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安全的认识与分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9 07: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生态环境安全的认识与分析
ⅹⅹⅹ
(ⅹⅹ大学ⅹⅹ院,学号ⅹⅹⅹ)
摘要:立足于现实状况,致力于安全研究,认真秉行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在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大量资料阅读为背景,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下运用安全工程的核心理念和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力求以最简明的方式去认识和分析生态环境课题。加深读者对生态环境安全的了解,形成并提高全民生态环境安全意识,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常识。增强相关专业领域研究者的安全观念,运用并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层面,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生态环境安全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仍需要不懈的努力和研究。 关键词: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生态环境安全;安全理念;认识分析
0引言
人类社会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艰难前行,凭借着全人类的勇敢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和灿烂的现代文明。今天的文明必将成为明天的历史,明天的文明又会怎样?答案在于今天的我们做了什么。工业革命在给人类文明书写浓墨重彩一笔的同时也间接地加快了人类摧毁自身文明的步伐。工业革命在带来大机器时代的同时也把资本家带来了,从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开始了历史的角逐;工业革命在带来火车、汽车与飞机的同时也掀开了资源掠夺的历史序幕;工业革命在带来坚船利炮的同时也开始了亚非人民深重灾难的殖民史,开始了席卷全人类的惨不忍睹的战争史。今天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一个崭新的时代,虽然大战已远去,殖民史也已基本结束,但是放眼全球世界却并不太平。一个新的历史性难题已悄然而至,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全球生态环境安全。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局势不容乐观,全球各地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等日趋频发;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暖令人堪忧;臭氧层空洞已不可小视;空气污染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许许多多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接踵而至,亟待我们去解决。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环境安全?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状况怎样?人在生态环境安全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人们应该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是本文即将给大家阐述说明的。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唤起人们的生态安全观念,增强人们生态安全责任感也是本文要旨之一。本文主要采用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叙述。
1生态环境安全概述
1.1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
什么是生态环境安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生态,什么是环境。
生态,生态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
[1]
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从以上两个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出,生态环境安全即是指维持生物正常生存状态的并使该状态稳定发展下去的一切事物,这个一切事物的安全的(积极有益)状态就是生态环境安全。事实上引用二本身就是生态环境的概念,但冒然的将其调整为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是不妥的,因此在这里我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需要在概念中把握以下一些内容:一切事物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它既包括生态环境中的物质流也包括不可改变或短期内无法改变的规律和方法等;在时间上这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属性上这是安全的、积极有益的。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生态环境安全的理解,我尝试性的提出自己对相关概念的拓展认识,补充如下:
环境一词,在引用二中由于引用著作局限于专业领域,表达的意思有所片面,那到底环境是什么?我认为“环境”这个词用类比的方法讲它是一个具有“可缩性”的词即当我们在环境前面加上不同名词的时候它的指向是不同的,它指代的范围是有区别的。但无论在它前面加上什么样的名词,环境的本质意义是不变的。环境强调的是世间万事万物(小可以小到夸克微粒大可以大到宇宙苍穹)的属性、存在状态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环境是个很大的概念。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认真思考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概念在联系与区别上有很矛盾的一面。毋庸置疑人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当人与人的关系达到某种程度和当人对土地的依赖达到某种需求时社会就被催生了,由此而形成的环境我们即把它成为社会环境。但究竟二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限于笔者水平还无法解释,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就像是苹果与西瓜的关系,我们不能说西瓜更大苹果就是西瓜的一部分同样我们不能说葡萄很小葡萄就不是水果的一部分。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笔者认为这二者之间的界定是明显的,它们之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从属关系。
1.2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安思危”等等一些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积淀和传承。面对今天的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现状,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古代先民尚且有如此情怀,然而今天的世人却无知漠然,试问我们心安理得吗?
诚然我国在资源储备的总量名列前茅,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很少。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却往往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在物质水平低下和文明相对落后的年代,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的有意向消费心理也会提高,伴随着高消费和人们对资源占有欲望的增强,必然引起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这个问题的凸显和激化。因此现代社会的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有必要的。
[2]
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不容乐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石油,我国自身油田优势并不明显,位于东北一代的油田大多处于开发的中后期且原油含水量高,自然递减严重。海上和西部地区油田条件复杂,勘探开发难度都较大。
水资源占有量,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
粮食问题,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的人口增长向粮食生产提出了迫切要求和严峻挑战。
我国可耕地面积少且利用率低,森林砍伐破坏严重,草地沙化日趋突出,海洋污染范围扩大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时刻牵挂着我们的心。
总之,中国生态环境安全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积极行动起来维护和改善中国生态环境,为中国生态环境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1.3全球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放眼全球,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前景堪忧。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日趋严峻。这些问题都急需全人类去携手解决。
2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在《中国生态环境安全》一书中,作者开篇即提到:最大的安全问题,并不是“战争”,而是“生态环境灾难”。这个观点一下把“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摆在了一个极高的地位,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怀着谨慎的态度,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思考,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如果真的要寻根纠源的话,最大的安全问题应该是两个即:人的不安全心理和生态环境灾难。人作为能动的主体,在任何系统的分析中都是不可忽略的。人与环境的矛盾作用和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世界发展的源头和动力。
行文至此,我搁笔思量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哪里呢?我想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就蕴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分析生态环境安全我们要既立足于现实又必须放眼于未来。为了强烈突出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从负面来讲就是不安全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到底给我们产生了什么影响。“敢于直面现实,不自欺欺人,不悲观厌世,怀揣梦想,契而不舍,科学实践”这是我认为我们在对待生态环境问题上应有的精神品质。生态环境的破坏简明扼要的讲就是:第一,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窘迫了;第二,使生活的环境恶化,无法满足生活条件,迫使人们背井离乡;第三,夺去人的生命和人类创造的文明。对于处于物种分级最高层的人类尚且有如此境遇,那么对于其他物种而言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是致命的,它将导致整个物种的绝灭。事实上的确如此,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一些珍贵物种在消失并且这个速度在加快,难以想象再过多少年?是否人类也将会迎来这样一场浩劫。 2.1历史的启示
一个国家、民族或者说是部落都是处在并且长期处在一定的地域范围的,并且这个地域在物质条件上是相对优越的。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国土面积广袤,所跨经度和纬度范围广,拥有绵延数万公里的海岸线。临海和大经、纬度的国土分布特点使我国在拥有众多资源的同时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自然灾害受灾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国家就时时刻刻的同自然灾害在进行着抗争。
广袤的国土独具特色的区域环境使我们的先民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文化,在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同时,我们也有让人激动的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时刻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安全,生态环境的安全时时刻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就提出过“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与地球经历的四个暖期和四个寒冷期有着密切联系”,不只如此,思量历史上因为天灾造成民不聊生而朝代更替的实例不乏少数。另外从历代都城的选址上看,都城除了战争的需要无不选择在山川秀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水患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谓历史久远,“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黄河改道、黄河决堤所造成的巨大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都是有史为证的。
以上内容都是生态环境安全重要性的生动体现。 2.2现实的回答
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了,同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快了。当前人类社
[3]
会的矛盾是快速增长的物质文明与落后的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
粮食问题始终是人类生存需要解决的第一大难题,人类对土地的依赖性是不可否认和不可替代的。刀耕火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日渐突出。
对经济增长的过分强调和唯利益化的价值观念使企业丧失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和海洋水体的严重污染加快了物种的灭亡。纷繁的物质诱惑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不成熟的城市建设体制使得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化导致的其他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排放对河流土壤的污染令人瞠目结舌。
对能源依赖性的显著增强,激发了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掠夺式开采,落后的资源利用技术反而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大量煤炭、天然气的燃烧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形成的酸雨使得水体污染加剧,动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光化学烟雾已经造成了难以计数的人受到伤害。新能源的利用,如核能,在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却由于它巨大的破坏性而导致重大的事故,事故给人类带来了比实际效益更大的损失,如1986年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等。
3人环系统的简要分析
V1 物质A 人 V2 物质B 正 P/N 逆 Q1 环境 Q2
图1 人环系统示意图
在分析人环系统这部分,我适当运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进行分析,但由于我的专业知识有限,分析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缺陷,敬请读者指出;此图是本人认真思考分析的成果,如有雷同,敬请谅解。
我想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突出人类在环境中的位置和作用,阐明人与环境的关系,明白人类的索求,启发人们采取何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图解:物质A指的是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如:阳光、空气、水和食物等;物质B指的是人类不需要的或者是当前不需要的,如:各种生活垃圾、工业废料等;P是英文单词Positive的简写,表示积极的态度、反应(反映)或者措施;N是英文单词Negative的简写,表示消极的态度、反应(反映)或者措施;V表示物质流动的速度;Q表示循环作用强度(生态调节强度);正表示对人而言是主动的,逆表示对人而言是被动的。
从图可以看出,人类无时不刻不在向环境索取资源,人与环境总是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处于能动的地位,环境总是随着人类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和举动时刻变化着。从图中我们分析可知人类在对待生态环境安全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和措施,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是无止境的必须有一个限度,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环境将遭到毁灭的破坏,人类将会随之陷入困境。
4生态环境安全与人类文明
图2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人类经过上千年的漫长历程,走到了今天并创造了璀璨的现代文明,然而人类却同时也在摧毁着自身的文明。
根据世界人口增长图(如图2所示)可知,21世纪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纪,人类或许会迎来世界人口史上的最高峰,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热闹”的世界。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人类要怎么养活人类自己,我们的耕地是有限的,面对如此多的人口,我们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控制人口增长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口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必然导致毁灭性的灾难,谁都无法幸免于难,控制人口增长已刻不容缓。
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背后依靠的都是教育,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然而教育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好教育?这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尽管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我认为教育首先应是精神的教化然后才是技能的传授。只有受教育者在精神上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形成了好的精神品质,他表现出来的行动对整个社会而言才是积极的、有益的。其次我认为教育要做好的是促进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好的人生观是人活着的意义的正确定位,价值观是人怎样活着的重要取向,道德观是社会联系和发展的重要保重。其次,当代教育还必须重视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活工作的重要保证,学问再好没有好的心理素质也难于付诸实践,取得好成效。
全世界的人民都应该形成大的安全观,都应该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某个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与贸易保护主义、垄断主义、霸
[4]
权主义、流动风险传播等直接或间接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作斗争,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地球只有一个,爱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5生态环境安全的系统分析实例
淡水 动态水 静态水 雨水 河水 湖泊水 极地冰区 高寒冰区 地下承压水 工业三废、生活垃圾
图3 淡水组成及污染分析示意图
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了淡水的组成和污染(如图3所示),以此希望读者能够清晰的理解淡水的组成和懂得从哪些方面保护水资源。
人类要生存下去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认为归结起来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阳光、水、土地,这样的说法看起来不科学,因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空气没有包括在内。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既是为了强调水(特别是淡水)和土地的重要性同时又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本身高度依赖于水和土地,水和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而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因此
基于这样一种情况才没有把空气包括在里面。水和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
6生态环境安全的呼唤——可持续发展之路
6.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6.2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在制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和目标之前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我们目前的生态环境安全
[5]
状况如何即我们必须先做好生态安全评估,目前有很多好的生态安全评价法,例如生态足迹法。只有当我们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制定决策和方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到底需要做些什么呢?
政府:生态环境安全监测和预防体系的构建,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基本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加强责任追究,整改不符规定的小企业;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和农村帮扶补贴政策,稳定民生,提供技术指导和
[6]
政策导向,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沼气)等。
企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文化观念,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责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生产工艺(煤的脱硫技术),完善企业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从初级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飞跃;不逃税漏税等。
科研工作者:立志于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掌握过硬的专业领域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吃苦耐劳,刻苦专研;善于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做好科研工作;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协助政府和企业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勇于带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公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转变观念,实现由传统农业(刀耕火种)向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环境破坏型向环境友好型的转变。
7结论
天下有道,道法自然。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对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予以重视,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2]
李洪远.生态学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刘应杰,邓文奎,龚维斌.中国生态环境安全[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
董书慧,王昶,徐正源.全球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戴星翼,唐松江,马涛.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安全[M].科学出版社.2005 [5]
潘玉君,袁斌.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M].科学出版社.2010 [6]
刘大平.中国西部生态警示录[Z].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基于这样一种情况才没有把空气包括在里面。水和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
6生态环境安全的呼唤——可持续发展之路
6.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6.2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在制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和目标之前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我们目前的生态环境安全
[5]
状况如何即我们必须先做好生态安全评估,目前有很多好的生态安全评价法,例如生态足迹法。只有当我们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制定决策和方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到底需要做些什么呢?
政府:生态环境安全监测和预防体系的构建,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基本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加强责任追究,整改不符规定的小企业;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和农村帮扶补贴政策,稳定民生,提供技术指导和
[6]
政策导向,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沼气)等。
企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文化观念,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责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生产工艺(煤的脱硫技术),完善企业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从初级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飞跃;不逃税漏税等。
科研工作者:立志于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掌握过硬的专业领域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吃苦耐劳,刻苦专研;善于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做好科研工作;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协助政府和企业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勇于带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公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转变观念,实现由传统农业(刀耕火种)向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环境破坏型向环境友好型的转变。
7结论
天下有道,道法自然。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对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予以重视,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2]
李洪远.生态学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刘应杰,邓文奎,龚维斌.中国生态环境安全[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
董书慧,王昶,徐正源.全球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戴星翼,唐松江,马涛.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安全[M].科学出版社.2005 [5]
潘玉君,袁斌.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M].科学出版社.2010 [6]
刘大平.中国西部生态警示录[Z].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正在阅读:
生态环境安全的认识与分析 - 图文04-09
平凡的爱作文06-23
电路分析教程第三版(燕庆明)复习题与答案11-23
Windows Server 2008的基本设置试题04-15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考研复试题库04-25
动力排水固结法的研究及应用概况08-08
堂吉诃德与骑士主义理想的终结08-0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生态环境
- 认识
- 图文
- 分析
- 安全
- 2016-2022年中国花卉市场现状专项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 《政治经济学B》选择题与判断题及答案
- 心内科小知识
- 市直机关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主要事迹
- Z178-斯大林弥留之际苏共中央关于人事问题的决议
- 哈尔滨皓齿口腔门诊部财务管理制度
- 2017任务驱动型作文:“聂老汉的赡养费”
- 河南省各地经纬度表(精准详细)
- 2017-2018学年(新课标)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解二元一次方程
-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三菱无机房电梯故障查询表
- 大学生应如何增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
- 一年全过,牛人笔记规划原理全
- 发挥出口退税作用
- 最新煤矿运转队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 第四部分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及人员配置文件
- 语文北师版五年级下第八、九单元测试(附答案)
-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4)
- 车式起重机作业指导书2016 - 图文
- 24.1.2垂直与弦的直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