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复习思考题

更新时间:2023-12-07 19: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推广(狭义、广义、中国特色、农业技术推广) 2.推广服务系统 3.目标团体系统 二、填空题

1.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中包含( )和( )两个子系统。

2.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 )年通过的。 三、简答题

1.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2.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4.根据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理论,怎样提高推广服务的工作效率? 5.农业推广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哪些? 四、选择题

1.首先使用“推广教育”一词是(A )

A 剑桥大学 B 东京大学 C 中国农业大学 D 哈弗大学 2.首先使用“农业推广”一词的国家是(A)

A美国 B 中国 C 英国 D 日本 3.在我国古代把农业传播活动曾称为(ACD)

A 劝农 B 改良普及 C 课桑 D 教稼 E 咨询 4.我国现在使用的“农业推广”一词,一般认为开始于(C)

A 公元11世纪 B 公元19世纪末 C 公元20世纪20年代 D公元21世

纪初

5.,我国历史上通过第一部农业推广法律《农业推广规程》是在(A) A 1929年 B 1949年 C 1979年 D 1993年 6.农业推广的直接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ABCDE)

- 1 -

A 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B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C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 D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E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

7.农业推广的间接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ABCDE)

A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B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C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D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E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8.我国对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始于(B)

A 尧舜时代 B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 C 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以后

9.1935年由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比较完整的农业推广教科书《农业推广》的编著者是()

A章之汶 B李醒愚 C 吴聪贤D 张仲威 E 许无惧

1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的两个基本子系统指的是是(AB)

A推广服务系统 B目标团体(亦称目标群体)系统 C农业专家系统

D农业推广信息系统 E农业推广管理系统 11.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ABCDE)

A政策与法律环境 B政府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 C经济与结构性条件 D社会文化环境 E农村区域环境等

12.整个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以下的(ABCD)

A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 B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 C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

D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 E 自然条件

13.目前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推广组织机构主要有(ABCDE)

A行政型 B教育型 C项目型 D企业型 E自助型 14.对农业推广工作与农业推广人员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特定的传播与沟通工作,农业推广人员是职业性的传播与沟通工作者;

B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非正规的校外教育工作,农业推广人员是教师;

C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帮助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咨询工作,农业推广人员是咨询工作者;

- 2 -

D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协助人们改变行为的工作,农业推广人员是行为变革的促进者。 E农业推广是一种行政工作,农业推广人员即是技术人员,又是行政人员。 五、判断题

1.一般认为,自从有了农业,就有了农业推广。(Y)

2.在我国历史上,从事推广现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直到19世纪后期的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才见萌芽。(Y)

3.我们现在使用的“农业推广”一词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Y)

4.1929年10月,我国历史上通过了第一部农业推广法律《农业推广规程》。(Y) 5.当前,家庭经济咨询活动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Y) 6.现代农业推广工作对象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Y) 7.农业推广学也可以说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Y)

8.我国对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就已开始。(Y) 9.农业推广工作过程的推广服务系统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Y)

1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的目标团体(亦称目标群体)系统是指推广对象(农村居民为主)、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Y)

第二章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改变

一、名词解释题 1.人的行为 2.需要 3.动机 二、选择题

1.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称为( C )。 A. 动机 B. 目标价值 C.期望概率 D.激励力量

2.同一群体的成员由于经常相处、相互认识和了解,即使成员之间某时有不合意的语言或行为,彼此也能宽容待之,此种现象是( D)。 A. 从众 B. 模仿 C感染 D.相容

- 3 -

3.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农业推广工作服务对象具体包括(ABCDE)

A农民家庭及其个体 B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下属的集体经济组织 C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D涉农企业 E国有农垦企业职

4.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行为是它具有的主要特征是(ABCDE)

A目的性 B调控性 C差异性 D创造性 E可塑性

5.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著名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排列,这个排列顺序是(A)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C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D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6.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ABC)

A强化作用 B始发作用 C导向作用 D抑制作用 E隐藏作用 7.一般来说,我国农村的农民交往行为特征体现在(ABC)

A农民交往中“信任关系的差序格局” B交往主体间关系的多元化 C交往对象的等级化 D不注重伦理 E不以感情为重 8.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民的经济行为具有的特征是(ABCE)

A个体性 B随意性 C短期性 D集体性 E趋同性 9.影响我国农民的投入行为的主要因素是(ABCDE)

A农业的比较利益 B农民文化程度 C农业经营规模 D家庭经营结构 E户均收入水平

10.群体对某些行为(如采用某项创新)没有强制性要求,而又有多数成员在采用时,其他成员常常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意见、判断和行动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称为(D)

A感染与模仿 B服从 C相容 D从众

三、简答题

1.人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征? 2.需要层次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3.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4 -

4.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 5.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6.简析我国农村的农民交往行为特征。 7.简析我国农民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 四、判断题

1.人的行为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Y)

2.行为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活动而不是无意识的活动。(Y) 3.行为科学研究表明,动机是人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Y) 4.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Y)

5. 从个体来说,人的一生是不断产生需要、不断满足需要、又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的一生。(Y)

6.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低级、最迫切也即最基本的需要。(Y) 7.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Y) 8.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Y)

9.农民行为的改变,最困难的、花时间最长的是团体行为的改变。(Y)

第三章 农业推广沟通

一、名词解释题 1.沟通 2.正式沟通

3.农业推广沟通 二、单项选择题

1.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可称之为 A 。 A. 杂音 B.噪声 C.反馈 D.趋异

2.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若干人再反馈给这个传送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 B 。

A.链式沟通 B. 轮式沟通 C. 扩散型沟通 D.全通道型沟通

3.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再由这些人将信息分别传送给更多的人,使信息接收者越来越多,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 C 。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s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