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更新时间:2023-05-31 05:51: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第三章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概念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 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中成药的主要常用剂型有丸剂、散剂、颗粒剂、片 剂、煎膏剂、贴膏剂、滴丸剂、胶囊剂、酊剂、 凝胶剂、注射剂、眼用剂型、搽剂、洗剂、涂膜 剂、膏药、气雾剂、喷雾剂。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一、概述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 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中成药的 常用剂型主要包括两类:①中药传统剂型,如丸 剂、散剂、内服膏剂(膏滋)、酒剂、露剂、胶 剂、膏药等;②中药现代剂型,如颗粒剂、片剂、 注射剂、胶囊剂、合剂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剂型日益丰 富,其剂型选则必须遵循三效 ( 速效、高效、长 效 ) 、三小 ( 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 ) 、五 方便 ( 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 ) 的 原则。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二、中成药的主要常用剂型(一) 丸剂 1 蜜丸 2 水蜜丸 3 水丸 4 糊丸 5 蜡丸 6 浓缩丸 (二) 散剂 (三) 颗粒剂 (四) 片剂 1 普通片 2含片 3 咀嚼片 4 泡腾片 (五) 煎膏剂 (六) 贴膏剂 1 橡胶膏剂 2 凝胶膏剂 (七) 滴丸剂 (八)胶囊剂 1硬胶囊 2软胶囊 3 肠溶胶囊 (九)酊剂 (十)凝胶剂 (十一)注射剂 (十二)眼用剂型 (十三)搽剂、洗剂和涂膜剂 1 搽剂 2洗剂 3 涂膜剂 (十四)膏药 (十五)气雾剂、喷雾剂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一) 丸剂 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 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 蜡丸和浓缩丸等类型。 丸剂属于传统剂型,与汤剂、散剂等比较发挥药效作用迟 缓,但作用长久,适宜于对慢性病的治疗。正如李东垣所 说:“丸者缓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也”。如治疗 肾阴不足的六味地黄丸,治疗气血亏虚的人参归脾丸,治 疗脾虚久泻的补中益气丸;尤其是糊丸和蜡丸,在胃肠道 中缓慢释放,属于传统的缓释制剂。丸剂因制作方法和赋 形剂的不同,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 缩丸不同种类。由于丸剂需要直接口服,一般婴儿不宜, 必要时可研服。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1 .蜜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 在 0.5g (含 0.5g )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 0.5g 以下的称小蜜丸。 蜂蜜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 咳,滑肠通便,解毒防腐等作用,且富含营养,味道甜润, 故蜜丸能增加药物的滋补作用,矫正某些药物不良味道, 延缓药物的溶解吸收,使药效缓和持久。蜜丸主要用于制 作滋养补虚类品种或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参茸卫生丸、 河车

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丸等。此外,由于蜜 丸质软可以任意改成小粒服用或用水化开,还可用制一些 儿科丸药,如小儿至宝锭、妙灵丹、育婴金丹等。含有贵 重的、易挥发的药物,也可制成蜜丸,如牛黄清心丸、乌 鸡白凤丸等。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2 . 水蜜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 丸剂。一般适用于补益剂制成丸剂。水蜜 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 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 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桂附地黄丸、百 合固金丸。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3 .水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 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 剂。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 服,不易吸潮;一般较蜜丸崩解快,便于 吸收。一般适用于解表剂、清热剂、消导 剂等制成丸剂。如逍遥丸、牛黄上清丸、 防风通圣丸等。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4 .糊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 合剂制成的丸剂。糊丸因干燥之后硬度较 大,崩解时间比水丸和蜜丸缓慢。内服后 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所以方剂中含有刺激性较强的、有剧毒的, 或要求在体内徐徐吸收,以缓慢发挥药效 的药物,常制备成糊丸,如犀黄丸、小金 丸、青州白丸子、周氏回生丸等。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5 .蜡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由于 蜂蜡在常温中呈固体状态,服用后溶化缓慢,蜡 丸在体内不崩解,直接从体内排出,类似于现在 的骨架制剂,因此为长效制剂。调节用蜡量可以 使蜡丸不在胃中溶解而在肠中溶解,防止中毒或 对胃起强烈刺激作用。所以若方剂中含有较多剧 毒药物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 的药物,均可采用蜡丸。临床常用的有三黄宝蜡 丸、黍米寸金丹、妇科通经丸等。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6 .浓缩丸 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 的辅料或其余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蜂 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 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 浓缩水蜜丸。如牛黄解毒浓缩丸、安神补 心丸等。浓缩丸有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 大,易于服用,贮运方便,节约赋形剂等 优点。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二) 散剂 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 制成的粉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 剂,是我国古代剂型之一。散剂治疗范围 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具有制 作简单、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有 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不耐高温、剧毒 不易掌握用量、贵重细料药物均适宜于制 成散剂,如川芎茶调散、五苓散、马钱子 散、黛蛤散、紫雪散等。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三) 颗粒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

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 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 起效迅速的特点,又具有携带、运输、贮存方便 的优势。按形状分为颗粒状和块状两种;按溶解 性分为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按辅料不同分 为有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常用的有感冒清 热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颗粒、止咳化痰颗 粒等。 。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颗粒剂一般加温水或热水,溶解或分散后 服用,所以基本上适宜于各种人群使用。 颗粒剂药物容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 证中药的有效服用剂量,因此一般说来效 果比服用量小的剂型要好,且生产、运输、 携带和服用方便,现在临床应用较多。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另有直接吞服的颗粒,一般颗粒较细,用 量较小,服用时将颗粒放于口中,用水冲 服。在日本叫细粒剂,中国药典没有单列。 泡腾颗粒仅能加水泡腾溶解后服用,切忌 放入口中直接冲服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四) 片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 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或用其他适宜方法制成 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有浸膏片、半浸膏 片和全粉片等。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 片、咀嚼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肠 溶片等。中药片剂的优点是剂量准确,质量稳定, 便于服用,携带运输方便,生产条件卫生,便于 工业化大生产。片剂服用时直接吞服,婴幼儿不 宜,必要时研碎服用。随着制剂工艺的革新,片 剂剂型也不断发展。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1 .普通片 为经压制而成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片剂一 般直接吞服使用,片重一般在 0.1 ~ 1.2g 之间。 可为裸片或包衣片。包衣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 味、增加药物的稳定性,现在片剂基本都包衣。 一般包衣片分为糖衣和薄膜衣,糖衣要包隔离层、 粉衣层、糖衣层和有色糖衣层,工艺复杂。粉衣 层用大量滑石粉,而滑石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现已很少应用。薄膜衣较薄,掩盖气味、隔湿和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都很好,包衣简单,成本低, 是以后的主流。若糖衣片和薄膜衣片市场上都有, 建议临床上用薄膜衣片。如穿心莲片、桑菊感冒 片、银翘解毒片、葛根芩连片等。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2 .含片 系指含于口腔中缓慢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 片剂。含片压制时没有加崩解剂,在口腔中不崩 解,慢慢溶化而释放药物。由于直接作用于口腔 和咽喉,因此对咽喉和口腔疾病较为适宜。如银 黄含片、桂林西瓜霜含片。由于含片在口腔中溶 化,不用水,携带运输方便。其部分药物可直接 通过口腔粘膜吸收而直接进入血液,不但起效快, 而且无肝脏首过作用。因此现在除局部用药外, 越来越多的作为全身治疗用

药剂型。因为含片是 含服,因此婴幼儿不宜服用,以免有气管被卡住 的危险。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3 .咀嚼片 系指于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咀嚼片 是直接嚼服,因此压制时没有加崩解剂, 且硬度不能太大,以免无法嚼服。咀嚼片 可以很大,到每片 1 ~ 2g 。如健胃消食片。 咀嚼片服用较方便,可不用水,现在应用 很广泛。因为咀嚼片是嚼服,四岁以下儿 童不宜服用,以免有气管被卡住的危险。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4 .泡腾片 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 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由于泡腾片是酸 碱泡腾剂作为崩解剂而制成的片剂,遇水 就强烈泡腾,因此只能加水泡腾后服用, 严禁直接放于口中嚼服或吞服,因泡腾时 会灼伤口腔或食道粘膜。泡腾片携带运输 时是固体,服用时是液体,非常方便。因 此适宜于各种人群服用,尤其适宜于老人 和小孩服用。如清开灵泡腾片。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五) 煎膏剂 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 (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煎膏加有炼蜜 或蔗糖、葡萄糖经熬制而成,具有滋养补虚、润 肺止咳及防腐的作用,并有容易吸收,奏效迅速, 便于服用的特点,常用于久病体虚、燥咳劳嗽等 患者,如琼玉膏、八珍益母膏、清金止嗽西瓜膏 等。煎膏剂生产时经熬制,已经灭菌,且为高渗 制剂,一般不加防腐剂,服用安全,可以长期使 用。一般可直接服用或加水稀释后服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r3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