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操作指南-2010版

更新时间:2024-05-02 21: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一、术语解释及接种程序 / 5

(一)术语解释 (二)接种程序 二、预防接种实施 / 11 (一)受种对象的掌握 / 13 1、受种对象的掌握途径

/ 13

2、受种对象通知 / 13

(二)预防接种卡、证、册、簿的管理 / 14 1、建立卡、证、簿 / 14

2、卡、证、册、簿的使用管理 / 15

(1)登记 / 15 (2)保管 / 16 (3)存放 / 16

(4)整理 / 17

(5)接种史索取及转移 / 17 (三)制品管理 / 18

1、制订制品使用计划 / 18 (1)常规接种剂次数 / 18 (2)特殊接种剂次数 / 19 2、制品出入库管理 / 20 3、注意事项 / 21 (四)冷链管理 / 21 1、设备管理 / 22

2、测温管理 / 23 (五)门诊接种工作流程 / 23 1、接种前准备工作 / 23 (1)确定受种对象 / 23 (2)通知儿童监护人 / 24 (3)接种场所的准备 / 24 (4)准备接种器材、药品、器械 / 24

2、接种步骤 / 25

3、接种后工作 / 28

(六)接种技术操作规范 / 28 1、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 28 2、操作中的冷链要求 / 30

3、注射剂型疫苗使用要点(安瓿抽吸法) 4、皮肤消毒与接种 / 31 5、接种技术及方法 / 33

6、其它接种注意事项 / 35

7、疫苗预防接种信息一览表 / 36 (七)预防接种安全性监测和处置 / 39 (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 41 1、接种率报告 / 41

/ 31

2、接种率调查 / 42

三、资料管理 / 45 1、资料收集 / 47

2、统计与报告 / 48 3、资料保存时限 / 49

编写人员名单 / 51 附录 / 52

一、术语解释及接种程序

(一)术语解释

疫苗: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 预防接种:广义的概念是指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它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狭义的概念指的是仅接种疫苗,使个体或群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免疫规划: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计划免疫业已取得的成果,提高和维持接种率,扩大预防接种服务人群,积极推广新疫苗应用,使我国预防接种工作领域与国际接轨。它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为更加合理地使用疫苗和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以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受种对象/受种者:准备接受接种/已接种的人或人群。 免疫规划制品(简称制品):是指纳入免疫规划工作管理范围的生物制品,包括主动免疫制剂(疫苗)、被动免疫制剂(含特异抗体的制品)和一些测试免疫效果的试剂。“免疫规划制品”是管理分类概念,“生物制品”是科学分类概念,两者内涵有重叠,但分类理念不同。本操作指南中根据不同的上下文需要,选择使用“疫苗”或“制品”。

(二)接种程序

表一 免疫规划第一类疫苗接种程序 (2008版,≤16岁人群适用)

接种起始 年龄 乙肝 疫苗 卡介苗 # 脊灰 疫苗 # 白百破 疫苗 流脑 A群 疫苗 麻疹 疫苗 # 乙脑 疫苗 # 麻腮风 疫苗 甲肝 疫苗 流脑 AC群 疫苗 白破 疫苗

# 出生24小时内 0月龄 1月龄 2月龄 3月龄 4月龄 5月龄 6月龄 8月龄 9月龄 18月龄 2岁 3岁 4岁 6岁 16岁/初三 特定人群 说明: 第1剂 1剂 第1剂第2剂第3剂 第1剂第2剂第3剂 第1剂 第1剂 第1剂 第1剂 第1剂第2剂 第1剂 第1剂第2剂 第2剂 第3剂 第4剂 第4剂 √ 第2剂 √ 第2剂 第2剂 第2剂 √ 1. #:表示为减活疫苗。

2. 上表中部分疫苗同时有第2类疫苗产品可供受种者自愿选择、自费接种。

3. 如果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和甲肝减活疫苗,请参考产品说明书。

4. 卡介苗:有卡介苗接种史或有卡疤者不再复种。无卡介苗接种史且无卡疤者中,<3月龄者可以直接接种卡介苗;≥3月龄者先作PPD试验,阴性者接种1剂次卡介苗。

5. 乙脑疫苗:乙脑减活疫苗接种2剂。接种过乙脑灭活疫苗4剂者,不再接种乙脑减活疫苗;接种过乙脑灭活疫苗2~3剂者,再接种乙脑减活疫苗1剂;接种过乙脑灭活疫苗1剂者,再接种乙脑减活疫苗2剂。乙脑灭活疫苗与乙脑减活疫苗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为1个月。 6. 乙肝疫苗:产科机构出生的母亲乙肝抗原/病毒检测阳性或是未做检测的新生儿,满2000克后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母亲乙肝抗原/病毒检测阴性的新生儿满2500克后方可接种乙肝疫苗。

表二 第二类疫苗接种程序(2008版)

出生1213161820岁1月2月3月6月12月18月24小2岁 3岁 5岁 6岁 19岁 龄 龄 龄 龄 龄 龄 岁 岁 岁 岁 以上 时内

乙肝疫苗1 流感菌疫苗2 肺炎球菌疫苗3 轮状病毒疫苗4 流感疫苗5 水痘疫苗6 甲肝疫苗 麻腮风疫苗8 霍乱疫苗9 甲乙肝疫苗10 狂犬病疫苗11 70、1、6月接种3剂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肺炎7价疫苗 1剂,每年接种1次 儿童剂型2剂,间隔4周 1剂 肺炎23价疫苗 成人剂型1剂 2剂,间隔6-10周 成人剂型0、6个月各1剂 儿童剂型0、6个月各1剂 2剂 初免0、7、28天各1剂 成人剂量0、1、6个月各1剂 儿童剂量0、1、6个月各1剂 全程免疫0、3、7、14、28天各1剂 说明: 1. 乙肝疫苗:新生儿第1剂应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成人接种的年龄和剂量参考产品说明书。

2.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适用于2月龄~5岁儿童。外膜蛋白结合疫苗(PRP-OMP)接种程序有3种:①2~10月龄接种2剂,间隔2个月,12~15月龄接种第3剂;②11~14月龄接种2剂,间隔2个月;③15~71月龄接种1剂。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PRP-TT)接种程序有3种:①2~6月龄接种3剂,间隔1~2个月,15~18月龄接种第4剂;②7~11月龄接种2剂,间隔1~2个月,15~18月龄接种第3剂;③≥13月龄接种1剂。请详细参考产品说明书。

3. 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7价结合疫苗适用于3月龄~5岁儿童,接种程序有4种:①3~6月龄初种3剂,各剂间间隔≥1个月,12~15月龄接种第4剂;②7~11月龄初种2剂,间隔≥1个月,≥13月龄接种第3剂,并与第2剂间隔≥2个月;③12月龄~23月龄初种2剂,间隔≥2个月;④24月龄~5岁接种1剂。肺炎球菌23价多糖疫苗适用于≥50岁人群和2岁以上有慢性疾病、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损者,通常接种1剂,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复种1剂,与第1剂间隔5年以上。请详细参考产品说明书。

4. 轮状病毒疫苗:适用于2月龄~3岁儿童,每次口服1剂,每年应服1次。

5. 流感疫苗:适用于≥6月龄人群,可每年接种1次。儿童剂量适用于6月龄~3岁儿童,接种2剂,间隔4周。成人剂量适用于≥3岁人群,接种1剂。

6. 水痘疫苗:适用于≥12月龄人群。12月龄~12岁接种1剂,≥13岁接种2剂间隔6~10周。

7. 甲肝疫苗:适用于1岁人群,0、6个月接种2剂。儿童和成人接种的年龄和剂量参考产品说明书。

8. 麻腮风疫苗:适用于≥18月龄人群。

9. 霍乱疫苗:适用于≥2岁人群。初免0、7、28天各1剂,接种过的人员在流行季节前可加强1剂。

10.甲乙肝疫苗:适用于≥1岁人群,0、1、6个月各接种1剂。儿童和成人接种的年龄和剂

量参考产品说明书。

11. 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免疫:0、3、7、14、28天各1剂, 自接种最后1剂起,半年内再次暴露不需接种,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0、3天各1剂, 1~3年内再次暴露0、3、7天各1剂,超过3年全程免疫。暴露前免疫:0、7天、28天各1剂,1年后加强1剂,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

*接种程序如有修订,请按修订后的执行。

表三 各剂间最短日期间隔 疫苗种类 乙肝疫苗 脊灰疫苗 白百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 乙脑疫苗 流脑A群多糖疫苗 流脑AC群多糖疫苗 甲肝疫苗 白破疫苗 第1剂与第2剂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1年 3个月 3年 6个月 1个月 第2剂与第3剂 2个月 1个月 1个月 第3剂与第4剂 6个月 6个月 间隔4个月 麻腮风疫苗第1剂与麻疹疫苗之间间隔1个月 流脑AC群多糖疫苗第1剂与流脑A群多糖疫苗之间间隔1年 备注 乙肝疫苗第1剂与第3剂最短 不同种类疫苗接种的间隔要求:

①原则上不推荐同一天接种三种或三种以上疫苗。

②两种或两种以上接种途径相同的减毒活疫苗可以同一天接种,否则接种日期应间隔≥1个月。

③其它不同种类疫苗的接种无间隔要求。

(一)受种对象的掌握

1、受种对象的掌握途径

(1)每月通过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掌握本地区新生儿出生及儿童迁入迁出变更情况。 (2)妇幼部门在访视新生儿时,帮助掌握受种对象。

(3)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医生、乡村医生、信息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计生员、外口办人员了解儿童出生及户口变动情况,并获得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信息。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定期(至少每月一次)上门调查核实,掌握漏建卡、证情况。

2、受种对象通知

(1)在办理预防接种证时,积极主动地向受种方宣传预防接种的知识,强调按照接种程序及时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告知预约接种日期和接种地点。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整理一次接种卡,选定每月受种对象,填写接种通知单,由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规划专业人员或乡村医生、信息员发放给受种对象,或采用短信等形式通知受种对象。

(3)未按时接种的对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规划专业人员或乡村医生、信息员负责催访接种。

(4)接种门诊医生在接种时,负责预约下一次接种日期(详细填写预防接种证的预约接种表并告知受种方)。

(5)已实现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的单位可以实行网上预约。

(二)预防接种卡、证、册、簿的管理

1、建立卡、证、簿

(1)本市产院或产科的医疗机构接种单位应为所有接生的新生儿发放预防接种证。 (2)沪籍儿童和在沪出生的外来儿童应在30天内建立预防接种卡和索引簿。

(3)新迁入本市的0~6岁儿童在迁入并居住二个月内建卡,并在预防接种索引簿中登记。接种证上须加盖接种单位公章。

(4)非本市户籍的0~6岁外来儿童在本市寄居寄养三个月以上,应建立预防接种卡、簿。 (5)实行凭证入托、入园、入学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规划人员应督促、指导幼托、学校保健老师对所有入学(托、园)及在校(托、园)学生、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资料(小学为预防接种卡,幼托为凭证入学登记表),并逐项填写完整。 (6)接种单位应对无预防接种证者建证,为预防接种证遗失者补证。

2、卡、证、册、簿的使用管理 (1)登记

用钢笔或水笔填写,书写工整、规范,各项内容应填写完整、准确。日期使用公历。所有记录(包括卡、证、册、簿)内容应全部相符。填写笔误采用划改(在笔误处划二横,在上面或两旁填写正确的内容),不得涂改、擦改,严禁弄虚作假。 接种证和预防接种现场登记流水册(以下称“流水册”):应在接种时当场登记。

接种卡和索引簿:接种后3天内将流水册记录抄录于接种卡和索引簿上(接种卡也可当场登记)。

(2)保管

① 接种证一律由受种方保管。若遗失或破损应及时到原接种单位补证(以接种卡的内容为准)。 ② 接种卡由接种单位保管。儿童入学后转交学校由学校卫生老师保管。遗失或破损应及时补卡(以接种证或索引簿的内容为准)。 (3)存放

接种单位应配有专用卡箱存放接种卡。 ① 年度接种卡箱

应按里委(村)分年龄或按年龄分里委(村)存放接种卡。 ② 门诊台式卡箱

存放当月或当日受种对象的接种卡。

③ 当月或当日完成接种者的卡可插回年度接种卡箱,未种者的卡可继续存放在门诊台式卡箱内。

④ 已完成各种疫苗全程接种的0~6岁儿童接种卡及索引簿应按出生年份及里委(村)的排列顺序统一存放,留档备查。

⑤ 儿童入学后预防接种卡转入学校,索引簿应按年份及里委(村)的排列顺序存档备查。 ⑥ 外来儿童的预防接种卡或索引簿应单独存放,并做好明显的标记,便于识别。 (4)整理

①每次接种前整理出受种对象的接种卡,接种完毕,核对卡、册和簿,按已种和未种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卡箱内。

②根据不同途径掌握的0~6岁儿童变动情况,每月整理一次卡(册、簿),及时补卡和销卡。 农村可根据乡村医生、村协管员及妇女干部定期碰头填写0~6岁儿童人口变动情况表。 ③接种单位每半年至少要核对、整理一次辖区内所有的接种卡、索引簿。 (5)接种史索取及转移

按“预防接种转移管理制度”执行。

儿童迁移时,预防接种证是接种史的主要凭证。迁出地的接种单位所建立的接种资料应留存备查,接种卡交由受种方转交迁入地接种单位。迁入地的接种单位应主动向受种方索取接种证和迁出地转出的接种卡,并建立索引簿。若无接种证、接种卡,应及时建立。

本市实现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之后,在保证电子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逐步取消人工填写的卡、册、簿,但接种证仍应由受种方保管。具体要求和管理规范另行制订。 (三)制品管理

1、制订制品使用计划

接种单位应在每年第2季度制订下年度的第一类制品使用计划,逐级上报到市疾控中心以保证订货和供货。第二类制品则按需向区县疾控中心上报下个月度的估计使用量。

接种单位每月底前向区县疾控中心上报下月第一、二类制品使用计划。

制定使用计划时,应考虑接种程序、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等特殊免疫活动的计划、各年龄段人数、漏种人数、损耗系数和既往使用量等。

第一类制品预算使用量以“剂次数”为单位统计,包括常规免疫使用量和特殊免疫使用量;一般情况下,只需考虑常规免疫的使用量。 (1)常规免疫使用量

常规免疫使用量是指按接种程序规定的剂次实施接种所需的剂次数之和。

常规免疫使用量=接种程序规定的剂次×受种对象数。严格而言,常规免疫使用量中的受种对象数应根据各剂次的受种对象数分别确定。实际工作中,人口基数的变化是缓慢的,同时为了方便和可操作性,多剂次程序的疫苗可以使用一个固定的人口数作为计算使用量的基数。以白百破疫苗为例:

常规免疫年使用量= (3月龄人数+4月龄人数+5月龄人数+18月龄人数)×1剂次/人≈年出生人数×4剂次/人;

年出生人数可以参考近年出生数,并考虑出生率波动、人口迁移等因素。 (2)特殊免疫使用量

特殊免疫使用量是指因疾病控制需要对特定人群接种特定制品所需的剂次数,如新进务工人员接种、应急接种等。

特殊免疫使用量=特殊免疫受种对象数×每人接种剂次数

制订下年度制品预算时,要考虑到原有库存的多少,库存较多时适当减少预算量,同时要保存1个月的制品使用量。

预算使用量=(常规免疫使用量+特殊免疫使用量)-上年底多余库存量

2、制品出入库管理

上海市制品分发供应实行市疾控中心、区县疾控中心、接种单位的三级管理模式。 上级供苗单位向下级供货时,必须使用《上海市免疫规划制品出库运输单》(简称出库运输单)。出库运输单同时作为本单位的出库凭证和接收单位的入库凭证。

制品供货方和/或运输方必须填写出库运输单上的产品编码/简称、产品批号、有效期至、计量单位、出库数量以及运输记录内容等项目。收货方核对确认无误后在收货方经手人验收签章处签名或盖章,双方保留相应的留存联备查。

人工填写产品简称时,一般填写前三项,即制品种类-生产厂家-剂量,可以在其后加上产品的特征性内容,如西林或预充以区分这两种包装的产品。电脑登记打印时则应打印完整的产品编码简称。

制品以最小包装的支或粒计量登记。

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服务结束后应登记各种产品不同批号的使用数量,推荐使用Excel制品管理数据库或其它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进行制品帐务管理。 3、注意事项:

(1)有效期:若制品有效期标注到日,该标注日的前一日为制品的最后使用日。若标注到月,则制品可以使用至标注月之前一月的最后一日。

(2)损耗和报废:在制品账务管理时,因制品开启后超过时限未用完而废弃或因滴漏而补种等产生的损耗视作正常出库;如因外力压破、过期、储存温度异常等造成的报废则视为报废出库。

(3)制品出库或使用顺序:按近效期先出、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库或使用。

(四)冷链管理

冷链是指保障制品从出厂到接种于人体前储存于合适温度的设备总称。接种单位的冷链主要包括冷藏冰箱、冷冻冰箱、普通冰箱、冷藏箱包。

普通冰箱指有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只有冷藏室或冷冻室的冰箱称为冷藏冰箱或冷冻冰箱。接种工作台上使用的台式冰箱(一般<60L)归类为冷藏冰箱。冷藏箱包指无主动制冷、内可放置冰排的容器。

1、设备管理

使用单位在领取冷链设备后应立即进行试用,如果有质量问题,尽快向生产企业/供货单位反映。试用时不应在设备内存放制品。

使用单位在启用冷链设备后1周内为该设备建立书面档案并录入信息系统。如果在设备使用中发生一些变化,应在档案表上进行记录,并及时在信息系统中更新。每年12月中下旬,全市各使用单位对本单位的冷链设备进行盘点,如有变化,及时录入信息系统。 冷链设备编码由信息系统产生,并以粘贴纸形式粘贴在设备门的左上角或侧壁。

存放疫苗的冰箱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内外做到无灰尘、无污迹,内部无其他杂物。

冰箱应当放置平稳,远离热源,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冰箱的上、后部分分别留有30厘米、10厘米的空隙。

每台冰箱要装配专用插座,不能与其他电器设备共用。

2、测温管理

冷链设备正式使用时,必须进行温度监测和记录。

专业的冷藏冰箱已经内置经过校准的双温度探头,可以直接使用该双温度探头的读数作为温度监测的依据。家用的冷藏冰箱或普通冰箱的冷藏室应使用外接探头的液晶显示电子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测,避免使用内含酒精或煤油的玻璃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在使用前应该用0℃的冰水混合物进行校准,记录温度偏差以便在日常测温记录时予以换算。电子温度计的测温双探头应分别固定于冰箱内部上、下面居中位置。

冰箱运行时每日测温2次,间隔6小时(包括非工作日),用《上海市免疫规划冷链测温表》记录测温情况。放置在接种工作台上用于临时存放疫苗的冰箱只需要用单探头电子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测,不需要书面记录。

有些冻干疫苗的稀释液与疫苗储存在一个包装盒内,为了避免稀释液冻结变性及破裂,此时整个包装盒的保存温度应为2~8℃,而不是产品说明书上标注的≤8℃。

(五)门诊接种工作流程

1、接种前准备工作

(1)确定受种对象

根据上海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和接种单位保存的接种记录,清理接种卡,确定本次预防接种的受种者(包括本次应种者、上次漏种者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中的未受种者)。 接种单位应定期主动搜索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的受种对象,与本地儿童实施同样的接种管理。

(2)通知受种方

采取通知单、电话、口头、短信等适当预约方式,通知受种方,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日期、地点和相关要求。 (3)接种场所的准备

接种前半小时停止清扫,防止尘埃飞扬。接种室按要求用紫外线或消毒液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4)准备接种器材、药品、器械

①接种器材:按应种人次数的1.1倍准备接种器材。使用一次性接种器材的,应具备“三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②消毒器材:7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 ③体检器材: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

④常用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

⑤安全注射器材:注射器回收用安全盒、毁型器、截针器,消毒液容器及污物桶等。 门诊开始前10分钟,将疫苗从储藏冰箱取出放入工作台上的冰箱。 2、接种步骤

接种实施过程,按照“候诊-预检登记-接种-留观-宣传预约”的步骤进行。 预检

(1)告知受种方本次接种的疫苗种类、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及有关知识,叮嘱其仔细阅读告知书,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登记接种。当受种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同品种第二类疫苗的,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等。对于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者,应当提出医学建议,必要时应在接种证、卡上记录。 (2)筛检禁忌和慎用症时,常询问以下问题: ◆你的小孩今天身体好吗? ◆对食品和药物过敏吗?

◆上次接种(该疫苗)有问题吗?

◆有免疫系统疾病吗(包括家族史)?

◆最近接受过血液制剂(如输血等)和免疫抑制剂吗? ◆育龄期妇女接种问:你怀孕了吗?最近准备 怀孕吗? 登记

核对接种证、卡上的受种对象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及时更正发现的错误。再次确定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和接种的疫苗种类,回收知情同意书。向不属于本次接种的受种者做好解释工作。

完整填写接种证,注明疫苗简称、批号、接种单位。 接种

(1)接种操作前应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是指检查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接种证与接种卡(簿),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是指核对受种者姓名、年龄、疫苗种类、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2)疫苗使用要求

①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

②严格核对接种疫苗种类,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③不得使用冻结过的液体剂型疫苗。

④在室温下储存的稀释液,应先置于2~8℃冷藏4小时后再使用。

(3)确认使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后,进行接种操作,接种技术操作方法详见(六) (4)接种后,接种人员在接种证上签名或盖章。 摇匀试验 用力摇动安瓿10秒,将其置于平面 连续观察沉淀速度20分钟 比较已知冻过的安瓿与可疑安瓿 已知冻过的对照安瓿 可疑的试验安瓿 可使用该疫苗 如果可疑安瓿出现此疫苗可以使用。 几乎清晰 厚厚的沉淀 不能使用该疫苗 如果可疑安瓿出现沉淀的速度相同,并有片状物,则不能使用此疫苗。 √ 沉淀的速度更慢,则× 注意:疫苗的种类、厂家及批号必须相同。 留观 要求受种者接种后在留观区观察30分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宣传预约

疫苗 接种途径 种类 剂量 禁忌症 4.母亲乙肝抗原未检测或检测阳性的新生儿体重<2000克、母亲乙肝抗原检测阴性的新生儿体重<2500克暂缓接种。 疫苗 分类 上臂三角卡介苗 肌,皮内注0.1ML 射 1.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其他皮肤病者; 一类 2.新生儿体重<2500克、APGAR评分<8分者暂缓接种。 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者; 2.严重腹泻≥4次/日(母乳喂养婴儿每日大便次数较脊灰 疫苗 口服 1粒 多,不视为腹泻); 3.免疫缺陷、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4.妊娠期妇女。 1.有癫痫、惊厥及过敏史者; 2.患脑部疾患、心肾疾病及活动性结核者; 3.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暂缓接种。 1.鸡蛋过敏者; 2.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者;、 3.妊娠期妇女; 4.发热者暂缓接种; 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或心肝肾疾病者; 2.体质衰弱、有过敏或癫痫史者; 3.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妊娠期妇女。 1.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惊厥史者; 2.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3.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4.发热者暂缓接种。 1.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惊厥史者; 2.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3.发热者暂缓接种。 1.有癫痫、惊厥及过敏史者; 一类 二类 上臂三角流脑A肌, 0.5ML 群疫苗 皮下注射 麻疹 肌, 0.5ML 疫苗 皮下注射 上臂三角一类 一类 乙脑 疫苗 上臂三角肌, 0.5ML 皮下注射 一类 白破 疫苗 上臂三角肌, 0.5ML 肌内注射 臀部外上方1/4处, 0.5ML 一类 白百破疫苗 一类 二类 一类 二类 肌内注射 流脑 上臂三角AC群 肌, 疫苗 皮下注射 上臂三角0.5ML 0.5ML 2.患脑部疾患、心肾疾病及活动性结核者; 3.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暂缓接种。 甲肝 1~15岁1.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肌, 疫苗 0.5ML,≥2.发热者暂缓接种。 肌内注射 16岁1ML 上臂三角麻腮风肌, 0.5ML 疫苗 皮下注射 甲乙肝上臂三角1ML

一类 二类 1.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2. 妊娠期妇女; 3.发热者暂缓接种。 1.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一类 二类 二类

疫苗 接种途径 种类 联合 肌, 疫苗 肌内注射 剂量 2.发热者暂缓接种。 禁忌症 疫苗 分类 上臂三角水痘 肌, 0.5ML 疫苗 皮下注射 上臂三角流感菌 肌, 0.5ML 疫苗 肌内注射 上臂三角肌,肌内或0.5ML 皮下注射 1.患严重疾病(急慢性感染); 2.发热者暂缓接种; 3.有过敏史者; 4.妊娠期禁用。 1.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2.发热者暂缓接种; 3.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慎用。 1.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2. 妊娠期妇女; 3.接受输血、输血浆或使用人体免疫球蛋白后3个月二类 内; 4.发热者暂缓接种。 二类 二类 肺炎 疫苗 6~35月1.对鸡蛋、新霉素、甲醛等疫苗成分过敏者; 龄人群每2.发热或急性感染期暂缓接种。 剂接种二类 上臂三角流感 0.25ML;肌,皮下或疫苗 ≥36月肌内注射 龄人群每剂接种0.5ML 上臂三角肌暴露后接种:无任何禁忌症。 狂犬 或大腿前外1 ML 至少暴露前接种: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避免接种,发热二类 疫苗 侧,肌内注含2.5IU 者暂缓接种。 射 霍乱 口服 疫苗 轮状病口服 毒疫苗 1粒 3 ML 1.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2.发热者暂缓接种。 1.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2.腹泻≥3次/日者和发热者暂缓接种。 1.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2.发热者暂缓接种。 二类 二类 上臂三角甲乙肝肌,肌内注1ML 疫苗 射 二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使用时应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七)预防接种安全性监测和处置

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指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健康损害或负面影响。按发生原因可以分为不良反应、实施差错、偶合事件、心因性反应和不明事件。 定义:

不良反应:指的是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在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的同时或之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2类。 实施差错:指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接种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等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偶合事件:因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偶合、诱发和加重原有疾病。 注射反应:注射反应又称为心因性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反应。注射反应与受种者的精神或心理因素有关,不是疫苗所引起的。 不明事件: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过调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仍不能明确。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流程图医疗机构CDC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报告AEFI接种单位调查记录区县级调查诊断专家组48小时内调查疑似预防接记录并种异常反应6小时内报告区县CDC上报重大事件2小时区县CDC内报告接种单位一般反应接种单位记录并判断L区县CDC6小时内报告区县卫生局区县FDA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区县卫生局区县FDA市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市卫生局市FDA中国CDCAEFI网络报告系统市级调查诊断专家组区县ADR诊断2小时市CDC内报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区县上报CDC异常反应补偿同意实施差错事故疫苗质量事故AEFI异常反应受种方不同意实施差错偶合事件注射反应不明事件受种方不同意异常反应鉴定

(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1、接种率报告

接种单位按自然月统计每月第一、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填写(录入)“接种率监测”报表(数据库)后逐级上报至市疾控中心。对第一类疫苗未种者应询问原因并及时通知补种。 某疫苗(某剂次)应种人数=本次应种人数+上次未种人数 某疫苗(某剂次)实种人数=本次应种人数中的实际接种人数

某疫苗(某剂次)月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月实种人数/某疫苗(某剂次)月应种人数×100%

某疫苗(某剂次)年累计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年累计实种人数/某疫苗(某剂次)年累计应种人数×100%

注意:累计应种人数为最后1次接种的应种人数与前几次累计实种人数之和。如:年累计应种人数指12月某疫苗(某剂次)的应种人数与1-11月该疫苗(某剂次)累计实种人数之和。

2、接种率调查

接种率调查可以弥补报告接种率的不足,发现问题,促进工作。通常开展的接种率调查包括外来儿童建卡率接种率自查、210名1~6岁儿童五苗接种率调查、强化免疫快速评估等。根据调查的目的不同,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进行。 ⑴ 调查方法:常用标准组群抽样法和快速评价法。

① 标准组群抽样法(也称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30个里委(村),每个里委(村)调查7名儿童。该方法广泛用于接种率评价。 里委(村)排序:将全区县各街道(镇)从区县政府所在地开始由里向外按顺时针方向排序,每个街道(镇)内的里委也按同样方法依次排列,列出各里委(村)人口数,并计算累计人口数。

计算抽样组距K:K=累计人口数/30,商数取整数。

确定随机数R:用随机抽取人民币的后几位号码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等方法确定与组距位数相等的数字为R。如果R>K,则用R/K的余数作为随机数。

确定第1个被抽样单位:累计人口数与R接近并大于R的里委(村)即为第1个被抽样单位。

确定第2~30个被抽样单位:用R+K×(i-1),可依次确定第 2~30个被抽样单位。i分别等于2~30个选定抽样单位的编号。

确定调查户:以选定抽样里委(村)户口登记册中户号为序号,用人民币号码随机抽样确定调查的第1户。调查完后,按预先规定的同一方向确定下一户。以此类推,直至调查到7名适龄儿童。最后1户若有多名适龄儿童,则均作为调查对象。

② 快速评价法: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在外来儿童集聚地或农贸市场等地,逐户或随机调查一定年龄范围内儿童的接种情况。多用于强化免疫评价、外来儿童接种情况评价及近期某种疫苗开展接种情况的评价等。

*实现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后,可设计计算机抽查方法,但仍不能摈弃现场抽查。

⑵ 调查内容:建卡率、建证率,疫苗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未接种原因,不合格原因等。

① 合格接种判断标准:免疫起始月龄正确,针次间隔正确,12月龄内完成规定疫苗的基础免疫,有准确的出生和接种日期,有接种单位或接种者的记录,受种方承认或预防接种卡证簿记录相符;

② 及时接种判断标准: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合格完成并且首剂及时接种。乙肝首剂及时指

出生24小时内接种,其它疫苗首剂及时指在免疫起始月龄加1个月内接种。

三、资料管理

免疫规划业务资料的收集应遵循实事求是、真实客观的原则,资料填写内容完整及时并符合逻辑,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篡改和随意销毁原始记录。

1、资料收集

按以下目录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每年度结束后装订归档保存。

表五 免疫规划业务资料一览表 资料类别 资料内容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实施细则,以及工作文件 上级相关文件等。 计划总结 年度工作计划、年度总结,各专题工作计划和小结。 会议通知、签到、内容记录和小结;培训的计划、通知、签到、内容、照片和小结;“4.25”宣传日活动计划、总宣传培训 结、情况汇总、原始资料(包括照片和宣传资料留样等)等。 强化免疫活动计划、总结,各类统计表格,区级强化免强化免疫 疫活动方案等。 外来儿童管理措施、管理情况总结、季度抽查报表汇总、外来儿童管理 季度抽查报表、季度抽查原始资料、查漏补种资料等。 业务资料册 按业务资料册目录打印并装订成册。 接种率监测 接种率监测月报表和年度汇总(1~12月合计)。 主动监测表、旬报表和其它免疫可预防疾病监测调查资免疫可预防疾病监测 料(包括麻疹等应急接种)等。 AEFI记录册、异常反应调查表、重大事件调查报告和处预防接种安全性监测 理措施等。 制品使用计划(年度计划、月计划)、使用月报表和年度冷链及疫苗管理 汇总表、制品出库运输单、测温记录和冷链设备档案。 预防接种室紫外线消毒记录、预防接种物品领用记录和安全注射 预防接种物品消毒记录、一次性注射器处理、销毁记录等。 接种率自查 1~6岁210名儿童接种率自查资料自查资料和汇总。 凭证入学资料汇总、漏种学生补种记录、学校接种现场学校预防接种资料 登记原始资料等。 预防接种索引簿、预防接种造册、预防接种现场记录册、预防接种现场资料 知情同意书等。 2、统计与报告

严格按照上报时限要求上报各类报表,包括接种率报表,疫苗使用情况报表等,具体要求见表七。

3、资料保存时限

表六 接种单位免疫规划资料管理要求一览表(2008年12月制定) 资料类别 资料名称 健康状况询问 疫苗知情同意书 预防接种现场资料 预防接种卡 接种流水册 接种索引簿 冷链及制品管理 免疫可预防疾病监测 预防接种不良事件 业务资料册

保存起始日期 接种当日起 保存年限 备注 本市儿童接种造册表 建卡日算起 2年 疫苗有效 期满后2年 2年 上小学 时转入学校 22年 22年 疫苗有效原始单期满后2年 据 2年 包括应永久 急接种名单 永久 永久 制品出入库运输单 制品使用和购买计划表 免疫相关疾病个案及暴发调查表 AEFI记录册 接收或购进当日 自预算月起计 接报日起 历年预防接种业务资料册 表七 免疫规划工作各类报表管理要求

报表类别 报表名称 接种率监测月报表 月报表 生物制品月报表 次月5日前上报 生物制品预算月报表 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记录 季度报表 外来儿童0~6岁建卡和接种情况调查情况汇总表 学龄前儿童掌握情况报表 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1月15日之前上报,年终附小结 每季度5日之前上报 报表上报区县疾控日期 次月5日前上报 统计时段 时限 保存 永久 计算机数据库 √ 永久 每月 2年 每季度永久 永久

接种率调查汇总表(210名) 每年11月5日之前上报 半年报表 凭证入托、入园、入学检查上半年4月15日前、下情况汇总表 半年11月15日前上报 生物制品预算年报表 年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报表 况报表 教育机构基本情况报表 强化强化免疫活动应种儿童登记与接种记录表 按要求统计上报 按要求上报 10月31日之前上报 永久 春、秋季永久 永久 年度永久 永久 永久 免疫报表 强化免疫活动接种儿童数汇总表

轮次 永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u1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