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芦溪中学高三数学复习(二轮)《立体几何》大专题

更新时间:2023-05-08 03: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2009年江西省芦溪中学高三数学复习(二轮)《立体几何》大专题

(学生强化专版)

一、专题热点透析

高考中立体几何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推理中兼顾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立体几何的基本方法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热点问题主要有证明点线面的关系,如点共线、线共点、线共面问题;证明空间线面平行、垂直关系;求空间的角和距离;利用空间向量,将空间中的性质及位置关系的判定与向量运算相结合,使几何问题代数化等等。考查的重点是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空间距离和空间角,突出空间想象能力,侧重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考查,算中有证。其中选择、填空题注重几何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识别、理解和加工能力;解答题则一般将线面集中于一个几何体中,即以一个多面体为依托,设置几个小问,设问形式以证明或计算为主。

二、热点题型范例 题型一、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例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E 是P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点F . (1)证明P A //平面EDB ;(2)证明PB ⊥平面EFD

例2.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 ⊥底面ABCD ,已知

45ABC ∠=?,2AB =

,BC =

SA SB ==

(Ⅰ)证明:SA BC ⊥;

(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大小.

A C

D

B

C

A

S

O

E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变式:

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 ∥DC ,⊥=∠PA DAB ,90

底面ABCD ,且PA =AD =DC =

2

1

AB =1,M 是PB 的中点. (Ⅰ)证明:面PAD ⊥面PCD ; (Ⅱ)求AC 与PB 所成的角;

(Ⅲ)求面AMC 与面BM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题型二、空间角与距离

例3.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四边长为1的 菱形,4

ABC π

∠=

OA ABCD ⊥底面, 2OA =,M 为OA 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

例4. 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BD 、BC 的中点,CA =CB =CD =BD =2 (Ⅰ)求证:AO ⊥平面BCD ;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E 到平面的距离.

A

D

C

B

N

M E

P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变式:

如图,正三棱锥O ABC -的三条侧棱OA 、OB 、OC 两两垂直,且长度均为2.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H 是EF 的中点,过EF 的平面与侧棱OA 、OB 、OC 或其延长线分别相交于1A 、1B 、1C ,已知132OA =

. (1)求证:11B C ⊥面OAH ;

(2)求二面角111O A B C --的大小.

题型三、探索性问题

例5.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侧棱PA 垂直于底面,E 、F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PAD ;

(2)当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成多大二面角时,

⊥EF 平面PCD ?

1C 1A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变式:

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侧面ABD 、ACD 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 是公共的斜边,且AD

BD =CD =1,另一个侧面是正三角形

(1)求证:AD ⊥BC

(2)求二面角B -AC -D 的大小

(3)在直线AC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ED 与面BCD 成30?角?若存

在,确定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题型四、折叠、展开问题

例6.已知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如图所示,记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0)θθπ<<

(1) 证明//BF 平面ADE ;

(2)若ACD 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是否在直线EF 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角θ的余弦值。

D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P

A

B

C

D

D

A

B

C

变式:

如图,在直角梯形P 1DCB 中,P 1D ∥CB ,CD ⊥P 1D ,P 1D =6,BC =3,DC =6,A 是P 1D 的中点,E 是线段AB 的中点,沿AB 把平面P 1AB 折起到平面P AB 的位置,使二面角P -CD -B 成45°角.

(Ⅰ)求证:P A ⊥平面ABCD ;(Ⅱ)求平面PEC 和平面P A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题型五、多面体的组合问题

例7.P ABCD -是正四棱锥,1111ABCD A B C D -

是正方体,其中2,AB PA ==

(Ⅰ)求证:11PA B D ⊥;

(Ⅱ)求平面PAD 与平面11BDD B 所成的锐二面角θ的大小; (Ⅲ)求1B 到平面PAD 的距离.

A D

C

E P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变式:

如图4,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 -ABCD 与Q -ABCD 的高分别为1和2,AB =4. (Ⅰ)证明PQ ⊥平面ABCD ;

(Ⅱ)求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 (Ⅲ)求点P 到平面QAD 的距离.

题型六、表面积与体积问题

例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28BD AD ==

,2AB DC ==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图4

A

B

C

M

P

D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变式:

正方体1111ABCD-A B C D ,1AA =2,E 为棱1CC 的中点. (Ⅰ) 求证:11B D AE ⊥; (Ⅱ) 求证://AC 平面1B DE ; (Ⅲ)求三棱锥A-BDE 的体积.

反馈练习:

1.如图所示,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侧棱长为2,底 面边长为3,E 是SA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SC 所成角的大小为( B ) A .90°

B .60°

C .45°

D .30°

2.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AD=3, 11=AA ,则顶点A 、B 间的球面距离是( B ) A .

42π B .2

2π C .π2 D .2π2 3.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DD 1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P 为棱A 1B 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P 与直线AM 所成的角是( D )

A.

6

π B.

4

π C.

3

π D.

2

π 4.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O 是底面 A 1B 1C 1D 1的中心,则O 到平面AB C 1D 1的距离为( B ) A 、

2

1

B 、42

C 、22

D 、23

5.△ABC 的顶点B 在平面a 内,A 、C 在a 的同一侧,AB 、BC 与a 所成的角分别是30° 和45°,若AB=3,BC=24 ,AC=5,则AC 与a 所成的角为( C ) A .60° B .45° C .30° D .15°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6.矩形ABCD 中,AB=4,BC=3,沿AC 将矩形ABC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C -D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C )

A .π12125

B .π9125

C .π6125

D .π3

125 7 设X 、Y 、Z 是空间不同的直线或平面,对下面四种情形,使“X ⊥Z 且Y ⊥Z ?X ∥Y ”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②③

①X 、Y 、Z 是直线;②X 、Y 是直线,Z 是平面;③Z 是直线,X 、Y 是平面;④X 、Y 、Z 是平面.

8.已知点,,,A B C D 在同一个球面上,,AB BCD ⊥平面,BC CD ⊥若6,AB

=AC = 8AD =,则,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43

π 9.正三棱锥的一个侧面的面积与底面积之比为2∶3,则这个三棱锥的侧面和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度数为________ 60°

10.空间四点A 、B 、C 、D 中,每两点所连线段的长都等于a ,动点P 在线段AB 上,动点Q 在线段CD 上,则P 与Q 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 2

2a 1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已知3AB =,2AD =,2PA =

,PD =60PAB = ∠.

(Ⅰ)证明AD ⊥平面PAB ;

(Ⅱ)求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求二面角P BD A --的大小.

12.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A BC ⊥侧面11.A ABB

(Ⅰ)求证: ;AB BC ⊥

(Ⅱ)若1AA AC a ==,直线AC 与平面1A BC 所成的角为θ,二面角

1,.2A BC A π?θ?--+=的大小为求证:

A B C D

P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2009年江西省芦溪中学

高三数学复习(二轮)《立体几何》 大专题

(教师巧拨专版)

一、专题热点透析

高考中立体几何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推理中兼顾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立体几何的基本方法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热点问题主要有证明点线面的关系,如点共线、线共点、线共面问题;证明空间线面平行、垂直关系;求空间的角和距离;利用空间向量,将空间中的性质及位置关系的判定与向量运算相结合,使几何问题代数化等等。考查的重点是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空间距离和空间角,突出空间想象能力,侧重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考查,算中有证。其中选择、填空题注重几何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识别、理解和加工能力;解答题则一般将线面集中于一个几何体中,即以一个多面体为依托,设置几个小问,设问形式以证明或计算为主。

二、热点题型范例

题型一、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例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E 是P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点F .

(1)证明P A //平面EDB ;(2)证明PB ⊥平面EFD

解:(1)连结AC ,AC 交BD 于O ,连结EO .

∵底面ABCD 是正方形,∴点O 是AC 的中点

在PAC ?中,EO 是中位线,∴P A // EO

而?EO 平面EDB 且?PA 平面EDB ,所以,P A // 平面EDB

(2)∵PD ⊥底面ABCD 且?DC 底面ABCD ,∴DC PD ⊥

∵PD =DC ,可知P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DE 是斜边PC 的中线,∴PC DE ⊥. ① 同样由PD ⊥底面ABCD ,得PD ⊥BC .∵底面ABCD 是正方形,有DC ⊥BC ,∴BC ⊥平面PDC .而?DE 平面PDC ,∴DE BC ⊥. ②

由①和②推得⊥DE 平面PBC .而?PB 平面PBC ,∴PB DE ⊥

又PB EF ⊥且E EF DE = ,所以PB ⊥平面EFD .

A C D

B

C A S O E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例2.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 ⊥底面ABCD ,已知45ABC ∠=?,2AB =

,BC =

SA SB ==

(Ⅰ)证明:SA BC ⊥;(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大小.

解:(1)作S O B C ⊥,垂足为O ,连结AO ,由侧面SBC ⊥底面ABCD ,得SO ⊥底面ABCD .因

为SA SB =,所以AO BO =,又45ABC = ∠,故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 BO ⊥,

由三垂线定理,得SA BC ⊥.

(Ⅱ)由(Ⅰ)知SA BC ⊥,依题设AD BC ∥,故S A A D ⊥,

由AD BC ==

,SA =

SD ==

sin45AO AB == DE BC ⊥,垂足为E ,则DE ⊥平面SBC ,连结SE .ESD ∠为直线SD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

sin 11ED AO ESD SD SD =

===∠,所以直线SD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为arcsin 11. 变式: 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 ∥DC ,⊥=∠PA DAB ,90 底面ABCD ,且

P A =AD =DC =21AB =1,M 是PB 的中点. (Ⅰ)证明:面P AD ⊥面PCD ; (Ⅱ)求AC 与PB 所成的角;

(Ⅲ)求面AMC 与面BM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解:(Ⅰ)∵P A ⊥面ABCD ,CD ⊥AD , ∴由三垂线定理得:CD ⊥PD .因而,CD 与面P AD 内两条相交直线AD ,PD 都垂直,∴CD ⊥面P AD .又CD ?面PCD ,∴面P AD ⊥面PCD .

(Ⅱ)过点B 作BE //CA ,且BE =CA ,则∠PBE 是AC 与PB 所成的角.连结AE ,可知AC =CB =BE =AE =2,又AB =2,所以四边形ACBE 为正方形. 由P A ⊥面ABCD 得∠PEB =90° 在Rt △PEB 中BE =2,PB =5, .510cos ==∠∴PB BE PBE .5

10arccos 所成的角为与PB AC ∴ (Ⅲ)作AN ⊥CM ,垂足为N ,连结BN . A D C B N M

E P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在Rt △P AB 中,AM =MB ,又AC =CB ,∴△AMC ≌△BMC ,∴BN ⊥CM ,故∠ANB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CB ⊥AC ,由三垂线定理,得CB ⊥PC ,在Rt △PCB 中,CM =MB ,所以CM =AM .

在等腰三角形AMC 中,AN ·MC =AC AC CM ?-22

)2(,5

62

5

2

23

=?=∴AN .

∴AB =2,322cos 222-=??-+=∠∴BN AN AB BN AN ANB 故所求的二面角为).3

2

arccos(-

题型二、空间角与距离

例3.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四边长为1的 菱形,

4

ABC π

∠=

, OA ABCD ⊥底面, 2OA =,M 为OA 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

方法一:(1)CD ‖AB,MDC ∠∴为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作,AP CD P ⊥于

连接MP ⊥⊥平面A BC D ,∵OA ∴CD MP

,4

2

ADP π

∠=

∵∴DP =

MD ==∵ 1cos ,23DP MDP MDC MDP MD π

∠=

=∠=∠=∴所以 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为3π

(2)AB 平面∵∴‖OCD,

点A 和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相等, 连接OP ,过点A 作AQ OP ⊥ 于点Q ,

,,,AP CD OA CD CD OAP ⊥⊥⊥平面∵∴ ,AQ OAP AQ CD ?⊥平面∵∴

又 ,AQ OP AQ OCD ⊥⊥平面∵∴,线段AQ 的长就是点A 到平面OCD 的距离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2OP ====∵

,2

AP DP == 2232OA AP AQ OP === ∴,所以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23 方法二:作

AP CD ⊥于点P ,如图,分别以AB

,AP ,AO 所在

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坐标系

2(0,0,0),(1,0,0),(0,((0,0,2),(0,0,1)2

22

A B P

D O M -, (1)设AB 与MD 所成的角为θ,(1,0,0),(,1)22

AB MD ==-- ∵ 1cos ,2

3AB MD AB MD πθθ===?

∴ , ∴AB 与

MD 所成角的大小为3π (2) (0,2),(2)222

OP OD =-=-- ∵ ∴设平面O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OP n

OD ==

即 2020y z

x y z -=?

?-=?? 取z =

,解得n =

设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d ,则d 为OB 在向量n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1,0,2)OB =- ∵, 23

OB n

d n ?== ∴.所以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23 例4. 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BD 、BC 的中点,CA =CB =CD =BD =2

(Ⅰ)求证:AO ⊥平面BCD ;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E 到平面的距离.

解:(1)连结OC .

∵BO =DO ,AB =AD , ∴AO ⊥BD .

∵BO =DO ,BC =CD , ∴CO ⊥BD .

在△AOC 中,由已知可得AO =1,CO =3.

而AC =2,∴AO 2+CO 2=AC 2,

∴∠AOC =90°,即AO ⊥OC . ,0=OC BD ∴AB ⊥平面BCD .

(Ⅱ)取AC 的中点M ,连结OM 、ME 、OE ,由E 为BC 的中点知ME ∥AB ,OE ∥DC . ∴直线OE 与EM 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

在△OME 中,,12

1,2221====DC OE AB EM OM 是直角△AOC 斜边AC 上的中线,∴,12

1==AC OM ∴,42cos =∠OEA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42arccos (Ⅲ)解:设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h .

CDE A ACD A V V --- ,∴h 31·S △ACD =3

1·AO ·S △CDE . 在△ACD 中,CA =CD =2,AD =2, ∴S △ACD =,2722222132=???

? ??-??而AO =1, S △CDE =,23243212=?? ∴h =

,72127

231=?=???ACD CDE S S AO ∴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721.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变式:

如图,正三棱锥O ABC -的三条侧棱OA 、OB 、OC 两两垂直,且长度均为2.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H 是

EF 的中点,过EF 的平面与侧棱OA 、OB

、OC 或其延长

线分别相交于1A 、1B 、1C ,已知13

2

OA =.

(1)求证:11B C ⊥面OAH ; (2)求二面角111O A B C --的大小.

解法一:(1)依题设,EF 是ABC ?的中位线,所以

EF ∥BC ,则EF ∥平面OBC ,所以EF ∥11B C 。

又H 是EF 的中点,所以AH ⊥EF ,则AH ⊥11B C 。 因为OA ⊥OB ,OA ⊥OC , 所以OA ⊥面OBC ,则OA ⊥11B C , 因此11B C ⊥面OAH 。

(2)作ON ⊥11A B 于N ,连1C N 。

因为1OC ⊥平面11OA B ,根据三垂线定理知,

1C N ⊥11A B , 1ONC ∠就是二面角111O A B C --的平面角。

作EM ⊥1OB 于M ,则EM ∥OA ,则M 是OB 的中点,则1EM OM ==。 设1OB x =,由

111OB OA MB EM =得,3

12

x x =-,解得3x =, 在11Rt OA B ?中,11A B ==1

111OA OB ON A B ?== 所以1

1tan OC ONC ON

∠=

=111O A B C --为 解法二:(1)以直线OA OC OB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

11

(2,0,0),(0,0,2),(0,2,0),(1,0,1),(1,1,0),(1,,)22

A B C E F H 1

C 1

A

x

1

C 1

A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所以1111(1,,),(1,,),(0,2,2)2222AH OH BC =-==- 所以0,0AH BC OH BC ?=?= 所以BC ⊥平面OAH

由EF ∥BC 得11B C ∥BC ,故:11B C ⊥平面OAH

(2)由已知13(,0,0),2A 设1(0,0,)B z 则111(,0,1),(1,0,1)2A E EB z =-=-- 由1A E 与1EB 共线得:存在R λ∈有11A E EB λ= 得

11321(1)

(0,0,3)

z z B λλ?-=-??=??=-?∴ 同理:1(0,3,0)C

111133(,0,3),(,3,0)22

A B AC ∴=-=- 设1111(,,)n x y z = 是平面111A B C 的一个法向量, 则33023302

x z x y ?-+=????-+=??令2x =得1y x == 1(2,1,1).

n ∴= 又2(0,1,0)n = 是平面11OA B

的一个法量12cos ,6n n ∴<>==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题型三、探索性问题 例5.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侧棱PA 垂直于底面,E 、F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PAD ;(2)当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成多大二面角时, 直线⊥EF 平面PCD ?

解:(1)取CD 中点G ,连结EG 、FG ,∵E 、F 分别是AB 、PC

∴EG//AD ,FG//PD ,∴平面EFG//平面PAD ,∴ EF//平面PAD .

(2)当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成45?角时,直线EF ⊥平面PCD.

证明:∵G 为CD 中点,则EG ⊥CD ,∵PA ⊥底面ABCD ∴AD 是PD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平面ABCD 内的射影。 ∵CD ?平面ABCD ,且CD ⊥AD ,故CD ⊥PD .又∵FG ∥PD ∴FG ⊥CD ,故∠EGF 为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即∠EGF=45?,从而得∠ADP=45?, AD=AP .由Rt ?PAE ?Rt ?CBE ,得PE=CE.又F 是PC 的中点,∴EF ⊥PC.

由CD ⊥EG ,CD ⊥FG ,得CD ⊥平面EFG ,∴CD ⊥EF ,即EF ⊥CD ,故EF ⊥平面PCD . 变式:

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侧面ABD 、ACD 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 是公共的斜边,且AD

BD =CD =1,另一个侧面是正三角形。

(1)求证:AD ⊥BC

(2)求二面角B -AC -D 的大小

(3)在直线AC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ED 与面BCD 成30?角?若存在,确定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1)作AH ⊥面BCD 于H ,连.DH ,AB BD HB BD ⊥?

⊥1AD BD ==

AB BC AC BD DC ∴===∴⊥

又BD CD =,则BHCD 是正方形.则..DH BC AD BC ⊥∴⊥

(2)作BM AC ⊥于M ,作MN AC ⊥交AD 于N ,则BMN ∠就是二面角B AC D --的平面角

.

AB AC BC === M 是AC 的中点,且MN ∥CD

则1

1

1

,22222BM MN CD BN AD =====

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arccos 233

BM MN BN BMN BMN BM MN +-∠==∴∠=? (3)设E 为所求的点,作EF CH ⊥于F ,连FD .则EF ∥AH

∴,EF BCD EDF ⊥∠面就是ED 与面BCD 所成的角,则30EDF ∠=?.

设EF x =

,易得1,,AH HC CF x FD ====则

tan EF EDF FD ∴∠===

解得 1.x CE ===则 故线段AC 上存在E 点,且1CE =时,ED 与面BCD 成30?角

.

D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题型四、折叠、展开问题

例6.已知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

AB 、CD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

如图所示,记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

(0)θθπ<<.

(1)证明//BF 平面ADE ;

(2)若ACD 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是否在直线EF 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角θ的余弦值.

解析: (1)证明:EF 分别为正方形ABCD 得边AB 、CD 的中点,∴EB//FD ,且EB=FD , ∴四边形EBFD 为平行四边形. ∴BF//ED.,EF AED BF AED ?? 平面而平面,∴//BF 平面ADE .

(2)如右图,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过点A 作AG 垂直于平面BCDE ,垂足为G ,连结GC ,GD ?ACD 为正三角形,∴AC=AD.∴CG=GD.

G 在CD 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过G 作GH 垂直于ED 于H ,连结AH ,则AH DE ⊥,所以G AH θ∠=.设原正方体的边长为2a ,连结AF ,在折后图的?AEF 中,AF=,EF=2AE=2a ,即?AEF 为直角三角形, AG EF AE AF ?=?.AG ∴= 在Rt ?ADE 中, AH DE AE AD ?=?AH ∴=

.GH ∴=,1cos 4GH AH θ== 变式: 如图,在直角梯形P 1DCB 中,P 1D ∥CB ,CD ⊥P 1D ,P 1D =6,BC =3,DC =6,A 是P 1D 的中点,E 是线段AB 的中点,沿AB 把平面P 1AB 折起到平面P AB 的位置,使二面角P -CD -B 成45°角.

(Ⅰ)求证:P A ⊥平面ABCD ;

(Ⅱ)求平面PEC 和平面P A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解:(Ⅰ).,,PAD AB AD AB PA AB 平面⊥∴⊥⊥

AB ∥DC ,∴DC ⊥平面P AD .

A

D C E

P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P

A

B

C

D

D

A

B

C

∴DC ⊥PD DC ⊥AD ,

∠∴PDA 为二面角P -CD -B 的平面角.

故∠PDA =45° P A =AD =3,

∴∠APD =45°. ∴P A ⊥AD .又P A ⊥AB ,∴P A ⊥平面ABCD .

(Ⅱ)证:延长DA ,CE 交于点N ,连结PN , 由折叠知,NE PE =又CE NE E =∴为中点, .

.,PC PN CE NE PE ⊥∴==∴,又由(1)知PD PN ⊥,

CPD ∠∴为二面角D PN C --的平面角。在直角三角形PDC 中, 3

3

236tan ===

∠PD CD CPD ,?=∠∴30CPD .即平面PEC 和平面P AD 所成锐二面角为30°. 题型五、多面体的组合问题

例7.P ABCD -是正四棱锥,1111ABCD A B C D -

是正方体,其中2,AB PA ==

(Ⅰ)求证:11PA B D ⊥;

(Ⅱ)求平面PAD 与平面11BDD B 所成的锐二面角θ的大小; (Ⅲ)求1B 到平面PAD 的距离.

解:(Ⅰ) 连结AC , 交BD 于点O , 连结PO , 则PO ⊥面ABCD ,

又∵AC BD ⊥ , ∴PA BD ⊥, ∵11//BD B D , ∴11PA B D ⊥ . (Ⅱ) ∵AO ⊥BD , AO ⊥PO , ∴AO ⊥面PBD , 过点O 作OM ⊥PD

于点M ,连结AM , AM ⊥PD , ∴∠AMO 就是二面角A-PD-O 的平面角,

∵2,AB PA ==

AO=2,PO=226=-

PO OD OM PD ?=

== ,

∴tan 22AO AMO OM ∠===

,即二面角的大小

为. (Ⅲ)11B PAD A B PD V V --=111

33

x PAD B PD h S AO S ?= ,即有

1111112()3232

x BDB PBD PBB h S S S ???=+-

解得x h =,即1B 到平面PAD 的距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变式:

如图4,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 -ABCD 与Q -ABCD 的高分别为1和2,AB =4. (Ⅰ)证明PQ ⊥平面ABCD ;

(Ⅱ)求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

(Ⅲ)求点P 到平面QAD 的距离.

解:(Ⅰ)取AD 的中点,连结PM ,QM . 因为P -ABCD 与Q -ABCD 都是正四棱锥, 所以AD ⊥PM ,AD ⊥QM . 从而AD ⊥平面PQM . 又?PQ 平面PQM ,所以PQ ⊥AD . 同理PQ ⊥AB ,所以PQ ⊥平面ABCD .

(Ⅱ)连结AC 、BD 设O BD AC = ,由PQ ⊥平面ABCD 及正四棱锥的性质可知O 在PQ 上,从而P 、A 、Q 、C 四点共面. 因为OA =OC ,OP =OQ ,所以P AQC 为平行四边形,AQ ∥PC . 从而∠BPC (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 因

3

22)22(2222=+=+==OP OC PC PB ,所以

3

1323221612122cos 222=??-+=?-∠PC PB BC PC PB BPC +=.

从而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是3

1

arccos . (Ⅲ)连结OM ,则PQ AB OM 2

1

221===

.所以∠PMQ =90°,即PM ⊥MQ . 由(Ⅰ)知AD ⊥PM ,所以PM ⊥平面QAD . 从而PM 的长是点P 到平面QAD 的距离. 在直角△PMO 中,22222222=+=+=OM PO PM .即点P 到平面QAD 的距离是

22. 题型六、表面积与体积问题

例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PAD △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28BD AD ==,2AB DC ==

Q

B

C

P

A

D O

M

图4

A

B

C

M

P D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解:(Ⅰ)在ABD △中,由于4AD =,8BD =

,AB = 所以222AD BD AB +=.故AD BD ⊥.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

BD ?平面ABCD ,所以BD ⊥平面PAD ,又BD ?平面MBD ,故平面MBD ⊥平面PAD . (Ⅱ)过P 作PO AD ⊥交AD 于O ,由于平面PAD ⊥平面ABCD ,所以PO ⊥平面ABCD . 因此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因此42

PO =

=ABCD 中,AB DC ∥,2AB DC =, 所以四边形ABCD 是梯形,在Rt ADB △中,斜边AB

=

此即为梯形ABCD 的高,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4S ==.

故1

243

P ABCD V -=??= 变式:

正方体1111ABCD-A B C D ,1AA =2,E 为棱1CC 的中点. (Ⅰ) 求证:11B D AE ⊥; (Ⅱ) 求证://AC 平面1B DE ; (Ⅲ)求三棱锥A-BDE 的体积.

解:(Ⅰ)连结BD ,则BD //11B D , ∵ABCD 是正方形,∴AC BD ⊥.∵CE ⊥面ABCD ,∴

CE BD ⊥.又C = A C C E ,∴BD ⊥面ACE .∵AE ?面ACE ,∴B D A E

⊥,∴11B D AE ⊥.

(Ⅱ)作1BB 的中点F ,连结AF CF EF 、、. ∵E F 、是1BB 1CC 、的中点,∴

CE

1B F ,

∴四边形1B FCE 是平行四边形,∴ 1CF// B E .

A

D 1

1

A E C

欢迎光临《中学数学信息网》 z x s x 127@38de16a6f524ccbff12184c3

《中学数学信息网》系列资料 WWW.Z X S X .COM 版权所有@《中学数学信息网》

∵,E F 是1BB 1CC 、的中点,∴//EF BC ,

又//BC AD ,∴//EF AD .∴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AF ∴//ED , ∵AF CF C = ,1B E ED E = ,∴平面//ACF 面1B DE . 又AC ?平面ACF ,∴//AC 面1B DE . (3)122ABD S AB AD ?=?=. 112333

A BDE E ABD ABD ABD V V S CE S CE --??==?=?= 反馈练习:

1.如图所示,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侧棱长为2,底 面边长为3,E 是SA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SC 所成角的大小为( B ) A .90°

B .60°

C .45°

D .30°

2.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

AD=3, 11=AA ,则顶点A 、B 间的球面距离是( B ) A .

42π B .2

2π C .π2 D .2π2 3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DD 1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P 为棱A 1B 1上

任意一点,则直线OP 与直线AM 所成的角是( D )

A .

6

π B

4

π C

3

π D.

2

π 4.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O 是底面

A 1

B 1

C 1

D 1的中心,则O 到平面AB C 1D 1的距离为( B )

A 、2

1

B 、42

C 、22

D 、23

5.△ABC 的顶点B 在平面a 内,A 、C 在a 的同一侧,AB 、BC 与a 所成的角分别是30°和45°,若AB=3,BC=24 ,AC=5,则AC 与a 所成的角为( C ) A .60° B .45° C .30° D .15°

6.矩形ABCD 中,AB=4,BC=3,沿AC 将矩形ABC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C -D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C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s2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