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3-05-11 14: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年论文范文。

综 述 论 文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年 级:

专 业:

指导教师:

年 月 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日

学年论文范文。

目 录

引 言 ............................................................ 1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 ...................................... 2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 2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 2

(二)高校方面的原因 ........................................... 3

(三)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 3

(四)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 ....................................... 4

(五)社会保障方面的原因 ....................................... 4

(六)历史遗留问题 ............................................. 4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 4

(一)从政府角度的对策研究 ..................................... 5

1.大力发展经济 ............................................. 5

2.推进制度创新 ............................................. 5

(二)从学校角度的对策研究 ..................................... 5

(三)大学生自身的对策研究 ..................................... 6

四、大学生就业前景预测 ............................................ 6

结 语 ............................................................ 7

参考文献 .......................................................... 7

学年论文范文。

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对大学生的就业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要从就业现状,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今后的就业前景四个环节进行研究,从社会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来探讨,从整体上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解决方法

引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 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 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国更因为其特殊的国情而备受各界学者关注 。在国内众多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章中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趋于完善和一致 。总体上认为主要包括政府、 高校 、就业市场、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五个因素。进而考虑到经济、 社会等宏观因素。但对各影响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却存在很大分歧,其中自身原因和就业单位地位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随着就业问题的不断恶化,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近几年备受关注的话题。“党的十七大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我国现阶段的首要解决的问题来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受社会、经济、教育体制和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深入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 充分理解现阶段就业的形式, 客观分析我国

[1]就业趋势的发展, 从而不断地完善现有体制, 积极、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就业。”

一大批学者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总结,力求找到一些解决办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学年论文范文。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任何事情主观原因是最重要的,大学生就业也不例外。“夏敬从大学生自身原因出发从学生自身找途径。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意识淡薄,职业规划能力不足,求职准备不充分。经过了 16 年的学习教育,却只是单纯地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至于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在进入大学之前也几乎没有考虑过,我们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朵,没有同外部的环境融为一体,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充分认识。再者,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据麦克思人力资源信息网的相关调查显示,2008年的应届毕业生中竟有 59%的本科生和 60%的高职生选择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而仅有 4%的本科生和 3%的高职生选择了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这种对于物质条件过于看重的理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但也是情有可原。”[2]赵宇则认为是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当前广泛存在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过高的问题,大学生们不能合理全面的认识自己,严重缺乏对自身条件和当前就业环境的理性分析。在就业方面,通常薪酬和地域是他们择业时的主要依据,这样的就业期望值和当前大环境下的就业目标就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打折扣,最终结果就是无业可就。同时,就业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专业技能,而大学生的主要优势也在于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3]

(二)高校方面的原因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较大,高校的招生人数,教学方向等都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杨祺认为高校的这几个方面影响着就业的变化:首先是逐年的扩招,导致毕业生年年增加;其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导致高校培养的专业性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主要是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相脱节, 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很多学校专业层次性培养目标不能迎合市场需求。再次是应试教育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大部分的学生在读书期间只知道埋于学习理论知识,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完全生活在一个空白的社会里面,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是完全不同的,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致使许多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感觉不适应,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又被单位解聘。四是高校就业服务指

学年论文范文。

导工作滞后,缺乏针对性,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中心在高校毕业生中起到一个较好的中介作用,能够较好的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桥梁。但是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就业服务中心的指导工作却存在着诸如机构混乱、方向不清、缺乏针对性、经费短缺以及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仅停留于“纸上谈兵”的制定分析上等一系列的问题。此外,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机制也不完善,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4]

(三)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用人单位是直接解决就业的组织,因而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就业。企业的招收政策和招聘制度有着很大的偏差。有的企业可以通过血亲制度上岗,有的可以通过金钱制度就业,有的需要的是正式的招生和真实的实力,但是免不了欠失公平的现象。“用人单位存在用人盲目性和高消费有些单位为了炒作自己,一下子招收了一大批大学生,导致许多人才被闲置大部分单位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几乎找不到需求, 就连一些偏远山区,效益不是很好的单位往往也不把大学生放在眼里,这样就造成了有的单位人才过剩.有的单位招不到人才,用人单位这种人才消费观导致把人才引进来,又不能人尽其用,势必造成人才的浪费。”[5]这个观点很形象的说明了用人单位的招收制度的缺陷,说明用人单位必须改进制度才能实现人尽其用。

(四)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

社会经济的原因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的背景,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直接原因。社会经济的动荡不安使得就业者和企业领导者不安于平静,企业会缩减规模就业者会不断换岗位。姚晓红,吕红雁,张晓霞则认为经济风暴影响金融行业,直接导致其他行业的实体经济,紧接着影响到各行的整体缩减员工,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很大的阻碍。用工制度的不合理也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或者就业了又失业,很多的私营企业对人才管理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现状。[6]

(五)社会保障方面的原因

社会保障主要通过影响就业者来影响就业率的。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会使得大学生对企业的不信任从而不参与该企业而选择大公司和政府行业等信誉度和保障较好的企业。“刘璞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表现在产生的社会保障需求并

学年论文范文。

不仅是维持失业期间的生活,而还需要提供在失业期间为获取再就业的专业技术培训,因为这方面的不完善,导致知识经济与重新就业方面存在很大的矛盾,而且,未就业大学生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而与之相关的医疗等待遇也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平衡在本篇文章里指的是地区间的不平衡和行业间的不平衡,地区的不平衡包括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农村与城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不平衡,而行业间的不平衡包括党政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不平衡。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7]

(六)历史遗留问题

从古至今的性别歧视都比较严重,这导致了人才和工作的不对口以及男女的不公平就业。现如今的很多行业都保留了这一陋习。比如,服务性质的大多选择女性(服务员,服装销售)办公和商务等大多招聘男性。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一)从政府角度的对策研究

1.大力发展经济

经济的大力发展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这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起着重要作用。首先, 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蒋晓荣学者就指出 ,在3/100的 GDP增长基础上 ,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 个百分点 ,失业下降1 个百分点; 反之, 每下降1 个百分点 ,失业率便上升 1个百分点 .在今后 20年 ,保持中国经济每年7/100 以上的增长速度对于缓解就业压力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是十分重要的。”[8]其次,“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从经济结构社会变动的指标来看 ,增加劳动力需求的潜力还是很大的。”[9]

2.推进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广东药学院副院长黄紫华认为解决就业问题应该推进制度创新 ,实现三个新突破。首先 ,创建现代教育体制 ,

[10]政府应转变职能 实现高等教育由政府行政机制主导向市场机制主导的转变。”

这个观点和王宗荣博士提倡的 :“通过政策倾斜, 用市场手段调节大学生到西部

[11]就业。”和郭鹏等提到的:“ 政府和社会逐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就业的配备措施 。让基层能够成为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就业场所.、让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的主动选

学年论文范文。

择。”[12]都是从制度创新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际出发点。

(二)从学校角度的对策研究

提高学生信息质量,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对人才培养进行目标定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建立人才反馈机制;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设法提高就业率.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 具体为高校必须有意识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沟通 并在沟通中让用人单位对准备招聘到的大学生的素质、 能力、品行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可开展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会,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创造便利条件。在高校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宣传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大学生,高校要采取就业指导、 再培训等措施, 降低用人单位的风险 ,提高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任与信心 。高校还应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以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就业基地 ,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机会 ,又增进就业双方的了解,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三)大学生自身的对策研究

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求得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压力问题, 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到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把课堂上的知识与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做准备。

其次转变就业观,现实生活中,“学而优则仕”、“干部意识”等传统社会意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有较大影响,这些消极的社会意识由来已久。大学应届毕业生不应被这些消极的社会意识所左右,而要重点克服它们,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主动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

再次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定位。汪爱霞,徐俊华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为自己制定目标,达到目标的技能。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做自己的职业规划时,要将目光放远,要以变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人生。明确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对自己作一个全面的评估,再结合就业形势理性地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也可以进行自我职业设计,即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劣势所

学年论文范文。

进行的自我职业设计,这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13]

最后要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虽然整个社会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但相对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仍然优势明显。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的怨天尤人的心理状态、求职心切的欲速不达和求职不成的悲观情绪等都是不应该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愈挫愈奋的勇气,冷静面对现实,用自己的智慧和激情去奋进、去拼搏、去探索、去创业,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四、大学生就业前景预测

调查显示,1200家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对所谓的“薪资联盟”很反感,认为大学生缺少工作的经验,拿什么来谈钱。同样,对“零工资就业”,企业家们认为,缺少工作能力的人,哪怕不要钱企业也不欢迎。2011年大学毕业生达660万人,毕业人数一路高升。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严峻形势之下两大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增大,使得一些基础建设、能源、钢铁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这必将影响这些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这对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用人带来影响。

另外,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五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以及东部一些中心城市限制人口政策的出台。这势必说明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会长期持续,相关专家认为可能会持续到2015年或更久。

结 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看,东西部不均衡;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从历史来看就业问题一直存在。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转变是一个相当

学年论文范文。

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大学生就业应从国家、高校、学生、社会各种机构四个方而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和解决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 刘金升·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1月第24卷第02期

[2]

[3]

[4]

[5]

[6]

[7]

[8]

[9] 夏敬·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措施的思考 [J] 当代经济,2011年 第22期 赵宇·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分析 [J]·华章2011年第31期,162 转引至杨祺·贵州政协报[N]. 网络版2011-06-16 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J ] ·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04期 姚晓红、吕红雁、张晓霞·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人教育,2010(20) 刘璞.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蒋晓荣、李随成.论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缓解[J].就业指导探讨,2007,(3) 吴泳清.多方努力缓解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3,(8)

黄紫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2005,(3) [10]

[11] 王宗荣.大学生就业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08,(2)

郭鹏、沈超.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12]]

[13] 汪爱霞、徐俊华·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对策研究综述[N]·黄山学院学报2011-6-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pb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