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音乐教育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更新时间:2023-05-07 00: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44 页

目录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音乐教育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2)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音乐教育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9)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音乐教育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8)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音乐教育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27)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音乐教育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36)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44 页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音乐教育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8复试学员内部使用,终极模拟预测押题,实战检测复试复习效果。

2-资料仅供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

【答案】体育是人们通过身体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教育。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又称体育运动,泛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有目的、有组织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活动;狭义的体育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一起,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属于社会文化教育范畴,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受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人体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人的体能,增进人体适应能力,预防疾病,康复身心,健身、健美,延年益寿;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丰富个人的生活,娱人娱己有重要作用;③可振奋民族精神,发展国际交往,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④对社会生产也有促进作用,与社会教育、军事、医疗卫生、宗教、体闲娱乐活动密切相关。

2. 教学过程

【答案】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同时,它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能够强有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充分发展。

3. 义务教育

【答案】义务教育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义务教育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实行义务教育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特点包括:①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是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的费用,这是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共同点;②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是指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③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是指接受义务教育是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分初等教育(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44 页 (初中)两个阶段,义务教育的学制主要有“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等。

二、简答题

4. 试述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迅速异常,表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并朝着以下趋势继续向前发展: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扩大。到了20世纪末,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已经从微观的教育教学过程扩展到宏观的教育规划,从教育的内部关系扩展到教育的外部关系,从基础教育扩展到高等教育,从正规教育扩展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的教育扩展到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教育,从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扩展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等。

(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在赫尔巴特时代,教育学的基础主要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教育学基础包括了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如生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文化学、科学哲学、技术学、管理学等等。

(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就教育学研究角度而言,有的从科学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而言,也出现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咨询研究、开发研究等多种层次类型,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推动,构成教育学研究的完整体系。

(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教育问题领域的扩展以及研究基础和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也发生了快速的学科分化,教育学一个个组成部分纷纷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与此同时,这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又与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叉,出现了许多子学科、边缘学科。子学科、边缘学科与其他非教育学科之间,出现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和多种类型的综合,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知识的增长点。例如,教学论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分化出来的教学论与哲学和教育哲学综合产生教育哲学。由于这种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学科综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扩展了研究视野,深化了问题研究,使得当代教育学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当代教育学研究者们所关心的是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与此同时,当代教育学实践的发展也日益呼唤着教育理论的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6)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当今的世界是个不断走向开放的世界,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发展,教育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开展、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促成教育学的健康快速发展。

5. 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答案】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课外活动的特点包括: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44 页 ①灵活性。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程表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则不同,它不拘一格,灵活生动,如活动形式十分活泼,讲求实效,参加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方式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

②开放性。与课堂教学相比较,课外活动另一个特点是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因此,课外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生活领域,比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

③综合性。课堂教学是按学科进行的,而课外活动则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因此它能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智力才能的机会。即使是学科性的活动也不同于课堂教学;它更注意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④兴趣性。学生参加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样要遵循教学计划的统一规定,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⑤自主性。与课堂教学相比较,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大多是学生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组织、自主开展的。可以说,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他们是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辅导起着重要作用。

6. 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答案】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中主要的贡献是他关于有意义学习、认知同化与先行组织策略以及接受学习的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②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新知识与他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7. 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一般而言,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序性和阶段性

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即由高到低、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阶段性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

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同时要考虑各阶段教育的衔接。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44 页 (2)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的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大体相同。可变性表现为在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的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又有差异。

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3)不均衡性

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把握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4)个别差异性

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差异。

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整体性

学生发展的整体性是指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活动,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

学生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8. 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关系。

【答案】就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教育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从个人出发,依据内在需要来确定的,另一种是从社会出发,依据外在需要来确定的。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人自身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定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作为自己的目的。

由于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利益和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的,同时由于教育本身又确实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功能,所以教育目的取向不同就必然的。但是,二者共同弊病是它们都把自己的出发点强调到了极端的程度,完全排斥和否定了另一面的合理性,因此二者都是不科学的。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只有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等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才能有可能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

9. 简述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

【答案】(1)课程与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2)学生的需要与特点。

(3)教师的教学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th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