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联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03 22: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联考

7.2013年7月23日,央视记者分别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以及真功夫3家大型快餐店取回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家快餐店食用冰块菌落总数严重超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肉毒杆菌有毒,可在其中加入硫酸铜使其变性后食用

B.肉毒杆菌在体内水解生成的氨基酸不能成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C.大肠杆菌分子中不一定含羧基和氨基

D.出血性大肠杆菌和油脂均为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8. 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具有如下信息:① 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② 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③ W与R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属于同种晶体类型

B.元素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T<Q<Y<W

C.Q与Y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两性物质,结构中含有共价键

D.由Y和T组成的物质YT是原子晶体,在电子和陶瓷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可以直接由单质Y和T在低温下合成

9. 对于实验I IV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I :逐滴滴加稀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II: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实验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D.装置IV:酸性KMnO4

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10.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HO、NHNaHCO32CO3

2.2 6H2无水MgCl2SO2水溶液吸收Br2

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11.某醇在适当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得到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a与原来醇的相对分子量b的关系是a=b+84,有关该醇应该具有的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醇分子中一定具有甲基 B.该醇分子中一定没有甲基

C.该醇分子中至少含有三个碳原子 D.该醇分子中具有两个醇羟基

12. 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

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

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

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阳极区pH增大

C.图中的b>a

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

13.某pH=1的X溶液中可能含有Fe2+、A13+、NH4+、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是NO2 B.X中肯定存在Fe2+、A13+、NH4+、SO42―

C.溶液E和气体F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A13+和C1―

26.(14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1-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

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a和b、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1-溴丁烷。

竖直冷凝管接通冷凝水,进水口是_____(填“I”或“Ⅱ”);冷凝回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可能有: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1-丁烯、溴化氢、硫酸氢钠、水等。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并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部分副产物。

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和,写出C装置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

请你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分离出1-溴丁烷。

①待烧瓶冷却后,拔去竖直的冷凝管;

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收集所得馏分。

(4)若实验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别为7.4 g、13.0 g,蒸出的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再次蒸馏得到9.6 g1-溴丁烷,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27.(14分)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操作I的名称 。

⑵ 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

R2(SO4)n (水层)+ 2nHA(有机层)2RAn(有机层) + nH2SO4 (水层)

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 。

③中X试剂为 。

⑶ 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⑷ 25

结合上表,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 ;

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

(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

⑸ 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和 。

28.(15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过程中2SO2(g)+O2(g)

①2SO2(g)+O2(g)2SO3(g),平衡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2SO3(g)的△H__________0(填“>”或“<”),

②一定条件下,将SO2与O2以体积比2:1置于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

中发生以上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体系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b.SO2与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体系中硫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转移4 mol 电子,同时消耗2 mol SO3

e.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变化

(2)一定的条件下,合成氨反应为:N2(g)+3H2

(g) 2NH3(g)。图1表示在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图1 图2 图3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②由图2信息,计算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填“a”或“b”或“c”或“d”)

③图3 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点,温度T1 2(填“>”或“=”或“<”)

(3)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 性,所得溶液中c(H+)- c(OH)= (填写表达式)(已知:H2SO3:Ka1=1.7×102,Ka2=6.0×10---8,NH3·H2O:Kb=1.8×105) -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试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煤的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

煤的液化技术又分为 和

(2)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FeS222

Fe2++SO2-42Fe3+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 、 等。

(4)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烟气脱硫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其工艺流程是:烟气经锅炉预热器出来,进入电除尘器除掉大部分粉煤灰烟尘,再经过一个专门的热交换器,然后进入吸收塔,烟气中的SO2与含有石灰石的浆液进行气液接触,通入空气后生成石膏,经脱硫的烟气,应用循环气体加热器进行再加热,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①写出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石灰石浆液作SO2吸收剂而不用熟石灰吸收S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过程中得到的石膏,如果含氯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煤)超过杂质极限值,则石膏产

品性能变坏。工业上消除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烟气脱硫所得石膏的组成(CaSO4·xH2O)即

测定x值,做如下实验:将石膏加热使之脱水,加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

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数据表明当固体的质量为2.72g后不再改

变。①石膏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②图像中AB段对应化合物的化

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已知:

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能级,且每种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

④Q、R、Y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Q、R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的质荷比最大值为78;

⑤Z有“生物金属”之称,Z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Q、R、X、Y、Z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化合物M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化合

物N在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 。

(2)R、X、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3)由上述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与RY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写分子式)。

(4)Z原子基态时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Z的一种含氧酸钡盐的晶胞 结构如图所示,

晶体内与每个Z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氧原子数为 。

(5)由R、X、Y三种元素组成的RXY-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NaClO溶液反应,生成X2、RY2等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物丙(C13H18O2)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质谱法测得为56,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三组峰;D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1 mol D与2 mol H2反应可以生成乙;丙中含有两个-CH3

(1)A的结构简式为 ;乙的分子式为 。

(2)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与其所含官能团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ⅰ与乙互为同分异构体;ⅱ遇FeCl3溶液显紫色;ⅲ其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

化学参考答案:

7.B 8.A 9.D 10.A 11.D 12.B 13.D

26.(14分)

(1) Ⅱ(2分) 充分反应,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2分)

(2) 碳酸氢钠溶液(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溴水(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CH3CH2CH= CH2+Br2→BrCH2CHBrCH2CH3(2分)

(3)②插上带橡皮塞的温度计(1分) ③关闭a,打开b (1分)

④接通冷凝管的冷凝水,使冷水从d处流入(1分)

⑤迅速升高温度至101.6℃(1分)

(4) 70%(2分)

27.(14分)

(1)SiO2 (1分);过滤(1分)

(2)加入碱中和硫酸,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钒的萃取率[或类似表述,如提高RAn(有机层)的浓度、百分含量等](2分);H2SO4(2分)

--(3)NH3·H2O+VO3 =NH4VO3↓+OH(2分)

(4)1.7~1.8(或1.7、1.8其中一个)(2分),2.6×10-3mol·L-1(2分)

(5)氨气(或氨水)(1分);有机萃取剂(1分)

28.(15分)

(1)①<(2分) ② be(2分)

23(2)①k=c(NH3)/(c(N2)×c(H2)) (1分) 减小(1分)

②0.045mol/(L·min) (2分) d(2分)

③c(1分) <(1分)

(3)酸性(1分)

---c(HSO3) + 2c(SO32)—c(NH4+)或c(SO32) + c(NH3·H2O)—c(H2SO3)(2分)

36.(15分)

(1)直接液化技术 (1分) 间接液化技术(1分)

(2)2FeS2+7O2+2H2O=4H++2Fe2++4SO42- (2分)

4Fe2++O2+4H+=4Fe3++2H2O (2分)

(3)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 (2分)

(4)①CaCO3+SO2=CaSO3+CO2 (1分) 2CaSO3+O2=2CaSO4 (1分) ②用石灰石浆液的成本较低(1分) ③用水洗涤(1分)

(5)①CaSO4.2H2O(1分) ②2CaSO4. H2O(2分)

37.(15分)(1)平面三角形 (2分) sp2 (2分) 分子晶体(2分)

(2)C<O<N(2分)

(3) N2O (2分 ) (4)3d24s2 (2分) 6(1分)

(5)2CNO-+2H++3ClO-=N2+2CO2+3Cl-+H2O(2分)

38. (15分)(1)(CH3)2C=CH2(2分) C9H12O(2分)

(2)(CH3)2CHCHO+2Cu(OH)2+NaOH(CH3)2CHCOONa+Cu2O↓+3H2O(2分)

(3)碳碳双键、醛基(2分) 4(2分)

(4)(CH3)2

CHCOOH +

+ H2O(3分)

(5)

HO

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pp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