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变化趋势

更新时间:2023-04-26 12: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变化趋势

HZY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XXXX专业,南京 210044

摘要:2001年12月11日,对中国来说是里程碑的一天,当天在卡塔尔多哈,时任多哈会议主席卡迈尔落槌,宣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此中国人民的生活无可避免被卷入国际体系之中,从我们步入其大门开始,WTO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甚至政府行政。我国商业制度环境明显改善,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跃升为全球第三位贸易大国。贸易顺差连年扩大,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大量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对外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建立,贸易大国地位得以确立。然而,这些繁荣所伴随的贸易摩擦增多、外贸经济效益低下、环境代价高昂等不和谐音也日益突出。在此,本文将通通过浅析我国外贸发展中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外贸依存度、贸易条件等几个主要方面分别加以计量检验和比较研究来分析入世前后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变化状况,进而探寻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为实现贸易强国目标献策。

关键词WTO 贸易外贸经济全球化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建国60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经济贸易,结束了旧中国不平等、受剥削的对外经济贸易历史;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贸易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对外贸易领域从货物到服务不断拓展,规模从小到大不断扩大,质量从低到高不断提升。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今天的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自信的步伐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以贸易大国的英姿屹立于世界经济舞台。

(一)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并明确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随后,我国又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这是我国经济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提出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外贸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过渡,由指令性计划为主向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国家逐步开始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20世纪90 年代后,将外贸体制改革与调整汇率和关税等配套进行,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

兑换,官方汇率与市场浮动汇率并轨。外贸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外经贸协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在大力改革外贸宏观调控体系的同时,对原有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是对国有外贸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核定地方和外贸总公司的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各专业外贸进出口总公司与大部分省市外贸专业分公司脱钩;取消对出口的财政补贴,大力推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实行以大类商品区分的全国统一的外汇留成比例办法,为企业平等竞争创造条件;对国有外贸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1]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对外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2001 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5097亿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2 万亿美元大关,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4倍多。2002-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以年均25.9%的速度增长,7年进出口总值合计10.5万亿美元,占我国60年进出口总值的71%以上。我国从小额逆差转变为巨额顺差,从外汇极度短缺发展成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1950-1977年,由于各年的进出口规模较小,各年的贸易差额也较小,其中新中国成立的头6年全部为逆差,平均每年逆差约8.5亿美元,其后年份为小额顺差或逆差;1978年以来,随着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和出口竞争力显著增强,相应的顺差大幅增加。1995年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67亿美元。2005 年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货物,贸易的大额顺差导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了长期顺差状态,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8年末达到1.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六十年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到2008年达到8%以上。其中,我国的出口总值在1950年全球排名列第27位,经过30年徘徊到1980年上升到第26位,此后排名直线上升,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6位,2004-2006年稳居第3位,2007-2008年上升到第2位,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加工生产基地。[2]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较为平稳,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有限,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依然活跃;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在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中,我国各级政府与部门大力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大力度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积极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外贸宏观调控效果逐渐显现,对外贸易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1)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199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461.8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74.4%,到200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到2397.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0.1%,2006年达到7369.5亿美元。

(2)进口增速明显上升

一直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市场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中国香港这四大传统市场。我国出口市场结构的这一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国际分工格局和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这种市场结构虽然有助于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形成更紧密的分工体系,但过于依赖这些出口市场不仅使我国工业制成品容易成为各种贸易壁垒制裁的对象,而且会削弱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和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

(3)新兴市场进出口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巩固传统市场,同时积极推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目前,欧盟仍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美国是我第一大出口市场。与此同时,我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则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国与10大经济体(欧、美、日、东盟、香港、韩、台湾、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以外的国家(地区)进出口1636.9亿美元,增长38.9%,高于整体进出口增速15.5个百分点。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二、入世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贸易大国。但是贸易大国并不等同于贸易强国,贸易大国是一个从量上考察的概念,而贸易强国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类型多元的国家贸易竞争概念。鉴于贸易强国定义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何谓贸易强国,现今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但一般来说贸易强国应具有下列特征:

(1)出口商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

(2)出口商品结构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把更多的附加值留在国内。

(3)出口企业具有较高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的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4)本国企业掌握、控制出口产品的关键技术、知识产权,拥有较多的自主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5)进口商品结构以资源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6)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7)贸易对经济具有长期且稳定的贡献率,外贸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型转为质量、效益增长型。(8)在国际分工中应处于比较高的地位。

(9)人均经济指标达到较高水平,比如说人均贸易额。

(10)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有比较高的影响力。

(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对比以上贸易强国的内涵与评价标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与美、日、英等世界上的贸易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贸安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我国的总外贸依存度从198 年的 12.61% 提高到2001年的44.72%,2003年达到60.37%,2004 年进一步上升到69.80%,达到历史最大值,2007年也接近70%。出口依存度也1980年的 6%提高 2007 年的 39.19%。远远超过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08年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预计将高达 50%。一旦因资源问题而使我国贸易发展受阻,则我国GDP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从外贸依存度和贸易安全的角度来看,中国也还不是贸易强国。

(4)服务贸易发展落后

目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不仅落后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甚至低于世界服务贸易水平。

(二)中国目前应采取的措施

改革开放 30 年的奋斗历程,实现了贸易小国向大国的转变,今后的目标必然是从贸易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要想加速转变速度,中国应采取相关措施。

首先,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应大力推动重点行业服务贸易的发展,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发挥文化传统优势,并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大力促进以海洋运输为主的运输业,扩大建筑服务出口,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注册会计师服务、中医药服务、技术服务出口,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

其次,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新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植适应当代科技进步潮流的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引进跨国资本,实现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最后,创建公平竞争的环境,运用国际经济通行规则保护我国对外贸易利益。政府应该重点当好指挥者的角色,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步伐,创建公平竞争环境。贸易强国一个突出的特征表现在它不仅是贸易规则的参与者,更重要的,它是贸易规则的制定者、主导者。我国应积极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使得这些规则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源头上保护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利益。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有比较高的影响力也是符合贸易强国内涵的要求。

三、总结与展望

六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经历了曲折艰难,也创造了辉煌成绩,在世界贸

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虽然已成为贸易大国,但是距离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我国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扭转;脆弱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已无力继续支撑大规模出口。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贸易壁垒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王雷 2003

[2]《国际商务研究》李邦君 2005

[3]《中国科技信息》刘世鹏 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s8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