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更新时间:2023-07-18 17: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浅谈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邹毅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白石桥支行 100081

摘要:从2012年6月8日到7月6日,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央行两次降息并扩大利率浮动区间,证明其“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一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制定,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利率风险,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述了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基本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制定措施。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上存下借的内部资金计价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业绩评价的需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也在逐步探索内部资金计价模式的改革。

三、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资金管理模式

从资金管理模式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是“上存下借”模式,也就是只针对资金进行差额管理。内部资金以系统内存放和拆借的形式从多头寸的分支机构流向总行的资金营运部门或计划财务部门,再流向空头寸的分支机构。在这一过程中,总行资金营运部门充当着内部资金池的作用,并从每日资金的轧差中得出缺口资金,进行调剂和运用。

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管理简便易行、作用效果直接、交易系统成本低、可操作性强。资金的价格即拆借利率一般都是固定的,不与资金市场的利率直接挂钩,各分支机构很容易计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可以充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总行的管理意图。例如,总行希望分支行在增加存款的同时抑制贷款发放,就可以采取提高存放总行利率和拆放分支行利率的办法。分支行为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基本上会采取上存总行的办法。因为发放贷款的机会成本(存放利率)和风险较高,无风险收益才是理性行为,即使是贷款项目非常好,分支行也会十分谨慎地以拆入资金形式发放贷款。

现行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无法有效集中与规避利率风险,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资源优化配置;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资金利用率低,无法形成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现行的内部资金利率只有上、下级行之间的纵向资金往来利率,缺少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及其它部门之间横向的资金往来计价。使得经营负债业务的部门只关心成本付出,不看重效益成果;经营资产业务的部门只关心效益,不计成本付出;无法杜绝不计成本的盲目投入。不能客观地计量产品或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和实际收益率,也无法对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部门的真实业绩做出准确评价,从而不利于调动资产、负债等各经营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含义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FTP)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

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其中,对于资产业务,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需要支付内部资金转移利息;对于负债业务,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代表其资金收益,可以从中获取内部资金转移利息收入。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单笔业务资金定价仅仅是在单一的业务层面或产品层面计算净收益的一种机制,它仅能计算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的盈利能力。而在今天复杂的银行经营环境中,既要从整个银行的层面又要从单个业务要素的层面来看待银行的盈利情况。采用资金转移定价,则弥补了传统单笔业务资金定价的不足,既统筹了银行的整体盈利情况又兼顾了单个业务要素的特殊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现状

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进行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配置合理化、效益化,从总体上消除利率的部门、行业歧视,使利率充分反映资金供求,形成利率水平与风险水平相对称的联系机制,从根本上理顺被扭曲的社会资金配置关系,全面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将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为银行业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具体的市场需求和经营成本决定利率水平,竞争和创新上的自主权被扩大,自我发展的空间得以拓展。商业银行增强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盈利模式和经营方式,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二是刺激社会信贷需求,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

四、三种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

因为商业银行在资金规模大小不同,在经营的业务种类、风险控制水平、和信息平台的技术支持上和员工素质上都也有差别,所以根据商业银行的不同特征,选择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也就不同。本文在第二章就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一般使用的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三种主要模式——单资金池、多资金池以及期限匹配法,做了介绍。在这三种模式中,应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国银行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根据将各种方式进行分析,选择出合适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

单资金池定价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对商业银行来说,该模式实现了资金由总行资金库统一管理,并且建立模型容易、快速,在资金管理上操作简单、所费成本较低。但由于单资金池定价模式没有区分资金的不同属性,而是将资金看作同质品,所以该模式的缺陷也很明显,在单资金池定价模式下不具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

金融视线 | Financial View

对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现状、困境的分析与展望

孙维汉 西安外国语大学 710043

摘要:我国股市近期重挫,股价跌回十年前,甚或更低,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破八……这一切都给我国经济带来非

常大的压力,金融市场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的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非常有必要对金融市场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解决目前的困境。本文先分析了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而指出其目前的困境,然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并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展望。关键词:金融市场;现状;困境;对策

金融市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所有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的总和,而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进行金融产品买卖交易的场所。本文所讨论的金融市场主要指后者,本文将从狭义金融市场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基础制度层面基本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现如今,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中交易的品种也越加丰富,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市场运行的机制逐渐得到完善,社会融资结构也得到了优化。(三)外汇市场的发展作用明显

1994年4月,我国在上海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这样以来,原来分散的外汇交易开始集中统一起来,从而为成功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奠定了重要的市场基础。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形成了外汇零售和银行间批发市场相结合,覆盖即期、掉期和远期等类型的外汇交易市场体系,这在人民币汇率稳定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基础性作用。

(四)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也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黄金市场包括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和商业银行的柜台市场,产品主要包括纸黄金、现货、期权、延期交割以及期货等。因为黄金产品交易的同质性和市场的全球化,国内外价差不断缩小,行情走势基本一直。因此,黄金市场是与国际金融市场紧密相连的一个金融市场。我国目前有三大期货交易所,包括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式是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中发展最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也是目前商业银行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努力的最终目标。

国外商业银行对资金管理的多年实践经验,证明了在银行内部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对资金进行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传统差额资金管理模式,很明显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竞争的需要。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现实情况和对内部资金定价三种模式的比较,在我国商业银行运用期限匹配的定价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晖,谢赤.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作用[J].求索,2006,(06):10-12

[2]戴国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冯晓伟,郑循刚.简论西方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J].财会月刊,2005,(10):22-23

[4]蒋东明.现代商业银行资金内部转移计价机制初探[J].金融论坛,2002,(04):4—5

[5]黄大海.国际商业银行内资金转移定价及其启示[J].银行资金管理,2006,(05):30.32

一、我国金融市场目前发展的现状

(一)货币市场已发展得较为完善

我国的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以及票据市场。货币市场主要是指短期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具有流动性强、期限短和风险小的特征。如今,货币市场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之一,同时也是金融机构进行资产投资、管理流动性和调节资金头寸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在货币流动性偏多,通货膨胀,物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人民银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在债券市场上灵活公开市场操作,以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及商业银行季节性清算压力。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更为规范

从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此后,我国股票市场实现了全流通,为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利率风险管理、分支机构业绩考核和金融产品定价的功能。该模式较适用于资金利率比较平稳、资产负债结构匹配的金融市场,由于我国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我国市场利率会产生波动较大,所以单资金池定价模式不太适合我国的商业银行使用。

多资金池定价模式不仅具有单资金池对资金实现统一管理的优点,同时按照资金到期时间的不同对资金进行了划分,由一个资金池细分为多个期限不同的资金池,对不同资金池的资金制定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对利率风险管理、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金融产品定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多资金池定价模式随对资金进行了一定区分,但是分类仍较为简单,因此仍然会因为对资金的信息掌握不完全,仍会产生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错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所以该定价模式不适用于利率波动频繁的市场。多资金池定价模式较适宜于业务简单的中小型银行,但也可以作为大型商业银行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时的过渡选择,不应该成为大型商业的最终模式选择。

期限匹配定价模式是目前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对利率管理最有效的模式。它弥补了单资金池定价模式和多资金池定价模式的不足,从资金的业务线条上实现了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之间在资金期限上、收益率上、利率敏感性上的匹配,逐笔核算银行业务。期限匹配模式能够实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绩效评价、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功能,给银行管理层提供准确的资金成本和收益的数据,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水平。期限匹配模

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qp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