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图的书法讲课

更新时间:2024-06-11 10: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书分篆隶真行草五体,真书成熟最晚。以文字发展来看,字体由繁至简,渐趋方便之用,乃大势所趋;以书法艺术成长而言,笔法结构由简至繁,至真书八法确立,笔法完备,至无可附加之境。由此知真书实五体中法度最完备,最完善之书体

唐人以书取仕,始有唐一代书家辈出。继初唐四家后又出徐浩颜柳,均为真书大家。李北海虽以行书名世,而特具楷法,险峭峻拔,奇宕轩昂,具奇伟之风神!兼擅诗文,尤长于碑颂。后人评其书,有“羲之如龙,北海如象”之誉。

唐代书学之盛,历代无有过之,纵经生手,亦多有不俗者!后人学真书,鲜有不师唐人者。蒙童习字,多从欧颜柳,千载风习不绝尔!

宋人真书以徽宗赵佶为最,师薛稷,虽纤细却刚劲不挠,称“瘦金”书。宋四家以行书著称,真书为行书所掩,盖前代压之,不能胜出,遂攻行书,各逞面目,影响深远。有宋以来,真书无以抗行唐人者!

唐以后又出赵文敏公,风华绝代,其真书虽骨力逊于唐人,终是一代大家楷法,明清之人,多师法之!

如今时代,习书者众,有志攻真书者少!攻真书成效慢,于五体中最难出众。 近年少年习颜柳者多成一种模型状,千篇一律,刻板尤甚,盖自碑板中取形模之病,虽日久功深,亦难得楷法!

学书莫过于得前人笔法,碑板再精亦逊于墨迹,碑板传递出的笔意,也只有懂用笔者能晓。

晋唐真书本来样子原是活泼泼的,并非如欧颜柳碑板的样子。一经刻石后就成刻板模样,有些牵带的笔意就消失了!

墨迹本存世的唐之前真书很有限,有隋智永《真草千字文》(摹本),《传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传褚遂良倪宽赞》,《颜真卿自书告身》等等,还有隋唐人写经部分。行楷书有《陆柬之文赋》及唐摹兰亭等等。

存世的真书碑板就相当多了,前面说了学书以墨迹为上,对笔法有所理解之后,再学碑板等就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力,能看出下笔之意,就不会受表面形态的影响了。

笔法的成熟以永字八法为代表,在隶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得以完善丰富。用笔的技巧已穷尽笔锋之变化,故真书相对它体而言,用笔技巧最为复杂,难度最高。 真书的笔法最严谨!前人说: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欲行欲走先需立,立稳脚跟,而后可行可走。

然真书难攻,从中能得笔法,很是不易!有志于此的人不可或缺两个条件,前面说了取帖以墨迹为上,就是要看清下笔行笔之法,欲明此,必先取最佳第一手资料。其二在于师资,师资者通笔法之法则,以笔法为核心研究书法有所得者。师资在当代尤为匮乏。

学书首重见识!若见识不够,就看不清什么是书法的核心。学真书要从中学其法则,明其法则与行草不二,能深切理解真行草三体,以表相分三体,以笔法非二致!这就不一样了,是很高的要求!

若从真书中得笔法,那行书草书己通了一半。既得本不愁末.说归说,这个很难得到!

因为笔法早以失传,湮没既久,非有心者不足以使之重现!沈尹默先生的贡献即在于此!以七十年之实践,逐渐厘清了前人执用之法,我们是必须要特别加以珍视的。

当下人学书,多不知执用法则!一般来说与笔法了无交涉。

攻真书若得笔,是极不易的事!

有些天资聪颖的人,字里有风神,仪态殊妙,未必理解用笔是怎么回事!亦有些人师从名师,亦步亦趋,东施效颦,过于强调某种技艺特点,结果趋于僵化!过犹不及!!!都不好!

以上二种人均属见识不够! 真书有行法,行书有真法!

唐人真书本来面目就是这样,可参看墨迹本。(包括唐人写经)好一些的刻本也能看出来。如:《褚雁塔》《信行禅师碑》 真书书写有速度节奏的变化。笔之间有笔意,有顺逆不同的连属,有向背的区分。 所以选择《阴符经》墨迹本作为理解笔法的范本。出于不得已!因为没有更能说明问题的大字墨迹范本。阴符经本身的水平非常高的!

对于事物的辨识能力,多数人需要经过学习积累,才有判断及赏鉴能力!极少数者凭直觉即具慧眼。

某些人不喜欢阴符经,这是无可厚非的,各有所好才正常。如云此帖不佳,现一种妖气云云。此等语,直让人喷饭!!更有人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宇宙观的阴,理解为阴曹地府的阴,简直可称为无知浅薄,妄人!

不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水平差!历来的人虽对此法帖出自谁手莫衷一是,不认为是褚遂良亲笔,也承认是好伪物。

认识事物的过程有初见喜之,不久厌之。有初见厌之,而不久喜之。世上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者,看书法尤其如此。

因自身的眼光高下决定洞悉事物的能力。 鄙人早年见此帖时,亦觉其点画跳宕,很短时间就不这么认为了!现在看这本帖,用笔出神入化,走势有据可循,实用笔入手之好帖。 愈久愈见其用笔之理与兰亭相彷佛,实与晋唐诸帖用笔相表裹。今天不少学书者,不明用笔原理,更解读不出隐藏于表像之内的手法!

前人如米元章,赵松雪各从王字吸取一面,均得王右军执用精微之法。 所以卓然成家,良非偶然。一般人心浮气燥,做事既无恒久长远之心,又无识见,不能学到前人佳处.

其实入帖本是极难之事!入帖即能解书。

学二三十载无非是要入进去,能入自能出,解铃还需系铃人。

若看表象,如钟情虞世南的孔庙碑,赏其端庄古雅,神情静穆,不能领会下笔之法!也可以说不能得之.

现藏日本的智永真草千文是摹本!早年多见劣质印本,看不清楚,现在出版的版本即可看出来了。当然精摹本的学书价值丝毫不减!

如此精摹本,也有墨色死重的问题!速度节奏感出不来。因一摹即已失真矣!无论如何也不能同真本同日而语. 最后捺笔,分两笔描出! 左下的小短竖,两笔无疑! 梦奠就不一样了!写本! 像阴符经这这样的墨迹,(非摹本)学者用意于点画用笔手法,

两三年基本会掌握。可根据个人所好选择它帖,融会惯通地运用进去。不是死抱这本帖不放,除非专意于此,情有独衷。

未及前贤更无疑,递相祖述复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宜多师是汝师。

存世行书中,分两类:楷书入行者为行楷,草书入行者为行草。兰亭,文赋,欧阳询,李北海,赵子昂等等行书作品以楷入行,行间楷意。行间楷意,指体势端正,纵兼一二草字,体势上亦取端正。

王献之,颜鲁公,米芾书,虽行书,行间草意。行间草意,并不是大量用草书,而是体势上行气上多取草意。至明代,中堂大轴书多行草。

楷书入行难,难在体势上,体势上纵横有度,精谨难得,非长年攻楷者不能为。 草入行相对易些,因减笔取流动之势,行气活泼。故易粗成。其实并非行草易攻。今人写行书,其间多书草字活气,行草杂揉其间,有舍难趋易之病。 攻行间攻小草而出行草,此种体格近俗,易为而难精.

书分大小字法。寸以上大的楷书,用笔为大字法。与寸以上的行书法相同,寸以上的草书,除用笔多使转外,余皆同。

习大字法可通小字法,习小字法难得大字法。 攻书得笔力以攻大字法为佳,

沈尹默五字执法,非如某些学者以为清碑学所遗留法,清以前就有此法,明丰坊《童学书程》所说的双钩悬腕法,即是此法。再向上,黄山谷米元章也是此法。 书写寸以上大字,是提腕肘法。具记载,米元章演示作小字,提腕肘为之。米有此功力!

作小字悬与不悬,并不代表作书的水平高低。写小字枕腕亦无不可。因为是在指腕可控范围之内。

大字非悬臂肘不足以施展笔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恰当变通,法无定法! 沈尹默执笔图

鄙人才疏学浅,学书主张一门深入。早年泛学诸体,事倍功半,近年戒之。一般来说学一体一家,深入几年之后,再转宜多师。 恢复从前的传统学书方式,(主张一体深入,俟其有成,再涉猎其它。)是有必要的。书法专业化的教育方式,主张全面了解掌握多体的书写技能。几年时间是不可能精通的。

传统方式与学院专业模式各有利弊,前者专注深入易僵化,后者广收博取易博杂。结合当下学书普遍的速成心理,及对传统认识的持续深化,应该说传统学书模式利大于弊!

深入一体一家,不是不读它帖!凡学书,应认识了解书法史,所见所读所品之法帖越多越好。用功虽一家,见识则因品鉴诸帖,熏习积学而成。具体情况则因人而异!

观帖读帖是了解书史方式之一,其二是读历代所积书理书论。了解前人的所思所想,极其重要!

虽然主张书学晋唐,兼及宋元,不能轻视明清人取得的成就!民国近代的书学成就也远高于当下!

所以对整个书学史要有较深刻的了解认识,才能较客观了解当下的书学现状。 大道平直。学书的原则道理,前人早已说清楚了!

前人说的执笔,用笔等原则,今人易轻视!比如说: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句是用笔核心,中锋用笔。

今人就说中锋侧锋并用,因为要比前人高明嘛!实际情况呢?大多既未了解掌握中锋用笔,更未中侧并用。

毛病出在不相信前人的话,自以为是。所以赵松雪骂人:朝学暮夸,可鄙!

还有一种人,学书讨窍门。你告诉他方法,他还要打听有什么窍门,俗语说:熟能生巧。熟了就生出巧来,不熟怎么巧!

大道平直,大的原则规律,是共法。学书法,遵循前人总结的共法,是大道。 学书的方法第一重要!潘伯鹰自述改执笔法用了五年时间。为什么?他意识到了五字执笔法的重要性,不惜花五年时间。 五字执法,唐人称双苞法。 (以下是鄙人答网友问)

掌竖(腕平)是指运腕法,掌不竖,腕不能平,腕不能平则气力不能匀平,气力不能匀平则字势欹斜,此其一;

掌竖腕平则运腕有力,此其二。掌竖腕平肘自能悬起,这样即做到腕肘并起,均是为运笔使转自如服务的。 横臂作字出于蔡邕《九势》:“横鳞竖勒之规”,竖勒,仿佛勒马缰,勒马缰时手臂是横臂振动,竖笔则按此动势行笔。

所以,横臂作字是前人从生活万象中受到启发而提炼出来的,横臂作字则字势开张,对伏案劳作亦好处多多。

执笔法有多种,唐人韩方明《授笔要说》中有“夫把笔有五种……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亦当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钩擫扞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 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每作一点画,虽有解法,亦当使用不成。曰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另有(扌族)管法、撮管法、握管法、搦管法。

韩方明所说的第一执管法即双钩法,也是五字执笔法,是相对最为科学合理的执笔法。沈尹默在其《书法论》中多有述及。

苏东坡云:“把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虽云无定法,又云虚而宽,由此可知虚而宽既是不定法之定法,

所以说还是有遵循的“定”法则,虚而宽是指执笔要指实掌虚,指实掌虚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转灵便,运用不受阻滞。

其余(扌族)管、撮管、握管、搦管等方法,有的适于写大字。总的说来,五字执笔法是得到历代书家公认的。

对于爱好书法的人来说,没有必要一定很严格的讲究执笔的方法,如果对书法有所追求,用一个书家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人来说,必须研究执笔的正确方法。 运指、运腕的方法在历史上都有传承,二者均是古法,都是要合理的运用毛笔的性能,而使点画具有生命力,符合笔法的法则。

书法作品只有优劣的区分,不存在什么“真正的书写”问题。

运腕法是笔法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应该知道学习运腕法并不排除用指法,而是应指、腕、臂相互配合,而以用腕为主。 在历史上关于用指、用腕的争执不少,其实不能孤立的、片面的去理解这个问题,用指法的确易使点画灵动,弊处是易伤于力弱;

用腕法易使点画骨力雄强,弊处是易失于灵动。我的看法是以用腕法为主,先使骨力强劲,再求灵动。 沈尹默说:“腕力遒时字始工”,很有道理,用腕的功力也不是短时间能够练成的,需要几十年的磨练。对于坚持用指法的人来说,本人并无非议。

写大字时以手臂为主,甚至腰力、全身之力,但腕力还是要用上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书法的三要素是:笔法、结构、章法。

现在大多数人普遍注重行气、章法,而忽略点画笔法的修炼,这样的作品往往经不住仔细推敲,也就是说缺少内涵经不住品味。

此类作品的审美习惯更接近美术的审美习惯,注重视觉效果,而忽略了传统书法最核心的点画用笔及合乎阴阳向背的结构与章法。

因此,当代书法整体上缺乏对传统的真正继承,从而不可能真正发展这门艺术。 书法学习是个长期、艰辛的过程,历史上没有速成的书家,所有的问题都应该一个一个的去解决,不要怕斤斤计较于点画。

所有的问题都是靠斤斤计较才能够解决的,进而斤斤计较于结字、章法、行气等等,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

至于因势生形,是对前人笔法有了相当深刻的继承、融会贯通后才有可能做到。继承的难度之大其实也是超乎想象的。

笔法不能用懂得道理来理解,而是要手上确实掌握了才算懂。 所以要不断实践,笔性渐渐合于法度,不论怎么写都不走失,习惯性成一种自然。 我前后说的笔法,都是指晋唐宋元的代表性书家的笔法高度。

文征明八十几岁才认为稍知笔法,刚能看懂前人法书,但聪明不逮矣!眼晴视力不行了,耳聋了,精力减退了。 他有谦虚的成份,但也是实情!

真行草总的笔法原则是一致的,在这个前提下,还是有所区别。这个区别主要在草法用笔多使转,转笔居多;真行用笔多提按,折锋换笔居多。真草在笔法上各有所侧重,只有兼顾才能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孙过庭说:草不兼真,殆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草二体很能说明用笔最重要两个方面。所以张旭说:书之求能,且攻真草。并没有说行书。兼通真草的书家对笔法的认识会更全面。 行书笔法即在真书中!如《兰亭》《文赋》是行书,也可说是行楷书。《阴符经》颜鲁公《自书告身》中又有行书笔意。真书快写即行书,行书慢写即行楷。晋唐时期真行即如此,赵松雪亦如此。

再者,草字用笔区别于真行,是独特的一种字体结构,书写时多靠使转结字,字体形势状如龙蛇,所以在用笔上与真行的区别显而易见。

又:草字中很多字写法相近,有的甚至差不多,如“微”与“渐”,“波”与“彼”,“殷”与“毅”等等。有些字使转差一点就变成另一个字。孙过庭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兹录传王羲之书论一段,第一句云: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即是指与真行的区别。可参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 因势生形,首先应弄懂何为笔势,然后才可能领会“用笔决定结构”,即因势生形。 沈尹默解释笔势云:笔势乃是一种单行规则,是每一种点画各自顺从着各具的特殊姿势的写法。我认为是正确的观点,由此即知笔势是指每一点画“特殊姿势”的书写动作。写字时要转换不同的“特殊姿势”,才能符合不同点画审美的“意象”与“力势”形神各别的高境界。如横鳞竖勒,是讲横竖画的姿势动作,这是对法书的要求。

如果不具笔势书写的点画,虽偶然会书写出合于法书的力势形态,只是浮光掠影,

并无价值!掌握笔势即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对每一点画的姿势动作勤学苦练了如指掌,没有几年功夫是不可能的。

掌握了笔势才有可能因势生形,因势生形是先生点画之形,由其力势带动全字,即可影响其结构形态。

笔势属于笔法中的内容,对笔势之“特殊姿势”的法,更该予以重视!这是重中之重!力势亦在其中矣。一般来说,我们容易将笔势理解为力势。对前人笔势的认识,也是逐渐积累不断改进长期的认识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前人谈书法,常常提到“笔势”“体势”“字势”等。体势字势有时是指字形结构的形势,与上面所云是有区别的。 何为内掖笔法?何为外拓笔法?

内掖与外拓始见于袁裒〈评书〉云:“右军用笔内掖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后人关于内掖笔法与外拓笔法的揣摩均基于上述。

右军用笔笔力收敛于点画之中者多,故袁裒称之为内掖。并非右军用笔没有外拓。大令用笔外拓,是说大令用笔笔力伸张于外者多,并非没有内掖中含的用笔。是根据二人特点约而言之!这是袁裒对二王书法的理解,应该说很有见地。

敛笔为阴,展笔为阳。故敛笔森严有法度,展笔散朗而多姿。右军与大令性情不同,故其表现之“心画”有别!并非两种笔法。 沈尹默说“内掖是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力胜之书”。如果用)(为内掖,()为外拓,就错解了。

二王笔法是相同的,由于性情各异,一敛一展而已!

学书不进步,最大的原因是:不善于总结。虽然于表象上费尽心机地改变,也代替不了本质的依然如故!

本质的提升才能真正进步!这个本质:就是执用之法。 这是根源!根本!

不断总结调整改的是这个,才行!

书法本体规律即:笔法,结构,章法(谋篇布局)的规律。这是书法本身的学问! 对技法本身理解也代表学养,格调,境界的高低!

第二步根本:是学养,学识,还有生活的阅历等等。总和为见识!写字是读书人的事,不读书而专书法,能好到哪去!

字有体格,如:中正刚健,端庄古雅。很难学到!人品耶书品耶! 书以人传,人不以书传!苏东坡先生高明。

我们学一家书,肯定受其书的体格气质影响,久而久之,身心气质由内到外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学书以日课方式,每日习之,最好!据说文征明每日早起临一通千字文。 过去人就是日课习字,特别是习楷书,纵有一二间断也无妨。功到自然成。 学书不可能速成,为参展而走捷径,与其说是捷径,不如说是更长的弯路。 所以好名胜于好书者多,重结果而轻过程!而所得之果必由因生,因地不正,果招迂曲!

楷书是试金石!多数学书人不敢碰楷书,有名气的更如此!

因为法度严谨,入帖很难,不要说出帖了。有些人学了几十年,只是早年学过一段楷书而已。

楷书要作为常年日课!如果以书家为标准严格要求,务必攻楷书!

学过楷书不等于掌握楷法,不掌握楷法而习行书,有先天的用笔缺陷!

其二是点画不入格,不是遵循八法出来的点画,看多了,日久会生厌的。 历史上的张长史,大草中严谨似楷。怀素草书如此成就,早年必得楷法。 米元章行书恣肆纵横,早年于唐人楷书用功颇深!

随着对传统的解读的日益深化,正本清源的工作是不可少的!总有人做这样的事。我水平不够,铺铺路而已!

历朝历代都一样,都存在流行的问题。也存在拨乱反正的情况。

我们说赵松雪,不单书法好,恢复传统书学的功绩更大!这就是爱国了,比直接抗击异族更厉害。

因为书法传统中,以二王为代表的最精良的书法传承,得以继承保留下来了!这是赵松雪的贡献!并且一改南宋书学积习。 预留1

赵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沈老楷书厉害吧!沈老于唐人诸家楷书无所不学,功力弥深,不让古人! 沈老楷书作品中正冲融,早年学欧,后于褚河南用力最久,得力亦最多!

沈尹默书孙蕉轩九十嘏寿辞

学书最忌流滑!一旦流滑,谁拿你也没办法! 书贵迟涩!纵然过之,亦成体格。

何绍基用回腕法作书,大有世人皆醉吾独醒味道。每作一字,尽一身之力为之。专以迟涩用笔,其书境界高古,脱巾独步!

我们并非完全赞同何的的全部书学观,但赞同其反对用笔流滑的主张。 临帖应避免上来即跟着范本的速度节奏来!他快你也不能快! 为什么?没资格快!快写点画意思浅薄,自已都看不出来的。 只不过跟着跑一圈,过后,忘了。哈哈! 别忘了,我们要学的是什么!!

我临写是要学,模仿。有次第的,按步骤的学。 用笔结字章法依次为之。王右军云:一遍正手脚,二遍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拨,如其生涩,不可便休。

这里的一遍二遍,不是真写一遍完事,是第一步第二步的意思。总要很多遍才能完成一个步骤!

《书谱》云:先求平正,次追险绝。 先构筋力,然后装束。

所以点画用笔先沉劲,再痛快,而后辨证统一起来。 对书法学习规律有个了解,避免作不切实际的尝试,易事半功倍!最怕的无见识,求成熟,追老到。

书为心画,书法必然反映人之心智,生理,修养等。不能强求和自己不相配的东西。

青壮年人写的字理应是,朝气蓬勃,筋骨强健的东西。道法自然! 比如意蕴,境界,韵味等等,根本不可强求!

学到了自然出来!学不到,反而落个东施效颦,徒增其丑。

比如学兰亭,只学其用笔结字篇章之法。学其遒媚?学其神韵?

学楷书更不能写快!颜自书告身遒劲迟涩,苏东坡前赤壁赋笔力沉雄。 赵松雪写的快,点画不丢东西。赵是异才,第一流人物。

点画的用笔有一定掌握后,要有书写节奏感。点画之间有意,有行书法。 用笔该沉劲的地方,一点不能少! 有个网友问关于写小楷的问题!

写小楷同写大楷道理相同。用笔一点不减,越丰富越好!

唐人书灵飞经墨迹很好,可资师法,赵松雪小楷亦佳,文征明也可学。 最好有大楷基础再写小字。

我不赞成学赵松雪大楷。赵的最高成就主要在行楷书、

大楷比唐人有差距,学赵大楷的确易出现简单平顺的毛病。

前人对赵的微词,主要指大楷。所以学楷当学唐人,欧虞褚颜等。 赵的行书小楷可学。

赵松雪书与米元章书于用笔法上属于两个系统。同是学晋唐,取法各异!! 沈尹默说初学不易学赵,是对的!用笔先求繁复,再简约。 初学赵易简,所以先学唐。 关于执笔

执笔有定耶?无定耶? 兹剥唐张敬玄论书如下:

楷书把笔,妙在虚掌运腕。不可太紧,紧则腕不能转,腕既不转,则字体或粗或细,上下不均,虽多用力,元来不当。又云楷书只虚掌转腕,不要悬臂,气力有限。行草书即须悬臂,笔势无限;不悬腕,笔势有限。又云:其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若不先学真书,便学纵体,为宗主后,却学真体则难矣。学书之初,执笔为最,盖明于位置点画,便於墨道也。须其良师口授,天性自悟,纵横落纸,笔无虚发,即能专成。其势大约虚掌实指,平腕竖锋,意在笔前,锋行画内,心想字形,轻重邪正各得其趣。

执笔有没有定法呢?大原则有定,具体则不定。

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虚而宽是原则,是定;具体怎么执则不定。 我以前谈到过,虚而宽即定法。所以前人谈书法有一点是一致的:指实掌虚! 有人不是喜欢窍门吗?指实掌虚就是窍门。

执笔灵活无碍,运用四面势全就是大窍门!能接受吗? 三十六计是定法吗?死记硬背能管用吗!

都是原则,运用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人的执笔经验之谈,要客观地理解。 所以说:法无定法!用笔千古不易这句,不是说定吗? 千古不易也是指大原则,规律!

指实掌虚是个人的体验!不是一听说就会了,要有实际体验。 是你自己指掌虚实的感受。这是前人有此体验者说的!

我们要体验到指实掌虚,才能明白这句话。因人而异,何时体验到了,何时懂这一句。

掌竖腕平是定法吗?虞世南笔髓论云:覆腕抢毫。李世民书论云: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

覆腕即平腕。腕竖即掌竖。运用时大抵如此!

平腕运笔易沉着,掌竖易使锋正,四面运动皆宜。掌竖腕平是大致的原则。 平腕发力易点画沉劲,掌竖锋正易四面势全。不是绝对的平腕与掌竖。 所以掌竖腕平的观点不是沈尹默发明的。 执笔图几张,可参考!

手臂横撑,腕肘并起是定法吗?横撑手臂,写纵向点画至末端,手势使笔力有余,又可取勒势。

腕肘并起写寸以上字,运笔开张,行草更须如此。腰为身体重心,上身即可从容自在。

练到一定时候,合度即可。不要刻板理解!

定与不定法,相依而存在。舍左亦无右,舍右亦无左。 董其昌像 预留2

五字执笔法的确是相对合理的执笔法。五字执笔法的难度在于五指齐力。 欲五指齐力,先要名指得力,欲名指得力,先要小指抵牢。

一般按五字执笔法握笔者,多大食中三个指力重,名指格不住,小指抵不牢。 名指得力不易!五指齐力确是长年功力,才能做到。 有个朋友问调锋的目地?问题很好。

用笔贵用锋,用锋贵调锋!调锋的手段:提按顿挫。 调锋的目地大致有几下几点:

1,毛笔是软笔,行笔过程中,不调锋就会出现偃笔。2,调锋为蓄力,毛笔在纸上行走,要节节提按顿挫调锋蓄力,才能笔笔有力量。3,调锋为使笔毫收束与打开,提按顿挫随时进行,要使笔锋,收起如锥,铺开如刷,锋尽量不绞在一起。4,调锋要使笔锋侧锋转中锋,中锋转侧锋。要使手中这枝笔,得于心而应于手。5,笔锋欲转换方向,必须调锋,才能使转折笔饱满圆润而合于法。6,上一笔的结束收笔,必须调锋。因为这是下一笔的开始。

提按顿挫:提与按是连在一起的,才提便按,才按便提。 离提不言按,离按哪来提!

董其昌也感叹提按功夫。提按的重要,确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解。 简单的理解提按,是不够的!点画行笔中随时提按,有些根本不溢出边界的点画,光洁而深沉。

有提按功夫,不容易!

顿笔的幅度比提按中的按幅度要大,顿笔也要有上下振动。顿之则山安,顿不能死停在那,始终是动的。

挫锋,仿佛用锉刀前后左右来回锉动的动作。挫动笔锋,使笔挺直,立起,不断蓄力行笔。

提按顿挫在运用时,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分开来说,未免机械了。 提按顿挫是笔法重心,善于此即善用锋。 中锋与侧锋

中锋乃根本,侧锋属枝干。本若未深稳,如何使枝繁。中侧本一体,摸象未了然。矫枉必过正,识者自纷纷。 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

黄庭坚说: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一句话就说完了。 藏锋,中锋,迟涩行笔。沉著兼痛快,就是这样! 藏锋与出锋!

十藏五出。藏多出少!这里说藏锋与出锋于一字之中的比例关系。 十曲五直,十起五伏,十迟五急。同上亦然。

力与势

苏东坡论书云: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此论专破紧执,用死力作书之病也!

其又云: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由此知作书乃巧力尔!

王右军云: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全身之力凝于笔端,故有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之说。如不紧执何由集一身之力? 王右军苏东坡两说或矛盾耶?!这又怎么说? 看似矛盾,实不矛盾。对治之需,如药疗疾。

当下人学书通病在于流滑!舍难趋易!根基浅薄而不自知者多! 对治之法,先守法度。法度既立,先强其骨。

执笔宁紧,用笔贵涩。筋骨宁强,然后中和。先赞羲献,再美东坡。适时变通,古今不隔。

所以临学法帖,点画务以具骨力为要!习楷书易强筋骨,又可总结所学之虚实。 我看学生字,多认可书迟涩者。自翊聪明而欲速成者,虽点画滑健,我心知其难成。

柳公权书以骨力称,神寒骨重。 笔势

每一点画写法为点画法,合于点画法之动作姿态为笔势。笔势不同于力势,不同于字势。

力势多指笔力,力是活的力。字势多指字形结构的趋势。 笔意

沈尹默说:离开笔法和笔势去讲究笔意,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从结字整体上来看,笔势是在笔法运用纯熟的基础上逐渐演生出来的;笔意又是在笔势进一步相互联系,活动往来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三者分而不分地具备在一体中,才能称之为书法。

沈尹默先生这个说的很明白了。 意在笔先

王右军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凝神即用心专注,一心一用。专注于一心非常难,有这种功夫会事半功倍。 凝神静思于字形用笔,这里要求的不是一般的细心,大小,偃仰,平直都要在心中浮现出来,连点画振动等细节也要心中有数。

这种预想功夫有了,即是意在笔前了。可见意在笔前绝对是学书的大法门。 意在笔先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解认识。当代习书者普遍欠缺预想功夫。 意在笔先能力考验用笔结字的熟悉程度。培养习者之想象能力。 总之意在笔先即传统书学之精髓! 换笔即换锋!

米元章书八面出锋,即善于转换笔锋方向。前人说的换笔就是换锋。 笔锋换到另一面。转笔有转笔换锋,有折笔换锋。

楷行书转折互用,草书多转笔换锋。米元章讥欧虞褚用笔只有一面。 自称笔有八面,一定有道理。

楷行书用笔多提按。笔锋的收束与平铺,主要靠提按调节。

收束与平铺笔毫,相对而成立,尽量不使笔锋绞在一起,善用笔者,笔锋不会拧绞成螺旋的样子。

平铺中有提,收束中有按。才能提不纤弱,按不软肥。

指腕肘的运用。习书必是指腕肘相互合作,未有用此而舍彼者之道理。

前人有用指与用腕的分岐,指强调以那个为主而已。非绝对单用指或用腕肘。 一般来说提臂练腕肘功夫,感觉相对困难一些;运指似乎见效快些,其实也不尽然。

作寸以上真行草书,原则上应提臂练习。欲追前人成就,这个功夫是免不了的! 运用腕肘也并不是光有力就行,腕肘要配合好不是短时间的事。 我是主张作书以腕肘为主,兼施运指为之的!

学楷书练寸以上大字,每日课百字以上,认真严谨为之,凝神静气,有怡情养心之效。

字能端正,自有美感。渐渐古雅,横直相安。潦草无益,心自涣散。形端表正,年长无憾。 世人习书,多取滑健,少有得中正刚健的。所以当代书家,没有能同前人比肩的! 颜柳苏黄,书中都有中正刚健,更何况右军刚健含婀娜呢! 字若能中正刚健,不得了!

习行草书久之,心理上多少会想回归到端正沉静上来。那就习唐楷,正心诚意,按规矩来!

只要坚持住,久之自有趣!像欧阳修说的,学书为乐。

习真书会培养谨严持重的习惯!习书若不重视楷法,习行草易跳宕欹侧,久之不觉。

学养愈高,愈喜欢能长久品味的东西。像马一浮先生的字,谨严持重,望而生畏! 所谓少走弯路,就是早一点警觉到,什么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现代人对书家的定义太低了!写写字都成书法家了!哈

对传统不了解,对书法技艺无敬畏心,以西学审美为神圣,其实既不了解中,又不了解西。

世界上找不出任何一门艺术可同书法相类比。以美术为基础的西方美学,不能生搬硬套在书法上! 生搬硬套就是倒退!

年青人有热情有想象力,但要正确客观吸取容纳历史经验,不走少走前人弯路,才能不负宝贵年华。

现在乱写的人太多,自翊观念不同前人了。

所谓权威学者对书法一知半解,却著述丰富,充斥着半吊子西方美学哲学思想。对传统书法价值观造成空前破坏。

书法是中国人的智慧发明,大多数西方人根本不懂!这个是我们的东西好,西方没有。

不知目前几十年的中西文明的交融只是初级阶段。我们固有的优秀的东西,其价值远未被多数人所认识到,我们就是处于这样的历史环境中。 真正的西学大家比我们更重视传统。像学惯中西的陈寅恪先生! 如果对笔法有一定了解,再看古人佳刻,如颜鲁公柳公权书碑,即能分辨其笔意。 佳刻如褚之雁塔,房玄龄碑,薛稷信行禅师碑等,均可师法,这也是先由墨迹入手得到的好处。

如去博物馆观摩巨迹,就会知道要看哪些具体的东西。

当代书法的悲哀:所谓书法理论家的天下!鼓噪着年青人画书法!已经误了一代人!

时运如此!无可换回!

台湾学者李郁周先生有《大字阴符经题跋与书体研究》一书,其关于书体研究,竟自于表象断之。

其用阴符经与另褚书四碑对比,用宽窄,粗细,长短,位署,背势等等比较。 以表象粗浅类比,着实无知!沈尹默先生对此帖的认可,是基于笔法笔势! 笔法笔势是深入实践的大书家才懂的东西。读几本书拙于实践的学者,连边都靠不上。

所以说欣赏书法其实是非常之难!说好听了是见仁见智,说不好听是连门都进不去。

这是一般学书者根本不具备的经验与体验。关于此帖之真伪是另一问题,是好伪物是最其码的底线! 这是无可怀疑的。

所以说学者不习书,或习之不深,根本无资格论书!

李先生云此帖,夸张放肆,浮华不实,乍见惊人,细审可增!所以说其不懂书法,已经算是客气了!

这是日本荒金大林所拍褚雁塔原石放大图片。原刻石放大后,可见其用笔

具波澜起伏走势,拓本在这方面已减弱不少。 说明刻手完全忠实褚原作用笔手法,再看阴符经墨迹“昌”字,下面的

“曰”横画的起伏波澜与雁塔如出一辙。

褚真书的行草牵带笔意了随处可见。真书中有行法,无复疑焉!

看“之”字捺角,用笔迟涩,所谓“磔”“波”画,刻手都在追求原作笔

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p8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