时的最小10分钟平均值 D.观测时段内的最小10分钟平均值

83、《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中规定,作物观测地段,种植面积一般不小 于( )。

A.100平方米 B.0.1公顷 C.1亩 D.10亩

84、激光云高仪应安装在坚固底座平台上,并使其上方围绕垂直轴约( )度的圆锥型空间内的清晰视野(无遮蔽)。应尽量避免激光对人眼的直射。 A.30 B.45 C.60 D.90 85、高空气象观测站制(储、用)氢室应选择远离繁华的市区、住宅和火源区域;不宜位于明火源的下风方;制(储、用)氢室与民用建筑的距离必须大于( )以上,与重要建筑的距离大于( )以上。 A.50m 25m B.25m 50m

C.30m 60m D.60m 30m

86、降水采样架由酸雨观测站按照标准制作,一般宜选用亚光不锈钢材料。降水采样桶的上口径为0.40m,深0.45m,降水采样桶安放在采样支架的采样桶架内,上口沿应保持水平,距地面( )。

A.0.75m B.1.0m C.1.2m D.1.3m 87、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和判断的逻辑原则是指依据( )的原则。 A.要素变化时间一致性分析 B. 电路原理分析

C.相关要素变化空间一致性分析 D.自动站系统相关组件分析

88、拟迁台站现址周边气象台站的分布图要求:提供以拟迁台站现址为圆心,国家基准气候站或国家基本气象站半径( )千米范围内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国家一般气象站的分布图。

A.100千米 B. 200千米 C. 250千米 D.300千米

89、高空气象观测站每月10日前形成并上传全月观测归档数据文件称为( )。

A. K文件 B. U文件 C. A文件 D. G文件

90、在进行现址与拟迁新址的风向相符率评估时:只有观测风速大于( )时,才统计风向相符率。拟迁新址与现址风向角度差小于22.5°,即认为两者相符。 A.0.2m/s; B.0.3m/s; C.0.4m/s; D.0.5m/s; E.0.9m/s F.1.0m/s G.2.0m/s

91、拟迁台站观测资料完整性综合分析中对现址观测资料完整性分类标准要求是缺测率达到( )算是第3类。

第 8 页 共 16 页

A.0.5%—1% B.0.5%—2% C.0.5%—3% D.1%—2% E. 1%—3% F.2%—4%

92、按业务调整后的规定,天气现象中,属于降水现象、视程障碍现象的分别有( )种。

A.11、9 B.8、6 C.7、9 D.10、9 E.9、11

93、DZZ4型自动气象站,主采集箱内采集器正常状态RUN灯闪烁的情况是( )。 A.常亮

B.闪2次停1秒

C.一秒一闪

D.无闪烁

94、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迁移或新建被批复后,应在( )内(不包括批复当年)完成建设、通过业务验收,并正式启用。未按期启用的,应重新报批。( )

A.2年 B.3年 C.4年 D. 5年

95、《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气象资料共享、共用的原则,根据( )有关规定,与其他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交换有关气象信息资料。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区、市)气象主管机构 C.县级气象主管机构 D.国家

96、《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年。 A.2 B.3 C.4 D.5 97、《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到2020年形成满足交通气象服务需求的交通气象观测网。国家高速公路和西部(西藏、青海、新疆)干线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平均间距达到约( )公里,重点服务线路达到( )公里。

A.15 10 B.20 10 C.20 15 D.15 5 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违反本法,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

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以下的罚款。

A.3万 B.5万 C.8万 D.10万 9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中禁止实施危害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探测环境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观测场周边1000米范围内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 B.在观测场周边200米范围内修建铁路; C.在观测场周边100米范围内挖筑水塘等;

D.在观测场周边50米范围内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100、应急加密观测频次一般为每( )小时一次,遇特殊情况时,可加密到每( )小时一次。 A.3 1 B. 3 2 C. 4 1 D. 4 2

二、多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1.5分。若有顺序要求时,顺序错也不得分。答案只能填字母)

1、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是指( )。

A.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B.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C.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D.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2、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 A.形成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 B.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C.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 D.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3、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传播预警信号时,( )。

第 9 页 共 16 页

A.应标明发布预警信号的气象台站和在该媒体开始发布传播时间 B.可根据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整预警信号的提醒信息 C.不得拒绝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D.不得传播虚假、过时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4、灾情月报、年报:各省级气象部门应当及时、全面地收集、整理、审核灾情数据,形成以( )的规范的气象灾情月报和年报,于每月3日通过灾情直报系统上报中国气象局。

A.灾害性天气过程为时间单元 B.月为时间单元 C.县为地域单元 D.州市为地域单元

5、灾情调查评估内容应当包括( ),包括对气象条件的科学估计、预报服务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的气象建议等,写出调查评估报告,建立灾情档案。除了形成文字材料外,还应当照相或摄像,提供能形象反映现场真实情况的信息。

A.灾情 B.气象情况 C.出现灾害的原因 D.预警发布情况 6、高温预警信号分为( )。

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

7、下列属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中加强预警信息发布的内容的是( )。 A.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B.完善预警信息传播手段 C.加快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D.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规范管理

8、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教育宣传工作,编印预警信号宣传材料,普及( ),增强( ),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A.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B.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C.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知识 D.基层农民的避险自救能力

9、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 A. 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 B. 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C. 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D. 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

10、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包含以下哪些方面。( ) A. 省级开展本省主要农事活动农用天气预报,指导市、县释用

B. 增强各地人影飞机、高炮作业能力,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效果评估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

C. 结合各地农业发展布局,发展适合“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专项气象服务业务。

D. 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为提高农业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提供支撑。

11、制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的目的是为了( )。 A.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 B.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 C.保护国家财产安全 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保障措施有( )。 A.加强组织领导 B.加大投入力度 C.强化科技支撑 D.气象服务站到乡

13、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保障措施中加强合作交流包含以下哪些方面( )。

第 10 页 共 16 页

A.完善与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部门防御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联动机制。 B.加强与农业生产部门、科研单位、高校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农业气象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

C.继续扩大和深化气象为农服务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D.编制本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

14、山洪致灾临界面雨量的确定方法中,模型法所包括的水文模型是( )。 A.HBV B.FloodArea C.新安江 D.TOPMODEL 15、山洪致灾临界面雨量主要考虑水淹没深度对人造成的影响,将山洪灾害风险分为四个等级,山洪漫坝为四级,1-3级分别对应淹没预警点的淹没深度是( )、( )、( )。

A、2.4 米 B、1.8米 C、1.2米 D、0.6米 16、《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对人影作业装备、弹药的安全管理作出了相关 的规定,请选择以下正确的描述。( )

A.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炮弹、火箭弹,由军队、当地人民武装部协助存储

B.作业地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按照有关行业标准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专用仓库,用于存储人工影响天气用炮弹、火箭弹和作业装备

C.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年检

D.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之间需要转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的,应当报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17、下列哪些属于人工影响天气范畴( )。 A.增雨雪 B.防雹 C.消雨; D.消雾 E.防雷 F.防霜。 18、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有( )。 A.状态方程 B.连续方程

C.运动方程 D.热力学能量方程

19、造成锋面两侧温差不明显的原因有:锋面两侧( )不同。 A.辐射条件 B.蒸发凝结条件 C.垂直运动 D.分子扩散速度 20、冬季东亚大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差异 C.长波调整 D.高原地形影响

21、在等高线均匀分布的槽后脊前,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减少,为负涡度平流 B.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增加,为正涡度平流 C.沿气流方向等压面高度降低 D.沿气流方向等压面高度升高

22、“冬三夏四”中冬季三个平均槽指的是( )。

A.东亚大槽 B.北美大槽 C.欧洲浅槽 D.贝加尔湖大槽 23、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散度为正表示辐合,为负表示辐散。 B.流线是指一段时间内,空气质点的运动轨迹。

C.柯氏力是视示力,不是真实存在的;而重力却是真实存在的。 D.在二力平衡的地转风情形下,再引入气压梯度力,变为三力的平衡, 即可得到梯度风。

24、影响对流风暴结构和类型的环境条件是( )。 A.热力不稳定 B.垂直风切变 C.逆温层 D.水汽条件 E.地形作用

25、积云降水回波反射率因子的特征有( )。 A.比较均匀 B.空间梯度大

第 11 页 共 16 页

C.强度在35dBz以上 D.呈密实结构

26、对于较大尺度连续风场,零速度线等值线呈“S”,表明大尺度风场具有以下特征( )。

A.风随高度逆转 B.风随高度顺转 C.风向随高度保持不变 D.暖平流 E.冷平流 27、大冰雹发生潜势有价值的指标有( )。

A.回波强度最大值及所在高度 B.组合反射率大小 C.BWER或WER区域大小 D.强烈的风暴顶辐散 E.VIL雷达产品的大值区

28、下列属于从雷达回波中提取的反映降水系统状态的三个基本量的是( )。 A.脉冲重复频率 B.反射率因子 C.平均径向速度 D.径向速度谱宽

29、可见光、红外及水汽图像,分别是由卫星探测到的( )、( )、及( )形成的。

A. 反照率 B. 红外辐射 C. 红外辐射 D. 水汽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间分辩率是指卫星在某时刻观测到地球的最大面积。

B. 反照率的定义是自某物体返回空间的太阳总辐射能与投射到该物体的总

的辐射能之比。

C. 如果云的纹理呈纤维状,说明这种云是卷云。 D. 水汽图象所在的波段是大气窗。

3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规定预警信号一般由( )组成。 A.名称 B.图标 C.标准 D.防御指南

32、《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气象业务体系由( )组成。 A.综合气象观测 B.气象预报预测 C.公共气象服务 D.气象防灾减灾

33、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气象预警预报业务的工作内容有( )。

A.强对流天气和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报预警业务 B.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业务 C.短期气候预测业务 D.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

34、 国家标准《冷空气等级》(GB-T 20484-2006)中将冷空气划分为( )。 A.弱冷空气 B.中等强度冷空气 C.较强冷空气 D.强冷空气 E、寒潮

35、 国家标准《雾的预报等级》(GB-T 27964-2006)中将雾的预报划分为( )。

A. 轻雾 B. 大雾 C. 浓雾 D. 强浓雾 E. 特强浓雾 36、风的日变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A.晴天比阴天大 B.阴天比晴天大 C.夏季比冬季大 D.冬季比夏季大 E.陆地比海洋大 F.海洋比陆地大

37、自动观测日照采用( )时、以( )为日界。

A.真太阳 B.地方平均太阳 C.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 D.日落 38、《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关于暗筒式日照计的叙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

A.仪器底座要水平,筒口对准正北,误差为±0.5°,并将日照计底座加以固定。 B.日照计支架上的经度线应对准当地经度值。

C.日照纸所用药品质量好坏,以及涂药方法是否得当,是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D.每日在日落后换纸,如果全日阴雨,无日照记录,则可以不换纸,次日 继续使用。

第 12 页 共 16 页

E.换日照纸时,注意使纸上10时线对准筒口的白线。

39、与草(雪)面温度传感器正确安装有关的描述是 ( )。 A.草地面积1m2 B.草地面积2m2 C.距地高度10cm D.距地高度6cm E.传感器与地面平行

F.传感器一端有0.5m左右电缆露出,方便移动 G.传感器一端有1.0m左右电缆露出,方便移动 40、目测云量时,可采用( )来进行估计。

A.补贴法 B.剪切法 C.等分法 D.估计法 E.球带法

41、在降水过程中,以下哪些情况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对应时段降水按缺测处理。( ) A.液态降水溢出 B. 固态降水堆至口沿以上 C. 降水过程中取水

D. 降水过程中伴随有沙尘、树叶等杂物

42、DZZ4型自动气象站中,以下哪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数字量?( ) A.雨量传感器 B.气压传感器 C.风向传感器

D.风速传感器

43、自动雪深观测仪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在备注栏中注明。( ) A.无积雪时,仪器产生的异常数据,应及时删除; B.有积雪时,仪器产生的异常数据,应按缺测处理; C.测雪面因踩踏造成破坏后至恢复原状前,应按缺测处理。

D.当雪深观测场地与观测场周围地段积雪覆盖状况存在差异时,应在备注栏中说明情况。

44、以下说法中,A文件要素数据格式说明正确的是( )。

A.各要素基本格式由指示码、方式位及该要素一个月的观测数据组成。 B.方式位用0~9、A~Z表示。当方式位为等号“=”时,表示该要素有观测

但全月未出现; C.“?CR?”为记录结束符。

D.数据组与组之间的间隔符,若无特殊规定和说明,一律为1位空格。 E.一种天气现象结束须录入“,”,一日结束须录入“。” 45、地面集成软件ISOS-SS的初始化内容包括( )。 A.台站参数设置 B.观测项目挂接设置 C.极值参数设置 D.系统相关设置

46、对拟迁台站观测资料序列的完整性、区域一致性和均一性进行分析,主要针对以下要素的月值和年值( )。

A.平均气温 B.降水量 C.平均相对湿度 D.平均风速(2分钟) E.平均风向(2分钟) F.最高气温 G.最低气温

47、在OSSMO 2004系统的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软件中,对自动站和人工站A文件进行比较时,比较各要素的( )。

A.月缺测率 B. 月最大差值 C.月最小差值 D.月平均差值 E:月粗差率 F:月一致率

48、《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B.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C.对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D.进入现场调查、取证。

49、按《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要按照( )的要求,

第 13 页 共 16 页

促进技术保障业务的优化整合,强化观测业务的综合技术保障能力。 A.标准化 B.规范化 C.社会化 D.集约化

50、已实现自动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地温记录异常时,正点时次的记录应按照( )顺序代替。

A.正点前10分钟记录 B.正点后10分钟 C.人工补测 D.备份自动站记录 E.内插记录

三、判断题(共70题,每小题0.5分。正确的打√;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打×)

1、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

2、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 3、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

4、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以外的其他有关部门如政府应急办等,按照职责配合应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 )

5、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预警信号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并建立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 )

6、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 )

7、霜冻是指雨、雪、雾在物体上冻结成冰的天气现象,会对农牧业、林业、交通和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

8、 当气象灾害发生在敏感地区或敏感时间,对敏感人群产生影响,引起较大社会反应时,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标准可酌情降低。( )

9、《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的气象灾害预警级别和标准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和标准一致。( )

10、 预警信号发布遵循“上下协调,上级指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 11、近年来气象部门所实施的“三农”服务专项是“两个体系”建设的抓手。( ) 12、 国家和省、市、县级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能为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 )

13、为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的要求,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

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

14.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要按照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基层农村为重点,以农民受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前提。( )

15. 按照《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中对各种强对流天气的定义,冰雹天气一般指降落于地面的直径大于等于5mm的固体降水过程。( ) 16.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要求国家、省级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布局、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利弊影响分析,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影响,防范农业生产的长期气候风险。( ) 17、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包含在多灾易灾的乡、村建设避难场所,定期对避难场所进行安全评估。( )

18、泥石流具有突发性、流速快,流量大、历时短、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 )

19、面雨量是指整个区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能较客观地反映整个区域的降水情况。( )

20、开展山洪灾害实地调查时,应当选取雨水相对较少、河道水位较低的季节进行。( )

21、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的有泰森多边形法、反距离权重插值、克里金法、雷达估测法。( )

第 14 页 共 16 页

22、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按照作业规模和影响范围,在作业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由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 ( ) 23、禁止使用年检不合格、超过有效期或者报废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 )

24、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由作业人员向有关飞行管制部门申请空域和作业时限,并在批准的空域和时限内实施作业。 ( )

25、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 26、地球上的空气块,一定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

27、运动着的空气块,若与地球表面接触,则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若不与地球表面接触,则就不会存在摩擦力。( )

28、大尺度大气运动中可以进行地转近似,必须考虑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小尺度大气运动不能进行地转近似,所以可以忽略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 29、锋区内等压线比锋区外密集。( ) 30、变形场利于锋生,不利于锋消。( )

31、在北半球,由于摩擦的作用,气旋往往是辐合的,而反气旋是辐散的。( ) 32、当槽线上有冷平流时,槽将加深;当脊线上有冷平流时,脊将减弱。( ) 33、降水的条件有三个:水汽条件、垂直运动条件和云滴增长条件。所以冷空气的活动对降水的影响不大或基本没什么影响。( )

34、回波信号是降水粒子对雷达所发射的电磁波的反射回到雷达后产生的,因此,气象目标对雷电电磁波的反射,是雷达探测大气的基础。( ) 35、超级单体风暴的结构和演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暴和垂直风切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因此,其相互作用使得超级单体风暴产生强烈的旋转上升气流,这种高度的有组织结构,使得超级单体风暴持续发展。( ) 36、中气旋定义为与对流风暴的上升气流紧密相联的小尺度涡旋。( )。 37、冰雹形成区需要比普通风暴强得多的上升气流,其下沉气流也强得多。( ) 38、弓形回波的前沿存在强的低层反射率因子梯度和WER, WER上方存在

回波顶,而特色弓形的后部存在表明下沉气流的弱回波通道。( ) 39、三体散射现象:是指由于雷达能量在强反射率因子(回波很强)区向后散射而形成的异常回波,强反射率因子区与强冰雹联系密切。( ) 40、如果零速度线从南向北跨越整个雷达屏幕显示范围,并且呈直线变化,表示实际风向从雷达所在高度到屏幕显示区边缘对应高度都是均匀的西风。( )

41、可见光云图是24小时不间断的。( )

42、水汽图像主要揭示对流层中上层的水汽分布状况, 并且水汽分布具有良好的连续性。运用水汽场中的边界特征,可以勾画出对流层中上部的高、低压环流及其相关的流场分布。( )

43、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都划分为四个等级。( ) 4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可跳级发布、变更。( )

45、按照《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中对各种强对流天气的定义,冰雹天气一般指降落于地面的直径大于等于8mm的固体降水过程。 ( ) 46、QPE指定量降水预报;QPF指定量降水估测。( )

47、短时临近预报的重点是气温、风向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 ) 48、现代天气业务的核心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 49、除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之外,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

50、大气是一种多组分、多相态的体系,一般来说,浓度越大的成分寿命越长。( )

51、在大气化学研究中,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长寿命的大气组成成分中。( ) 52、气旋水平尺度比反气旋小得多。( )

53、风向是指风的去向,最多风向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出现频数最多的风向。( )

54、一般来说,对同一块云而言,浓度一般在云的中下部最大。 ( )

第 15 页 共 16 页

55、气溶胶是指大气中悬浮着的气体和液体微粒。( )

56、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A文件)中,本站气压按实有记录位数录入。( ) 57、在维护称重式降水传感器之前,应先拔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数据线,在断开电源线。维护完毕后,再接上电源线和数据线。( )

58、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具备通过软件自动对时的功能,每日19时对时一次,误差超过30秒,19时后调整。( )

59、目前国内气象部门使用的雪深传感器所采用的测距原理为超声波测距或激光测距。( )

60、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中,值班员应每天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相差大于20秒时,在正点后按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集器的内部时钟,保证误差在20秒之内。( )

61、数据文件是指软件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和表格文件。( )

62、ISOS-SS的MOIFtp软件中,在软件监控中可选择启用需要监控的软件。如果需要监控的软件意外没运行,此模块可实现重新运行该软件的功能。( )

63、因分钟数据异常造成分钟加密数据文件错误时,分钟加密数据文件一律不做订正处理。( )

64、从2014年1月1日起,重要天气报规定:雾<(1000米)时需要始发,<(500米)时续发,<(50米)再次续发,一天最多能发三次。( ) 65、《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试行)》中要求,自动水分观测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1.5m。( )

66、正常天气情况下,在气压的日变化中,一天有2个高值和2个低值。 ( ) 67、ZQZ-TF型风速传感器为三杯式风杯组件,通过风杯旋转,霍尔元件感应,输出脉冲信号与风速成正比。( )

68、《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

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 )

69、能见度自动观测已正式业务运行的观测站,能见度出现次数仍以02、08、14、20时4次定时记录进行统计。其他观测站,采用08、14、20时3次定时观测记录进行统计。( )

70、《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管理办法(试行)》中,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指令包括:指令号、签发人、加密观测开始时间、预计加密观测结束时间、应急加密观测的地面观测站、应急加密观测要素和时次、加密理由等。( )

四、填空题(共30题,每小题1.0分。)

1.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规定(第三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 )、( )的原则。

2.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规定(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 ),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 )。

3.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要按照“六个有”的标准建设,即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 )、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4.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 于( )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5. 冰雹是指由冰晶组成的( ),会对农业、人身安全、室外设施等造成危害。

6. 现行《云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级发布办法》中划分了( )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7.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要求开展( )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

第 16 页 共 16 页

8、HBV模型是由( )水利气象研究中心于70年代开发的用于河流流量预测和河流污染物传播的水文模型。

9、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中的中小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小于( )km2

的河流。

10、《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规定,火箭发射仰角为( ),发射方向根据安全射界图,避开城镇、居民区、油库等重要设施。 11、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是夏季起( )源作用和冬季起( )源作用。

12、( )平流对槽移动的贡献总是使槽前进,( )平流对槽移动的贡献总是使槽后退。

13、超级单体风暴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强风暴,水平尺度达到几十公里, 持续时间达几个小时。伴随的天气现象有( )、局地暴雨、( )、下击暴流,龙卷。

14、图中箭头E所指云系为( )云系。

15、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工作重点是监测预警短历时强降水、( )、雷雨大风、龙卷、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16、在《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中,短历时强降水定义为一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 )毫米的降水。

17、根据《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当发现责任区内出现强度

( )DBZ以上的单体回波,具有明显的强对流天气回波特征时,相关气象台(站)应立即开展区域联防工作。

18、 支配大气运动的基本物理定律有牛顿运动学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 ( )守恒定律,它们在大气动力学中分别对应为连续方程、运动方程和( )方程。

19、根据对流云强度回波的结构特征,风暴分为单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和( )三类。

20、短时预报是指对未来0-12小时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变化状态的预报,预报的时间分辨率应小于等于6小时,其中( )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21、对流单体发展的强弱及其移向移速和周围环境热力和动力的关系较密切,影响风暴结构和种类的环境因子有:热力(浮力)不稳定;上升气流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 )。

22.大气中光的衰减是由散射和吸收引起的,在一般情况下,吸收因子可以忽略,而经由水滴( )、( )或衍射产生的散射现象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故测量散射系数的仪器可用于估计气象光学视程(MOR)。 23.为确保高空风观测的精度,用定向天线(雷达)跟踪探空气球时,要结合测站四周的观测环境确定测站定向天线(雷达)的( )。

24.2014年地面观测业务改革后,承担净全辐射观测任务的辐射观测站,夜间有降水时净全辐射表可不加盖,但应在( )前及时清除薄膜罩上的水滴、尘埃、积雪等,并使薄膜罩呈半球凸起。

25、DZZ4型自动气象站中,利用超级终端或串口调试软件调试WUSH-BH采集器,显示采样数据的串口命令为( )

26.一个风塔上最多可安装两组风传感器,且两组仪器之间的距离应在( )以上。

27、观测资料传输质量以( )为考核指标。

28.能见度自动观测时,MOI中判定天气现象最小能见度用到的数据为( )。 2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实行( )、( )的原则。 30.各省(区、市)气象局应按照《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于( ),及时启动应急加密观测。

第 16 页 共 16 页

8、HBV模型是由( )水利气象研究中心于70年代开发的用于河流流量预测和河流污染物传播的水文模型。

9、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中的中小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小于( )km2

的河流。

10、《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规定,火箭发射仰角为( ),发射方向根据安全射界图,避开城镇、居民区、油库等重要设施。 11、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是夏季起( )源作用和冬季起( )源作用。

12、( )平流对槽移动的贡献总是使槽前进,( )平流对槽移动的贡献总是使槽后退。

13、超级单体风暴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强风暴,水平尺度达到几十公里, 持续时间达几个小时。伴随的天气现象有( )、局地暴雨、( )、下击暴流,龙卷。

14、图中箭头E所指云系为( )云系。

15、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工作重点是监测预警短历时强降水、( )、雷雨大风、龙卷、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16、在《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中,短历时强降水定义为一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 )毫米的降水。

17、根据《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当发现责任区内出现强度

( )DBZ以上的单体回波,具有明显的强对流天气回波特征时,相关气象台(站)应立即开展区域联防工作。

18、 支配大气运动的基本物理定律有牛顿运动学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 ( )守恒定律,它们在大气动力学中分别对应为连续方程、运动方程和( )方程。

19、根据对流云强度回波的结构特征,风暴分为单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和( )三类。

20、短时预报是指对未来0-12小时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变化状态的预报,预报的时间分辨率应小于等于6小时,其中( )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21、对流单体发展的强弱及其移向移速和周围环境热力和动力的关系较密切,影响风暴结构和种类的环境因子有:热力(浮力)不稳定;上升气流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 )。

22.大气中光的衰减是由散射和吸收引起的,在一般情况下,吸收因子可以忽略,而经由水滴( )、( )或衍射产生的散射现象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故测量散射系数的仪器可用于估计气象光学视程(MOR)。 23.为确保高空风观测的精度,用定向天线(雷达)跟踪探空气球时,要结合测站四周的观测环境确定测站定向天线(雷达)的( )。

24.2014年地面观测业务改革后,承担净全辐射观测任务的辐射观测站,夜间有降水时净全辐射表可不加盖,但应在( )前及时清除薄膜罩上的水滴、尘埃、积雪等,并使薄膜罩呈半球凸起。

25、DZZ4型自动气象站中,利用超级终端或串口调试软件调试WUSH-BH采集器,显示采样数据的串口命令为( )

26.一个风塔上最多可安装两组风传感器,且两组仪器之间的距离应在( )以上。

27、观测资料传输质量以( )为考核指标。

28.能见度自动观测时,MOI中判定天气现象最小能见度用到的数据为( )。 2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实行( )、( )的原则。 30.各省(区、市)气象局应按照《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于( ),及时启动应急加密观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v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