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04 11: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肖红艳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课题编号:1137)
一、课题申报和研究情况简介
我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快速发展的制造业要求既懂技术又会操作和管理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中职学校承担了这部分人才培训培养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一)课题申报的背景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培养加工制造类人才,一定使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大国。尤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使我国从加工制造大国走向加工制造强国。在此背景下,加工制造类专业发展遍地开花,欣欣向荣。其中湖南共有中职学校 所,娄底共有公办职业学校5所,所有这些学校都开设了加工制造类专业,绝大部分私立学校也开设了此专业。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更是红火,在校学生占全校人数将近一半,约1500人。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以“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思想,力求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调查研究,分
1
析企业用人要求、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特点和中职学校教材特点等,达到上述研究内容的科学、均衡、协调、有效一致,探索形成一套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获得立项后,课题组认真讨论了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明确了成员的详细分工。在确定了每一进度阶段的方案后,课题组全体成员随即投入到了紧张的研究当中,并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注意搜集相关资料
接到立项通知书后,项目主持人立即组织项目研究人员进行,了详细分工和研究思路、研究步骤设计,到纬创资通(昆
山)有限公司、苏州罗技电子公司、威海富丽有限公司、深圳富士康公司、昆山恒源机械厂、湖南远扬煤机有限公司、三一重工、
湖南煤炭机械厂、湖南三星锻造有限公司、湖南创安防爆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用人要求,撰写调研报告;到双峰职业中专、隆回职业中专、新化职业中专、娄底职业中专、安徽科技学院、桃源职业中专、汨罗职业中专等学校调研,了解加工制造类专业的开设情况,课程开设、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到涟源市教育局、娄底市教育局收集娄底和湖南职业教育加工制造类专业的开设情况,在籍学生情况,学生毕业去向,对口就业率,
2
工资情况;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情况、人才培养要求等等。
2.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会议,达成了一下共识:①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总体路线,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与课题研究组织领导机构→调查了解情况(学校、学生、企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分组研究各项内容→定期总结,做好各项小结工作→建立研究资料档案→课题研究总结→评审→示范推广→后续(动态)评估。②确定了课题研究的进度,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③课题研究成员进行了具体详细分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开题报告、最终研究报告、各研究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 由肖红艳负责,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基础性研究由梁月明、李正谋负责,课程体系构建,辐射示范推广应用研究由李 强负责,主干专业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研究由贺聪和负责,师资队伍建设、考试、考核评价模式研究由肖汉仁负责,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由李高伟负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体制机制研究李伟辉负责。④研究成员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3.课题组成员及异动情况
姓名 性别 龄 年职称职务 位 工作单长 专分工 异动情3
况 肖红艳 男 42 高级讲师 涟源市教主持全 工贸职业中学研盘工作 等专业学校 究、 梁月明 男 9 4高涟源市教育管理研究 教究 课题研 级讲师、工贸职业中副校长 中等专业学校 指导 课题实李正谋 男 5 4学高级教务主任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涟源市 学管施、评价检理研查、档案管究 教理 课程体系研究 李 强 男 8 3师 讲 工贸职业中研教等专业学校 改 贺聪和 男 3 4师 讲涟源市教工贸职业中研教等专业学校 改 优质核心课程研究 肖汉仁 男 8 3师 讲涟源市教工贸职业中研教等专业学校 改 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合 李伟辉 男 9 3师 讲涟源市教研工贸职业中研教作工学结合究方向等专业学校 改 方面 教实训基地研究 考试考异动 研究方向异动 研汤玉斗 李高伟
男 6 3师 3师 讲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研教等专业学校 改 男 7 讲涟源市教工贸职业中研教核评价模式究方向4
等专业学校 改 谢良雄 3师 讲涟源市教研究 信息化异动 男 6 工贸职业中研教教学与资源等专业学校 改 库建设
4. 统计数据的取舍与整理
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来的数据,都经过科学取舍与整理,力求客观、全面、真实、科学,由具有丰富数学和统计经验的高级教师、教务主任李正谋同志负责。
5.课题论文的写作
根据调查资料、查阅资料、亲自实践,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分析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研究:① “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②课程体系研究。③主干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设置研究。④师资队伍建设研究。⑤实训基地建设研究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研究。⑦考试、考核评价模式研究。并最终将这些研究成果写成学术论文发表。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根据“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构思,我们团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5
1、“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课程体系研究。
3、主干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设置研究。 4、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5、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研究。 7、考试、考核评价模式研究。 8、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二)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方法以调查研究、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重点在于
1.企业调查法、学校调查法、管理部门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2.理论分析方法。
3.教学实践法。 4.文献研究法。 三、课题主要研究结论
(一)建立了“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引企入校,创建生产性顶岗实训环境,进一步加大订
6
单联合培养额度,培养既懂理论又会熟练操作的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基础理论学习(教室)→实习、实训(车间)→总结与理论巩固(教室)的程序达到从理论提升到实践提升的小循环;通过企业见习→学校实训→实习→学校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实现大循环。
企业实训大循环企业体验实训校内生产实训企业生产实训企业顶岗实训( 生产关键阶段)企业就业实训第1学期(课程学习)第2学期(课程学习)第3学期(课程学习)第4学期(课程学习)第5学期(企业主修课)第6学期(企业文化)校内实训小循环
人才培养模式图
(二)“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探索重构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为向导、以现场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将教学内容与当前
7
机械加工技术岗位和新技术紧密结合,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引入课程内容。参照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排序,突出技能培养。教学设计上形成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工作任务、学习任务,精心设计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打造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的“无缝对接”。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专业核心能力 项目课程 机械设备操作岗 T1: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 T2:手工零件制作 T3:普通机床零件加工 T4:零件的测量与检测 T5: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机械装配调试岗 与检验 T6: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调试与维修 T7:机械设备部件设计 T8:工艺文件编制 T9:CAD/CAM软件应用 T10:数控加工与编程 T11:机电产品生产管理T12:机械设备配备、更新和改造 T13:机床维修质量管理与质量分析 T14:根据有关标准进行矿山机械修竣验收 T15:机械设备日常保养机械设备维护检修岗 机械设备改造与工艺设计岗 售后服务技术1.识图能力与计算机绘图能力(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 2.零部件的公差与配合关系 3.电气元件识别能力 4.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应用能力 5.机械设备操作能力 6.机械拆装能力 7.维修与检测工具使用能力 8.机械电气的安装与维修能力 9. 精度检测能力 10.机械设备可靠性分析处理能力 11. PLC技术应用能力 12.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13. 传统机械设备的升级改造能力 14.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和数控中级工或高级模具钳工的能力 15. 制定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与管理方案 16. 基层生产组织能力和质机械制图 机械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 车工工艺 钳工工艺 数控加工技术 CAD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基础学习课程岗位综合实训 拓展学习课程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化”课程体系
(三)“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
8
模式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专业课程采用“理—实”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 “教—学—做”中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不仅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化课程特点,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仿真实训、信息化等手段。
(四)“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评价
改变以前的学科体系评价模式,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化课程特点,采用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综合评价学生和老师,更加注重实际和动手操作能力评价。健全、完善原有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教学管理制度有效运行机制。推行信息化管理,创新教学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改革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重视校企共同制定实习管理制度,提高实习教学管理水平。
1、“三级教学管理体制”建设
完善由学校、机械加工教研室和教师组成的层次合理、职责明确、权限分明的三级教学管理机制,采用理事会成员、行业协会、教师、学生、专业负责人、督导、毕业生、用人
9
单位、家长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评估。形成对教学多角度的评价,以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合理性。
2、多环节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完善将专业文化理论测试、项目评价、专业综合能力测试、顶岗实习评价、技能等级评定等多个环节共同组成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其中项目评价、顶岗实习评价、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三个环节均采用校企专兼教师共同参与的项目完成结果互动式答辩过程形式进行,在考核上更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通过考核,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教学过程评价机制建设
在教学进程初始阶段,要针对教学环境、工作情境、学生学习水平、项目课程设计等进行初步评价,以便了解情况、协调配合、因材施教。
在教学进程中,对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师生关系、教风学风等进行定期的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质量。
在教学环节结束时,对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课程教学管理水平等进行系统的总结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选等各项工作密切联系起来。
10
4、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机制建设
根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基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特性,由理事会制订涵盖所有实训项目的考核标准,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并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与本专业评价相结合,开发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的综合表现,使训练、考核得到充分落实的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机制。
(五)“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材建设
根据机械加工技术岗位分析结果,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将《机械制图》、《车工工艺》、《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四门课程建设成优质核心课程。其中《数控加工技术》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车工工艺》、《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按照校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
在完成4本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外,再编写4本校本教材。与远扬煤机、三一重工、湖南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湖南创安防爆有限公司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矿山机械数控编程与加工》、《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矿山机械加工工艺与技能》、《矿山机械电气控制》4本工学结合校本教材。通过教材建设,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与企业对接。
11
(六)“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建设
依托职教新干线和校园网,建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网站,融入学校专业群落网站,为师生和机械加工技术人员提供包括网上学习、在线辅导、考试评价、证书考核等服务功能,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
在学校信息化办公室的指导下,由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制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内容、任务分工。建立专业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制定相应的管理实施办法。建设专业标准库:建设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行业标准、岗位技能竞赛方案、机械加工综合实训项目、主干课程的教学教改案例等数字化资源,并能够在学校网络教学法平台、教务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下使用。建设专业教学素材库:开发机械加工《机械制图》、《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课的网络课程,核心课程的考试试题、教师授课用PPT电子教案、课程教学大纲,做到门类齐全、检索便捷。建设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首批拟建设包括机械制图、车工工艺技术、数控编程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课程的建设内容包含:电子课件、实训范例、操作规范、练习题库、评价系统等。满足本校学生和社会培训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建设仿真实训系统:与娄底市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发机械加工虚拟仿真教学实训软件,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12
(七)“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建成工位足够、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生产设施配套齐全,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职业培训及对外技术服务需要的实践教学条件,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和建设内容:
1、建设要求
(1)按照矿山机械与工程机械制造生产流程,整合学校实训中心与实训室等资源,建设涵盖矿山机械与工程机械制造技术主要领域、功能完善、具有省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加工制造技术中心”。
(2)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共赢合作,引进矿山机械与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企业入校,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3)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2、建设内容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扩建现代加工制造技术中心,新增CAD/CAM室、数控加工车间、数控系统维修实训室、测量技术实训室、矿山设备装配与维修实训车间、机械设计实训车间,购置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设备。引企入校,营造
13
真实企业生产环境,完善现代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实训功能和顶岗实训功能。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新增华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华菱涟钢有限公司、洪源机械制造厂、湖南湘中机械制造厂等校外实训基地4个,新增顶岗实习岗位350个。
(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现代加工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管理,建立现代加工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实训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制度,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新开发实训项目15个,占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35%。
(八)“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培养。适应专业发展需要,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聘请并培养来自企业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带头人遴选机制,确定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以二年为培养周期,明确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并进行年度考核、评价;
明确专业带头人标准。专业带头人应具备五种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课程建设与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研教改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能力;通过主持或主要参与重大应用技术项目研发,提高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能力;完成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理
14
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并在区域行业内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成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的专家。
参加国内先进职教理念学习10天以上;参加国内机电技术脱产学习30天;专业带头人到长沙三一重工有限公司实践锻炼2个月;每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完成1-2个课题,在专业刊物上发布1-2篇论文,进行1次机械加工技术方面的讲座。
骨干教师培养。适应专业发展需要,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省级骨干教师,聘请并培养来自企业骨干教师。
完善骨干教师遴选机制,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以二年为培养周期,明确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并进行年度考核、评价;
明确骨干教师标准。骨干教师应具备四种能力:应用技术动手操作能力、课程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研教改能力;通过下企业锻炼和技能比武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完成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能力,并在区域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根据选拔标准将骨干对象选送国内职业教育发达发达地区进职教理论学习30天;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有1-2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
15
学能力,有1-2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定期聘请专家讲座,提高骨干教师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骨干教师到远扬煤机实践锻炼2个月。
“双师型”教师培养。严格落实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办法,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师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专业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造就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学校青年教师为主,再从企业聘请专业教师,确定培养对象。
严格落实制度,培养对象每年下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2个月;建立专业技能认证考核与企业锻炼考核制度;专业技能比武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专业新技术、新技能考核;落实专业教师校本培训;新设备操作能力培训;贯彻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专业教师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兼职教师的选拔、培训、聘用等管理制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合作企业引进兼职教师,建立50人以上的兼职教师库。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兼职教师专门管理机构,完善各种管理制度,选拔、培训、聘用、考核制度。从合作企业引进兼职教师,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强化聘用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装入兼职教师业绩档案。建立兼职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机制。
16
(九)“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运行体制、机制建设研究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成立产业联盟,建立人才需求预定机制,建立有利于专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依靠产业联盟,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企业产业联盟实行理事会制度,制订联盟章程,制订联盟企业遴选制度,明确联盟企业职责和运行管理流程,建立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运行机制。例如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成立矿山机械制造产业联盟,组建由远扬煤机、湖南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湖南湘中机械有限公司等20家煤炭机械企业和我校组建的矿山机械制造产业联盟,做到资源共享、产品共研、人才共育。
依靠产业联盟,加强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依托产业联盟,积极探索具有示范意义和地方特色的工学结合新模式,强力推进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创新建设;建立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与产业互动机制、工学交替的运行机制。
依靠产业联盟,加强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建设。例如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依托矿山机械制造产业联盟,重点与三一重工、远扬煤机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创新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模式,建立校企联动机制,
17
建立顶岗实习企业遴选机制,制定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企业管理制度,编制学生顶岗实习日志、教师顶岗实习指导周志等记录文件,制订顶岗实习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学生顶岗实习率达100%。
四、研究成果及效益
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本课题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与访谈、亲自实践与提炼的基础上,发挥集体的智慧完成的。
(一)目前已分别在全国核心刊物、省级刊物和地方刊物发表论文十二篇:1.《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肖红艳;2.《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肖汉仁;3.《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评价模式建设研究》汤玉斗;4,《谈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李强;5、《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李伟辉;6、《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李伟辉;7、《谈中职机电专业“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教学》肖红艳;8、《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李高伟;9、《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研究》贺聪和;10、《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龚锡奇;11、《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谢良雄;12、《教
18
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肖汉仁。这些成果都有一定的借鉴、示范和推广作用。 (二)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已经成功申报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获得120万元建设资金,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
(三)《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突破与创新之处
(一)从研究现状来看,直接研究中职加工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在总体上所占比例很小,然而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又开设得如火如荼,采用一种最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培养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选题上有突破;
(二)采用“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又有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懂得企业的岗位要求,懂得具体工种操作要点,能很好的融入企业。同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敬岗爱业,协作精神佳,成为企业的抢手货。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既做到了教室、车间的理论与实践小循环跟进,又做到了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学生
19
的毕业之日就是他们的正式上岗之时。
(四)“教”与“学”关系上的创新,构建“教、学合一”、“学、做合一”的教学关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学模式。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企业热情不高,有些企业不原意接收中职学生实习实训;
第二、学生所学专业基础化课程和专门化课程的比例分配问题,人才培养基础化与用人单位用人专门化的涵接问题,人才培养专门化与职业岗位变化迅速的涵接问题;
第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资金来源问题;
第四、研究人员的研究资金来源和精力不足问题。
20
正在阅读:
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11-04
过程控制试卷09-23
我学会了一样本领作文400字07-02
艾米莉&183;狄金森:谜一样的诗08-10
石油流量计在线检定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06-08
231159 北交《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在线作业一 15秋答案01-26
危害物质控制程序08-18
12中旬 许 波 邱国华 浅谈园林施工中的质量管理03-11
2012公务员申论写作技巧05-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结题
- 加工制造
- 人才培养
- 模式
- 报告
- 研究
-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