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更新时间:2023-08-14 05:36: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摘要:中华民族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家、风水、城市和院落的空间模式特性的探讨,指出其共同的特性围合,并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总结出“重生意识”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图式多重围舍。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式与民族性格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重生意识;围合院落;风水协调与传承建筑群落
1中华民族文化特点剖析
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原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引发了许多人士的探讨,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方面是地域环境的原因,也有漫长社会历史的原因,甚至还有人认为是人种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面、南面是“世界屋脊”和云贵高原,西北部是茫茫荒漠。“这一特征的地理格局遏阻了中国人的活动范围,以致形成了狭隘的地理观念,并使中国文化很难与外界文化产生大规模的交流。在这种长期的历史沉积作用下,中国文化日益自我封闭,自我完善,呈现出老成凝重之特点”。另一方面,大约在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脱离了狩猎经济而开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活动,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是引发了中华民族的定居生活。定居生活使以血缘为基础的民族组织得以迅速的发展,并逐步过渡到部落、部落联盟,形成以血缘和地域相统一的生活团体。定居生活方式的发展带来了农业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依赖于农业,依赖于土地,人们的活动范围
也依赖于生他养他的有限土地。这种生活方式使中国人重于安分知足,崇尚和平,对人采取容忍的人生态度。重生意识导致中国人注重感情实利的特点,导致宗教意识的格外淡薄。正因为重生,所以中国人才看重“礼”,看重社会的安定,看重自身的安全,看重人际关系的融洽,看重繁育后代和烹调膳食,看重生活环境的安全感。
2“重生意识”下的中国建筑文化
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知道,行为受思想的支配,一个民族的集体思想与其民族性格特征息息相关,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我们发现其鲜明的特征———“围合文化”。中华民族的重生意识,强烈的家庭观念,导致了中国人内向求静的性格,导致民族危机感的丧失,导致中国人对安全感的格外重视。人们在这种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创造的赖以生活生存的建筑空间,明显地显现出强烈的“围合文化”。住宅以院墙或房间本身围合起来,城市一般有内外两层城墙,甚至大到一个国家也有城墙———万里长城所围合。
2.1国家围合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国土版图呈现出明显的围合特征。东南面为浩瀚的太平洋,西南面是“世界屋脊”和云贵高原,西北部是茫茫荒漠,剩下的北面是不算太高的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成为一个大豁口,外敌容易从此方向侵入,于是从秦朝开始,国人从渤海之滨到河西走廊修建了延绵近万里的防御工事——长城。这样东南以海洋、西
南以高原、北以长城将整个国土围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安全的空间。
2.2风水
中国传统建筑在选址上极为重视周边环境的围合感。风水观认为城址(宅地)后应有龙脉、主山,前有案山、朝山,左有左辅、外护,右有右弼、外护。这是风水建筑的理想模式。基地前后左右都以或高或低的山岗围合,形成一种较为封闭的空问,其根源之一是渴求居住环境的安全感,是对围合空问的偏爱,是重生意识的体现。
2.3院落
中国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往往很枯燥,缺乏吸引力,但这并不说明中国人对公共空间的漠视,事实上,中国人对公共空间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识,中国人更重视小公共空间的营造,他们的公共空间被凝缩成一个个被墙围合下的家庭院落。因此,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必须研究这些被“围合”起来的院落。中国建筑的显著特点是院落的形成,这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陕西岐山风雏西周建筑遗址平面。该建筑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建筑。由前后两院落组成,中轴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和后室间以通廊相连。两侧为通长厢房,将庭院围合成一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三合院,还是云南的三厢一照壁,或是客家的土屋,甚至江南的厅式建筑,都有强烈的“围合感”。
3追求协调与传承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
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过如西方视建筑为永恒,不朽,纪念物的思想,当然也就谈不上与自然抗衡了。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加古建筑的稳定感。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轻盈通透,给人以灵动的观感。硕大的屋顶铺以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给予建筑一种柔性的适应感,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取得了相当的和谐。
中国建筑适应顺从自然,还表现在对房屋基地和方位选择的高度重视,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堪舆风水学说。对此,李约瑟博士曾指出:“再没有其他地方表现的象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
4建筑群落
宫殿建筑艺术在形象上的特点:即都十分注重渲染建筑宏伟壮丽的气势。集权政体的最高统治者都想通过建筑艺术来显示帝国的实力和威严,来象征王权的至尊和永恒。中国宫殿强调的是群体,通过一
连串空间和实体的组合与交替,来烘托某一特定的主题。
在中国古建筑中,尽管也存在着某一中心的单体建筑,但从整体建筑来看,他并不占压倒一切的优势。就好比是故宫的太和殿,如果将他单独置放在郊外的山水之中,他就并不显得很大,其艺术感染力与凡尔赛宫是不能相比的。但是,由于在他的前面建造了五座门楼以及有众多的庭院空间做铺垫,因此他的艺术魄力和气势得以大大地加强。从宫殿的平面布置上看,中国宫殿有着严格的主次,内外等级。他的外朝和内寝是完全分隔的“,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这一封建礼制思想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最为突出,内寝因是后妃居住,所以呈全封闭状态,建筑密集,安排有各种功能的房屋,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小天地。建筑的等级甚至在并列于大台基上的三大殿上也反映出来:太和殿级别最高,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是皇帝大朝的准备用房,就只用单檐四角攒尖顶,保和殿是宴请重臣和举行殿试之外,地位比中和殿重要,于是用了重檐歇山顶。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建筑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讲求围合、院落,注重人文风水,历代传承,追求建筑群落营造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门都不约而同的加入了本国本民族的设计元素,中国传统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正在于此,我们应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并且了解掌握其精髓,为今天的设计实践提供本土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朱江. 浅析山西丁村院落建筑空间艺术特色. 科学之友 , 2011, (03)
[2] 王小乐, 谢朝. 龚滩镇簇群式民居建筑的分析. 低温建筑技术 , 2011, (05)
[3] 刘晨晨. 论中国传统环境营建中的艺术规律. 作家 , 2011, (06)
正在阅读: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08-14
云南省概况10-26
澳门特别行政区咨询工程师考试组织与管理强化试题每日一讲(1月2506-28
全国身份证号前6位归属地速查表07-31
立足本职求突破 创先争优促发展演讲稿05-21
2018逻辑学导论课后答案09-07
综治工作自查报告03-28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05-22
关于在局机关开展全员健身活动的实施方案04-13
- 供应商绩效评价考核程序
- 美国加州水资源开发管理历史与现状的启示
- 供应商主数据最终用户培训教材
- 交通安全科普体验教室施工方案
- 井架安装顺序
- 会员积分制度
- 互联网对美容连锁企业的推动作用
- 互联网发展先驱聚首香港
- 公司文档管理规则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 如何选择BI可视化工具
- 互联网产品经理必备文档技巧
- 居家装修风水的布置_家庭风水布局详解
- 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中国石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 【知识管理专题系列之五十八】知识管理中如何实现“场景化协同”
- 网络推广方案
- 中国石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详解胎儿颈透明层
- 中国
- 解析
- 特征
- 传统
- 建筑
- 文化
- 奥林巴斯CCD工具显微镜校准步骤解释图-20091215
- 14-软件定义网络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 学习部加强晚自习监督计划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 民航安检应对旅客刁难处置典型案例分析
- 2001-2014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网络整理
- 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
- 二元一次方程组经典习题讲解 - 副本
- 高校图书馆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
- 材冶学院青山校区考试安排
- 2010年3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中学用心肺复苏模拟人
- Xilinx FPGA 引脚功能详细介绍
- 医疗设备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制度
- 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整改措施
- 印刷厂中设计师需要注意的七大印刷事项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腹板裂缝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 怎样估计电源负载瞬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