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更新时间:2023-04-15 13: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原有的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已无法满足产业升级和新领域新岗位对人才的新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原有证书专业技能含量偏低,证书信度效度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之间缺乏有效融通,尚未建立便于课证融通的学分银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一)内涵

在“1+X”证书制度中,“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是学生通过国家考试制度被录取后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相关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毕业后将获得由教育部门颁发的毕业证书。该证书能够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同质资格证的若干等级层次,依据学习成果等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二是指不同质的

职业资格证书。“1+X”证书制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X”的多种可能性,能够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高职学生,同时满足不同行业用人需求的多层次性。当前,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同时,积极考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二)重要意义

“1 + X”证书制度是新型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对于促进人才创业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制度设计的创新

“1+X”证书制度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要求,是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其新在于“X”为高职学生提供多种可能性,其新还在于它进一步融通了毕业证书和专业执业资格证书,让学生一专多能。该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2],为学习者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2.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1+X”证书制度能够“解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够紧密的问题,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3],能够实现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有效贯通,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它遵循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普遍性与针对性、长期性与灵活性等原则,

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

二、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现实困境的表现及原因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资历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的探索和创新,实施这一制度面临诸多困境,主要原因有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主体单一、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前景和发展趋势,参入实施“1+X”证书制度主体责、权、利制度政策落实不力,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协作育人融合不深,高职“双师素质”技能含量低,课证融通的平台少,“学分银行”课程标准难统一等因素。

(一)现实困境的主要表现

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是对“双证书”制度的超越、创新和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面临诸多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1+X”证书制度对接不畅问题;二是“1+X”证书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三是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融通不够问题;四是专业课程与职业领域的匹配不足问题;五是“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技能偏弱问题;六是现行教材、教法与“1+X”证书不适应问题;七是课证融通的平台和渠道匮乏问题(见表1)。(二)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1.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单一,未与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紧密结合

据了解,许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高职院校院部相关学术委员会来制订的,学术委员会主要由职业院校高职称教师和相关领导构成,企业行业专家和培训机构专家的参与度不够。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仅凭网络信息和借鉴相关职业院校的经验,没有对本地区经济

发展现状趋势做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而导致专业设置不准确,专业设置不准又导致课程建设开发与市场人才实际需求相脱离,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大相径庭,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相匹配的职业岗位,因此学生就业率低。

2.实施“1+X”证书制度主体责、权、利的政策落实不力

实施“1+X”证书制度主体责、权、利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管理监督考核院校外、院校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情况,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制定职业标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依照职业标准牵头组织开发教学等相关标准。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及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1+X”证书制度设计实施中承担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分配公平问题,虽然国家出台相关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但落实起来还涉及到各方的切身利益,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责任分担相互推诿,力求多享权益,少尽义务的现象。

3.学校、企业行业和培训机构协作育人深度不够实施“1+X”证书制度需要学校、企业和培训

机构的深度融合,由于学历证书涉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开设、专业知识难易度、技能规格水平、考核评价标准、学分学时等因素。在“X”证书方面,职业院校也需要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沟通,以便做好衔接,形成合力。由多元主体共同确定“X”职业资格证书

所含的职业技能范围、等级、层次、评价标准,职业培训机构同样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与学校沟通才能更好了解学生的专业基础情况,与企业合作才能了解企业行业的用人标准,以便培训适应企业行业需要的人才规格。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学校与企业合作只是形式上的,企业很少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出于各自利益考量,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学校没有形成良性沟通、衔接与合作。导致实施“1+X”证书制度主体之间相互配合不融洽,多元主体之间虽有合作之名,没有合作之实。

4.高职教师“双师素质”中的职业技能含量偏低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师70%都是原来普通高教

教师转型而来,且大部分都是师范类学校的毕业生,教师培养过程缺少职业技能和职业实践训练。转型后,虽然学校也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绝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笔试获得相关或相近专业的职业水平资格证,而不是职业准入资格证,这类教师虽然具有“双师素质”,但是职业技能含量低而且落后,职业岗位经验少,“双师素质”名不副实,真正拥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比率低,许多教师所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与任教专业不相符。有的教师为了应付评估考核要求而考取某一技能水平资格证,或者是职业准入资格证,实践操作考核环节缺失。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满足指导学生取得证书要求。同时,高职教师已获取职业资格证更新缓慢,出现了一证伴终身的情况。其次,学校聘用企业按行业专家能手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涉及工资待遇和管理问题,高职院校真正聘用企业行业专家能手作为任

课教师的很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须加强。再次,专业培养高职教师的学校不多,培养高职专业教师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不完善。

5.课证融通的平台少,匹配“学分银行”课程标准难统一

表现为国家级的“学分银行”平台覆盖专业课程范围不够,区域性的“学分银行”建设尚处在摸索阶段,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教育之间课程设置情况、课程标准制订和课程积分的积累和转换标准还在探索中。“学分银行”课程标准不一。课证融通所需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的基础和标准难以统一。课证融合配套教学资源匮乏,课证融通没有没有对应的课程支撑。没有建立有效的“学分银行”、学分认定、学分积累与转换标准体系,学分转换兑换相关学历证书的有效学分难以实现。

三、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应对策略

“职业教育是使人与职业相结合的教育过程,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双元育人、育训并重、面向人人为主要特征。”[4] 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在职业教育标准制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虽然作用不同,但缺一不可。为了培养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多元主体参与,协同育人

1.多元主体参与

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

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其标准制订、证书开发等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即需要政府部门相关专家、企业行业专家、高职院校教师及职业培训部门共同参与,从而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2.分工协作、协同育人

政府参与主要指宏观指导,提供相应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保障。企业行业主要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行业标准,为“1+X”证书考核提供技能依据,高职院校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主要结合政府政策导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行业用人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分工协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企业用人规格需求、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有机整合,并能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充分发挥多元协同育人的作用。

(二)市场标准确保证书的信度和效度

1.职业适应性

本文中所指的信度是“1+X”证书所含知识技能的可靠性,即人才市场的认可度,效度是指证书包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性,证书包含职业技术含量越高,其效度越高,越能得到学生和企业的认可。市场标准是衡量“1+X”证书制度的信度、效度的尺度。市场标准中,职业适应度是评价职业资格证书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指标,是检验“1+X”证书包含的知识技能含金量及学生职业竞争力的“试金石”。如果学

生获得证书后可以很快胜任相应工作岗位,并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那么就意味着证书具有极高的信度和效度。

2.动态市场反馈机制

资格证书的开发和标准的制订应该是动态开放的,能够随着产业的发展更新及时做出调整。“1+X”证书制度应该建立动态市场反馈机制,即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资格证书和调整资格证书标准;在标准设置、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师资培训、考核管理、证书发放等方面实现多元协同合作;建立证书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畅通企业、学校、学生和社会向培训评价组织的反馈渠道,促进培训评价组织调整完善标准;创新资格证书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如模拟岗位操作、工作流程讲述、面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等,这样资格证书才能获得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三)产教融合助推双证融通

产教融合不仅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也是实现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衔接的有效途径。产教融合能够将专业学科建设、学校发展与产业行业有效连接起来,让学历证书课程成为资格证书课程的坚实基础。

1.提高“1+X”证书的含金量

以产教融合助推双证融通,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够提高“1+X”证书的含金量。目前,高职院校应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设置相应的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教学要求、训练方式、教

学评价等,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满足生产岗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开发“同心课程”

“1+X”证书制度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培训评价组织合作,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需求作为证书及标准的开发依据,共同开发“1+X”证书课程标准。证书课程内容采用“同心圆模式”,即以职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技能能力为核心,通过“同心课程”,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内涵的有效衔接,实现课程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融通、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融通、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从而增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四)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课程的开设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把准市场需求的脉搏,课程建设与证书开发与市场对接。依据市场人才需求建立课程与“1+X”证书对接反馈机制,根据市场人才规格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证书资格知识技能标准,设置与学历证书与“X”证书对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保证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对应职业相关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以开封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在市场全球化和中国政府倡导“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跨境电商领域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抓住了机遇,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开设跨境电商课程,并逐步建立相关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逐步开发跨境电商水平等级证书标准,学生毕业获得相应水平等级证书,学生就业形势

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2.以市场需求优化课程内容

只有与学生考取“1+X”证书对应的课程内容,才是学校、企业和学生最欢迎的,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推动课程改革和内容优化,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人才规格要随之变化,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整合对接。以开封大学应用英语专业为例,由于国家实施了两孩生育新政,河南省迫切需要大量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原本开设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对于考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针对性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证过关率,任课教师应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和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材,让教学内容直接对应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利用“双师”标准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双师型’内涵既包括专业中的‘专’,又涵盖实践中的‘行’”。[5] “双师”标准即高职教师同时获得教师系列资格证和相关专业准入资格证或水平类资格证书。“双师”教师不但要有教师资格,还要有职业资格;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职业岗位实践。

1.创办“双师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根据高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应由教育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1)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采取四年学制,设置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运

用动态评价方式,学生达到“双师”标准则被授予“双师”资格,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2)鼓励扶持重点工科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以大三学生为培养对象,学生需经过三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一年企业的实习实训才能达到行业标准,获得资格证书者可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采用“2+2 学制”,即两年理论学习+两年企业实习实践,利用理论和实践交叉学习方式,以培养适需、适教、乐教的职教师范生。提高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双师型”教师应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6]

3.建设教师培训基地

对高职教师和新聘教师进行双向培训,企业为在职教师提供定岗实践的机会;学校则为受聘企业兼职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理论相关培训,从而形成校企人员双向协作交流机制。(六)以服务为导向改革教材教法

教材、教法是“1+X”证书制度实施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教材教法改革有助于提高“1+X”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

1.采取新教材编写模式

高职院校应该打破传统线性学科教材编写模式,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程序的编写上力求符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尤其是“X”证书的要求,“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7] 在教材编写模式上采用适合“1+X”证书的非线性的项目

式、模块化、工作过程式的教材编写模式,便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教材开发应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及时增加体现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行业、新产业和具有前瞻性的新领域的教学内容。教材应融入“1+X”证书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引入典型工作案例和实践操作内容,从而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内容选取方式。

2.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教法改革,推广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式。”[8]采用适合“1+X”证书制度教学研融合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教学方法等优化教学效果,采用角色扮演体验式、探究式、车间课堂、模拟职场岗位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七)“学分银行”实现课证融通

“学分银行”是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的核心,其运转机制与金融银行运行的基本原理相似,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分数进行存储、按照某一公认的标准转换与兑换的教育管理机制。“课证融合”是将高职学历教学内容、职业考证内容融合,学生获取学历证书的学分同时可作为获得“X”职业资格证相关的学分。

1.建立“学分银行”

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应加大“学分银行”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学分银行”建立提供政策保障,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学分银行”的建设,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将“学分银行”的建设作为促进教育体制创新发展的事业

来推进。其次,建立“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由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和相关教育培训机构领导与专家组成“学分银行”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并对“学分银行”进行整体规划与指导。再次,建立“学分银行”课程标准体系。课程标准是实现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的基础,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质量标准不同,即便是同类教育各个教育机构之间在课程命名、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和相关要求等方面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应按照教育领域主要涉及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这三种教育类型分别建立“学分银行”课程标准体系。最后,建立“学分银行”信息服务系统。信息服务平台是“学分银行”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

2.科学制订学分转换的条件和标准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对应、“X”证书培训内容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培训过程与专业教学过程的统筹安排,为实现“X”证书职业技能考核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的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奠定了基础。”[9] 学校在开发课程和制订课程标准的时候一定要针对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一定要有专业对接度,相同或者相近专业的课程积分可以作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学分。学分银行能够实现专业课程和证书相连,学分与学历相融、学历证书与“X”证书相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相对接,有助于实现课程融通。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专业情况将准入职业资格标准和水平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融入到课程中,使“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同时,尽可能

多地获取职业资格证,从而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课、证、岗”一体化。

总之,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是保障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面临着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不紧密、信效度不高、“两证”融通度不够、“双师”型教师素质不均衡、教材教法陈旧、课证融通平台与渠道缺乏等诸多问题,本文重点提出通过多元主体参与“1+X”证书制度建度、加快课证融通课程建设、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教材教法、搭建“学分银行”等策略确保“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tz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