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十二)岳麓版选修1

更新时间:2023-12-29 10: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二)

期末综合检测(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政治上,他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分享不同的权利与义务。由此在雅典确立了( )

A.宗法等级制 C.官僚等级制

B.贵族等级制 D.财产等级制

2.梭伦改革前和商鞅变法前都曾进行了大辩论,下列对这些辩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改革往往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B.改革者在最初阶段往往招致社会各阶层的攻击 C.重大改革的推行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D.推行改革要求改革者须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胆略

3.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距今已有1 200多年的历史了,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的历史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 )

A.查阅历史文献 B.参观唐招提寺 C.咨询专家学者 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 4.以下关于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的相同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②重视加强法制 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④建立什伍连坐制度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5.读右图,能获知北魏孝文帝时期( )

①手工铸造业发达 ②商品交易活跃 ③城市经济繁荣 ④统治者重视和支持商业发展

A.①②③④ C.①②

B.①②③ D.②④

1

6.王安石在讲学时,曾经给学生出了一道问题:“异时多兵矣,而不以兵多故费财;今民之壮者多去而为兵,而租赋尽于粮饷,然亦不足于兵。此其故何也?”这反映王安石在教学中注重( )

A.因材施教 C.经世致用

B.军事教育 D.理财为先

7.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下列对其产生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B.人们不再信仰天主教 C.路德教取得了合法地位 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8.彼得一世曾经颁布法令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下列措施中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有( )

①设立参政院,直属沙皇 ②各省设总督,直接听命于沙皇 ③废除旧贵族凭出身和血统享受高官厚禄的特权 ④聘请外国人来俄国传授先进的科学技术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9.19世纪70年代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 )

①使俄国的专制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②消除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③使俄国开始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 ④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 ( )

①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危及英国的殖民利益 ②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 ③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④穆罕默德·阿里才艺过高

A.①②③④ C.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

11.1890年日本天皇在亲自颁发的《教育敕语》中说:“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这表明日本近代教育的特点是( )

A.教学体系完善

B.教学内容西化

2

C.注重文化素养 D.忠君思想浓厚

12.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实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

A.太平天国 C.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3.农村税费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其根本目的是 ( ) A.以调整农村分配关系为切入点 B.使农民获得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改革农村旧的经济体制和分配体制 D.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4.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B.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取消公私债务,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保护新兴工商业者的政策措施;他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克里斯提尼改革将全国划为十个地区,其重新划分选区的目的在于抽掉一些贵族势力的基础,“以便让多数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来”。

材料二 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按照爵位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包括占有耕地、住宅、奴隶;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立法将工商业者沦为奴隶;推行什伍连坐制度,还规定轻罪重刑,禁止儒家学说传播。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雅典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8分)

3

(2)结合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实行不同政策的原因。(4分)

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6分)

4

17.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多是凋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6分)

(2)据材料二,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4分)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哪些改革启示?(2分)

18.以下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在社会领域方面的主要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领域 马丁·路德 加尔文 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5

个人与社会 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

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 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 经济方面 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 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 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 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 政治方面 ——据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整理 (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4分)

(2)对比马丁·路德,加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加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 (8分)

19.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请回答:

6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欧化”的主要措施。(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4分)

20.以民为本,重视改善农村民生,关系着农村的和谐与稳定。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民生问题的探索中,有过挫折的教训,也有过成功的喜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958年,当谈及人民公社问题时,毛泽东说:“人民公社,一曰大,二曰公,政社是合一的;搞公共食堂,自留地取消,鸡鸭及房前屋后的小树还是自己的,这些到将来也不存在。人民公社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产品十分丰富,粮食、棉花、油料都实行共产。如果做到吃饭不要钱,这是一个大变化。大概十年左右,可能产品非常丰富,道德非常高尚,我们就可以在吃饭、穿衣、住房上面实行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

材料二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0户农民代表联名签订了分田和包产到户的契约,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小岗村1978年没有单干的时候只能收3万斤粮食,单干后当年就收了18万斤,一下子就翻了6倍,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跃升为400元。这样,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了,虽然说小岗村没有富起来,但住、穿、吃方面都进步了很多。

材料三 “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这是相当长时期内,一拨又一拨参观考察者对安徽小岗村的感慨和评价。而素有“天下第一村” 之称的华西村,坚持农工商并举、实现年营业收入达450亿元,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人均存款超过百万元。提到

7

华西村,就不能不提吴仁宝,他不仅懂经营、懂管理,更关键在于他懂得研究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抓住我国千载难逢的改革开放大好机遇,及时摒弃了传统农民的生活劳作方式,以承揽加工业务为主,带领广大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也将华西村打造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建立人民公社的主观愿望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人民公社化运动的?(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小岗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此后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华西村成为“天下第一村”的原因有哪些?(不得摘录原材料)(2分)

(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

8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D。梭伦改革中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由此在雅典确立了财产等级制,故D正确,A、B、C排除。

2.解析:选B。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推行前,反对改革的派别往往是既得利益的维护者,而不是社会各阶层,因此,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3.[导学号62700078]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题干中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历史文献有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分,均具有参考价值;参观唐招提寺属第一手资料,具有可行性;咨询专家学者属于第二手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事片《鉴真东渡》属艺术加工作品,不适合用来研究历史。D项与A、B、C三项相比较,符合题干“最不可靠”之意,故选D项。

4.解析:选A。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变法,因此①正确;李悝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商鞅根据李悝的《法经》制定了秦律,因此②正确;李悝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因此③正确;④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不是它们的相同之处,因此正确答案是A。

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北魏孝文帝时铸造铜钱,这本身直接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时期手工铸造业发达,铜钱的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这也说明孝文帝重视商业。

6.解析:选C。王安石在讲学时依据国家现实情况,对比分析,探究原因,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点。因此本题选C。

7.[导学号62700079] 解析:选B。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不是倡导人们不信仰天主教,而是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的教会组织,而是崇拜《圣经》和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B项表述明显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是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8.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材料是解题关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①②③都符合题意;④是彼得一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不符合题意。

9.[导学号62700080] 解析:选C。1861年改革后,随着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而使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由于改革是在保护农奴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所以从开始之日起,农民就又掀起了新一轮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斗争。

10.解析:选D。注意结合阿里扩张对英国产生的冲击分析问题。①②符合题干材料出现的原因。③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不符合史实,④亦不是材料中说法的原因。

11.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克忠克孝”“此我国体之精华”可看出日本的近代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9

12.[导学号62700081] 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国外政治制度与本国传统必须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发生作用,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没有对国外政治制度的实践,不符合材料的要求,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没有与本国的传统融合沟通,最后失败,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13.解析:选D。农村税费改革为的是进一步优化分配,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4.解析:选B。冲破“计划经济崇拜”是指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决定是在中共“十四大”中做出的。

15.[导学号62700082] 解析:(1)改革的异同从材料一、二中的信息来进行对比归纳即可,不同点抓住材料一中“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的政策措施”“他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以便让多数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来”和材料二中“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立法将工商业者沦为奴隶”等信息来对比归纳即可;相同点从材料一中“克里斯提尼改革将全国划为十个地区,其重新划分选区的目的在于抽掉一些贵族势力的基础”和材料二中“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的信息可得出打击旧贵族势力;再结合改革的内容可以看出都涉及经济、政治等各方面。(2)原因要注意结合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来分析,联系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属于社会转型时期,主要矛盾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矛盾,因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要求;而梭伦改革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因此改革措施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答案:(1)异:雅典改革禁止把公民沦为奴隶,而商鞅变法将工商业者沦为奴隶;雅典鼓励发展工商业,商鞅则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雅典改革按财产分享不同的政治权利,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雅典改革扩大民主的基础,商鞅变法加强君主专制集权。同:打击旧贵族势力;改革涉及经济、政治等各方面。

(2)战国时期主要矛盾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矛盾,商鞅变法措施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要求;梭伦时期雅典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梭伦改革措施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巩固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基础。

16.解析:第(1)问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计口授田”和“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看相同之处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第(2)问可依据所学知识,回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涉及服饰、姓氏、语言、婚姻、制度、文化等方面。第(3)问溯源可从汉族文化的先进性与鲜卑族传统分析。对后世的影响可从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加速民族融合方面思考。

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

10

(2)迁都洛阳;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3)溯源: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对后世的影响: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17.[导学号62700083]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即为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可概括为青苗法相当于银行金融业务;政府不宜与人民直接借贷;对于“青苗法”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农户、政府、农业生产发展三个方面作答。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据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可知,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是王安石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是理财(或富国之法)。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王安石作为一位伟大的改革者,具有很多过人的品质,无论对推进改革的决心,还是对变法前瞻性认识,都值得后人从中获得启示,因此改革者的意志要坚韧,眼光要高远,改革的内容要立足现实。

答案:(1)看法:青苗法相当于银行金融业务;政府不宜与人民直接借贷。

积极作用:农户可以免受高利贷的盘剥;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 核心:理财(或富国之法)。

(3)启示:改革者的意志要坚韧,眼光要高远;改革的内容要立足现实。

18.解析:第(1)问所谓摧毁者,指的是对于天主教的传统观念的摧毁。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宣扬因信称义、政教分离等,确实对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起到摧毁作用。第(2)问所谓构建者,指的是重新阐释宗教理论,使得它能够更好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从“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可归纳出。

答案:(1)说明:公布《九十五条论纲》,宣扬“因信称义”、主张政教分离等,否定了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

(2)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忍耐、勤劳、艰苦创业品质;合理合法地追求财富;建立法律法治秩序,宗教信仰服务于现实政治等。

19.[导学号62700084]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的信息来概括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文明以及教育等角度回答“欧化”的措施。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从材料二中“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概括作

11

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围绕教育现代化的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一、二,从学习的方向以及对近代化影响的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1)特点:“欧化”和“日本化”相结合;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相结合。 “欧化”措施: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引进西方民主政体,建立宪政体制;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2)影响:拉开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序幕。 尝试:废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选派留学生等。

(3)共同之处:向西方学习;促进本国近代化。

20.[导学号62700085]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概括人民公社的主观愿望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满足物质文化需要;如何看待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对其评价,注意要辩证地看待,主观愿望是积极的,但客观效果是消极的,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反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的影响作答;第二小问回答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农村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举措即可。第(3)问华西村巨大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后半部分概括即可。第(4)问根据材料围绕农村民生问题展开回答得到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主观愿望: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建立人民公社可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看待:人民公社反映了迫切建成共产主义的主观愿望,但不适应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时的经济困难。

(2)现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措施:促进农村调整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兴起;废除人民公社制度,促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3)原因:改革开放为华西村的发展创造条件;领导者懂经营,会管理;坚持农工商并举,发展多种经营。

(4)认识: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据;民生政策的制定要与时俱进。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oq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