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巩固训练与解析(1)

更新时间:2023-04-26 23: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巩固训练1

1、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2、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若c处无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D.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

3、下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

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

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D.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

4、某反射弧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①~⑥为基本结构,a与b为可测膜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在实验前后细胞始终保持活性,反射弧的结构保持正常状态,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刺激①后,引起⑥收缩的直接因素为神经递质

B.③处可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C.分别刺激②和⑤,a、b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相同

D.④为突触,其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

5、(2016·全国卷Ⅱ,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6、(2018·全国卷Ⅱ,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7、(2016江苏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8、(2016四川卷)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9、我国许多地区有计划地接种“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9、()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B.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流感病毒

D.“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10、研究发现,被HIV感染后的T细胞,可通过与未被感染的细胞直接接触而传播这种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B、细胞直接接触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

C、长期感染HIV的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会减弱

D、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HIV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11、下图一表示人体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人体内离子通道的三种类型。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①和②处Na+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2)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进入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是,A、B两侧液体属于细胞外液的是。

(3)由图二可推测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Na+内流、K+外流的通道应属于图中的通道。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使图中的通道打开。

(4)除以上所涉及的方式外,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还有。12、下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调节机体稳态的示意图,其中A、B、C、D、E代表信息分子,①、②代表相关的生理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

(1)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是由共同调节的结果。

(2)人体内信息分子B的分泌量受到和

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后,膜两侧电位差会发生变化,

此时电位叫,如果用电流表去测量电位情况,结果应是下面图

(填A/B)所示。且由这种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方向为单向的原因是由于

结构所致。

(4)当体内遭到病毒或细菌的侵入时,就会产生一

系列的反应来抵抗,最终达到消灭病原体的作用。图

3属于免疫过程中的某阶段,其中①是细

胞,判断依据是。

13、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表示物质,①表示过程。

请回答:

(1)图中X、Y分别代表。

(2) 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经过程①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

这一调节方式称________ 调节。

(3) 研究表明Ⅰ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造成胰岛B

细胞受损,此疾病属于免疫异常中的________ 病。由于胰岛B细胞

受损,患者体内X的含量________,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 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

(4) Ⅱ型糖尿病(又称肥胖型糖尿病)由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

下降,致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生理作用。若给其注射胰岛素

(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

14、瘦素(人体内的一种激素)能令人形成饱腹感而减少摄食,常用于减肥,但肥胖者体内存在“瘦素抵抗”的问题,即使体内瘦素水平很高仍无法产生饱腹感。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抽血可检测瘦素水平的原因是,饱腹感形成于.

⑵胰岛素可促进瘦素的分泌,当瘦素水平过高时会(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肥胖者容易患。

⑶研究发现:“瘦素抵抗”是肥胖者体内的一种白细胞介素1受体1(IL1R1))缺失导致的,为验证该发现,某人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肥胖模型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灌胃一定量的雷公藤红素溶液促进IL1R1基因的表达,乙组的处理为.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给予甲、乙两组充足的食物培养一段时间,结

果,说明“瘦素抵抗”是因IL1R1缺失导致的。15、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

(1)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e点位于反射弧上,此时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在b、c、d、e、f点处施加刺激,能够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是点。

(2)实验证实,只刺激肌肉,肌肉也会收缩,此时电流计指针(填“能”或“不能”)发生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的部分结构会被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而导致重症肌无力。如果刺激e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但肌肉无反应,若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损伤部位是肌肉还是a处,请写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巩固训练1参考答案

1-5 CADCD 6-10 DDBBA

11、(1)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协助扩散 A (3)电压门配体门(4)自由扩散和胞吞胞吐

12、(1)神经—体液—免疫(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负)(3)动作电位 B 突触(4)吞噬能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细菌)(2分)

13.(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2)(负)反馈

(3)自身免疫减少摄取、利用和储存

(4)不能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无法促进血糖进细胞

14、(1)瘦素分泌后会进入血液进行运输(2分)大脑(皮层)

(2)抑制糖尿病

(3)①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2分)②甲组小鼠摄食量小于乙组且甲组体重小丁乙组(2分)

15、答案(1)传出神经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2)不能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3)在f处刺激,若肌肉收缩,说明损伤部位是a处,若肌肉不收缩,说明损伤的是肌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nr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