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例子
更新时间:2024-02-18 20:14: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工作态度案例
用“服从”提升你的成功指数
我的朋友晓军是某公司部门经理,他对“服从”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上下级的关系就是命令与执行的关系。如果只有命令,没有服从命令的下属,不仅仅会让工作陷于被动,而且可能被老板解雇!”简而言之,老板需要的是服从命令的执行者,而非自我感觉良好、我
行我素的人!
大多数老板非常熟悉自己公司以及公司在市场的表现,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们可能比基层管理者敏感一些,下达的指令往往具有前瞻性。许多人认为自己的老板是“自大狂”,殊不知由于他们眼界不宽,自己其实已经陷入偏执的怪圈!在我看来,服从命令、积极地贯彻执行老板的意志是职场中重要的能力,那些成功者,往往都是坚决的执
行者!
人生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能力极为平凡的人,怎样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成功?下列简单的方
程式,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人生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所谓“能力”,是指人的才能、健康状况以及适应性等,基本由先天决定。“热情”是指工作热情,对工作努力的程度,这可以由自
己决定。
对“能力”和“热情”,分别可以从最低0分到最高100分做出
评价。在工作中,这两者是相乘的关系。
因此,一个人即使没有杰出的才能,但他知道自身的缺点,为了弥补不足,他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的工作热情;另一个人天资聪明,但因此很骄傲,不肯认真工作。那么前者的业绩可以比后者更大。 第三项要素“思维方式”,是指你准备用怎样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以至度过人生。“思维方式”可以在负100分到正100分的幅度之内打分。受嫉妒、忌恨、憎恶等负面情绪支配的人,精神状态就是一个负数,那么结果他的人生也是一个负数。相反,一个正直向上,抱有积极思维方式的人,就容易取得成功,度过美好的人生。 观察这个方程式,可以明白人生的结果,是由我们自己的双手、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来决定。同时还可以明白,“思维方式”对于人生
和事业的成败,起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敬业精神的十大表现:1、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2、兢兢业业,克尽职守;3、说做就做,坚决执行;4、不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5、成为自己工作领域的专家;6、永远想在老板前面;
7、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8、永不拖拉和逃避;9、每天多做一点点; 10、坚忍不拔,绝不轻言放弃;
把信送给加西亚
这是一个简单平凡的故事。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需要立即与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以获得他的支持。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而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支持。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三个星期之后,他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讲到这里,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是的,罗文没有提问,其实他也不知道加西亚在什么地方。但是在他接过这封信的时候,他就以一个军人的高度责任感接过了一项神圣的任务,也许他会因为这项任务付出生命。但他什么也没有说,他所想到的只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
当企业员工对工作的难易程度、待遇的高低、工作环境的好坏等斤斤计较、怨声载道的时候,他们有没有经常自我反省:与社会提供给我的回报相比。我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我足够敬业吗?如果让我把信带给加西亚,我能吗?
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的确应该为他塑造一座不朽的精神雕像,永远存放在心中。想要取得成功的员工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和他人的种种教导,更需要一种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源于一个人对工作的忠诚的信念。
一流职业理念的特点——敬业
敬业是职场从业者基本的价值观和信条。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地从事工作。松下幸之助创业时目睹信徒在寺庙里虔诚而愉快地参加义务劳动时,感慨地说:“如果员工带着宗教般的虔诚参加工作,企业肯定会无往而不胜!”
敬业,是职业人的重要品格。美国有这样一位销售汽油的推销员,每走到一个地方,都要把他所销售汽油的品牌、价格写到留言簿、台历及其他很多能够记录的地方,同行们为此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每桶44美分”。这位推销员执著的行为感动了客户,也感动了总裁,经过几年时间的考察,他成为这家石油公司的总裁的接班人。在中国,敬业精神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思想家也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意思是说对待事业要持尊敬、 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要敬重并专心致力于自己从事的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做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 “忠于职守”的传统。
敬业首先要爱岗,一个人一旦爱上自己的职业,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到工作中,焕发出动力与热情。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
不平凡的事业。
敬业的实质是投入并快乐地工作,达到“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的境界。
乐在工作是员工的大智慧,其深层原因如下:
在一个人清醒的时间里,工作占据了一半的时间,如果你认为工作是痛苦的,那么,在你清醒的人生中有一半是痛苦的;
工作是练习、发展及培训自己的能力的最好方法;
学习不只为报酬而工作,最终的结果是能使你获得更多的报酬,这也正是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解;
为自己工作。工作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应对职场的能力。
乐在工作是为了成就事业,经常制定一些一般人难以逾越的标准,通过反复努力而最终达到。这是一种乐趣。会给你带来一种一般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的幸福感,这时工作已经不是工作了,而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游戏,由你自己去操纵。
工作不要60分。在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环境中,是以你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责任的价值理念,并身体力行为标准的,在每件工作的过程中都要求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完成自身的责任目标。
工作没有100分。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求甚解与精益求精是两种不同的开展工作与处理问题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精益求精没有止境,责任心会促使你不断地攀登更高的目标,不断地超越平凡,创造卓越。比如,劳动模范张秉贵,他在
篇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 什么是态度
1、 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 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 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
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
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分。
(3) 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
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4、 态度的功能(作用)
(1) 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
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 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 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 态度的隐藏性
(5) 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
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 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 团体的影响
(4) 个人性格的影响
(5) 行为的影响
(6) 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 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 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
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 ②表里不一性 ③暂时性④转化性 ⑤模仿性
(2) 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
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 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
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了新态度。
3、 态度的改变
(1) 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
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非一致性的改变”
(2) 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
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三、 什么是行为
1、 含义: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的
活动过程。
① 个体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
② 心理行为和物理行为
③ 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
④ 工作中的行为
2、 影响行为的个性因素
(1) 控制点:①内控型②外控型
(2) 权威主义:是一种在组织中人们之间应该具有地
位和权力的差异的信念。
(3) 自尊:高自尊者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
大多数能力,他们往往选择更具冒险性的和非传统的工作。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对外界更为敏感,他们更乐于赞同别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重的人的意志和信念办事。
(4) 自我监控:个体根据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自我
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四、 人的行为的改变层次
(1) 知识的改变:指导行为的某些资料的改变。比如:行
为的原因、行为实行的办法、行为结果等。知识是行为产生的牵引和后果,是影响人的态度乃至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
(2) 态度的改变
① 认知:知晓、评价;
② 情感:体验、情绪;
③ 意向:方向的改变、强度的改变;
(3) 个体行为的改变:由进行旧行为转变为实施新行为。
(4) 组织行为的改变:由组织内个体行为的改变转变为组
织整体行为的改变。
五、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即态度与行为存在着动态相依性。与此同时,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有时态度决定行为,有时行为影响态度。
六、 案例(采用本人自己的经历)
例一:我有一舍友性格很急,脾气比较暴躁,在生活中如果有什么事没有令她满意,没有顺着她的心意,她很喜欢拿宿舍的公共用品出气。最近一次就是在她生日那天,整个宿
篇三:关于学习态度的小故事
关于学习态度的小故事
故事1.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的话、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几乎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渴望有效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就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故事2砌墙工人的命运 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故事3: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答:"糟透了!"老人家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青年问同样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答:"我的家乡很好."老人家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
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要我们能够微笑着面对人生。
故事4:小张上中学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一道数学难题。小张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并为表现才智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这个时候,另名同学还在凝神一笔一画地写着。结果小张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小张的评语是:“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 。但小张并不服气,心里想: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多年后,小张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竞争对手纷纷落马,只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小张去迎接最后的面试。 单位会计主管拿出一堆账本,要他们两个人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约一个小时左右,小张便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结果令小张吃惊和恼火——他没有被录用!原因是对手比小张多做了月末统计、季度统计。单位主管说这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
——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
故事5:在大外企月薪10K的雇员发出的短信:
“投身外企英勇无畏,西装革履貌似高贵,其实生活极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鞍前马后终日疲惫,客户投诉招死陪罪,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老板一叫立即到位,一年到头加班受罪,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身心憔悴暗自流泪,屁大点事反复开会,逢年过节家人难会,分分秒秒不敢离位。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工资不高自己交税,走亲访友还得破费,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外企哪有社会地位,全靠疯疯傻傻自我陶醉。”
——没有雇主会愿意用消极心态雇员的,消极心态被传染了将又是一场“非典”。 在外企工作,压力也很大。因为分工细,工作流程完善等原因,如果不是高级管理,做的事情是非常琐碎的。但如果心态好,换个思维方式,我们还是可以学习外企的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流程的,并想办法从琐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效率,在琐碎的工作中去享受轻松。
故事6: 赵秀才与钱商人死后一起来到天宫,玉帝说:“你们二人前生没有做什么坏事,我特准许你们来生投胎为人。但只有两种做人方式可选择:工作或不工作。”赵秀才心想,前生我并不富裕甚至还填不饱肚子,现在准许不做工作吃、穿都是现成的,真是太舒服了。于是他选择了做不工作的人。钱商人想到前生经商赚了一点钱,来生就把它们都拿来投资,造福社会,于是他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做工作的人。 玉帝看了他们的选择当下判定二人来生的命运:“赵秀才甘愿过不劳而获的人生,下辈子做乞丐,整天向人索取饭食,接受别人的施舍。钱商人甘愿过有工作的人生,下辈子做富豪,行善布施,帮助别人。”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选择人生时,其实也在选择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谁懂得“工作即做人”的道理,他的人生结局就不会太坏。
故事7.有个小孩,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大哭。中国的妈妈见到后,第一个动作就是伸手打桌子,然后哄小孩:“乖!不哭!”。而日本的妈妈则不是这样,她会要求小孩重新绕桌子走一遍,然后启发他:“人之所以会撞上桌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你跑得太快,刹不住脚;二是不注意看路;三是你心里在想别的事情。你刚才是属于哪种情况?”
桌子是死的,它不会主动来撞人,所以人会撞上桌子,是人的错,而不是桌子的错。中国的妈妈伸手打桌子,就等于在教育孩子,那都是桌子的错,不是你的错,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遇事情首先是推卸责任,千方百计为自己寻找开脱的理由,而一门心思挑别人的毛病。日本妈妈的做法,则是在教育孩子要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要去一味的指责别人。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凡事总是先检讨自己的不足。
其实,很少有事情能很彻底的分清到底是谁对谁错,往往是谁都有错,不同的是错多错少。倘若每位当事者都能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认真地检讨自己的不足,那还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呢?
部门与部门之间也是这样,当别人给我们指出不足时,首先不是去反驳、去争辩,而是先作检讨,确实错的,马上改,确实没错的,也作个警示,以便更加重视。 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事,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先把态度端正好。
故事8.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外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世界第一品牌学校——哈佛的这个实验再次证明了“态度决定一切”这个关于“价值”的普世观点:能力比知识重要,情商比能力重要。当人们在人生长河搏击的时刻,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他的精神支柱,坚韧不拔的态度是他抵达目标的动力源泉。好的教师,不是教出了多少高分数的学生,而是育出了多少具有坚定态度的人。
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
卡耐基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有信仰就年轻,惑就衰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衰老;有希望就年轻, 绝望就衰老”。态度就是对待行为的精神状态和心态。只有积极的态度才有取得成功的机会。
人们常说,只要付出了,即便是没有成功,也无怨无悔,而不付出就意味着成功的机率等于零。有的人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靠着执著的追求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伟大发明家爱迪生正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最后成为了“发明大王”。我想如果没有他的持之以恒、不懈追求的工作态度,它将很难取得辉煌的成就。 字串5
有好的态度才会有好的人生,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态度改变命运的故事:说的是有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兄弟,哥哥是城市里最顶尖的会计师,弟弟是监狱里的囚徒。一天,有记者去采访当会计的哥哥,问他成为这么棒的会计师的秘诀是什么?哥哥说:“我家住在贫民区,爸爸即赌博,又酗酒,不务正业;妈妈有精神病,我不努力,能行吗?第二天,记者又去采访当囚徒的弟弟,问他失足的原因是什么?弟弟说:“我家住在贫民区,爸爸即赌博,又酗酒,不务正业;妈妈有精神病。没有人管我,我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去偷去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影响我们命运的不是环境,不是条件,不是身高,不是文凭,不是出身,更不是腰包里有没有钱,而是态度。改变了态度,就能改变人的一生 其实,在现生活中,很大部分人不是没有能力,不是缺乏知识,缺乏的是一种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凡事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无所谓”的不良习惯。这种态度严重影响了更深入细致的做好工作,而且是阻碍创新的绊脚石。态度是做好细节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积极认真的态度,那么从细节做起,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安东尼曾说过:行为是心境的反映,如果你曾成功过。那么动用与当时相同的
正在阅读:
态度的例子02-18
集控巡视员(中级)10-15
预算、结算、决算区别01-01
2012年08月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总结08-09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困境与对策分析06-08
快乐的暑假作文450字07-12
南方基金2017校园招聘求职大礼包02-20
数据结构部分习题解答04-02
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格式规范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