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更新时间:2023-04-17 21:51: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无线MESH网络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40卷 第6期2005年12月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S OUT HW EST J I A OT ONG UN I V ERSI TY
Vol .40 No .6Dec .2005收稿日期:2005206220
作者简介:方旭明(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移动Ad hoc 网络、无线M esh 网络、无线宽带接入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关键技术以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等. 文章编号:025822724(2005)0620711209
无线M esh 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方旭明, 马忠建
(西南交通大学移动通信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摘 要:由于无线Mesh 网络(WMN )在拓扑、传输和业务上的特性,传统的用于有线网络的分层协议设计方法已不能保证其服务质量(QoS ).探索基于物理层、MAC 层、路由等协议层的WMN 跨层设计方法的目标是在无线资源利用率和多媒体业务的QoS 需求两方面达到较好的折衷.WMN 各个协议层在设计过程中的有关协议和算法要求附加统一的跨层管理器,监测各层的分组传输性能或需求,动态控制或调节相关算法.通过实现较高协议层的多媒体业务QoS 需求与较低协议层的网络状态信息在各协议层之间的共享,可以达到对协议层控制算法的优化.在合理地选择跨层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多个协议层需要联合设计与优化.从物理层、MAC 层、路由协议层和TCP 层等层面介绍了WMN 跨层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归纳了目前WMN 跨层设计中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些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自适应速率与节能机制、基于QoS 需求的跨层MAC 协议设计和路由协议设计等.
关键词:无线Mesh 网络;移动Ad hoc 网络;自组网;跨层设计;理论;技术;协议
中图分类号:T N929.5 文献标识码:A
Theory and Key Technolog i es of Cross 2Layer D esi gn
i n W i reless M esh Networks
FAN G X u 2m ing, MA Zhong 2jian
(Pr ovincial Key Laborat ory ofMobile Communicati ons,South west J iaot 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 )Abstract :Due t 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mesh net w ork (WMN )in ter m s of t opol ogy,trans m issi on link and traffic,the conventi onal layered p r ot ocol design methods f or wired net w orks can not guarantee the QoS perf or mance f or WMN.T o reach a tradeoff bet w een the efficiency of radi o res ources and QoS require ments t o multi m edia traffic,it is required t o exp l ore the ne w design method f or WMN based on physical layer,MAC layer,r outing layer,etc .A unified cr oss 2layer manager f or all the layers is a necessity t o monit or the trans m issi on perf or mances or require ments,thereby t o contr ol or adjust the relevant alg orith m s dyna m ically .The p r ot ocol and algorith m in res pective layers are op ti m ized by sharing the infor mati on on the QoS require ments t o higher layers and the net w ork states in l ower layers,and multi p le p r ot ocols in relevant layers are co 2designed and co 2op ti m ized after the targets t o be cr oss 2layer designed are reas onably chosen .The general p rinci p les and methods of cr oss 2layer design fr o m physical,MAC and r outing layers t o TCP layer were p resented res pectively,and the theory and key technol ogies t o be deep ly researched were outlined,including the design of adap tive rate contr ol and energy 2saving mechanis m ,QoS 2based MAC p r ot ocol and r outing p r ot ocol .
Key words :wireless mesh net w ork;mobile Ad hoc net w ork;self 2organized net w ork;cr oss 2layer design;theory;technol ogy;p r ot ocol
无线Mesh 网络(wireless mesh net w ork,简称WMN 、无线网状网或无线网格网)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无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第40卷
线网络结构,即一种高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网络,它不同于传统的任何有线与无线网络.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无线网状结构作为可以解决“最后1km”网络接入瓶颈问题的方案,已被写入了I EEE802.16 (W i M ax)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标准中,目前也纳入到I EEE802.15Mesh和正在制定的I EEE802.11s Mesh标准中.从技术特点来看,WMN将成为未来无线城域网(WMAN)核心网理想的组网方式,极有可能挑战3G 技术,成为构建B3G/4G的潜在技术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建设商用移动Ad hoc网络的可行技术[1~10].
在网络设计中,传统的网络协议层需要彼此透明,以保持各层协议设计的独立性,简化网络协议开发和实现的难度,并满足软件设计的信息隐藏原则,因而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无线网络中,无线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无线信道容量和误码率等时变特性,分层设计方法无法保证网络的最佳资源利用率和用户业务的QoS需求.尽管现有各种新技术(如编码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差错控制技术和抗干扰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但是物理层仍无法向上层协议层保证提供固定的带宽,因而上层协议层必然受到物理层不可靠特性的影响.为了改善无线网络的性能,MAC、路由协议和传输协议,甚至应用层必须与物理层进行有效的状态信息交互,以适应物理层的特性的变化,于是网络协议跨层设计的思想应运而生.跨层设计思想过去主要用于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11],真正应用到通信网络协议设计[12],特别是无线通信网络协议设计还只是近几年的事.文献[13]较早地把跨层设计思想用于自适应等问题.最近3年来,跨层设计思想开始得到广泛研究,在蜂窝通信[14,15]、WLAN[16,17]、B luet ooth[18]、M I M O[19]、OF DM[20]、无线传感器网络[21]、无线多跳网络[15,22~24]、Ad hoc网络[15,25~28]以及无线通信系统的QoS保证[29~31]和系统优化设计等方面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包含无线和移动等诸多特征,WMN是跨层设计最合适的对象,但是目前国际上专门针对WMN的跨层设计中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中首先介绍WMN的结构及特点,随后,系统地介绍WMN的跨层设计的要求、设计原则与方法,并讨论亟待解决的一些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
1 WM N典型结构与特点
在讨论WMN跨层设计问题之前,需要总结一下WMN结构与特点.图1所示为WMN典型的多级结构[10],分为上下两层.在这种结构中,终端节点可以是普通的Vo I P手机、笔记本电脑或无线P DA(pers 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这些终端节点设备通过Mesh路由器(相当于WLAN中的AP)接入到上层Mesh结构的网络中,实现网络节点的互连互通
.
图1 WMN分级结构
Fig.1 H ierachical structure of WMN
该结构模式在接入点(Mesh路由器)与终端用户之间形成无线回路.移动终端通过Mesh路由器的路由选择和中继功能与网关节点形成无线链路,网关节点通过路由选择及管理控制等功能为移动终端选择与目的节点通信的最佳路径,从而形成无线回路.同时移动终端通过网关节点也可与其他网络相连,实现无线宽带接入.在这样的结构中,任意两个终端节点不具备直接通信的功能.
217
第6期方旭明等:无线Mesh 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图2所示为WMN 典型的混合结构[10].在这种结构中,终端节点已不是目前市面上仅仅支持WLAN
的普通设备,而是增加了具有转发和路由功能的Mesh 设备,设备之间可以以Ad hoc 互联,直接通信.一般来说,终端节点设备需要同时能够支持接入上层网络Mesh 路由器和本层网络对等节点的功能
.
图2 WMN 混合结构
Fig .2 WMN hybrid structure
为简明起见,在以上两种结构中没有细分Mesh 路由器的种类.实际上,在构建WMN 的典型应用网络时,在上层的网络边缘路由器上,还需要具有网关或网桥节点的功能,以便与I P 核心网相连,接入因特网.由于这两种网络结构模式具有优势互补性,因此同时支持两种结构模式的网络可以在广阔的区域内实现多跳的无线通信.移动终端既可以与其他网络相连,实现无线宽带接入,又可以与其他用户直接通信,并且可以作为中间的路由器转发其他节点的数据,送往目的节点.可见,WMN 不仅可以看作是WLAN 与移动Ad hoc 网络的融合,也可看作是因特网的一种无线版本.概括来看,WMN 有以下主要特点[1~3,10,38]:
(1)多跳无线网络.在不牺牲当前信道容量的情况下,扩展当前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是网络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WMN 的另一个目标是为处于非视距范围的用户提供非视距连接.通过Mesh 方式的网络连接,只需要短距离的链路,经受较少的干扰,就可以为网络提供较高的吞吐量和较高的频谱复用效率.
(2)支持Ad hoc 网络结构,具有自形成、自愈和自组织能力.由于WMN 灵活的网络结构、便利的网络配置、容错能力和网格连通性,使得WMN 大大提升了现有网络的性能.在较低的前期投资下,WMN 可以根据需要逐步扩展.
(3)移动性取决于节点的类型.WMN 通常有几类节点,分别具有不同的移动性特征.Mesh 网关和路由器通常移动性较低,而Mesh 客户终端则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任意的移动节点.
(4)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在WMN 中,既可以支持回程到因特网的接入,也可以支持端到端方式的通信.此外,可以通过WMN 与其他无线网络的集成,向终端用户提供各种多媒体业务.
(5)功耗限制取决于节点类型.Mesh 路由器通常有外部供电,不严格地受功耗限制,而Mesh 客户终端就如同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一样,需要有有效的节能机制.目前的为Mesh 路由器设计的MAC 协议和路由协议等,并不一定适用于Mesh 客户终端.
(6)与现有无线网络具有兼容性及互操作性.基于现有网络技术或标准(如802.11)的WMN 自然在支持原标准上与这些标准相兼容,如WMN 还需要与其他无线网络(如W i M AX,Zig Bee 和蜂窝网络等)有互操作性.
基于以上特点,WMN 的设计,特别是跨层设计既需要沿用现有的一些成功的技术,也需要有创新和发展.
2 WM N 主要网络协议或算法设计对跨层设计的要求
2.1 物理层设计对跨层设计的要求
对于WMN 跨层设计来说,物理层主要的角色是向数据链路层(特别是MAC 子层)、I P 协议(路由协317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第40卷议)、传输控制协议(TCP /UDP 等)等提供本层的状态参数,如信噪比(S NR )、误码率(BER )和数据传输速率等,作为其他协议层优化设计的依据.
图3 几种调制方案和速率下BER 与S NR 的关系Fig .3 BER vs S NR for several modulati on sche mes and data rates 对于WMN 物理层自身的设计,跨层设计方法主要
体现在按照MAC 协议、路由协议、TCP 协议和应用层业
务的QoS 需求实施功率控制(提高或降低发送功率)和
自适应调制解调控制(选择自适应调制器中星座参数
等).例如,在无线环境下,路径衰耗、多径、共道干扰、节
点移动等均会导致接收器S NR 的变化,从而导致BER
的变化.S NR 越低,调解器解码越困难.通常,较高的数
据传输速率对应着效率更高的编码方案和较高的BER,
所以需要在速率和BER 之间寻求平衡(如图3所
示
[32]).如果用户业务需要较高的QoS,物理层可以在S NR 满足BER 要求时,选择较高传输速率的调制方案.
对于WMN 吞吐量性能来说,通常,高速多跳链路优于单跳低速链路.在物理层设计上,现有WLAN 和Ad hoc 网络物理层跨层设计技术基本可沿用.
2.2 链路/M AC 协议设计对跨层设计的要求
这里同样分为两个方面:链路/MAC 层状态信息的共享和MAC 协议自身的跨层设计.
对于链路/MAC 层,向其他协议层提供的状态信息主要包括前向纠错(FEC )方案信息、媒介空闲/忙信息,以及剩余带宽信息等.
随着多媒体业务QoS 保证机制的提出,对于MAC 层,需要区分接入业务的类型,采取优先级或预留信道资源的调度机制.这种机制必须依据其上协议层的业务建模信息,以及物理层的信道状态信息等.同时,为了达到跨层设计的目的,MAC 协议层有可能还需要向物理层发出速率选择指令或功率控制指令.在链路层和MAC 协议的设计上,现有WLAN 和Ad hoc 网络物理层跨层设计技术仍可沿用.
2.3 路由协议设计对跨层设计的要求
研究表明,采用传统的最短路径准则设计无线多跳网络的路由协议不足以构造良好的路由,即传输延时、吞吐量和可靠性等性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指标[33]
.原因在于最短路径准则没有考虑到其下层物理信道特性的变化对MAC 层接入性能的影响等因素,造成所选路径无法适应底层性能的变化,也可能造成传输层性能的较大波动.此外,就无线信道的特点而言,即使信道环境在通信期间没有产生变化,最短路径也未必意味着最优路径.在同样的BER 条件下,传输距离越长,所支持的数据传输数率就越低,也就意味着长图4 几种调制方案和速率下平均吞吐量与距离的关系Fig .4 M ean thr oughput vs distance f or several
modulati on sche mes and data rates 距离的最短路径比短距离的非最短路径的传输速率或
吞吐量低(如图4所示
[32]).WMN 的主要业务是因特网业务,吞吐量是衡量其QoS 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点与
Ad hoc 网络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适用于Ad hoc 网络设
计的方法不完全适用于WMN 的设计.因此,需要为
WMN 设计一种新的能满足网络业务QoS 需求的路由
准则,准则中要能体现网络剩余带宽、BER 、丢包率、分
组延时等参数.此外,在路由维护过程中,WMN 路由协
议可以主动根据相关链路的状态,全部或局部调整路由,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由于链路中断而实施路径维护的开销.
2.4 TCP 协议设计对跨层设计的要求在WMN 中,节点的移动可能导致通信链路的中断,从而导致数据包丢失.按传统的T CP 机制,这将判决为因T CP 拥塞导致的结果,从而频繁触发T CP 超时重传机制,导致T CP 性能下降.这在分层协议设计的原则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T CP 协议层无法判定数据包丢失的真正原因.如果对WMN T CP 协议实施跨层417
第6期方旭明等:无线Mesh 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设计,TCP 层就可以通过检测物理层S NR 的变化,判定是由于拥塞或移动性导致的数据包丢失,从而分别采用不同的窗口控制和包重传机制.研究表明,科学的跨层设计机制使T CP 会话的完好率(goodput )改善
75%[33].
此外,有了跨层控制机制,TCP 协议还可以将ACK 消息跨层传递给MAC 层实施流控制,实现多个TCP 流的公平调度.
3 多媒体业务QoS 保证对跨层设计的要求
在WMN 中,随着数据、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的不断加入,终端用户所承载的业务类型、业务流量、优先级等都随之而时变,而其中的QoS 参数,如吞吐量、传输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等也将时变.因此,有效的多媒体业务QoS 保证机制需要根据用户业务不同的QoS 需求,提供动态的端到端的QoS,而且,必须允许多个具有不同需求的业务的QoS 都能同时得到保证,并且保证要求较低的业务不会对敏感业务产生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QoS 保证机制涉及到WMN 的所有协议层,也就是说,每个协议层相应参数的设置都涉及到QoS 能否能到保证.从应用层的角度讲,可以粗略分为非实时业务和实时业务.对于非实时业务,在传输层可以采用TCP 协议,它可以根据接收器窗口大小和网络拥塞情况自适应地调整业务流速率;对于实时业务,因其对延时要求比较高,到达接收器时超出预先确定的期限的数据包将毫无利用价值,因此在传输层常采用RTP /UDP 协议.在网络层,特别是在WMN 中,路由选择与链路跳数、链路稳定性等有关.这些图5 WMN 各层间跨层信息交互示意图Fig .5 WMN Cr oss 2layer inf or mati on exchange bet w een layers 参数同样对QoS 产生影响.链路层对各个业务流优
先级的设置、调度以及信道选择等也会影响端到端
的QoS (如延时等).在物理层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
和传输功率,也会使得QoS 中的误码率、吞吐量、发
送速率等发生变化.由于多媒体业务对以上所述QoS
参数的要求不同,所以各层选择的策略也不同.因
此,如何综合利用各层之间的依赖关系和交互信息,
有效地实现多媒体业务的动态QoS 保证,成为跨层
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
从跨层设计的角度看,有必要考虑层与层之间
的依赖关系,加强层与层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从而使网络性能得到整体优化.图5所示为各层间跨层信息交互示意图[34].
4 WM N 跨层设计原则与方法
WMN 的跨层设计要求打破传统OSI/RM (open syste m s interconnecti on /reference model )参考模型中严格分层的束缚,在层与层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针对各层相关模块/协议的不同状态和要求,在整体框架内,利用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对网络性能进行整体优化.值得一提的是,文献[35]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无线网络跨层设计的基本思想与原则,指出跨层设计就是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包括码字、传输功率、信道、调制方式、天线分集、调度策略、路由等),达到系统总吞吐量最大化、总传输功率最小化、QoS 最优化等最终目的,其制约瓶颈在于系统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功率、最大延迟等,并提出了4种有效的设计方法:分析、最佳管理、游戏理论和动态编程.文献[36]针对4G 网络,提出了一种科学的跨层设计模型.首先在各平行通信层的纵向建立4个(安全、QoS 、移动性、无线链路自适应性)协调平面,再建立一个中央跨层协调管理器,每个通信层向中央跨层协调管理器传送该层相关模块或协议的“事件”和“状态变量”.这些事件可以触发管理器中的管理算法,并通过相应的“状态变量”,查询和调整各层相关协议或模块的内部状态.这些方法均可为WMN 的跨层设计所借鉴.
在具体设计WMN 协议之前,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1)在满足特定QoS 的前提下,在哪些协议层上517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第40卷图6 WMN 跨层设计理论模型
Fig .6 WMN theoretical model f or cr oss 2layer design 实施跨层设计代价最低;(2)需要联合优化和设计哪些参数.有时候复杂性
与网络可伸缩性是一对矛盾,需要进行综合权衡.
一般来说,WMN 协议跨层设计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10]:(1)在对
某一协议层进行优化时,不仅考虑本层的相关参数,同时也把其他协议层的
相关参数考虑进来.例如,网络层可以把物理层的信道质量参数作为路由选
择的判据,从而优化路由算法;同时,网络层也可以把传输层的链路拥塞信息
作为其路由算法中的另一重要判据,从而有效控制链路拥塞,优化网络性能.
(2)把依赖关系密切的两个或多个协议层合并为一体.例如,在对WMN 进
行跨层优化设计时,为充分利用MAC 层和网络层的交互信息,可把MAC 协议和路由协议合并到一个协议中进行设计.图6为跨层设计理论模型[26].跨层设计属于自适应技术.它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各层之间的
交互作用和依赖关系,对网络性能进行整体优化.但是,对于这些方法,仍存在一些争论.例如,跨层设计的复杂性与现有协议是否能够良好地兼容;在维护和管理上是否存在难以解决的困难;会不会带来系统的不
稳定,等等.这些都是不可预知的消极影响[23].
跨层涉及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37]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跨层设计必须依据可靠的、可长期利用的参考结构模型.因特网成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就是它采用了分层结构,而WMN 号称“因特网的无线版本”,因此,在对WMN 的网络性能进行优化时,仍然可以沿用传统的分层结构模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要求.虽然从对通信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和整体优化的角度讲,不同协议层之间有跨层信息交互的必要,但是,不必要的跨层信息交互可能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将严重威胁系统的稳定性.如在网络层的路由选择中,为控制链路的拥塞,有必要把传输层的链路拥塞信息考虑到网络层的路由选择判据中来,,从而对链路拥塞进行控制,避免某些链路出现“瓶颈效应”;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层根据传输层的拥塞信息而选择了其他链路,有可能使得原本不拥塞的链路拥塞情况比原本拥塞的链路的拥塞情况更严重,如不加以限制,有可能造成路由选择算法出现“死循环”,从而影响系统稳定性.
此外,采用跨层设计的系统的鲁棒性及可扩展性都需要认真考虑[37].因为跨层设计涉及到多个协议
层,对某一协议层的改变,可能会对系统其他层产生影响,甚至需要对整个系统协议栈进行重新设计.在对系统进行跨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权衡系统性能优化及其采用的跨层设计结构模型之间的关系,在没有有效、可靠、扩展性强、科学的跨层设计参考结构模型之前,所有意在通过跨层设计来达到性能优化的工作都应该三思而后行.毕竟,性能优化只是近期的阶段性目的,而这种参考模型的设计,从长远目的来讲,才是最重要的.5 WM N 跨层设计中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跨层架构的设计
WMN 跨层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跨层控制器或管理器的设计.需要在传统的分层协议结构之外设计一个逻辑上的独立实体,这个实体的主要功能是从各个协议层实时采集网络或链路的相关状态信息,如应用层的QoS 需求信息、传输层的端到端吞吐量和延时、链路层的节点吞吐量、物理层的剩余带宽、BER 、S NR 等,并反馈给其他需要这些信息的协议层.显然,即使不改变控制机制,为了能提供传统协议层的状态信息,也必须要适当修改这些协议.这其中用于改变传统协议层协议的准则则依赖于以上状态信息
的选取,也是提升系统性能的关键[10,26,36,38].
(2)基于跨层信息的自适应速率与节能机制
通过物理层与MAC 层良好的交互,可是有效地提升网络传输速率,并节约节点所消耗的能量.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交互信息增强MAC 机制.一些学者对于结合功率控制的速率控制等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但
主要结果是针对单跳网络,如802.11WLAN 或蜂窝网[39~41],基于多跳网络环境,特别是适用于WMN 的
相关机制的上述问题还有待研究.617
第6期方旭明等:无线Mesh 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3)基于QoS 需求的跨层MAC 协议与资源分配
目前基于多跳环境的MAC 协议的研究工作还主要是在802.11MAC 协议基础之上,包括802.11s 工作组目前所做的种种努力均如此.这里有两个关键技术问题需要攻破:一是设计特别适用于多跳环境的
MAC 协议,包括面向大容量业务的多信道MAC 协议[42];另一个是如何满足多媒体业务接入的QoS 要
求[22,43~45].能否将802.11e 协议扩展成满足WMN QoS 需求的MAC 协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可以肯定的是跨层设计将不可避免.
(4)基于QoS 需求的跨层路由协议
WMN 的路由协议性能需求与一般的移动Ad hoc 网络路由协议有重大的区别,因为WMN 主要承载的是因特网业务,所以更注重的是QoS 的保证.传统的移动Ad hoc 网络路由协议基本上以最短路径作为准则,所以并不需要网络层与其他协议层的信息交互,但基于无线多跳网络的这一特点,要实现网络吞吐量、延时、延时抖动、BER 、链路稳定性等一系列QoS 保证,路由协议必须定义新的路由准则,并进行跨层设计.目前,在这方面有一些尝试[33,46,47],但尚未被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
(5)基于流媒体业务传输的跨层协议设计
流媒体(特别是视频流媒体)业务是一种对QoS 有特殊要求的业务,面向无线和移动环境下的流媒体传输正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移动Ad hoc 网络下的视频流媒体传输一些成果相继出现[48~51],但是这项研究不是孤立的传输控制问题,它与物理层、MAC 层和网络层的特性密切相关,因此,除了需要研究适用于WMN 环境的流媒体编码与传输控制协议之外,还需要跨层结合其他层的网络协议,设计出自适应QoS 保证的控制协议.
6 结 语
WMN 技术可以应用于军事指挥通信网、WMAN 、无线传感器网络、WLAN 等“最后1km ”无线覆盖等众多领域,同时,WMN 的构建涉及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微电子技术等多项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尤其是在3G 陷入标准选择困惑的中国,WMN 技术更是倍受广大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以及无线增值业务集成商等的极大关注.所以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均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以期在未来的高科技和无线产品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与蜂窝通信网类似,WMN 除了面临技术标准化道路以及部分企业的专利技术保护限制以外,还有组网模式、接入技术及路由选择等复杂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导致其在我国要大面积商用还有一段路要走.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关注WMN 技术的发展.早在2000年,我们就已经开始进行相关技术研究,目前正在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WMN 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之,WMN 的技术研发目前还处于萌芽期,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随着WMN 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Fowler T .Mesh net w orks f or br oadband access[J ].I EE Revie w,2001,47(1):17222.
[2] W hitehead P .Mesh net w orks:a ne w architecture f or br 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 m s[A ].
I n:I EEE RAWCON 2000[C ].Denver:I EEE Press,2000.43246.
[3] Rayner K .Mesh wireless net w orking[J ].I EEE Communicati ons Engineer,2003,1(5):44247.
[4] Tabata K,Kishi Y,Konishi S,et al .A study on the aut onomous net w ork synchr onizati on scheme for mesh wireless net w ork
[A ].I n:I EEE P I M RC 2003[C ].Beijing:I EEE Press,2003.8292833.
[5] Kishi Y,Konishi S,Nanba S,et al .A p r oposal of m illi m eter 2wave multi 2hop mesh wireless net w ork architecture with
adap tive net w ork contr ol features for br oadband fixed wireless access [A ].
I EEE RAWC ON 2001[C ].W altha m:I EEE Press,2001.17220.
[6] 方旭明.移动Ad hoc 网络研究与发展现状[J ].数据通信,2003(4):15223.
Fang X M.Current research and devel opment of mobile Ad hoc net w orks[J ].Data Communicati ons,2003(4):15223.
[7] 方旭明,何蓉.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192211.7
17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第40卷817
Fang X M,He R.Short range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 on net w orks[M].Beijing:Post and Telcom Press,2004.
1192211.
[8] I EEE Standards“Get I EEE802”(T M).B r oadband I EEE802.16(R)[DB/OL].htt p://8e944cdaa58da0116c1749b9/getieee802/
802.16.ht m l,2004211210.
[9] 傲丹,方旭明,马忠建.无线网格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电讯技术,2005,45(2):16222.
Ao D,Fang X M,Ma Z J.Key technol ogy and app licati ons of wireless in mesh net w ork[J].Telecommunicati on Engineering,2005,45(2):16222.
[10] Akyildiz I F,W ang X D,W ang W L.W ireless mesh net w orks:a survey[J].Computer Net w orks,2005,47(4):4452
487.
[11] Benningt on R W,deClaris N.Multi p r ocess or i m p le mentati ons of neural net w orks[A].Syste m s,Man and Cybernetics,
I EEE I CCP1990[C].Piscata way:I EEE Press,1990.3232325.
[12] Leue S,Oechslin P.For malizati ons and algorith m s for op ti m ized parallel p r ot ocol i m p le mentati on[A].1994I nternati onal
Conference on Net w ork Pr ot ocols[C].Piscata way:I EEE Press,1994.1782185.
[13] V ish wanath S,Golds m ith A J.Variable2rate variable power MQAM for fading channels[J].I EEE Transacti ons on
Communicati ons,1997,45:121821230.
[14] Hossain E,Bhargava V K.Cr oss2layer perf or mance in cellular WCDMA/3G net w orks:modelling and analysis[A].
Pers onal,I ndoor and Mobile Radi o Communicati ons,I EEE P I M RC2004[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4.4372443. [15] Kya makya K,Nguyen V D.Cr oss2layer op ti m izati on,es pecially combinati on of channel esti m ati on and positi on
deter m inati on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 w orks(cellular and Ad hoc)[A].I EEE VTC20032Fall[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3.153721543.
[16] Xu X F,van der SchaarM,Krishna machari S,et al.Adap tive err or contr ol f or fine2granular2scalability video coding over
I EEE802.11wireless LAN s[A].I C ME2003[C].Balti m ore:I EEE Press,2003.I2669272.
[17] Chie w T K,Ferre P,Agrafi otis D,et al.Cr oss2layer WLAN measure ment and link analysis for l ow latency err or resilient
wireless video trans m issi on[A].I CCE2005[C].Las Vegas:I O S Press,2005.1772178.
[18] Ra man B,Bhag wat P,Seshan S.A rgu ments for cr oss2layer op ti m izati ons in B luet ooth scatternets[A].2001Sy mposiu m on
App licati ons and the I nternet[C].California:I 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2001.176184.
[19] M aaref A,A issa S.A cr oss2layer design f orM I M O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A].2004Canadian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C].N iagara Falls:I EEE CS Press,2004.224722250.
[20] S ong G C,L i Y.U tility2based j oint physical2MAC layer op ti m izati on in OF DM[A].I EEE G LOBECOMπ02[C].
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2.6712675.
[21] W ang L C,W ang C W.A cr oss2layer design of clustering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sens or net w orks[A].2004I EEE
I nternati onal Conference on Net w orking,Sensing and Contr ol[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4.5472552.
[22] Kozat U C,Kouts opoul os I,Tassiulas L.A fra mework f or cr oss2layer design of energy2efficient communicati on with QoS
p r ovisi oning in multi2hop wireless net w orks[A].I EEE I N F OCOM2004[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4.144621456.
[23] M ung C.To layer or not t o layer:balancing trans port and physical layers in wireless multihop net w orks[A].I EEE
I N F OC OM2004[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4.252522536.
[24] Chiang M.Balancing trans port and physical layers in wireless multihop net w orks:j ointly op ti m al congesti on contr ol and
power contr ol[J].I 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 reas in Communicati ons,2005,23:1042116.
[25] ContiM,Maselli G,Turi G,et al.Cr oss2layering in mobile Ad hoc net w ork design[J].Computer,2004,37:48251.
[26] Golds m ith A J,W icker S B.Design challenges f or energy2constrained Ad hoc wireless net w orks[J].I EEE W ireless
Communicati ons,2002,9:8227.
[27] Pha m P P,Perreau S,Jayasuriya A.Ne w cr oss2layer design app r oach t o Ad hoc net w orks under rayleigh fading[J].I 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 reas in Communicati ons,2005,23:28239.
[28] Xu L,Zheng B Y.Study on cr oss2layer design and power conservati on in ad hoc net w ork[A].P DCAT’2003[C].
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3.3242328.
[29] Chen J,Lv T,Zheng H T.Joint cr oss2layer design for wireless QoS content delivery[A].2004I EEE I CC[C].
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4.424324247.
[30] L iu Q W,Zhou S L,Giannakis G B.Cr oss2layer modeling of adap tive wireless links f orQoS support in multi m edia net w orks
第6期方旭明等: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917
[A].QSH I N E2004[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4.68275.
[31] Gao X,W u G,M iki T.End2t o2end QoS p r ovisi oning in mobile heter ogeneous net w orks[J].I EEE W ireless
Communicati ons,2004,11:24234.
[32] Holland G,Vaidya N,Bahl P.A rate2adap tive MAC p r ot ocol f or multi2hop wireless net w orks[A].AC M/I EEE I nt Conf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 w orking(MOB I COMπ01)[C].Rome:I EEE Press,2001.2362251.
[33] I annone L,Khalili R,Sala matian K,et al.Cr oss2layer r outing in wireless mesh net w orks[A].1st I nternati onal Sy mposiu m
on W ireless Communicati on Syste m s,2004[C].Mauritius:Computer Society Press,2004.3192323.
[34] 吴军力,腾勇,尹长川,等.自适应技术在后3G中的应用[J].现代电信科技,2003(10):12218.
W u L J,Teng Y,Yin C C,et al.Self2adap tati on techniques in beyond3G[J].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of Telecommunicati ons,2003(10):12218.
[35] Han Z.Cr oss2layer res ource all ocati on in multi2access wireless net w ork:the p r oblem s and one s oluti on[R].Technical
Report of Depart m 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Maryland,2003.1230.
[36] Carneir o G,Ruela J,R icardo M.Cr oss2layer design in4G wireless ter m inals[J].I EEE W ireless Communicati ons,2004,
11(2):7213.
[37] Ka wadia V,Ku mar P R.A cauti onary pers pective on cr oss2layer design[J].I EEE W ireless Communicati ons,2005,12
(1):3211.
[38] B runo R,Conti M,Gregori E.Mesh net w orks:commodity multihop Ad hoc net w orks[J].I EEE Communicati ons
M agazine,2005,43(3):1232131.
[39] Chai C C,Tjhung T T,Leck L 8e944cdaa58da0116c1749b9bined power and rate adap tati on f or wireless cellular syste m s[J].I EEE Transacti ons
on W ireless Communicati ons,2005,4(1):6213.
[40] Chen J,Lv T,Zheng H.Cr oss2layer design for QoS wireless communicati ons[A].I EEE I SCASπ04[C].Piscataway:I EEE
Press,2004.II22172220.
[41] T ou mp is S,Golds m ith A J.Perfor mance,op ti m izati on,and cr oss2layer design of media access p r ot ocols for wireless ad hoc
net w orks[A].I EEE I CC2003[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3.223422240.
[42] Adya A.A multi2radi o unificati on p r ot ocol for I EEE802.11wireless net w orks[R].Technical Report M SR2T R22003244,
M icr os oft Research,2003:1213.
[43] M artinez I,A ltuna J.A cr oss2layer design for ad hoc wireless net w orks with s mart antennas and QoS support[A].I EEE
P I M RC2004[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4.5892593.
[44] L iu Q,Zhou S,Giannakis G B.Cr oss2layer scheduling with p rescribed QoS guarantees in adap tive wireless net w orks[J].
I 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 reas in Communicati ons,2005,23(5):105621066.
[45] Johnss on K B,Cox D C.An adap tive cr oss2layer scheduler f or i m p r oved QoS support of m ixed data traffic on wireless data
syste m s[A].I EEE VTC20032Fall[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3.161821622.
[46] L in X,K wok Y,Lau V K N.A quantitative comparis on of Ad hoc r outing p r ot ocols with and without channel adap tati on
[J].I EEE Transacti ons on Mobile Computing,2005,4(2):1112128.
[47] S ouryalM R,Vojcic B R,Pickholtz R L.I nf or mati on efficiency of multihop packet radi o net w orks with channel2adap tive
r outing[J].I 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 reas in Communicati ons,2005,23(1):40250.
[48] Gharavi H,Ban K.Rate adap tive video trans m issi on over ad2hoc net w orks[J].I EE Electr onics Letters,2004,40(19):
117721178.
[49] Gharavi H,Ban K.Cr oss2layer feedback contr ol for video communicati ons via mobile Ad2hoc net w orks[A].I EEE VTC
20032Fall[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3.294122945.
[50] Gharavi H,Ban K.Dynam ic adjust m ent packet contr ol f or video communicati ons over Ad2hoc net w orks[A].I EEE I CC
2004[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4.308623090.
[51] Yoo T,Sett on E,Zhu X,et al.V ideo strea m ing over a cr oss2layer designed Ad hoc wireless net w ork[A].I nternati onal
Workshop on Multi m edia Signal Pr ocessing[C].Piscata way:I EEE Press,2004.
(中文编辑:唐 晴 英文编辑:刘 斌)
正在阅读:
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04-17
公司个人离职申请书通用范本04-04
我们去江边作文450字07-01
厦门大学旅游管理硕士MTA2022年考研经验及辅导班推荐04-06
教育局湘教版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06-08
美丽的额尔古纳市作文500字07-01
电路分析基础总复习11-06
浙江省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新大纲题目猜题卷及解析(9)05-06
主题教育活动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材料03-17
点评2000年热点民事案件(杨立新)05-1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无线
- 理论
- 关键
- 设计
- 技术
- 网络
- Mesh
- 2506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的策略建议论文
- 汽车零部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wd无答
- 人教版/湖北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磁铁的磁极
- 工程项目收尾阶段的管理教学文稿
- 责任心执行力心得体会增强责任心提升执行力心得体会
- 吊车地基承载力验算
- 渗透检测复习选择题
-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 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转速测量仪_毕业论文
- 2022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红岩》
- 建筑工程总承包与分包界面划分大全(4种)
- 2022年高中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四篇(可编辑范文)
-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金融时序数据抓取—fidlr包_光环大数据培训机构
- (完整版)提高地下车库防水质量(QC成果)
- 建筑工程处安全管理规定
- 西安交通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英语3(新录)》作业考核试题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