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论文-文献综述-V3.0.1

更新时间:2023-05-25 05: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2009 )级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2012年05月20日

文献综述是在对论文相关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论文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一、文献综述格式基本要求

(1) 纸 型:A4纸,单面打印;

(2) 页边距:上2cm,下2cm,左3cm、右2cm;

(3) 页 眉:1.5cm,页脚:1.25cm,左侧装订; (4) 字 体:开题报告正文全部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居左;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居左;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居左。标题都采用1.5倍行距。页码10磅、Times New Roman、居中。西文、数字等符号字体Times New Roman。

(5) 行 距:正文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0; (6) 字 数: 1000字以上(不含参考文献字数)。

(7) 格式方面的其他要求请参考大专毕业设计(论文)模板相应部分的格式要求。

二、文献综述的内容

2.1 文献综述的引言

内容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2.2 文献综述的正文

它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3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2.4 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以上提及的内容不必都分段叙述,只要基本内容具备即可。

三、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它是经过作者精心阅读后,系统总结某一研究领域在某一阶段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提出自己见解的一种科研工作。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2)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文献综述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的研究状态、应该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依据有关科学理论、结合具体的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3)文献综述不是资料库,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

(4)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四、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重要的参考文献,其中外文至少2篇)

[1] 王寿荣编著. 硅微型惯性器件理论及应用.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1~02

[2][美] 格雷戈里 T. A. 科瓦奇. 微传感器与微执行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1~292

[3] 张昆,冯立群,余昌钰,等. 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1994, 34(2):

1-7.

[4] 郑开青. 通讯系统模拟及软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无线电系,1987.

[5]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P].中国:881056073,1980-07-2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7] 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 [EB/OL] . [2002-04-15] . http://www.creader. com/news /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8] 姜英敏. 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及其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7-05-05(3).

[9] Greiff P, et al. Mioromechanical gyroscopic transducer with improved drive and sense capabilities. U.S

patent No. 5408877, 15. 4

[10] Tang W C. Laterally driven polysilicon resonant microstructures. Sensors and Actuators, 1989, A20:

(25-32)

[11] Aslam, M., and Schulz, D.,”Thechnology of Diamond Microelectromechaincal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ransducers’95,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Sensors and Actuators,Stockholm,

内容举例:(仅供学生参考)

(论文题目:评述汽车维修失败现状及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汽车维修行业急剧扩大,在汽车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汽车维修失败的情况越发突出。

一、 汽车维修失败的现状

1.1 汽车维修失败的背景

进几年了出现了许多新的汽车公司,产生了许多汽车新技术,例如ABS技术,电子燃油喷射系统,防锈技术,各种流线型车身等。无论从车身轮廓还是内部结构,无论是从汽车用途还是功能,种类和样式越来越多,从前的汽车修理人员的技术知识已远不能满足汽车维修的需求。高校对于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处于初始阶段,各种资料还不健全,教师经验不足等,使人才的供给缺乏。

1.2 汽车维修失败的案例

1.2.1 由于对维修人员技术知识更新不够而造成的维修失败

一辆1993款奔驰600SEL轿车维修,车主反映,该车加速,反应迟钝,急加速尤为明显,行驶起来明显感觉动力不足。先后到几个厂修过,更换了电子油泵、汽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火花塞、分电器盖、分火头、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三元催化器,清洗了喷油器、燃油箱,但故障依旧,前几个维修单位全已维修失败而告终。通过车主介绍及试车,珠海欧亚汽车维修人员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加速不良故障。经过检测,分析得出结论由于此种车型有左、右2个燃油控制电脑,左、右 2 个点火电脑,分别配合控制右列气缸(1—6缸)和左列气缸(7—12 缸)的喷油和点火,正是由于右点火电脑故障,不能正确地控制右列气缸的点火时间,且不能正确地随发动机负荷的改变而改变点火提前角,从而导致了加速不良。由于以前维修时,未能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为图方便而自行接线,使得维修人员未能快速地排除故障。由于缺乏对新车型新技术的认识,使前几家维修企业人员的维修都已失败结束。可见,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需要更新。

1.2.2 由于提供劣质配件而造成的维修失败

由于汽车怠速不稳,运转抖动厉害,但加速正常,司机陈先生去某维修厂进行汽车维修,经过检测得知是喷油器出现问题,维修人员进行了喷油器的更换。之后,在厂内陈先生的汽车行驶正常,无故障。可是,第二天陈先生又开车出行时,故障再次发生,陈先生选择就近维修企业进行维修,该企业的维修人员告知陈先生,要更换喷油器时,并告知前个喷油器已是耗损物件。陈先生拿着维修鉴定书去找到前家企业,该企业承认是由于维修人员私自偷用劣质配件造成维修失败。

二、 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汽车维修企业缺乏高素质人才

我国汽车维修业起步晚,基础弱,修理手段落后。20世纪90年代,一批批先进的进口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涌入国门。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扫描仪、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专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电脑动平衡机等昔日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而这些检测设备需要高素质的人材来使用。

2.2 汽车维修企业提供劣质配件

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对的配件供应大多数看中的是这个行业的利润点和旺盛的发展前景抱着赚钱和提高销售业绩的目的大多数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都有以低价引进非原厂配件的情况,并且相车间和顾客以原厂件的名义高价卖出,这样就导致汽车的使用安全系数降低和增加顾客的维修成本。从而失去大量的顾客,更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向顾客提供和销售劣质或假冒的配件产品是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2.3汽车维修行业的维修理念落后

由于逐渐采取更换配件的维修模式,汽车4S店或汽车汽车维修企业在给顾客汽车做保养和维修时,许多工作人员在私利心理作用的驱使下,一旦出现真正的技术问题时,并不是想办法去解决或者查阅相关资料,而是诱导客户更换配件或总成,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更换不必要的配件或者有掩藏零件的情况,坑害顾客的利益。没有先进的维修理念,只会增加消费者的保养、维修使用成本,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以至于是顾客产生一种“恐惧感”,不仅失去大量潜在顾客,而且还有损企业的形象,若不更新维修理念,企业将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脚步。

三、汽车维修企业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3.1 树立企业形象,提供纯正配件,使服务质量和成本双重保证

许多配件生产厂商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数量而不顾产品的生产质量,生产低质量的伪劣产品,以低价向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销售。而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因贪图利益,引进劣质配件,却以纯正配件的价格出售给顾客和向维修车间提供。这样,不仅降低了汽车使用的安全系数,也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汽车4S店或汽车汽车维修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纯正的原厂配件,保证了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才能确保汽车的维修质量,稳定其使用安全系数,保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也使服务质量和顾客的维修成本得到了双重的保证,增加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信赖,提升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

3.2 提供先进的服务设施,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和完善维修服务质量

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一些表面性的咨询服务和简单的故障处理,这其中也包含着高精的技术服务。汽车的发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提升,高科技也在不断向汽车产品领域渗入。例如,GPS卫星定位系统,ECU中央控制单元,ESP电子稳定程序等高科技的渗入,就不仅仅要求维修人员要有过硬的修理技术,更要求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引进高端的硬件维修

设施帮助维修人员对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故障排除。东风雪铁龙对汽车维修人员实行“定单式培训”,金奔腾第一届汽车维修师的研讨会的举行等,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机会。

应维修需要,现在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比如,美国福特公司、德国大众公司都随车生产相应的检测工具,提供技术支持,生产高精的电子设备检测仪器和精密的维修工具、维修设备。使得维修技师能够独立排除技术上的故障,及时的完成维修作业。给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与技术指导,并且要保证维修作业工具和维修检测仪器的先进性,更好的使软件技术与硬件设施相结合,才能保证维修作业的质量和提供完善服务,让顾客满意,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为企业的生存与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3.3更新汽车维修理念

汽车维修市场,要以提高汽车的运行质量、安全可靠性和降低修理费用为目标,向着深度保养,提高动力功能方向发展。要引导有车族理性使用车辆、保养车辆、注重日常维护、不要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坏了再修的老路。比如,汽车油路系统,就像人的血管系统,血管中有沉积物会使人半身不遂,汽油燃烧产生的积碳也同样会降低车的动力、增加油耗、减少车的寿命,这就需要定期给汽车“输液”,清除积炭,使爱车永保青春:这要比清洗表面,换三滤更加重要。不仅推出这些新的理念,而且从国外引进了一系列引领时代的维修保养技术,新产品。例如:汽车油路输液技术、汽车玻璃纳米技术、汽车划痕30分钟修复技术、汽车变速箱养护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必将为汽车后服务市场增添新的光彩。

3.4法律约束维修企业

国家通过制定汽车维修的法律法规,规范了汽车维修市场,使维修失败的数量大大降低,并且采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给汽车维修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例如,国家颁布了《汽车维修管理规定》,济南维修行业率先实行汽车维修质量问题的调处机制,上海市汽车管理处推出了维修竣工检测新规定等,对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有了很好的规范。

四、结 论

目前我国拥有汽车约2000万辆,各类维修企业18万家,预计到2009年汽车保有量将达3000万辆。在在飞速发展的汽车维修行业中,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不足,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的推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供给消费者满意的服务,这样就会增加销售量,占有市场份额。使顾客满意,做出高于竞争对手做不到、不愿意做或没有想到举措,并及时予以践诺,提高各方面的质量。同时提升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拒绝非纯正配件,提高维修质量,让顾客满意,造就知名企业,才能摆脱维修失败的现状。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张金柱.汽车维修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2] 曹笔耕.中外汽车实用维修精选[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

[3] 冯丽云等.服务营销[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 刘仲国.汽车服务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9

[5] 王怡民.汽车营销技术[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8

[6] 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原理[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 腾立新.汽车配件管理与技术[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9]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 隆瑞主.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全书[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1] 李景芝.家用汽车选购指南[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5

[12] Anthony Giddens.Automobile trade [M].Cambridge press,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mt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