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李斯特钢琴练习曲的风格特点 - 以《叹息》为例

更新时间:2023-10-19 22: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析李斯特钢琴练习曲的风格特点——以《叹息》为例

[摘 要]:李斯特的练习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不管是创作风格,还是创作手法,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浪漫主义时期之后钢琴练习曲的创作,其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本文以李斯特的钢琴练习曲《叹息》为对象,介绍了李斯特钢琴练习曲系列的艺术特征,分析了《叹息》独特的演奏风格,以及《叹息》的演奏技法。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叹息》;风格

[Abstract]: Liszt’ s etude has a strong representative, whether it’ s writing style, or writing techniques, all thoroughly showed the romantic character,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creation of piano etudes’ creation after the romantic period, its significance is self-evid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base on Liszt’ s Piano Etude of Sigh as object, introducing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Liszt’ s Piano Etude series, analyzing the unique style of the Sigh, 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techniques of the Sigh.

[Keywords]: Liszt;Piano Etude;Sigh ;Style

在钢琴乐器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下,钢琴演奏技术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革新,使得钢琴练习曲体裁的创作与演奏不得不跟随时代而变迁。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达到了巅峰,其创作与演奏呈现出了空前的风格特点,这是对传统的传承与革新,又是练习曲在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李斯特的三首钢琴练习曲就是一个重要成果,特别是最后一首练习曲《叹息》的成就最高,实现了炫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真正达到了音乐与技术的统一,集中反映了李斯特的艺术创作倾向,以及巧妙地融入了李斯特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想。这一切把李斯特的钢琴创作推向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高峰,一举成为钢琴音乐史上的重要创造家和奠基者,开拓了近现代钢琴艺术的新天地。 一、李斯特钢琴练习曲系列的艺术特征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钢琴音乐家,尤其是他的三首练习曲赢得了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其社会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李斯特的钢琴练习曲系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是一般钢琴作品所不能比及的,这就要详细涉及到他的三部练习曲,分别为《哀诉》、《轻盈》、《叹息》,三者都具有明显个性,且风格各异,尽放光芒。具体地分析,第一首《哀诉》属于即兴作品,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不但旋律短小精悍,而且感情变化多端,但又不失

连贯性;第二首《轻盈》具有较强的幻想色彩,如梦一般,钢琴的高音清澈又透明,营造了仙境般的意境;第三首《叹息》也称为“大海”,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且延绵不断,特别是细腻的音乐表现使音乐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最高峰。一般来说,李斯特钢琴作品以炫技为名,在《叹息》却以抒情见长,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演奏风格上是一种较大的突破。 二、《叹息》独特的演奏风格

《叹息》是李斯特的《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三,该曲的主旋律在不同的音区,两手交替奏出,其单音像音乐一样的连绵起伏,再加上柔美的琶音进行伴奏,极好地体现了李斯特的典型浪漫主义特点。比如:在《叹息》这首乐曲中,优美的旋律奏出了一种田园意境,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上慢悠悠地晃荡着,这是多少人向往的美好时刻,给人带来一种闲情逸致的感觉。同时,《叹息》中还有许多分解琶音,在变化无穷的和弦带动下美妙,旋律线跌宕起伏,就好比人的思绪一样,就算有无数值得怀念的往事,在现实面前,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一般来说,《叹息》常常被用于音乐会上,由于听众比较熟悉,也十分喜爱。

此外,李斯特往往采用交响乐的构思方法,并以此来创作钢琴音乐,使得音乐作品具有坦率、奔放、热情的独特音乐风格,其音响效果既辉煌雄壮,完全属于“钢琴化”的音响展示,又有管弦乐队多层次的交响效果;既有彻底的炫技,又有深情的咏唱。李斯特在创作钢琴练习曲《叹息》时,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肖邦的创作风格,即重视钢琴音色的充分发挥,整个曲子委婉含蓄,旋律不但柔和,而且像歌唱一样优美动听,曲终再一次发出叹息,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在李斯特的精心设计下,黑白键的分配、音域的扩展、精致的装饰,都充分地展现了这一特点,致使整首作品诗意无穷,回味无穷。 二、《叹息》的音乐语言特征的呈现方式 2.1复杂多变的调式调性

①同主音交替:在调式思维的发展中,大调与小调相互影响,给乐曲增加了许多复杂成分,调式调性变化多端,进而形成了交替大小调体系:见谱例2-1。

谱例2-1:

先由bD 大调交替进行,一直到同名小调,然后运用等和弦的原理,再将bd 小调的 t 级等换成 A 大调的Ⅲ级。通过这样的呈现方式,使音乐语言具有许多种音响效果,增强了和声色彩,同时也提升了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②双调性:见谱例2-2。

谱例2-2: D(D)

b

具体地讲,双调性指大于或等于两个的调,且同时叠合而成,像《叹息》就充分运用了双调性,不但加强了对位效果,增加了声部之间的独立性,也强烈地展现了音响效果的对比变化色彩。 2.2连续的琶音

从技巧上来,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叹息》充满了不同形式的琶音,演奏者在演奏琶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灵活性:见谱例2-3。

谱例2-3:

琶音是李斯特音乐练习曲《叹息》的基调,在整个乐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点是欣赏《叹息》语言艺术风格的重要内容。比如:演奏琶音的头音时,手腕一定要偏向左侧,且要划出一个半圆,然后再慢慢地带动小指;演奏最高音时,演奏者需要将右手小指偏向右侧,同时要划出一个半圆,并带动小指,目的是为了在触键时实现音色饱满,首尾呼应的目的,从而有效地表现了《叹息》所具有的和谐意境。

在《叹息》的引子部分,特别要注重琶音的演奏,即演奏人员的腰、肩、臂、腕等都要有效配合,达到和谐的效果,手指动作不可生硬,一定要灵活自然,准确地把握演奏速度,力求匀称,杜绝脱泥带水。其实,这种音乐语言的呈现方式同样适用于首部主题的琶音演奏。 对于初学者学说,一定要认真学习,不可以敷衍了事,严格要求自己双手的演奏技巧,特别是大拇指必须衔接自然,且而不能出现丝毫的错误,尽量在达到听起来如同一只手弹奏的效果。然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冰东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练好真功夫,弹成如歌的连奏,演奏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反复操练,争取从内心深处感受音乐的意蕴,在手指的力量上下苦功夫,让两只手要灵活转换,双手连奏上要达到连贯,迅速转移力量,同时要实现手脑并用,把演技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此外,连续琵音是《叹息》的一个重要艺术表现特征,但是无论《叹息》中的琶音技巧如何改变,只要拥有良好的音乐思维,就能有效地指导手指走向。当然,演奏者必须高度重视音乐风格和音乐表现,最大限度地听从内心的呼唤,从心底萌发出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真实意蕴。

2.3近乎完美的音色

在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叹息》中,半音阶一律出现在华彩乐段。放松是演奏半音阶的关键环节,要求合理地放松身体和手指,做好游刃有余,把半音阶弹得连贯自然,才能实现音色圆润的听觉效果。实际上,要想真正地演奏好半音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进行大量的、枯燥的反复练习,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地运作指法,这一点是绝不可忽视的。与此同时,根据音乐情绪的不同,音色的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手指极强的控制能力,要从音色

上做出对比。进一步讲,在延续中段主题中,若音乐的情绪依然激动愤慨,就必须加强力度,使音色如怒吼般喷出来,此时的音乐风格就会更加优美,耐人回味,达到近乎完美的音乐。 三、《叹息》的演奏技法

《叹息》的主旋律运用了五声音阶,而五声音阶无论出现在哪个国家的音乐中,都会充满浓郁的民族韵味,且田园气息浓厚。《叹息》就像叙事诗,无论是深情的讲述,还是情绪的波动,都向听众展示了伟大的人性魅力。在呈示段,优美的旋律向人们诉说着理想,连绵的琶音伴奏织体也有道不尽的温情;在过度段,八度冲击就像反对势力的疯狂攻击;在中段,低音区八度主题的自信,高音区的琶音的愤慨,使音乐语气变得人性化,将“叹息”处理得韵味无穷;在再现段,不但延续了中段的自信坚定,而且运用了呈示段的主题陈述,向人们传达了一种期待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结尾处,回归至深情的音乐情绪中,却把低声浅语转为激动的吟诵,慢慢消失,似乎是李斯特对反对势力的不屑一顾,仿佛没有了叹息,而是透露着一种坚定与自信。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了李斯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反映了李斯特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创新精神,闪耀着伟大的人性光辉。《叹息》向我们展示了李斯特中期创作阶段的的艺术追求,李斯特不愧是一个炫技高超的钢琴家,还是一位兼具创新和进取精神的伟大作曲家,其钢琴练习曲《叹息》是李斯特钢琴作品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技巧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完成了对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 董婉.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艺术特征[J].艺术百家.2011:8. [2] 张梓昆.浅析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之《叹息》的演奏技巧[J].理念学术.2013:12. [3] 周冰琦.论浪漫主义音乐的审美特征[J].音乐探索.2005:3.

[4] 仇博.从李斯特的钢琴作品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J].大众文艺.2011:20. [5] 陈瑾.对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审美理解[N].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6] 周和清.李斯特与浪漫主义运动[J].音乐爱好者. 2011: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pw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