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七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12 01: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2017学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七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在月球上,下列现象有可能实现的是( ) A.听到机器的轰鸣声

B.冬天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看到美丽的流星雨

D.宇航员用力一跳,跃出0.8米深的凹坑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都是340米/秒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3.下列几个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正常跑完100米所需的时间约为8s B.月亮在井中所成的像到井中水面的距离大约3m C.一个普通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500N D.我们使用的《科学》教材,每一本的质量约为10kg

4.下列主要体现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

人用力将足球踢出

B.

跳板在压力下变弯

第1页(共27页)

C.

运动员用力拉弓

D.

手用力压弹簧

5.2016年发生了2次日食3次月食,以下现象与形成日食月食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游戏中的手影

B.

筷子在水中“折断”

C.

水中的倒影

第2页(共27页)

D.

雨后的“彩虹”

6.如图是一辆静止停在水平路面的小车,下列各项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车对路面的压力与小车受到的重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 C.小车对路面的支持力和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D.小车对路面的压力与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

7.如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P不变 B.F不变,P变大 C.F变小,P变小 D.F变大,P变大

二、填空题

8.身边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1)盲人在凹凸花纹的盲道上行走,他主要依靠的感觉是 。

(2)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3)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划龙舟”。全体划桨手叜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 。

9.如图是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则 是入

第3页(共27页)

射光线,反射角的大小为 ,空气在界面YY′的 侧。(选填“左”或“右”)

1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

(1)当蜡烛放在图示位置时,光凭上所成像的性质是 。 (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1.如图,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此现象说明 。现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水面相平时,橡皮膜变为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再将瓶子浸入饱和食盐水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变为向里凹(如图丙).那么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请提出一种可实现的方法 。

三、实验探究题

第4页(共27页)

12.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水 水 水 水 水 5 5 5 10 15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朝侧面 朝侧面 4.9 4.9 4.9 9.7 14.6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U形管液面高度差/cm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研究液体同一深度的压强特点,应该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下面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 ;

第5页(共27页)

(3)实验过程中小明把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对应的像点与物点相连,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 ,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后可得出的相应规律是 。

四、解答题

14.2017年5月1日起嵊州市正式启用人行横道抓拍系统,当行人和机动车进入斑马线且机动车行驶于行人前方时,认定为为礼让行人,构成违规。上学路上,小丽正以1.2米/秒的速度开始通过学校附近的人行横道,此时一辆汽车从距离人行横道40米处以18千米/小时的速度沿②车道行驶,如图2所示,已知该人行横道长度为18米,每个车道宽度为3米,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构成违规?

15.雪地摩托车是一款冬季越野装备,配有履带和滑雪板,下表是某款雪地摩托车的部分主要参数。(g=10N/kg)

(1)履带和滑雪板都做得很宽是为了 。

(2)雪地摩托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在图中做出其重力的示意图。

(3)若雪地摩托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6倍,雪地摩托车

第6页(共27页)

所受牵引力的大小是多少?

(4)雪地摩托车停放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少?

净重 最高车速 180kg 50km/h 每块滑雪板与地面接触面积 0.15m2 履带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0.6m2

五、附加题

16.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物体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 (选填“向左”“向右”)。

17.如图1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2所示。由图1、图2可知:小车的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可能是 ,请你用科学原理解释其原因。

18.如图1,位置传感器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公安交警的巡逻车便是利用上面的原理来检测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速。如图2(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2(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s,超声波在空气

第7页(共27页)

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则(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P1到达小汽车时,小汽车离巡逻车多远?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P2到达小汽车时,小汽车离巡逻车多远? (3)被测车的车速为多少m/s?

第8页(共27页)

2016-2017学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七年级(下)期末物

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在月球上,下列现象有可能实现的是( ) A.听到机器的轰鸣声

B.冬天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看到美丽的流星雨

D.宇航员用力一跳,跃出0.8米深的凹坑

【分析】月球上无大气,也没有水,没有传播声波的空气,无法听到声音。同一物体的重力比地球上的轻,容易举起。 【解答】解:

A、声波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传播声波的空气,无法听到机器轰鸣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

B、月球上没有水,也没有雨雪雾霜的变化。故B错误;

C、在地球上看到的流星雨是陨石与大气层摩擦生热达到燃烧状态出现的现象。月球上没有空气,即使有陨石落向月球,也不会形成流星。故C错误; D、同一物体在月球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所以宇航员轻轻一跳,可以轻松克服自身月球重力,跃出0.8米深的凹坑。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月球上没有大气、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作为常识要加强识记,一些在地球上的常见现象,月球上不再发生。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都是340米/秒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第9页(共27页)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答】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比空气中快,故A错误。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正确。

D、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3.下列几个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正常跑完100米所需的时间约为8s B.月亮在井中所成的像到井中水面的距离大约3m C.一个普通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500N D.我们使用的《科学》教材,每一本的质量约为10kg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

A、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月亮在井中的虚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地月距离,在38万千米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在500N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两个苹果的质量约300g,我们使用的《科学》教材,每一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300g=0.3kg.故D不符合实际。

第10页(共27页)

故选:C。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4.下列主要体现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人用力将足球踢出

B.

跳板在压力下变弯

C.

运动员用力拉弓

D.

手用力压弹簧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解答】解:

A、用力把足球踢出去,足球由静止变运动,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

BCD、跳板在压力下变弯,压力使跳板发生了形变;运动员用力拉弓,拉力使弓

第11页(共27页)

发生形变;手用力压弹簧,压力使弹簧发生形变,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2016年发生了2次日食3次月食,以下现象与形成日食月食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游戏中的手影

B.

筷子在水中“折断”

C.

水中的倒影

D.

雨后的“彩虹”

第12页(共27页)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

【解答】解:A、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筷子在水中“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6.如图是一辆静止停在水平路面的小车,下列各项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车对路面的压力与小车受到的重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 C.小车对路面的支持力和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D.小车对路面的压力与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的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解:A、小车对路面的压力和小车的重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小车的重力和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第13页(共27页)

C、小车对路面的支持力沿竖直方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直线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小车对路面的压力与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二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对二力平衡条件、相互作用力的准确掌握和理解。

7.如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P不变 B.F不变,P变大 C.F变小,P变小 D.F变大,P变大 【分析】长方体铁块A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向右移动后,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公式p=可求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变化。

【解答】解:长方体铁块A向右移动后,重心还在桌子上,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公式p=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压力和压强的大小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二、填空题

8.身边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1)盲人在凹凸花纹的盲道上行走,他主要依靠的感觉是 触觉 。

(2)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倒影如境”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

(3)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划龙舟”。全体划桨手叜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

第14页(共27页)

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平静的水面就像平面镜,楼房、桥、树木可以在水面上成像即倒影。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1)盲道上有条状的凸起,减小了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可知,脚受到的压强增大,盲人可据此识别出盲道,因此盲人在凹凸花纹的盲道上行走,他主要依靠的感觉是触觉。

(2)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柳树叶子是不透明的,无法使太阳光穿过,在其下形成阴凉;

倒影如镜,说的是水面如同平面镜,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往后划桨,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1)触觉;(2)直线传播;反射;(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评】此题考查了增大压强的方法、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是一道力学和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

9.如图是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则 BO 是入射光线,反射角的大小为 30° ,空气在界面YY′的 左 侧。(选填“左”或“右”)

【分析】先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判断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再判断介质界面、求出反射角;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

第15页(共27页)

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

【解答】解: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

由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可知:

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YY′是界面,XX′是法线; 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反射角为:90°﹣60°=30°;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折射角是60°,因此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界面的右侧为玻璃,左侧为空气。

故答案为:BO;30°;左。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间的位置关系及反射定律判断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1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

(1)当蜡烛放在图示位置时,光凭上所成像的性质是 倒立缩小的实像 。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①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②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③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

第16页(共27页)

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若向右移动蜡烛,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动光屏。 故答案为:(1)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2)右。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1.如图,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此现象说明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现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水面相平时,橡皮膜变为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再将瓶子浸入饱和食盐水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变为向里凹(如图丙).那么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图丙中,盐水密度大于瓶中水的密度,当深度相同时,盐水对橡皮膜向内的压强大于瓶内水向外的压强 。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请提出一种可实现的方法 将瓶子浸入酒精中 。

【分析】(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侧面的橡皮膜向外凸,说明了对侧壁有压强;

(2)瓶子内外的液体压强相等时,橡皮膜就会保持原位置不变;

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深度相同时,其产生的压强大于水产生的压强,据此分析;

(3)当橡皮膜向内凹时,说明瓶内的压强大于瓶外的压强,同样根据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

(1)橡皮膜位于瓶子的侧壁,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第17页(共27页)

(2)图乙中,瓶子内外的液体都是水,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因此橡皮膜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橡皮膜即不向外凸也不向内凹;

图丙中,瓶内是水,瓶外是盐水,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当深度相同时,盐水对橡皮膜向内的压强大于瓶内水向外的压强,所以,橡皮膜会向里凹; (3)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可减小瓶外液体的压强,可以使瓶外液体的密度小于瓶内水的密度,因此可以将瓶子浸入酒精中。 故答案为: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图丙中,盐水密度大于瓶中水的密度,当深度相同时,盐水对橡皮膜向内的压强大于瓶内水向外的压强; 将瓶子浸入酒精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但考查的方式较为新颖,通过对一个简单实验的观察及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各条规律。设计较为精巧,值得我们关注,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三、实验探究题

12.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水 水 水 水 水 5 5 5 10 15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朝侧面 朝侧面 4.9 4.9 4.9 9.7 14.6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U形管液面高度差/cm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研究液体同一深度的压强特点,应该比较序号为 1、2、3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第18页(共27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rb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