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缆通信覆盖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规范讲义

更新时间:2024-06-23 04: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X光纤通信覆盖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投标人: (盖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 字)

年 月 日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工程概况:

本期共需要架设66kV/24芯ADSS光缆XXXkm,需要安装调测SDH 2.5G设备XXX套、SDH 622M设备XXX套等

光缆通信施工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光缆施工的操作方法,适用于本局各线路工程公司及各地分公司承建的所有光缆工程。

1.2 本指导书对光缆施工操作起指导作用,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指导书操作程序施工。本指导书未涉及的部分,按国家颁发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执行。

光缆敷设一般要求

2 光缆敷设 2.1 内容与要求

2.1.1 光缆线路路由的复测 2.1.2 单盘测试和配盘 2.1.3 挖填光缆沟 2.1.4 立杆 2.1.5 布放吊线 2.1.4 光缆布放

2.1.5 光缆的保护和防护 2.2 光缆线路路由的复测 2.2.1 复测的任务

2.2.1.1 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复核光缆路由的具体走向、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

2.2.1.2 核对施工图纸,核定和丈量中继段距离,包括直埋、管道、架空、水线等段落及进局距离。 2.2.1.3

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如:铁路、公路、河流、水渠、地下管线等)

需采取防护措施地段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

2.2.1.4 核定需采取防护措施的地段,确定三防措施(防雷、防腐、防蚁等)。 2.2.1.5 核定沟坎保护的地点、高度及数量。 2.2.1.6 核定管道光缆所占用的管孔。 2.2.1.7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改和补充施工图,为光缆配盘、分屯以及敷设

提供必要的资料。

2.2.2 光缆线路路由选择的原则是安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和维护。

光缆布放 2.2.3 光缆线路施工图设计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会审批 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变更。

2.2.4 路由复测时,如因特殊情况,局部地段确需变更设计路由的,500M以下的 路由变更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确定;1000M以上的路由变更,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现场商定。并填写“洽商记录单”及“建筑安 装工程变更通知单”,作为竣工技术资料。

2.2.5 光缆线路穿越茶园、果园、经济林等经济作物地区,尽量采取避让措施,并在竣工图上标明。 2.3 单盘测试和配盘

2.3.1 光缆的单盘测试:光纤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供货合同的规定要求。在工地应逐盘逐纤检验测试,并作好记录;测试时应在测试端介入1km假纤,没有假纤时应双向检测。当发现光缆盘外包装损坏严重、光缆外护层破损或技术指标不符合合同要求时,施工单位应立即报告工程管理部。

2.3.2 配盘:施工单位应按光缆的实际长度精打细算,科学配盘,不得随意开断光缆,人为增加光缆接头。出厂盘号和光缆长度应标注在竣工技术资料上。 2.4 光缆敷设的一般规定

2.4.1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 2.4.2 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主要牵引力应作用在光缆的加强件上。

2.4.3 布放光缆时,光缆必须由光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

2.4.4 光缆布放完毕,光缆端头应做密封处理,不得浸水。

2.4.5 光缆的布放端别按设计规定。确定光缆端别的原则为:国家一级干线光缆线路以首都为A端,省内二级干线以省会城市为A端,本地网光缆线路以市局为A端,县(市)局为B端。

直埋光缆敷设

3 直埋光缆的敷设 3.1 挖光缆沟

3.1.1 光缆线路埋深见3.1.1-1表:

表3.1.1-1 注:石质沟应以沟底铺10cm细土或黄砂后算起。

序号 1 2 3 4 5 6 7 敷设地段及土质 普通土、硬土、市郊、村镇、沟渠、水塘 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市区人行道 全石质 流砂 农田灌溉水渠(沟宽1米以内) 穿越铁路(距道渣底) 穿越公路(距路面) 埋深(米) ≥1.2 ≥1.0 ≥0.8 ≥0.8 ≥0.8 ≥1.2 ≥1.2

埋式光缆布放 3.1.2 光缆穿放以气流法为主时,其塑料管的埋深见3.1.2-2表: 表3.1.2-2

敷设地段及土质 普通土、硬土 砂砾土、软石 坚石 流砂 市郊、村镇 市区街道 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里(距路面基底) 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及路肩 沟、渠、水塘 河流 埋深(m) ≥1.2 ≥1.0 ≥0.8 ≥0.8 ≥1.2 ≥1.0 ≥1.2 ≥1.0 ≥1.2 同水底电缆埋深要求 注:1、人工开槽的石质沟和石质边沟的埋深可减为0.4m,并采用水泥砂浆封沟。硬路肩可为0.6m.

2、坚石地段沟深0.8m,含铺碎土(0.1m)的厚度。 3.2 质量要求:

归纳起来为:直、弧、深、平。即:

直:光缆线路直线段的路由要直,不要出现蛇形弯。

弧:转角(拐弯)点要成圆弧形,其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深:按当地土质达到设计规定深度。

平:沟底要平坦,不能出现局部埂阻或塌方。 3.3 挖沟的时间安排:

根据光缆的布放技术要求,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完成时间、 统一质量标准。同一个光缆布放段,要保质、保量地一次完成。 3.4 质量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随工代表、随工监理逐点逐段检查,验沟合格后,方能布放光缆。军民合建工程,应有施工的军方代表参加验沟。

埋式光缆布放 3.5 光缆布放

3.5.1 布放光缆前应组织全线清沟,确保达到设计规定深度。 3.5.2 保持光缆外护套完整,防止外护层擦伤。

3.5.3 穿放钢、塑管处,应有专人把关,并用自粘胶带封口。

3.5.4 同沟敷设两条以上光缆的地段,原则上应平行敷设,相互不得交叉、重叠。具体排列顺序应设计要求实施。

3.5.5 光缆沟回填土:光缆在沟内应展平,不得腾空或拱起,防止砖、石块砸伤光缆,或铁锹铲坏光缆。石质地段的沟底先填10cm黄砂或细土,并指派专人监督回填工作。光缆下沟后,即刻回填土30cm,72小时后经检验合格方可大回土。 3.5.5 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cm。 3.6 局内光缆敷设:

3.6.1 上线柜:光缆拐弯点、每层楼柜开门处、均应用尼龙扎带绑扎牢固,绑扎间距按设计规定,光缆应排列整齐。

3.6.2 地下室:管道光缆与阻燃光缆相接处,尽量靠近出局管道侧,光缆在地下室排列整齐,余线圈绕整齐美观,固定位置合适、牢固。 3.7 光缆标志牌:

3.7.1 长途光缆均采用统一的标志牌,其规格为5310cm,注明工程名称及进出线方向,绑扎在醒目处。

3.7.2 标志牌挂设位置:机房槽道内、光缆起讫点、上线柜每层楼开启处、地下室、每个人孔内。A、B方向同路由敷设时标志牌应标明A或B方向,以示区别。 3.8 光缆的重叠、预留

3.8.1 市、县局地下室的光缆预留长度为:管道光缆15米;阻燃光缆15米;无阻燃光缆进局地下室及中继站进线室内预留15米。(或按设计要求预留) 3.8.2 光缆在过河处,视当地地形条件,可预留或按设计规定预留光缆。 3.8.3 直埋光缆接头处,光缆重叠长度为12米,除接续损耗和接头盒内光纤的需要,余下的光缆作为预留。 3.9 直埋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测试

埋式光缆布放 光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塑料护套的完整性,加强金属护套的对地绝缘测试工作。要求记录测试数据,由随工代表及工程监理参加当场验收并签证,作为竣工技术资料。

3.9.1 光缆布放回填土后24小时测试,72小时测试,其测试数据应不小于1000M?2km(500V.DC),达不到要求应修复故障。应避免在相对湿度大于80%的条件下测试。

3.9.2 接头前后均应测试,并提供监测标石上的最终竣工测试数据和测试日期,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是接头引起的故障应及时修复,是直埋部分的故障应及时通知施工部门。

3.9.3 埋设后的单盘直埋光缆,其金属外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竣工验收指标为:不低于10M?2km(500V.DC),目前暂允许10%的单盘光缆绝缘不低于2M?2km。 3.10 光缆线路的保护和防护措施。 3.10.1 防机械和自燃灾害损伤。 3.10.1.1 过河、水塘的保护措施

a) 水底预埋多根半硬聚乙烯塑料管,埋深必须达到1.2米以上或设计标

准。塑料管上用水泥砂浆袋压实,复盖长度伸至水面以上1米左右;采用定向钻孔敷设预埋塑料管时,埋深在1.5米以上。 b) 过河光缆应与河流垂直交越。

c) 水底预埋塑料管的深度和质量检查,由工程建设方指定随工代表、监

理代表,现场检查验收签证,签证资料作为竣工技术资料。

3.10.1.2 过公路的保护措施

a) 线路过公路原则上应垂直穿越。

b) 穿越干线公路(水泥、柏油路面)用设计规定的无缝钢管顶管。采用

定向钻孔敷设时,原则上为采用多根半硬聚乙烯塑料管,塑料管两端管口应作封堵处理。钢管距排水沟底的埋深应大于1.0米。 d) 光缆穿越可以开挖的乡间公路(含砂石路面公路)时,应采用塑料管

保护,保护长度应伸出排水沟1米,其埋深应大于1.0米。

埋式光缆布放

e) 当公路两侧(或一侧)有较深河、沟或水渠时,保护钢管可不伸出河、

沟、渠外,终止在安全地点,但钢管内塑料管应顺沟底延伸,并上铺水泥砂浆袋保护。

3.10.1.3 光缆穿越沟渠、水沟时,在光缆上方30cm处铺水泥盖板保护。 3.10.1.4 光缆通过市郊、村镇等易动土地段,采用红砖保护,单条光缆竖铺,双条光缆横铺或分别竖铺。

3.10.1.5 光缆与其它光、电缆交越时,光缆在其上方通过一道竖铺5cm红砖保护,或按设计规定。

3.10.1.6 直埋光缆接头保护:应在接头处做接头手孔,手孔规格按设计要求规定。

3.10.1.7 沟坎、堵塞及漫水坡

a) 沟坎保护:光缆穿越沟坎采用石砌护坎保护,光缆采用?28/32mm塑料

管保护。

c) 堵塞:在山区及可能遭受冲刷地段,光缆沟应间隔20米左右设置一处

堵塞(坡度大于30度的地段,可视冲刷地段,间隔减至5~10米)。光缆应用?28/32mm塑料管保护。(或按设计要求) d) 漫水坡:漫水坡的设置地点及质量标准按施工图设计。

3.10.1.8 石沟封沟:光缆用?28/32mm塑料管保护后,用水泥砂浆封沟,封沟深度按设计要求。 3.10.2 防强电

防强电措施按设计规定。 3.10.3 防雷

光缆敷设在土壤电阻率P10大于100?.M的地段敷设单根排流线,排流线用?6mm镀锌铁线,铺设在光缆上方30cm处与光缆平行布放。严禁排流线与光缆接触,具体按设计规定地段施工。 3.10.4 防蚀

光缆的PE外护套,具有防蚀作用,施工中应确保外护层的完整性,一般不

埋式光缆布放 再采取防蚀措施,特殊地点按设计规定。 3.10.5 防白蚁

对有需要采取防白蚁措施的地段,可采用CA85复合防蚁剂处理。具体喷洒地段按设计规定。 3.11 标志、标石 3.11.1 标志

凡国家规定的航道通航河流,一般通航河流应根据国标规定设置三角标志牌。埋设位置应符合国标规定,具体埋设河流及数量按设计规定。 3.11.2 标石 3.11.2.1 监测标石

a) 在直埋光缆的每个接头点设置监测标石,同沟敷设两条以上光缆时,

每条光缆分别设置监测标石。

c) 监测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直线路由上。 d) 监测标石的出土高度为80cm?5cm(1.6m高标)。 e) 监测标石内接线方法规定见《监测尾缆头接缆图》:

说明:1.“蓝、棕”接光缆内钢带。

2.“桔、灰”接光缆内金属加强芯。 3.“绿、白”接接头盒内防水监测点。 监测尾缆头接线图 3.11.2.2 普通标石

a) 下列地点要设置标石:光缆拐弯点、排流线起讫点。同沟敷设两条以

上光缆的起讫点、光缆特殊预留点、与其它缆线交越点、穿越障碍物

埋式光缆布放

地点(如过河、过公路等)。

b) 直埋光缆线路直线段标石间距原则上为70-80米左右(高标)。 c) 标石设置位置:

1) 直线段上标石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

2) 转弯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两直线段处延长线交点上,不能埋设在圆弧

的顶点上。

3) 接头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上。 d) 标石的编号:

1) 编号方法:白底红漆正楷书写或喷刷(水泥漆或外墙涂料)。以中继段

为单位,由A端向B端依次编写编号。如图示

普通接头标石 监测点标石 转角标石 特殊预留标石

直线标石 障碍标石 新增接头标石 新增直线标石

标石的编号方法

同沟敷设两条以上光缆,编号方法规定如下:

A.各条光缆接头分别编写接头号(即分子数分别按顺序编号) B.标石的总号数统一编号(即分母统一编号)。

2) 描号的面向(即有字的一面的面向) A. 接头标石面向接头。 B. 转角标石面向转角的内侧。

C. 直线段标石面向公路或习惯行走的一侧,如无路,前后面向一致或易

看见的一侧。

— 27 3 28 07+1 23+1 — 27+1 07 23 08(J) 24 > 25 Ω 26

埋式光缆布放 3.12 附图

3.12.1 光缆断面示意图

其沟深的要求是1200mm,沟底宽是300mm,光缆沟尽可能取直。图3.12.1-1

图3.12.1-1光缆断面示意

3.12.2 沟坎加固

1m、2m、3m、4m-5m高的坎都要进行保护,可用三七土加固,也可用碎石加水泥保护。图3.12.2-2

图3.12.2-2沟坎加固示意图

3.12.3 光缆沟的堵塞

防止光缆的水土流失,应在需要的路段对光缆进行渡塞。图3.12.3-3

埋式光缆布放

图3.12.3-3光缆沟堵塞示意图

硅 管 敷 设

4 塑料管道建筑

4.1 塑料管道路由及铺设位置的选择 4.1.1 塑料管道路由的选择

4.1.1.1 塑料管道路由应选择在路由顺直、地势较平坦、地质稳固、高差较小、土质较好、石方量较小、不易塌陷和冲刷的地段,避开地形起伏很大的山区。 4.1.1.2 塑料管道路由宜沿靠现有(或规划)公路敷设,并顺路取直。与公路(含支线公路)的隔距不宜超过200米,避开公路升级、改道、取直扩宽和路边规划的影响。

4.1.1.3 优先考虑在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边沟或路肩上建设塑料管道。 4.1.1.4 不宜选择在地下水位高和常年积水的水网地区。 4.1.1.5 应便于空压机(由汽车拖载)设备运达。 4.1.2 塑料管道铺设位置的选择

塑料管道应铺设在路由较稳定的位置,避免受道路扩改和其他部门建设的影响。避开地上、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较多,经常挖掘动土地段。可参照表4.1.2-1的要求因地制宜的进行选择。

表4.1.2-1 序号 1 2 3 4 铺设地段 高等级公路 一般公路 市区街道 其他地段 塑料管道铺设位置 1、中间隔离带;2、边沟;3、路肩 1、定型公路:边沟、路肩、边沟与公路用地边缘之间 2、非定型公路:离开公路.但隔距不宜超过200m 1、人行道;2、慢车道;3、快车道 地势较平坦、地质稳固、石方量较小、便于机械设备运达

塑料管道布放 4.2 塑料管规格、性能及颜色 4.2.1 塑料管规格及其性能

根据工程建设维护需要及考虑到今后发展,工程在无管道段落按设计要求的塑料管布放,塑料管内敷设管道型光缆。塑料管规格偏差及主要技术性能详见设计要求的规定。 4.2.2 塑料管颜色

塑料管采用全色谱配置。具体色谱应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 4.2.3 塑料管道的铺设与安装

塑料管道采用人工挖沟及抬放方式铺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4.2.3.1 开挖光缆沟要求

a) 光缆沟应平直,沟底平整无硬坎,无突出的尖石和砖块。 b) 沟坎及转角处应将光缆沟整平和裁直,使之平缓过渡。

c) 光缆沟沟底宽度通常应大于管群排列宽度100mm,以方便施工操作人员

下沟置放塑料管。

d) 在高速公路隔离带或路房开挖光缆沟,塑料管道的埋深及管群排列宽

度,应考虑到路方安装防撞栏杆立柱时对塑料管的影响。

e) 光缆沟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0mm。并不得将石块、砖头和混凝土大块等

直接填入靠近塑料管300mm以内的缆沟内。

4.2.3.2 塑料管道埋深,应根据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按表4.2.3-2的要求分段确定。

塑料管道布放 表4.2.3-2 硅芯塑料管埋深(沟深)

铺设地段及土质 普遍土、硬土 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等) 全石质、流砂 市郊、村镇 市区人行道 穿越铁路(距通渣底)、公路(距路面) 河流、沟、渠、水塘 公路排水沟(距沟底) 注A :对于垫有砂土的石质沟,可将沟深视作光缆的埋深。 注B:坡坎理深以垂直坡坎科面的深度为准。

注C:边沟设计深度为路方或街道主管部门要求的深度。

4.2.3.3 塑料管道配盘应避免将接头点安排在常年积水的洼地、水塘、河滩堤坝及铁路、公路的路基下。

4.2.3.4 塑料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塑料管在布放之前,应先检查塑料管两端口上的塑料端帽是否有脱落,

并补齐、封堵严密。严禁在布放过程中有水、土、泥及其他杂物等进入管内。

b) 塑料管可采用“固定拖车法”或“移动拖车法”等进行布放,布放塑料

管应从轴盘上方出盘入沟。

c) 在一般地区铺设塑料管道,可直接将塑料管放人沟底,不需另做专门的

管道基础。对土质较松散的局部地段,应将沟底进行人工夯实。 d) 塑料管在沟底应顺直、无微弯、无扭绞、无缠绕、无环扣和死弯。 e) 塑料管布放后应尽快连接密封,塑料管布放后不能及时接续时,应将塑

石质 其他土质 埋深(米) ≥1.2 ≥1.0 ≥0.8 ≥1.2 ≥1.0 ≥1.2 ≥1.2 排水沟设计深度以下0.4m 排水沟设计深度以下0.8m

塑料管道布放

料管重叠200mm。

f) 同沟布放的多根塑料管,按每隔5米左右用尼龙扎带捆绑一次,以增加

塑料管的平顺性,并保持一定的管群断面。当布放塑料管的根数为多根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管群断面排列。

g) 缆沟内有水,敷管前应先将水抽干或采用塑料编织袋内装沟边原土(一

般情况下每5米一个)将塑料管平压在沟底,确保塑料管道埋深和顺直。 h) 布放塑料管从障碍物下方穿过后应立即将塑料管抬起,避免管皮拖地对

塑料管造成损伤。

i) 塑料管布放后应先回土掩埋300mm,尽量减少塑料管裸露时间,以防塑

料管受到其他损伤。

4.2.3.5 铺设塑料管的弯曲半径直大干1m。个别困难处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该塑料管外径的10倍。严禁使用喷灯或其他加热方法使塑料管变软进行弯曲。 4.2.3.6 位于斜坡上的塑料管道,一般不采用“S”型敷设。 4.2.4 塑料管的接续

塑料管采用与其规格相配套的密封接头件进行接续。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4.2.4.1 塑料管的接口断面应平直、无毛刺。

4.2.4.2 塑料管接头件的规格程式应与塑料管规格配套,接头件内的橡胶垫圈及两端塑料管应安放到位。

4.2.4.3 接续过程中应防止泥沙、水等杂物进入塑料管内。 4.2.4.4 塑料管道接续后应不漏气、不进水。

4.2.4.5 塑料管道和管道连接件组装后作气闭检查,应充气0.1MPa,并在24h内气压允许下降不大于0.01MPa。 4.2.5 塑料管道手孔设置

塑料管道手孔的设置由铺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和光缆盘长等因素确定,具体应符合以下要求: 4.2.5.1 手孔的设置

a) 在光缆接续点和光缆预留点设置手孔。光缆接头手孔的规格应满足光缆

塑料管道布放

穿放、接续、预留及其他特殊需求。光缆接头手孔的间距应按光缆盘长,扣除光缆接头重造和其间各种其他预留长度后确定。塑料管尺码精度误差较大时,应重新丈量核实手孔间段长。

b) 在两个光缆接头之间,一般按1km左右加设接力点作光缆的辅助气吹

点,并设置手孔。也可根据地形条件酌情调整。

c) 光缆接头点设置加长型手孔,其中城区街道、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和路

肩等设置铁盖手孔,普通公路路房设置水泥盖手孔;农田及一般地区采用直埋式加长型手孔。位于两个接头点问按1km长度加设的接力点手孔当需安排光缆接头时,亦应按加长型手孔设置。

d) 光缆接头点位置受地形限制或为非光缆接头点时,可采用标准型小号手

孔。其中城区街道、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和路肩等设置铁盖手孔,普通公路路肩设置水泥盖手孔;农田及一般地区设置直埋式手孔。

4.2.5.2 手孔的建筑地点应选择在地形平坦、地质稳固、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免安排在安全性差、常年积水、进出不便及铁路、公路路基或排水沟下。 4.2.5.3 手孔采用砖砌结构。

4.2.5.4 在手孔内塑料管道端口问的排列应至少保持30mm的问距,塑料管道伸出孔壁的长度宜为250mm。

4.2.5.5 对引入手孔内的塑料管道端口全部采用膨胀塞进行封堵(注意务必要将膨胀塞拧紧),经气吹试通检验合格后再加用热可缩端帽封堵严密。对敷设光缆的塑料管道,可将其端口打开,穿放光缆后的塑料管道端口换用护缆膨胀塞进行封堵。

4.2.5.6 对用于引出检测尾缆的管孔可采用PVC胶带、油麻或其他方式进行封堵。 4.2.6 线路标石的设置

4.2.6.1 监测标石的设置标准同直埋光缆。即在每个光缆接头处设置一个监测标石。

4.2.6.2 普通标石的设置除应符合相关直埋光缆施工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管道接续点、气吹光缆接力点和直埋型手孔处设置线路标石。

塑料管道布放 4.2.7 过河光缆敷设

4.2.7.1 光缆过河优先选用桥上敷设。在人行道下的管道、地槽内布放或桥侧架 挂、吊挂等方式过河。在没有稳固桥梁可供利用时,根据河床土质、河流宽度及冲刷情况等,采用定向钻孔敷缆过河或水线过河方式。

4.2.7.2 定向钻孔敷缆过河方式,应按照设计要求标准。也可根据机械设备和现场情况酌情调整。

4.2.7.3 工程中过河水线采用埋设硅芯塑料管过河,根据各河流的不同情况,采用截流挖沟及人工布放光缆、水泵冲槽、挖掘机机械开挖等方式施工。岸滩无水地段采用人工挖沟及抬放施工。 4.2.8 施工注意事项

4.2.8.1 光缆及塑料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加保护,布放时严禁在地面上拖拉,严禁车轧、人踩、重物冲砸,严防炉伤、划伤、扭折、背扣等人为的损伤。 4.2.8.2 单盘光缆及硅芯塑料管长达2km,在各种复杂地形布放时必须严密组织,密切配合,并配备良好的通信联络工具(如无线话机、喇叭、口哨等),保证市管、布缆人员动作协调一致。

4.2.8.3 施工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人员及普工的思想教育和管埋,确保光缆护套、塑料管管壁的完整性和接头盒组装的严密性。在光缆接续之前务必再进行一次测试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架空光缆敷设

5 光缆敷设 5.1 立杆

5.1.1 打杆洞:打洞前要找正洞位(水泥杆角杆约内移半个根径),划准挖洞范围。挖好的杆洞,洞深应符合规定,其偏差不得超过±5cm。

5.1.2 打拉线洞:必须保证拉线地锚洞的位置正确;深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5.1.3 立杆前的准备工作。

5.1.3.1 检验杆洞深度是否符合规定,如洞深不够,应继续挖深至要求为止。 5.1.3.2 水泥杆在立杆前,还应检查核对电杆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5.1.3.3 根据电杆的规格程式、重量和工作地点的地势、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当的立杆方法和配备必要的人员。 5.1.4 立杆的要求。

5.1.4.1 直线线路上的电杆应成一直线,不得有眉毛弯或S弯。电杆竖立要垂直,直线段上个别电杆的杆根偏差,左右不得超过5cm,前后偏差不得超过30cm。杆梢前、后、左、右倾斜不得超过半个梢径。

5.1.4.2 市内架空线路拉线出土为50-60cm,长途市内架空线路拉线出土为20-30cm。用拉线加固的角杆,杆根应向转角内移约一个根径,拉线收紧后,杆梢应向外角倾斜约5-10cm,以便吊线收紧后,杆梢回到原转角点上。

5.1.4.3 终端杆应向外略有倾斜,以便吊线收紧后接近于垂直,但不得有向内倾斜现象。

5.1.4.4 杆根培土应坚实牢固。培土应成圆锥形,高度15cm左右。 5.2 拉线的制作。

5.2.1 一般要求:拉线的距高比一般应取1,如受地形限制,也不得小于0.75;拉线材料一般采用镀锌钢绞线,常用的有7/2.2、7/2.6、7/3.0三种规格。 5.2.2 拉线出土位置的允许偏差:各种拉线的方向应符合测量中的规定,其拉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uf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