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赏析:千年对联佳话(二)
更新时间:2024-01-13 01: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苏州楹联选赏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楹联赏析:千年对联佳话(二)
楹联赏析:千年对联佳话(二)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楹联赏析:千年对联佳话(二) 目录
第二部分
21.“青山有幸”和“白铁无辜” 22.奸相贾似道的马屁联 23.金章宗的合字对儿
24.赵孟頫给忽必烈写对联 25.小高明答对讽客 26.七岁驿童对太祖 27.惊“死”诗人 28.明太祖写联送徐达 29.道士警告大将军
30.“重庆府”与“大明君” 31.店主人对对儿受赏 32.无名和尚助刘基 33. 燕王对对儿显雄心 34.“王”不出头谁作“主” 35.“大明一统”和“永乐万年” 36.打了脑袋就算没打 37.解缙的顶真联 38.小解缙写联斗尚书
39.明成祖的难对儿“容易”对 40.小和尚对尚书对儿
21、“青山有幸”和“白铁无辜”
美丽的杭州西湖旁,有一座岳王庙,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就埋在这儿。 岳飞墓前,有四个用铁铸成的人像,跪在地上。这四个铁像是四个坏蛋,
他们是害死岳飞的奸臣秦桧[huì]和他的恶老婆王氏,另外两个是秦桧的走 狗万俟?[mòqíxiè]和张浚墓前有这么一副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副对联是清朝的一个姓徐的女子写的,看到这副对联的人,都夸徐姑 娘写得好。对联好就好在,写出了人们对英雄的爱和对奸贼的恨。你看,民 族英雄岳飞被昏君奸臣害死了,尸骨埋在西湖山上,这儿的青山也觉得光荣 ——“有幸埋忠骨”;而那四个坏蛋的铁铸跪像,多少年来一直被千人啐[cuì] 万人骂,连铸他们的白铁[生铁]也觉着自己太倒霉了—— “无辜[无罪] 铸 佞臣[奸臣。佞 nìng]”。徐姑娘把“青山”、“白铁”写得好像也有了人 的感情[这叫“拟人”手法],懂得爱谁、恨谁,这么写,显得特别生动。 在秦桧和他老婆的跪像前边,还有这么一副对联,是用这两个坏蛋互相埋怨、对骂的口气写的,更有意思:
唉!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上联是用秦桧的口气写的: “唉!我本来就是个没人心的东西,可身边要是有个好媳妇,兴许也不至于没完没了的老在这儿跪着吧?”
下联是用秦桧老婆的口气回答说: “呸!虽说我是
个长舌头女人,可要不是因为你这个老贼,我怎么会老陪你跪着挨人啐!”
两个坏蛋的两副丑相儿,写得真是活灵活现。
秦桧有个后代叫秦磵泉,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状元。有一天,他跟几个朋 友到西湖去玩儿,来到了岳飞墓。一个朋友给他出了个难题,让他给秦桧两 口子的铁跪像,题一副对联。秦磵泉看着他老祖儿秦桧的跪像,心里真不是 滋味儿,又是恨又是臊,他拿笔写了这么一副对子: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是说,打宋朝的秦桧害死了岳飞以后,连“桧”这个字也臭名远扬了, 再也没人起名叫“桧”了。今天,我站在了岳飞坟前,觉着自己姓秦桧的“秦”, 也真没脸[当然,秦桧的罪恶和他的后代以及姓秦的人毫无关系]。这副对 联还是个嵌字联,末尾嵌上了“秦桧”两个字。秦磵泉是在说,我都替老祖 儿“秦桧”感到又“羞”又“愧”!
据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四《庙祀下》, 清·王之春《椒生随笔》, 民国·吴恭亨《对联话》卷十一《杂缀》。
22、奸相贾似道的马屁联
南宋末年出了个大奸臣,叫贾似道。贾似道年轻的时候,是个好吃懒做、 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因为他姐姐当了宋理宗的贵妃,贾似道这个无赖,才步 步高升,官儿越做越大,末了竟当上了宰相。
宋理宗死了以后,太子赵■[qí]当了皇帝,就是宋度宗。赵?能当上皇 帝,贾似道出了不少力,度宗当然感激他,对他一再重用。贾似道呐,也挺 能拍宋度宗的马屁,讨他的欢喜。
有一年,宋度宗要过生日了,他的生日是四月初九。赵■的母亲谢太后 的生日是四月初八,娘儿俩的生日就差一天,紧挨着。贾似道打算借这个机 会好好拍拍皇上和太后,他就叫手下人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编了一副寿联 献了上去。寿联写的是:
圣母神子,万寿无疆,亦万寿无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亦”[yì]当“也”讲,“今朝”[zhāo]就是“今天”。寿联是说,敬祝 皇太后万寿无疆、皇上也万寿无疆。几十年前的四月初八,皇太后这位佛爷 出世了;几十年前的四月初九,皇上这位佛爷又出世了。
当时这些人都挺信佛教,认为佛爷是至高无上、长生不死的。贾似道很能揣摩[chuǎimo]宋度宗母子的心理,他献的寿联果然把他们娘儿俩捧得心 花怒放,乐不可支。
这么一来,宋度宗和谢太后对这个奸臣就更信任了。 贾似道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可他整天的吃喝玩乐,胡作非为,根本不管国家大事。结果,北方的蒙古军乘虚而入,占领了南宋的大半领土。祸 国殃民的贾似道,到底被罢了官,流放到边远地区。走到半道,押送官郑虎 臣恨死了这个坏蛋,就一刀把他砍了。贾似道没得好死,可他当了十几年丞 相,已经把国家糟践得不成样子了。他死了不过三年,南宋就灭亡了。
据宋·无名氏《三朝野史》。
23、金章宗的合字对儿
金章宗是金国[金国主要民族是女真族,就是后来的满族] 的第六代皇 帝,他从小就喜欢汉族文化,还能写能画。他当了皇帝以后,叫金国的官员 百姓穿汉族衣服,行汉人礼节,还提倡女真人跟汉人结婚。金章宗的这些作 法,促进了民族融合。金章宗还在中都[金国的国都,就是今天的北京] 的 西边修建了闻名世界的芦沟桥。
金章宗有个妃子叫李宸妃。李妃不但长得美,而且聪明好学,能写字作 诗。金章宗顶喜欢她了。李妃在离宫的琼华岛[就是今天北京北海公园里的 琼岛],修了个梳妆[sh
ūzhuāng]台。夏天晚上,李妃就陪着金章宗在台上 乘凉。 一天晚上,金章宗跟李妃坐在露天的台子上,他看看李妃,忽然想出了 个合字对联,就笑眯眯地对李妃说: “二人土上坐;”
这是说,咱俩这会儿在土山上坐着[琼岛是用土堆成的]。从文字上看, 两“人”往“土”字上一“坐”,“土”上一边一个“人”,正好拼成个“坐” 字。金章宗的汉字水平确实不赖。
李妃听了,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心里有了词儿,马上对了句:
“一月日边明。”
这是说,月亮靠在太阳旁边,才发着亮光。要是按今天的天文学角度来 说,李妃的下联还真有点科学水平呐!月亮确实靠太阳光的反射,才发出光 来。其实,月亮离太阳远极了,并不在“日边”。李妃自然不了解这些,她 的意思是,我李妃就是这个月亮,皇上您就是太阳,我靠您才能发出“亮光” 来——才有当皇妃的光彩。从文字上讲,一个“月”字,往“日”字“旁边” 一靠,不正是个“明”字吗?李妃的下联,数词名词都对得挺准,同时也是 个合字对。
金章宗一听自己的心上人儿这么会说,乐得嘴都合不上
了。赶快拿起几 块大西瓜,递给了李妃,让她痛痛快快地吃了。
据元·纳新《金台集》,《日下旧闻考》卷二十九《官室》。
24、赵孟頫给忽必烈写对联
赵孟頫[fǔ] 是元朝有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他的字尤其好,字 体圆转漂亮,自成一家,是有名的楷书四大家的“赵体”。
赵孟頫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kuāng yìn]的第十一代孙。宋 朝被元朝灭了以后,元世祖忽必烈就派人去江南,找一些能人,来为元朝政 府干事。赵孟頫挺有名气,被带到了大都[元朝的首都,就是今天的北京], 去见忽必烈。
忽必烈见赵孟頫长得满精神,说话、举动不一般,心里挺喜欢,就打算 重用他。可又一琢磨,他是宋朝皇帝的后代,是不是真心归顺我呐?想到这 儿,忽必烈就让他摘了帽子。赵孟頫把帽子一摘,露出了个尖脑袋。忽必烈 一看,哈哈笑了,说:“不过是个漂亮书生。”接着又对赵孟頫说:“听说 你的字不错,给我写副对子吧。”赵孟頫就拿笔当场
写了一副有名的对联: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这副对联是夸元世祖有德性,跟太阳和月亮似的那么明亮;他住的元大 都也建造得特别壮丽,给王朝的江山增加了光彩。忽必烈一看赵孟頫的字确 实漂亮,写的话也都是捧自己的,高兴极了,就让赵孟頫在朝廷里当了官。 赵孟頫的这副对子,不单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往后,各朝的皇帝也都挺喜欢。
几十年以后,明太祖朱元璋灭掉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朱元璋死后,他 的四儿子燕王朱棣[dì]马上从侄子建文皇帝手里抢到了皇位,当上了明朝 的第三个皇帝,就是明成祖。明成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北京”这个 名字,就是朱棣最先给定的]。他在北京皇城南边的正中间,修了一座“大明 门”[清朝改叫“大清门”,到了民国又改叫“中华门”。大明门的位置在今天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边,解放后扩建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拆掉了]。修好了 大明门,明成祖让大学士解缙[xiè jìn]写个门联,装饰在大明门的两边。 解缙写的就是这两句:“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明成祖看了,满意极 了,赏给了解缙好多礼物。
据明·戴冠《濯缨亭笔记》,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一。
25、小高明答对讽客
高明是元末明初人,是有名的戏剧作家。《琵琶记》这出古典名剧,就 是他创作的。高明在元末考上了进士,当过小官,后来辞官不干了,隐居起 来,专门写作。明初,朱元璋听说了他的大名,请他出来做官。高明就借口 自己“年岁大了,一身的病”,没有去。
高明从小就聪明好学,特别喜欢对对子。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请 了个客人来吃饭。饭菜摆好了以后,父亲有事出去了,屋里就剩下了高明和 客人。看着桌上摆着的好吃的,小高明忍不住了,就偷偷抓了一把,往嘴里 塞。客人看着挺有气,心想:我这个客人还没吃呐,你这小家伙倒枪先了。 等到正式吃饭的时候,客人对高明的父亲说:“听说您这个儿子挺会对对子, 我出个上联,让他试试。”客人就说:
“小儿不识道理,上桌偷食;”
高明一听,这个客人也真是的,当着父亲的面揭自己的短儿,就不客气 地对了一句: “村人有甚文章,中场出对。”
对句里的“村人”,在这儿的意思是没知识的粗鲁人。客人一听这孩子 骂自己是“粗人”,更有气了,接着说:
“细颈壶头,敢向腰间出嘴;” 意思是说,你这“小壶嘴”敢跟我这个“大壶身”斗嘴! 小高明马上对了个: “平头锁子,却从肚里生锈。” 高明挖苦客人是一肚子“铁锈”,没什么正经学问。 高明的父亲一看客人的脸都气白了,赶紧拿话岔开了,还让儿子先出去“凉快凉诀”。
据清·褚人获《坚瓠六集》卷一《高明善对》。
26、七岁驿童对太祖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明太祖。有关他的对联故事很多。下 面就讲几个。有一次他作战途中,带兵路过一个驿站[yìzhàn,古时候专管 政府信差换马、歇脚、睡觉的地方],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听差,在里面正 忙活呐。朱元璋走过去问他在这儿干什么。小孩说:“我替爸爸在这儿当差 呐。”那会儿规定,老百姓都得替朝廷白当差,要白干好些天的活儿,这叫 做“差役”。朱元璋问他:“你能对对子吗?”小孩说:“能”。朱元璋就 说了个上句: “七岁儿童当马驿;” 小孩马上对了个: “万年天子坐龙廷。”
龙廷,指皇位。可这会儿,朱元璋还没统一中国、建立
明朝,他还不是 皇帝。一听小孩这么捧自己,朱元璋高兴极了,马上免了小孩的差役,还提 拔他当了自己的小随从。
据清·褚人获《坚瓠集》卷一《驿童对》。
27、惊“死”诗人
南京是朱元璋定下的国都。南京城的东边有一座钟山,也叫紫金山,是 挺有名的一座山。
朱元璋找了不少读书人写诗赞美钟山,其实,这是朱元璋想让这帮人说 些好听的,夸夸自个儿。这么着,就有些爱溜须拍马的人,想借写诗的机会 吹吹朱元璋,要是皇上一高兴,自己不就能捞上一官半职吗?
这一天,有个叫邓伯言的要见皇上献诗。朱元璋就叫人把他请进了大殿, 让他当场写一首《钟山》诗。邓伯言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儿,就把预先想好 的诗写上了,交给了皇上。诗里的联句(这些联句,也常作对联用)是这么 写的:
鳌足立四极; 钟山蟠一龙。
这两句是说,用大龟的四只脚当作支柱,放在大地的四角[就是“四极”], 支起了天[这句诗是用了古代传说],
雄伟的钟山上盘伏着一条巨龙。这里 面的含义是什么呐?是说钟山的地势可太好了,皇上建都南京太英明了,皇 上就是盘在钟山上的一条巨龙。
朱元璋看了这两句,美得不得了,一个劲儿的念。后来光念觉得不过瘾[yǐn],就一边念一边用手拍打着桌子,念的声儿越来越高,桌子也“啪啪” 的越拍越响。就在朱元璋挺得意的当头儿,坏了,下边那位诗人“咕咚”一 声躺在地上,背过气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呐?
原来,朱元璋在上边正得意,可邓伯言误会了。他看皇上念着自己的诗,忽然使劲地拍起了桌子,以为写的诗得罪了皇上,皇上要大发脾气了,那自 己的小命还保得住吗?想到这儿,邓伯言脸发绿,眼发直,两腿“得得得” 的哆嗦开了。上边朱元璋拍得越响,底下邓伯言越哆嗦得厉害。突然,他觉 着眼前一黑,两腿一软,“嗡”的一下什么也不知道了。殿上的卫士赶紧把 邓伯言抬出去了,找了个清静的地方,又撅胳膊又窝腿的,好半天,邓伯言 才吐出了一口气,算是缓过来了。
朱元璋觉得邓伯言写的联句虽然不错,可自己拍了几下桌子,就把这位“才子”给吓死过去了,也太不中用了。到了儿,他也没给邓伯言官儿做。
据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二《杨邓钟山诗》。
28、明太祖写联送徐达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爱写对子,他不但自己写,还让家家户户都写。有一 年的大年三十,他下令让南京城的居民,不管是当官儿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在第二天大年初一,家家门口都得贴上一副对联。
第二天,朱元璋还悄悄化了装,走大街串小巷,挨门挨户地看。写得好 的,他就笑着点点头;写得赖的,他就撇撇嘴。有人说,我们国家过年时家 家户户喜欢贴春联,就是朱元璋那会儿兴起来的。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不 过,朱元璋是大力提倡写对联的。他凭着皇帝的身分大力提倡,而且自己还 带头写,这对推广、普及对联,确实起了很大作用。
朱元璋亲手写了不少对联,送给大臣们。他送给徐达的一副对联,就挺 有名。这副对联写的是: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这副对子虽说只有二十二个字,可写出了徐达一生的功劳。只不过话说 得有点过分。
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乡,勇敢善战,而且文武全才。徐达从二十来岁开始, 就帮着朱元璋打天下,后来当了三军统
帅,打过大小胜仗上百次。末了,他 率领大军,攻下了元朝的国都大都,灭掉了元朝。徐达当过征虏大将军、右 丞相、魏国公。朱元璋夸他是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在这副对联里,明太祖 称赞徐达的功劳最大,从古到今都算上,他数第一!
据明·周晖《金陵琐事》卷一, 明·徐祯卿《翦胜野闻》, 清·陈尚古《簪云楼杂记》。
29、道士警告大将军
明初,在南京的钟山里,住着一个道士。他戴的帽子真特别,是用铁丝 编的铁帽子,人们都管他叫“铁冠道人”[冠,帽子] 。铁冠道人挺有眼力, 对一些人和事看得准,所以好多做大官的,都愿意找他聊聊。
有一天,大将军蓝玉带了一坛子好酒,找铁冠道人来了。这位大将军当 时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他武艺高强,勇猛善战,给朱元璋立了好多战功。 明太祖朱元璋封他当了凉国公[公是大臣里最高的爵位]。
铁冠道人听说蓝将军来了,就穿着一身脏袍子,脚下趿拉[ tāla]着 一双破草鞋出来了。道士冲蓝玉一点头,就算是行礼了。蓝玉一看道士对自 己待理不理的样儿,心里
挺不痛快。他勉勉强强招呼道士,一块儿坐下喝几 杯。喝着喝着,蓝玉对道士说:“听说您有学问,我这会儿有个对子上联, 请先生对个下联。”接着,蓝玉看着道士的两脚说: “脚穿芒履迎宾,尺下无履;”
是说,你趿拉着两只破草鞋,来欢迎高贵的客人,脚底下也显得太没礼 貌了。“足下”字面儿上可以当“脚下”讲,也可以当“您”讲,用来称呼 对方。“履”跟“礼”谐音,“无履”实际是说“无礼”。蓝玉表面上说“脚”, 实际在说,你这么对我没礼貌,太不象话了。
铁冠道人早听说蓝玉仗着自己功劳大,尽干违法的事儿,有时对明太祖也不服气。那些没什么错处的官,都让朱元璋给杀了不少。像蓝玉这号“狂” 人,朱元璋能容得了他?
铁冠道人想到这里,笑了笑,指着蓝玉手里的椰壳酒杯[用椰子壳做的酒杯] ,对了一句: “手执椰瓢作盏,尊前不锺。”
是说,你拿着椰壳酒杯,在酒樽[樽 zūn,酒坛子,古文里的“尊”可 以当“樽”讲]面前盛[chéng]酒喝,实在不象个酒杯,不成个样子。可这 是表面的意思,暗含的意思是,你在皇上面前[“尊”可以指皇上]老是大 大咧咧的不大听话,像是对皇上不大忠心[“锺”跟“忠”谐音],你可得 留点儿神!道士虽说有点挖苦蓝玉,可实际上也想
让他清醒清醒,给他一个 警告。
蓝玉哪儿听得进去呀,道人刚说完,他“腾”地一下就蹦起来了,脸气 得跟紫茄子似的,一甩袖子走了。 后来,朱元璋果然把这个不大服帖的蓝将军给杀了,还借这个碴儿一气 杀了一万五千人,这就是有名的“蓝玉案”。
据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二十四《酬嘲部·铁冠道人》。
30、“重庆府”与“大明君”
有一天,朱元璋穿着便衣进了一家小酒店。他看靠犄角上坐着个年轻人, 一身读书人的打扮,旁边还有个空座儿。朱元璋就挤了过去,坐在了书生对 面,又叫来了酒菜,就跟这个书生一边喝一边聊。朱元璋问他:“你是什么 地方人呐?”书生回答说:“重庆人。”朱元璋眼珠一转,想了个上联,就 对书生说:“我有个上联,你能对个下联吗?我这个上联是——
千里为重[chóng],重山重水重庆府;”——
朱元璋的上联想得挺巧妙,前半句“千里为重”,把“千”和“里”两 个字上下摞[luò]到一块,不正好是一个“重”
字吗?这就叫“千里为重”。后 半句,说的正是书生的家乡。“重”[chóng]有“多”的意思,四川重庆多山 多水,这就叫“重山重水重庆府。”
再说这个书生,眼瞅着朱元璋,心里就嘀咕开了:对面这位客人虽说穿 着一身老百姓的衣服,可他说话、举动却有点不一般。书生又听说过,皇上 常派人在下边转,变着法儿整治人。这个书生就多了个心眼儿,不管这位是 干什么的,捡好听的说!他想了想,就对了这么一个下联: “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开头半句,“一人成大”,把”一”和“人”字摞到一块,正好是个“大” 字,这就叫“一人成大”。下半句是夸国家和皇上的。是说国家地盘大,明 朝强大;当然,“一国之主”的皇上也一定够“大”的。这就叫”大邦大国 大明君”。 朱元璋听了,心里别提多痛快了,可表面还装得跟没事人似的,又喝了
两口酒就走了。不一会儿,就从门外闯进一伙儿差役,上来对书生说:“别 喝了,跟我们走。”满屋的顾客一看这阵势,全溜了。书生心里也“怦怦” 乱跳,不知出了什么事。原来,这伙人是朱元璋派来的,要在皇宫里见见这 位书生。
朱元璋见到了书生,笑呵呵地夸奖了他半天,还让人拿出好些钱赏给他。
书生晕晕糊糊地出了宫,脊梁骨还一个劲儿地冒凉气,心里说:“我的天! 要是刚才在酒店里不留神,说走了嘴,这会儿,我的脑袋可就早搬家了!”
据明·徐祯卿《翦胜野闻》, 明·朗瑛《七修类稿》卷十四《国事类·土地》。
31、店主人对对儿受赏
一天,朱元璋和一个叫刘三吾[wú]的大臣穿着便衣儿,到城外溜达去 了。他们来到一个村子,见有家小酒店,就一块走了进去。真不走运,店里 的酒菜吃食什么的,全卖光了,光剩下酒了。朱元璋没法儿,只好要来了一 壶酒,和刘三吾对着干喝。没有下酒的菜,朱元璋觉得没味儿,可也不好发 脾气,就发了一句牢骚,他说: “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赶巧店主人过去念过几年书,在一边听见了,就又送来了一壶酒,随口 对了一句: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店主人对得挺好,说是,明朝统一了全国,不分什么南
北,都是大明国 的地方了。这两句还都是嵌字联,出句嵌“东西”,对句嵌“南北”。朱元 璋一听,刚才一肚子的不高兴,全没影儿了,哈哈的笑了。喝完了酒,多给 店主人好些钱。
第二天,朱元璋叫人把这个店主人找去了,要给他个官儿当。店主人听 了,头磕得就跟鸡啄米似的,他对朱元璋说:“谢谢皇上,可我真不是个当 官的料儿,您还是让我回家卖酒去得了。我感激您一辈子!”朱元璋看他实 在不愿意当官儿,就让他回家了。
据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二《皇都杂记·小酒店》。
32、无名和尚助刘基
刘基又叫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他是有名的“智多星”,帮着朱元 璋出了好多主意,灭了元朝,建立了明王朝。刘伯温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文 章写得特别好。可这位大学问家也有被憋[biē]住的时候。
这一天,刘伯温从老家探亲回来,要到京城去见明太祖。半道上,他坐 在船里,给朱元璋写奏章。可写到半截儿,写不下去了。这会儿,就听岸上 有人喊:“请船停停,请船停停——”原来,岸上有个和尚想要搭船。刘伯 温让船靠
了岸,把和尚接了上来。
和尚来到舱里,看到刘伯温闷闷不乐,皱着眉头,好像有什么心事。他 就问,“大人,您是不是碰上了什么烦心的事?”
刘伯温就实话实说了:“我正给皇上写一份奏章,写到
‘蹉跎岁月,五旬有三’ 这句下边的对句怎么也写不出来了。” 和尚听了,随口就说:“大人,对句不如写上 ‘补报朝廷,万分无一’。”
刘基听了,吃了一惊说:“师父真是高才。”这副对联的意思很好懂, 上联是说,时间白白过去很多,一晃我已经五十三岁了。下联是说,我报答 皇上做的事,还不到万分之一!表示出刘基在皇帝面前诚惶诚恐的样子。刘 基就留和尚在船上住了好几天,俩人还挺谈得来。快到京城了,刘基打算让 他去见见明太祖,可和尚说什么也不去,跟刘基告别下船去了。
据明·杨仪《明良记》, 清·褚人获《坚瓠六集》卷四《僧附舟》, 民国·梁恭辰《巧对续录》卷上。
33、燕王对对儿显雄心
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殿里和四儿子燕王朱棣、长孙朱允炆[wén] 聊天。聊着聊着,他两眼盯上了门外的两排马孙队,那是他的仪仗队,长长 的两溜儿马排得整整齐齐。这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风,那些马尾巴被风吹 得一下子都飘舞起来,还真挺好看。
朱元璋看到这儿灵机一动,脑子里冒出个对子的上联,他对身边的孙子 朱允炆说:“我这儿有一个上联,你给我对个下联。我这个上联是: 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允炆年纪不大,可书读的不少,他稍微想了一下,就说了个下联:
“雨打羊毛一片毡。”
朱允炆的下联对得倒挺工整,可就是意思差点劲儿,没有生气。一向喜 欢听好话的朱元璋一听,眉头就皱成个疙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在一边的朱棣见父亲脸色儿挺难看,就上前对父亲说:“父皇,我也想 了个下联。”朱元璋就让朱棣说说。朱棣就大声念了个下联:
“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个对联,可比朱允炆的有气魄多了。那会儿人们都挺迷信,说皇帝都 是“真龙天子”,是龙变的。朱棣的下联表面说的是“龙”,其实是在夸耀 皇帝的威风。朱元璋一听四
儿子的下联,眉头子马上舒展开了,长脸又变回 短脸儿了,不由得一拍大腿,连声说:“好,好,对得好!”他觉得四儿子 对的“龙”,要比孙子对的“羊”强一万倍。燕王朱棣一看受到父亲的夸奖, 心里别提多美了。
后来朱元璋死了,朱允炆接着当皇帝,就是建文帝。燕王朱棣哪儿把这 个侄子放在眼里呀?没多久,朱棣就带兵在北平[今天的北京]造反,把建 文帝赶跑了。他自个儿当了皇帝,就是明成祖。
据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九《国事类·御对》。
34、“王”不出头谁作“主”
朱棣在北平当燕王的时候,认识个叫道衍(又叫姚广孝)的和尚。道衍 一见朱棣,就说:“要是有我帮着您,保准让大王您戴上一顶‘白’帽子。” 朱棣一听就明白了:自个儿现在是王,“王”字上再戴上个“白”帽子—— “王”字上加“白”字,不就是“皇”字吗?噢,这和尚是想帮着自己当皇 帝呀!朱棣很高兴,就把道衍留了下来。
后来,朱棣的侄子朱允炆当了皇帝,就是建文帝。建文帝顶不放心的就 是四叔燕王啦;他想了好些法子,打算着
收拾朱棣。朱棣也不能坐等收拾, 就准备起兵打倒建文帝。 冬季的一天,燕王坐在屋里想心事,一抬头,看见了屋外房檐儿下边的 冰柱子。随口念了一句: “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氷;”
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天气寒冷,一点水就能结成冰。它又是个测字联, “水”字上加一个“点儿”,不就是个“冰”字了吗?(古代“冰”字可以 写成“氷”)其实,这是朱棣在借题发挥,“水”能变成“冰”,自个儿这 个“王”能不能变成“皇”呐?道衍早猜透了燕王的心事,他眼珠儿一转, 马上对了个下联:
“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道衍说,国家乱糟糟的,老百姓愁眉苦脸的,盼着出个好皇帝,您这个 做“王”的,要挺身而出,为民作主。“王”字出个“头儿”,正是个“主” 字,和上联一样,也有测字的意思。真正在含义是说,要是燕王您不挑(ti ǎo)头干大事,有谁还配作这个“一国之主”——皇帝呐?这是道衍在给朱 棣打气:别拿不定主意了,赶紧起来干吧!
没多久,朱棣就在北平起兵,后来打败了建文帝,做了皇帝。道衍给朱
棣出了好些主意,朱棣也让道衍当了大官。
据明·唐枢《国琛集》卷上, 明·朱当■《靖难功臣
录》、《胜朝遗事初编》卷二,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一《姚少师影堂》。
35、“大明一统”和“永乐万年”
明成祖朱棣听说江苏溧(lì)阳县有个“神童”叫彭印山,就叫人把他带到 了北京。
彭印山到了京城,正赶上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朱棣在皇宫的奉天门 前边,跟大臣们一块看花灯。他把彭印山叫到了眼前,一看小家伙长得挺机 灵,就出了个上联,让这个“神童”对下联:
灯明、月明,大明一统; 六岁的彭印山马上对了一句: 君乐、臣乐,永乐万年!
“君”指皇帝。“永乐”有两个意思:一是皇上和百姓们永远欢乐;二 是“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代表明王朝。彭印山祝愿“大明一统”的天下, “万年”永存。 明成祖一听,乐得眉开眼笑,赐给了彭印山好些赏品。
据清·褚人获《坚瓠三集》卷一《观灯对》。
36、打了脑袋就算没打
明朝冯梦龙著的《古今谭概》中讲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丘浚[jùn]的 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靠给别人干点活儿来养活小丘浚。母亲 认识不少字,就教丘浚读书识字。可家里这么穷,那儿有多少书可读呀?丘 浚就跑到几十里外去找人借书读。
有一天,丘浚听说附近庙里有个叫释珊[shìshān]的和尚有点儿学问, 就去庙里见他。进到庙里,释珊看丘浚是个穷小子,就待搭不理的。丘浚窝 了一肚子火,刚想走,一个小和尚进来说,有个将军的儿子来见。释珊一听, 连忙跑出门外,下台阶去迎接这位公子,还点头哈腰的一个劲儿地赔笑脸儿。 公子走了以后,丘浚走过来问释珊:“刚才您对这位公子连跑带颠地迎接,可对我连站起来都不肯,这是什么理儿?” 和尚一听“哼”了一声,就用经书上的说法回答了一句:
“接是不接,不接是接。”
意思是说,去迎接公子,就跟没迎接一样,没迎接你,也跟迎接了一个 样。丘浚一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眨了眨眼,有了主意,一手抓起和尚 面前敲木鱼的小槌儿,朝释珊的光脑袋上就是几下子,一边敲一边还说: “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这句话跟和尚说的正好成了一副对子。丘浚打了和尚几下,把小木槌儿 一扔,哈哈大笑着跑了。释珊干瞪着眼,
坐在那儿揉着脑袋上的青包儿。
据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二十二《机警部·丘浚》。
37、解缙的顶真联
明朝时候,南京金水河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春天一到,河岸上桃红柳 绿,莺歌燕舞,吸引了好多男女老少上这儿来观景、钓鱼。
这天,文人胡子祺[qí]带着八岁的解缙来这儿玩。胡子祺知道解缙聪 明伶俐,就让他对对子。胡子祺出了这么一个上联: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意思是说,金水河两岸刚长出黄色嫩芽的柳条,就跟金线似的低垂着, 有人在河里钓到了金鱼,就用柳条穿上金鱼的嘴提溜[dīliu] 着。
这个上联是个“顶真联”,就是前半句的末尾一个词——“金线柳”, 又是后半句的头一个词。同时这还是复字对,一共用了四个“金”字。
解缙是怎么对的呢?他看着游人里边,有好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妇女, 就对了个下句: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簪(zān),是古代人用它来别住头发的。有银的、铜的、骨头的,还有 玉的,簪子的一头常常雕刻着一些花鸟;“玉人”,指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妇 女。解缙的下联也是顶真对,前半句末尾的“玉簪花”,正好是后半句的开 头。同时,也是复字对,连着用了四个“玉”字,跟上联的四个“金”字对 得又准又好,意思也不错。真不简单。
据清·褚人获《坚瓠七集》卷二《解大绅对》。
38、小解缙写联斗尚书
解缙是明朝初期有名的才子,当过明成祖的大学士,还主编过我国第一 部大型百科全书——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永乐大典》。
解缙的爸爸是个读书人,妈妈也念过不少书。他从小就受到父母的严格 教育,加上自己聪明好学,十几岁就成了个“小才子”。
解缙十四岁那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家里打算写副春联,准备初一贴出去。 他家的对门住着个姓曹的尚书。曹家阔气极了,院子里栽了一大片竹子,竹 子高出墙头,从外面一看,绿绿的惹人爱。解缙就借这个景儿,写了副春联, 第二天一早贴到了门外。春联写的是: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谁知,这副对联让曹尚书看见了。他来了气,你小小的人家也配说“家 藏万卷书”?我让你的春联贴不住!他就喊家里那些仆人,把院里的竹子全 给砍了“头”——削[xiāo]去了半截儿,从院墙外边看不见竹子了。曹尚 书想,这下我看你还怎么个“门对千根竹”?
小解缙一出门,见曹尚书家挺好的竹子一下全没了“脑袋”,就明白了 是怎么回事,心里挺好笑。他脑瓜儿一转,有了主意,进了家,不慌不忙地 又写了两个字,接在门外春联的下边,就成了:
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一看,气坏了:我把竹子连根砍了,叫你“短”不成!他又喊来 仆人,让他们“嘁喳咔嚓[qīchākāchā]”把竹子砍了个净光,还把这些带 根的半截儿竹子,全扔出了院外。解缙看了,更笑了,心想:你这个堂堂的 曹尚书,净跟我小孩子斗气,我还得气气你。他又写了两个字,门外的春联 就又长出了一截儿,成了:
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一看,气得直翻白眼儿。好嘛,我家的竹子越来越短,末了,连 根拔了;可你家的对联倒越贴越长!可惜了我这一大片好竹子,全让这副春 联给毁了。
据《解学士诗》。
39、明成祖的难对儿“容易”对
解缙学问好,脑子快,明成祖朱棣常拿一些难题考他。有一天,朱棣对 解缙说:“昨儿晚上宫里有‘喜’[指后妃生了小孩]了。先生能作首诗吗?” 解缙听了张口就说: “君王昨夜降金龙,”
降金龙,指皇上得了个儿子。 朱棣说:“是个女孩,不是男孩。”解缙马上说: “化作嫦娥下九重。”
这儿的嫦娥指皇上的闺女——小公主;九重[chóng],顶高的天,“下 九重”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朱棣又说:“可惜已经死了。”解缙接着说: “料是世间留不住,”
朱棣笑了:“已经扔到水里去了。”解缙马上说: “翻身跳入水晶宫。”
朱棣听了,哈哈大笑:“先生真是高才。我刚才说的都是没影儿的事, 不过是想考考你。”
又有一天,朱棣对解缙说:“我看的一本书上,有俩字挺难对。我想了 不少时候,还是没想出个对句。”解缙问:
“是哪俩字?”明成祖说: “色难;”
“色”指脸色,“色难”是说脸上露出为难的样子。 解缙听了,笑着说:“容易。”成祖听解缙说“容易”,就支棱着耳朵
听他对下句。可等了半天,解缙也不言声。成祖挺奇怪,问:“你说容易,
怎么这么半天还不对?”解缙说:“刚才我不是对出来了吗?”朱棣一琢磨, 一下明白过来,哈哈大笑。原来,解缙对的下联就是: “容易。”
“容易”怎么能跟“色难”对上呐?原来,“容易”既能当口语讲,又 能当文言讲。当口语讲,是一个词,有“好办”、“不费事”的意思。当文 言讲,就成了两个词;“容”在这儿当“脸色”讲,“易”当“平和”讲; “容易”的意思就是脸上露出了平和的样子。解缙用“容”对“色”,都是 名词,都当脸色讲;用“易”对“难”,都是形容词,都当表情讲,意思又 正好相反,真是高明。
解缙和成祖的这副两字对儿,恐怕是留下来的顶早顶有名的两字对了。
据明·起北赤心子《新话摭粹》, 明·冯梦龙《古今
谭概》卷二十九《谈资部·随口对》,《古今谭概》卷二十三《机警部》。
40、小和尚对尚书对儿
永乐年间,有个尚书来到一座庙里。他看这里殿堂宏伟,气派不凡,一 时心血来潮,就拿这座庙为题,在墙上写了一首诗。
尚书走了以后,庙里有个小和尚看见了这首诗,就在旁边胡诌了几句, 和他这首诗[和 hè,按照别人所写诗词内容和样式再写一首]。以后,尚书 又到庙里来玩,一眼看见了这首和诗,心里挺有气:这种歪诗也配和我的诗! 一打听,知道是个小和尚写的,就派人把他叫了来。
尚书数落了小和尚几句,然后说:“我有个上联,你要是能对上下句, 我就饶了你。不然,对你不客气。”说完,他念了个上联:
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
意思是说,你这个和尚和了尚书写的诗,从诗里说[“言”在这儿当“说” 讲] 到了这座庙。这个上联水平挺高,不单说了和尚和诗这件事,而且构思 也特别巧妙。“和”、“尚”两字连用了两次,可用法大不一样。头一个“和 尚”是名词,第二个“和”是动词,第二个“尚”又跟“书”组成了
另一个 名词。后半句是拆字联,把“诗”拆成了“言”和“寺”。自然巧妙,富有 情趣。
小和尚一听,这么难对的上联,自己怎么对得出?他急得出了一身汗,只得跟尚书说好的:“请大人消消气。您想,我的学问哪能跟大人比呐!您 得容我两天工夫,两天以后我准能对出来。”尚书听了点头答应了。
小和尚赶紧满处求人。可一连问了几个秀才、举人,都没对出来。小和尚急坏了,忽然想到了老乡——大学士解缙。他就想法托人见到了解缙,把 这事跟他说了。解缙笑了:“这个上联确实不好对。我想了一个,你看看成 不成。”解缙的下句是:
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
意思是说,上将走上将军的座位,靠着这个位置,树立个人威望,管束 三军。下联对得完全符合上联的要求。小和尚一听,乐得嘴都合不上了,赶 紧找那位尚书“交差”去了。
据清·褚人获《坚瓠三集》卷四《和尚对》。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分 秒
天空之城-水晶音乐
感谢光临
正在阅读:
楹联赏析:千年对联佳话(二)01-13
2015年继续教育考试题目和答案07-01
“好想你”广告策划案09-01
医学基础经典试题分科11-13
先秦伦理思想与古希腊伦理思想比较06-10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205-22
45MW风力发电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4-08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2.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学案03-22
1教师招聘重点考点(山香版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上)吐血整理04-23
2014职称英语词汇选项集锦03-2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楹联
- 佳话
- 对联
- 赏析
- 千年
- 遵义市工商联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
- 古代文学,浅析唐代田园诗中的思想
- 2018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单元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图文
- 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自动立体库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辽宁省沈阳市 2010年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二)
- QP-19工装管理程序(改)
- 2019届高考一轮: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含答案)
- 妙事多音乐教案全
- 白俄罗斯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概况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练习
- 公共卫生事件责任追究制度
-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 广东省土地估价技术报告评审标准
- 医患纠纷案例解析与防范要点
- 《251数君王姓名学详解》
- 2019中考加油中考数学专题总复习-第1讲实数及其运算(8年真题训练)
-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分析
-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技巧
- 2020考研:新手小白必须了解的考研常识
- 2016年贵州电焊工气焊技师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