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方法自考小抄

更新时间:2023-04-21 22: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方法 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是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其质在于规律的运用,遵循规律就成了方法 研究 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它有两层含义:1创造知识是探索未知的问题,目的在于创新、发展 2整理知识,是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整理、鉴别,是知识的规范化、系统化,是知识的继承。 教育科学研究 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活动。

教育科学方法有哪些特点 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述 3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 4研究的创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其四个时期的特点 一、直觉观察时期 特点1独特的儒家教育价值观 2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观 二、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 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 2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 3心理学思想提供的研究基础 4试验方法的初步运用 三、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系统综合发展 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 2进步派与传统派进一步发展 3研究方法实用主义倾向 4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几种分类方式,每种方式含有哪些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一 按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分 二按研究的目的分 1基础研究 2应用研究 3发展性研究 4比较与评价研究 5预测研究 三按研究方法分 1历史研究 2描述研究 3相关与比较研究 4实验研究 5理论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1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2 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决策依据 3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4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2分析和把握教育问题的三个纬度:历史 现实 理论 3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 定量研究:是对事物进行数量上的分析,从而判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 定性研究:是根据研究者的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是侧重于研究对象的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 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特点 定性研究的特点? 1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 2定性研究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 3定性研究强调理性分析,从假设推导出结论 4定性研究强调从哲学 心理学 伦理学 历史学 社会学 经济学 政治学 人类学 语言学等层次进行跨文化的思考

定量研究特点?1赋予研究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点 2分析的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 3定量研究强调具体严格的研究程序和分析的方法,强调结论的客观性

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2 确定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文献: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以载体形式传递知识,是记载人类知识的最重要手段,是传递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和形式 理论构思:指的是以一定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的一种理论解释。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综合

样本: 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成正相关,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研究结果可能更有一般性。 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目的在于: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相应的研究做出结论。

取样的基本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抽签 随机数目表)2系统随机取样也称为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3分层随机取样 4整体随机取样

什么是教育研究选题 选题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决定了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目标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 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必须有价值。2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必须明确具体。4问题要新颖有独特性。5问题要有可行性 文献资料的重要作用:1帮助研究人员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理论构思包括哪些内容:1准确表述研究问题 2界定该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 3形成初步的研究思路 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理论构思使教育科学研究觉有明确的方向、主题思想和研究目标。2理论构思规范调节者教育研究的过程,帮助研究者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水平。3理论构思制约这研究成果的界定、成果构成形态以及成果的评价解释。 教育研究理论构思科学性具体表现在:1所依据的历史和现实材料全面、充分和客观。2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现实性和可行性。3理论分析着眼点的正确性。4具有新的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5基本概念的精确性以及理论体系结构的合理性。 建立与检验理论构思的基本方法:1理论探讨。2建立指标体系,使理论构思具体化并得到初步验证。3通过调查研究及准备性的实验研究,为形成理论构思提供事实依据。4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吸取其中合理因素。 抽样的基本要求:1明确规定总体。2取样的随机性。3取样的代表性。4合理的样本容量。 取样的基本方法:1简单抽样(抽签 随机数目)2系统随机取样 3分层随机取样 4整群随机抽样

第三章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有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性程度。 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时间、地点、背景及版本等是否可靠 历史研究法的作用:作用1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实质。2通过历史研究,有助于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如何理解教育科学研究中历史研究的三个不同层次?

历史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

如何处理古与近 史与伦 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记录代码系统:是研究者将行为或事件分为有意义的、可能观察和处理的类别,将大的行为单位分为小的行为单位,并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一整套符号系统。 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这是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来划分的。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观察研究。优点有: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缺点:易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影响观察的客观性。非参与性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站到与被观察对象同一地位,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采取公开或者秘密的方式进行观察。优点是观察结果较为客观,缺点是无法深入了解被观察对象或事件的深层原因。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方式来划分的,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相对来说,更为直观具体。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手段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这类观察突破了人的生理能力的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取样记录法: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即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记录所需的时间。它可以分为时间取样、活动取样和事件取样。 教育观察研究的主要特点:1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的活动。2教育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3教育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4教育观察是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5教育观察总是借助于一定的工具。 教育观察研究的功能:首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第对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观察,从而获得认识该事物的比较充实、客观的事实材料。有利于教育科学理论的提出,也是总结研究教育经验的基本方法之一。第二,教育观察研究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观点是否正确的重要途径。第三教育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教育观察研究的一般过程:1教育观察研究的设计(确定观察内容 选择进行观察的类型 制定观察记录表 训练观察人员)2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 (界定研究问题并确定观察对象 了解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编制观察记录表 记录观察资料 分析资料) 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在教育现象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能够搜索到事后搜索不到的资料,同时也能注意到事发现场的气氛和情景,有利于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2所获得资料的可靠性较高。3观察研究能够比较客观第反映教育现象的本来面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研究者本身的偏见和期待效应。缺点:1无法推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2观察所获资料琐碎、不系统。3观察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4观察者的介入可能会影响观察对象的心理、行为的变化,影响研究效果。5观察也受被观察者的活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比较被动,无法观测到全面的情况,不利于全面解释被观察者的行为。 教育现场观察

含义:指观察人员在行为或事件发生的现场所进行的观察。

特点:1在自然场景下观察自然发生的行为或事件。2观察者可以直接感受被观察者的情感及情绪。3所获资料是丰富、直观、全面的。4可借助于现场的感受对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 优点:1所获资料自然、直观、真实、可靠性强。2能够获得观察对象的活动或变化规律。 缺点:1在观察过程中及对观察结果的解释都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2需要观察者有较高的协调人际关系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3真正用于观察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全结构式观察

含义:指在教育研究中运用的施行于实验室的、具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可全面控制的观察。

特点:1在实验室中进行 2有详细的观察计划。3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4可全面控制。 实施步骤:1确定观察内容的结构。2确定观察场地、观察时间和观察对象。3编制记录表。4实施观察和记录。5分析资料。

优点:1观察过程严密,结果公正、客观。2观察资料系统、科学,并可充分利用数量表述。 缺点:1它要求观察者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以及进行全结构式教育观察所需要的相关技术。2要求实验室的条件较高。

第五章 教育调查研究 教育调查研究: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调查的分类:1按照调查的对象(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2按照调查的目的(现状调查、相状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3按照调查的手段(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发) 普遍调查:是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也称为全面调查或普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也成抽查 问卷调查:是指研究者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让调查对象作答,以了解调查对象对某一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的看法的调查。 访谈调查:是指研究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让调查对象作答,以搜集调查对象对教育问题或现象的态度和看法的调查。 教育调查研究的特点: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 2选择调查对象 3确定调查方法的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4制定调查计划 5调查的实施 6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问卷调查

含义:是指研究者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让调查对象作答,以了解调查对象对某一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的看法的调查。

特点:1调查过程的标准化。2调查形式的匿名性。3调查范围广、效率高。

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1语义清楚 2语句简洁 3面向对象 4价值中立 5 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访谈调查

含义:是指研究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让调查对象作答,以搜集调查对象对教育问题或现象的态度和看法的调查。

优点:1灵活性强,调查者可以根据访谈过程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2 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3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4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5容易进行深入的调查。

缺点:1调查效率低。2 分析处理的难度大。3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4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被调查者深思熟虑,不能标准被调查者匿名,以及易受到环境的干扰等特点。

类型:1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结构式访谈最显著的特点是标准化 2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3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过程:1选择访谈对象 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3 正式访谈

常用的技巧:1接近访谈对象 2处理拒绝3追问技巧4记录技巧 测量调查

含义: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或实际情景,从而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特点:1取材范围广2有较严密的工具编制过程 3有严格的施测过程 4一般使用常模对结果进行解释5应用范围更广

测量调查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诊断作用 2建立和检验科学假设 3评价作用 4 预测选拔作用 调查表法

含义:是调查者依据研究课题设计出调查统计表格,分发给被调查者的单位或个人,请他们填写,以便了解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的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

特点:1调查范围较广 2规范、简明,便于统计和填写

调查表的基本要素:标题 序号 标目 数字 表尾 表注

第六章 教育实验研究 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因变量 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指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内在效度: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 外在效度:设计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即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它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认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特点:1要具有明确的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关于研究课题本质或教育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推测或构想。 2自变量的操作,即要由实验处理 3合理地控制无关变量 4教育实验特质目标的建立及其评价。

功能:1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2对所引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3为发现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基础。4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基本程序:1实验准备阶段(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并形成研究假说;明确实验目的,确定知道实验的理论框架;选择被试,形成被试组,明确自变量的操作定义;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2实验的实施阶段。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观测由此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要对试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误差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 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研究问题的描述--确定实验处理--列举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确定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方法--判定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控制方法、控制过程和控制程度--选择实验设计。 一个好的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的什么?1有较为明确具体的理论假说。2有合理的控制。3实验的设计、程序较为规范。4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可望生成一定的模式。 教育实验评价的内容和范围:

分类:按照教育实验规程所涉及到的各个侧面考虑评价对象,应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目标评价是教育实验全过程评价的基础和起点,评价内容包括:1对教育实验选题的价值判断进行评价。2对教育实验假设的科学性进行评价。3对教育实验目标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价。

过程评价是标明实现目标的过程状态,评价内容包括:1准备阶段(设计实验)2实施阶段,实施方案并搜集资料数据。3总结阶段,分析研究结果,形成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成果评价是对目标达成度的价值判断,成果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理论研究成果(对实验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清理和更新教育理论,对各种教育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验证某种新理论、新思想。)2实验研究成果(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改革,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应如何建立

1教育实验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其设计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分为评价总目标、次级目标和指标。设计原则包括内容上的目的性与一致性、结构上的完备性和独立性、操作上的可比性和可测性。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1要对教育实验目标进行科学分析。2要了解编制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程序。3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要用质和量的方法对每项指标及其指标体系的构成结构进行检验。4要使评价指标有个性特点。

第七章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法: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其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 系统方法:是一种将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模型化和择优化得研究法。 结构与功能方法:这是一种说明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方法。任何系统都有具有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功能取决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结构的程序。结构方法做种结构分析和对结构功能的把握,并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整体性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基础上。 信息方法:是用信息概念和理论来考察研究系统的行为功能结构,从信息的获取、转换、传输和储存过程来研究控制系统的运动规律的方法。 阐述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法的特点?1概括性与间接性。2多样性和不确定性。3层次性。4继承性与超前性。 阐述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功能?1深化教育人士,揭示教育规律。2完善和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体系并构建新理论。3对研究成果进行逻辑证明。 阐述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基础过程?1确定理论研究课题。2收集分析文献资料。3确定感念范畴并提出研究假设。4形成理论体系并进行检验。5拟定理论研究的论文写作提纲,撰写理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阐述命题的意义 如何确定理论研究的研究课题?一般而言,一个理论课题的确定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1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即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2研究课题是否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所要研究的课题对教育是否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如何历史—逻辑的方法进行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历史—逻辑法是指摒弃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及偶然因素,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要遵循以下要求:1要深入研究对象的形态和结构,通过各属性、成分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看到内在本质联系。2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性,既要反映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又要反映人们认识这一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3要使历史的研究和逻辑的研究结合,用逻辑的说明方法时,必须以历史的叙述方法补充,在叙述历史时,必须用逻辑的方法清理线索,把握本质和规律。 说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怎样用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研究

第八章 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

定性分析:就是指研究者在对所搜集到的文字、声音、图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审查、汇总、归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也意义的分析,从而揭示出时务内在特性的过程,它是一个对资料的分类、描述、归纳、抽象的过程。 分类:一般分为现象分类和本质分类,现象分类是指事物的某一外部特征或表现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本质分类是以事物的内在属性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完全归纳法:是依据研究现象中的所有事物或各个部分归纳出对该现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复杂,难以一一考察 共变法: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可能是另一现象的原因。 剩余法:就是被研究的某种复合现象是有某种复合原因引起的,除去已知因果联系的部分,则剩余部分之间也可能存在因果联系。 教育研究中定性分析的特点是什么?1定性分析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质的规定性。2定性分析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3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弹性。4定性分析主要是对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5定性分析对研究者及背景的敏感性。 归纳法具体方式有三种:完全归纳法 简单枚举法 科学归纳法 定性分析中资料的真实性应从哪些方面审核?2从使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审核。2从研究者本身来审核,3从研究对象方面进行审核。 试述求同法与求异法的过程与特点?求同法是指研究某一现象的原因时,如果该现象分别在若干不同场合出现,在每个场合的先行情况下,只有一种情况相同,其他情况不同,那么这一相同情况,就可能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求同法的特点就是异中求同。求异法是指在防御研究某一现象的原因时,如果该现象再一种场合出现,在另一种场合不出现,两种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不同,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一不同情况就可能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求异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 试述定性分析中信度与效度的特殊性? 检验定性分析中效度的方法有哪些

第九章教育科学研究定量资料的分析 定量分析:是指研究者借助于教学手段,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事物数量特征的过程。 次数分布表:就是把所有数据按大小分为若干小组,把所有的数据归到有关的组内,得到数据在各组内出现的次数,从而清楚的看出全部数据的分布情况。 相对次数分布表:这是简单次数分布表的一种变形,相对次数就是各组次数与这群数据的总次数的比值。在表中,所有相对次数相加的和相当于一 累计次数分布表:再简单次数分布表上可以通过郑家一列内容,表示出某个数值以上或以下的数据数目的多少,这就是累计次数分布表。 抽样分布: 适合性检验 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数据描述 数据推断 数据综合分析 定量统计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局限:1统计分析手段的条件性,在实践中,统计方法中的某些理论性假定条件常常被运用者所忽视,至使结论的精确性难以判断,或者反而产生错误的结论。2统计推断的概率特征 3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导致数量分析的模糊 教育研究中定量分析需要什么样的前提?1数据资料的客观性,研究所的数据必须真实、客观,尽量排除主观影响和由于各种工作中的粗心或疏忽而引起的错误和失真现象。2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在研究问题扩大后,资料收集就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所以在问题确定后应按严格要求进行抽样,并对样本做出全面的透彻的考虑,系统地收集样本各方面的资料和数据。

不能仅根据个别的、偶然的事实和数据惊醒推断甚至做出结论。3数据资料的有效性 研究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反映研究课题,即必须和研究课题的目的和要求相一致,否则再客观、再完整的资料都无法为研究课题所用。 数据资料的归类整理:1统计表分为简单表 双向表 复合表 次数分布表(简单次数分布表、相对次数分布表、累计次数分布表、累计相对次数分布表)2统计图分为条形图 圆形图 线性图 统计表:是表达数据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用来是用来表明统计指标与被说明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统计图:是指用点、线面体色彩灯描绘,吧所有研究对象的特征、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对比情况等方面的数据资料,绘制成整齐简明的图形。 集中数量:从次数分布表上可以看出,分布在各组的次数有多有少,单大部分数据趋向于中间的某一点。这种相某点集中的去向叫做集中趋势。集中数量又称代表值,它有两种功用1可以用来描述和代表研究对象的一般水平,并问进一步统计分析打下基础。2用它与同质的另一项研究对象作比较。 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它反映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 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如何,是要由差异量数来表明的。差异量数越大,集中量数的代表性越小,差异量数越小,则集中量数的代表性越大。 地位量数:是用来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的位置,也称相对位置量数,常用的地位量数主要有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 相关系数是用来表示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量的指标。如积差相关系数和等级相关系数、点二列相关系数。 数据推断:教育科学研究一般不可能对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都进行观测和考察,而是常常依据一定的样本,通过对样本特性的研究来推论出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就是数据推断。他可以分为两类 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总体参数:就是利用所抽取样本得到的数据资料来推断总体数据的特征。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类。

数据综合分析的方法有:因素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 可分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 三方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又统称为方差分析,及利用方差进行F检验,分析与探讨一个因变量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方差分析的假定条件是什么?1研究对象应随机抽取而来,其观测数据应相互独立。2因变量应为随机变量,且样本应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3各样本的方差应大致相似。 协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控制的方法,其功能是利用直线回归法,将足以影响实验结果去却无法用试验方法加以控制的有关因素从方差中剔除,在过调整后求出方差的无偏估量。 聚类分析:是依据事物的数量特征对事物的分类的一种方法,它是分类方法的一种。 假设检验的步骤有哪些?1先假设虚无假设H成立 2规定显著性水平,在教育研究中一般取0.05或0.01两个显著水平。3计算检验统计量,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各自的检验统计计量。4利用检验统计量判断无假设成立的可能性有多大。

试述因素分析的过程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含义是什么?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必须以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为基础。2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一项增值的知识产品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哪几类?三类1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2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

术专著和部分学位论文。3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既有对教育事实的发现和报告,也有在此基础上所做的理论分析和概括。 教育研究成果的撰写有哪些基本要求?1再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引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炼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作用是什么?1鉴定科学研究成果 2促进研究工作的改进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调控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4提高研究工作整体质量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方式很多主要包括:研究者自评、同行专家评价和行政部门评价 具体的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时还应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2通讯评价与会议评价相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rd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