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答案-201109

更新时间:2024-06-03 02: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各位老师读者好:

教材用量较大,已经多次印刷,同时错误也基本修正。统计学教材很多,不同的老师在编写时内容会有些许差异,所以有些习题答案可能语言描述有差异。

质量不高或超出课本范围的习题删掉了,答案仅供参考,大部分计算题未列出答案。 祝各位学习工作顺利。 王瑞卿

2011年9月2日

项目1 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

一、填空题

1.现代统计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 和 。

2.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 、 、 、 四个阶段。

3.总体是由许多具有 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 的组成单位。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4.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 、 和 。 5.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和 两种。 6.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和 。 答案:1.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计学

2.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3.共同属性 总体

4.同质性 差异性 大量性 客观性 5.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 6.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答案:A

2.某地区有80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B.每一家工业企业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答案:B

3.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 )。

A.50名学生 C.每一个学生

B.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答案:A

4.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答案:D

5.某工人月工资为550元,工资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2

答案:B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6.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

7.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这三个数字是( )。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

9.某学院2009级新生的平均年龄是18.56岁,这是( )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质量指标 D.品质标志 答案:B

10.对某财会班新生的家庭状况进行调查,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 A.年龄 B.专业 C.入学成绩 D.身高 答案:B

三、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 )。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 答案: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答案:D

A.变量

B.指标

C.变量值

D.指标值

答案:A

参考答案:BCE

3

2.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E.就业人口数

B.岛屿个数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参考答案:ACD

3.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

A.国民生产总值 C.全国总人口数 E.工程成本降低程度

B.人口密度 D.投资效果系数

参考答案:AC

4.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工资

B.所有制

C.旷课次数

D.耕地面积 E.产品质量

参考答案:BE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参考答案:ABCD 四、判断题

1.总体的差异性是指总体单位必须具有一个或若干个可变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 )

2.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 3.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 ( ) 4.数量指标是指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 ) 5.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不能用数值表示。 ( ) 6.品质标志不能转变为统计指标数值。 ( ) 7.社会经济现象都是有限总体。 ( )

4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8.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是户。 ( ) 9.所有总体单位与总体之间都存在相互转换关系。 ( ) 10.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可度量的现象。 ( ) 11.统计指标是客观事实的具体反映,不具有抽象性。 ( ) 12.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品。 ( ) 13.统计指标及其数值可以当做总体。 ( ) 14.商品的价格在标志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 ( ) 参考答案:

正确的判断题:1、3、6、12、14、15 其余错误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统计的含义?

2.如何理解统计的研究对象?试述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3.什么是统计总体?其基本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总体单位? 4.举例说明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

5.什么是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六、应用技能训练

1.试将下列标志区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性别 教育水平

民族

轮胎寿命 GDP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型号 功率

2.试将下列指标区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销售收入

人口数 增长速度

投入产出比 销售额 人口密度 计划完成程度

3.我国进行农业经济普查时常用的指标有:总户数、总人数、土地总面积、耕地总面积、果园面积、粮食总产量、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牛奶总产量、烟叶总产量、汽车总数量、农用汽车总数量、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农业总产值、农业总收入等。 (1)把上述指标按时间属性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把上述指标按内容属性分为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 (3)把上述指标分为总量指标、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

5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项目2 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

一、填空

1.统计调查的要求是:准确性、 、 和系统性。 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分为: 和 。 3.统计调查按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 和 。 4. 是专门组织的不连续型全面调查。 5.普查的主要特点是: 。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 。 7.调查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单一表和 。 参考答案:

1.及时性、全面性

2.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3.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4.普查 5. 不连续性 6. 抽样调查 7. 一览表

二、单项选择

1.调查表有三部分构成,分别是:( )。 A.表头、表体、表脚 B.标题、表格、表注 C.表头、表格、表脚

D.表头、表体、表注 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连续调查和非连续调查 C.典型调查和非典型调查 D.时间调查和时期调查

3.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 )。

A.典型调查 B.连续调查 C.抽样调查 D.时间调查 4.普查的主要特点是:( )。

A.全面性

B.科学性

C.不连续性 D.时限性

5.“您最喜欢的电视机品牌是( )”,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6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A.封闭性提问 B.填空式提问 C.不定式提问 D.开放式提问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4. C 5. D

三、多项选择

1.调查时间有三方面的含义,分别是( )。 A.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B.调查期限

C.调查工作规定时间

D.问卷回答时间

2.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包含四部分,分别是( )。

A.前言 B.主体 C.编码 D.结束语 3.开放式提问的优点是( )。 A.比较灵活 B.没有限制答案 C.能得到比较深入的观点和看法 D.答案不唯一 4.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 A.问题清楚明了 B.通俗易懂 C.易于回答 D.体现调查目的 5.调查问卷的前言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 A.问题填写说明 B.调查目的 C.调查意义 D.调查编号

参考答案1. ABC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CD 四、思考题

1.统计调查的意义是什么? 2.统计调查的要求是什么? 3.问卷设计的程序是什么? 4.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哪些?

5.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哪几部分? 6.设计调查问卷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五、应用能力训练

1.请根据你所在学校或单位设计一个大学生就业观念情况调查问卷。 2.请对你所在班级或学院学生的生活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调查。

7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项目3 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

一、填空题

1.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 ,其组数等于 。 2.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统计分组可以有 分组和 分组。

3.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 。各组中点位置上的变量值叫 。

4.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 和 。

5.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和 两部分组成。

6.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 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 的工作过程。 答案:

1、单项式数列 变量所包含的变量值的种数 2、品质。。。。,数量。。。。, 3、组限 组中值 4、1000 950

5、总标题 横行标题 纵栏标题 指标值 6、原始资料 统计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 2.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A.次数 B.累计频率 C.频率 D.次数密度 3.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 A.左方 B.上端中部 C.右方 D.下方

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260 B.215 C.230 D.185

8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对统计总体按两个及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叫( )。 A.简单表 B.简单分组表 C.复合分组表 D.汇总表

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 A.变量分组 B.属性分组 C.分组体系 D.复合分组 10.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 A.各组频数之比 B.各组频率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 11.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B.各组变量值的构成情况 C.各组标志值的分布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 12.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 A.上限所在组 B.下限所在组 C.任意一组均可 D.另设新组

1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正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乘积关系 D.毫无关系 14.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 A.标志 B.总体单位 C.统计指标 D.统计对象 15.用组中值与次数求坐标点连接而成的统计图是( )。 A.直方图 B.条形图 C.曲线图 D.折线图 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B 6.C 7.D 8.C 9.A 10.C 11.A 12.B 13.B 14.C 15.D

9

三、多项选择题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

2.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属性分组( )。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E.宾馆按星级分组

3.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A.总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 D.横行标题 E.宾词

4.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 C.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5.国民经济中常用的统计分组有( )。 A.经济成分分组 B.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D.三次产业分类 E.机构部门分类

6.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五个组。这一分组( )。

A.是等距分组 B.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 C.末组组中值为800 D.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 E.某职工工资600元,应计在“600~800”元组内 7.变量数列中频率应满足的条件是( )。 A.各组频率大于1 B.各组频率大于0 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D.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 E.各组频率之和大于0

参考答案:1.ABE 2.AD 3.ACD 4.ABCE 5.ABCDE 6.BDE 7.BC

10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各种平均数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E.众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3.众数是( )。 A.位置平均数

B.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E.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标志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变量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5.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 )。

A.标志值的代数和等于标志值总量的情况 B.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的情况 C.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的情况 D.具有等比关系的变量数列 E. 求平均比率时 6.中位数是( )。

A.由标志值在变量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简单进行对比,是因为( )。

16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A.平均数不一致 B.标准差不一致 C.计量单位不一致 D.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E.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不一致

8.不同数据组间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可以通过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因为标准差系数( )。

A.消除了不同数据组各标志值的计量单位的影响 B.消除了不同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C.消除了各标志值差异的影响 D.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差异水平无关 E. 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平均数大小无关

答案:1.CE 2.ABC 3.ABCD 4.ADE 5.BCE 6.ADE 7.AC 8.AB

四、判断题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 2.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 3.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可以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4.中位数和众数都属于平均数,因此它们数值的大小受到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

5.分位数都属于数值平均数。( )

6.在资料已分组时,形成变量数列的条件下,计算算术平均数或调和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式;反之,采用加权式。( )

7.当各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时,宜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 )

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9.未知计算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中的分子资料时,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 )

10.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

11.变量数列的分布呈右偏分布时,算术平均数的值最小。 ( )

12.若数据组的均值是450,标准差为20,则所有观察值都在450±20的范围内。( )

13.是非标志的标准差是总体中两个成数的几何平均数。( ) 14.总体中各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标准差系数就越小。 ( ) 15.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标准差,二者必然相等。( )

17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16.如果两个数列的极差相同,那么,它们的离中程度就相同。( )

17.离中趋势指标既反映了数据组中各标志值的共性,又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

18.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均相同,则其分布也是相同的。( ) 19.在对称分布的条件下,高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与低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必然相等,全部的离差之和一定等于0。( )

20.数据组中各个数值大小相当接近时,它们的离差就相对小,数据组的标准差就相对小。( )

五、简答题

1.反映总体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几种?集中趋势指标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简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离中趋势指标?它有哪些作用? 4.离中趋势指标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5.如何对任意两个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进行比较? 陈述正确的有:3、7、9、13、19、20 其余陈述错误

六、应用技能训练

1.某产品第一季度的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 月 份 单位成本(元/个) 产量比重(%) 一 月 360 20 二 月 300 36 三 月 280 44 合 计 — 100 已知一月份的总成本为180万元。 计算:(1)第一季度的平均单位成本。

(2)第一季度的总产量和各月份的产量。

2.2008年12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表:

18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1.2 2.8 1.5 5.5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品 种 土 豆 黄 瓜 西红柿 合 计 价格(元/kg) 1.2 1.8 2.2 — 乙市场成交量(万千克) 2 1 1 4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3.某银行连续10年的贷款利率分别为:第1~3年为7%,第4~5年为9%,第6~8年为11%,第9~10年为10%。试分别计算在单利和复利情况下的平均年利率。

4.已知某地区30家企业今年的经营情况资料如下: 计划完成百分比(%)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计算该地区30家企业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某大学经管学院男生的体重资料如下表: 按体重分组(kg) 学生人数(人) 企业个数(家) 2 6 16 6 实际产值(万元) 456 688 967 1 082 19

50以下 50~55 55~60 60~65 65~70 70~75 75以上 合 计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2 87 268 419 311 147 83 1 317 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学生体重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分析三者的关系。 6.对成年组和幼儿组共500人身高资料分组,分组资料列表如下: 成年组 幼儿组 按身高分组(cm) 150~155 155~160 160~165 165~170 170以上 合 计 人数(人) 30 120 90 40 20 300 按身高分组(cm) 70~75 75~80 80~85 85~90 90以上 合计 人数(人) 20 80 40 30 30 200 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成年组和幼儿组身高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2)说明成年组和幼儿组平均身高的代表性哪个大?为什么?

7.某市五年计划规定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85万平方米,用来解决部分城镇住房困难的家庭,实际完成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平方米):

20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时 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四个季度 一 二 三 四 建设面积 18 19 20 22 6 8 6 6 根据资料计算该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项目5 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

一、填空题

1.动态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一个是 ,一个是 ,后者又叫发展水平。 2.发展速度是 与 的比值,由于基期的选择不同,它有 和 两种。

3.平均发展速度是 的序时平均数,它有 和 两种计算方法,其中, 侧重于考察计算期末年的水平。

4.分析现象变动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 和 三种。 5.绝对数动态数列按指标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 和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历年招生人数数列 C.历年在校生人数数列 A.简单算术平均法 C.首末折半法 A.逐期增长量

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数列 D.历年毕业生人数数列 B.加权序时平均法 D.半数平均法 B.累计增长量 D.定基增长速度

B.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时间距离 D.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

21

2.对等间隔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采用( )法。

3.报告期水平与前期水平之差称为( )。 C.环比增长速度

4.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 )。 A.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 C.两个相邻指标在时间上的距离

5.已知环比增长速度求定基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

A.各环比增长速度相乘 B.各环比增长速度相加 C.各环比增长速度相除

D.各环比增长速度还原为环比发展速度连乘后减去1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6.已知某企业前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后6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计算这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0.1?0.09 C.

1010

6

B.1.1?1.09?1 D.

1010?0.1???0.09?2?1.1???1.09?46?1

三、多项选择题

1.季节变动可以是现象( )。

A.在一个月份内的周期性变动 C.在一个年度内的周期性变动

B.在一个季度内的周期性变动 D.在若干年内的周期性变动

2.平均增长量是( )。

A.各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B.各累计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C.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项数 D.累计增长量之和除以累计增长量的项数 3.平均指标与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 A.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B.增长速度=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C.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4.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 A.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B.各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 5.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 A.侧重考察现象最末一期的发展水平 B.侧重考察现象各个时期的发展水平 C.可以反映中间水平的发展变化

D.不能反映中间水平的发展变化

22

四、判断题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都是通过连续登记的方式取得统计资料的。( )

2.增长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比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 ) 3.相邻两个时期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 4.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

5.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而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

6.增长1%的绝对值可以用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求得,也可以用基期水平除以100求得。( )

7.利润指标是总量指标,而当发生亏损时,指标数值相加不仅未增加反而减少,可见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关。( )

8.平均增长量不是序时平均数,而属于静态平均数的范畴,因为它是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求得的。( )

9.循环变动是指现象的周期在一年内的变动。( )

10.现象的不规则变动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引起的有周期、无规律的变动。( )

五、问答题

1.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何异同? 2.简述时间数列的种类。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 六、应用技能训练

1.某商店上半年有关资料如下: 上年12日 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月 销售额(万245 250 272 271.42 323.08 374.07 元) 月末职工人1850 2050 1950 2150 2216 2190 数 要求:计算月平均每人销售额。

2.某企业1990—1995年化肥产量资料如下: 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 1990 时 间 1991 1992 1993 1994

6月 372.96 2250 1995 23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300 化肥产量(万吨) 定基增长量(万— 35 50 吨) 环比发展速度— 110 105 95 (%) 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结果保留1位小数);

(2)按水平法计算该地区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化肥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

3.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1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11.3亿人,试问在这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为多少?如果按这个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则本世纪末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

4.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年 份 134 435 415 672 1028 粮食产量(万斤) 计算:(1)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2)平均发展速度。

5.某车间某年各月产量资料(台)如下:一月份185、二月份190、三月份236、四月份240、五月份230、六月份255、七月份272、八月份270、九月份275、十月份280、十一月份278、十二月份285。

计算:(1)各季度的平均每月产量;

(2)全年的平均每月产量。

6.某企业历年来的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年 份 667 732 757 779 819 工业总产值(万元) 计算该企业几年来的逐期和累计增长量,环比和定基发展速度,以及年平均增长量。 一、填空题

1.现象所属的时间 各个具体指标数值

2.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3.各个时期单位环比发展速度 几何法 方程法 4.时距扩大法 移动平均法 最小平方法 5.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24

二、单选题 1-6 CCACDD 三、多选题

1.ABC 2.AC 3.ACD 4.AC 5.AD 四、判断题

陈述正确的有:2、3、4 其余陈述错误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项目6 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

一、填空题

1.全及指标是反映 的综合指标。

2.抽样推断是在 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 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3.抽样误差是 与 之间的离差。抽样误差越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 ,抽样推断就越 。

4.区间估计是根据 与 去推断总体指标所在的 。

5.抽样调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误差分为 和 两类。

6.计算抽样平均误差,若未知总体标准差是,可用 来代替。

7.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 成反比,与 成正比。

二、单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灵活性原则 C.随机原则 A.代表性误差 C.系统性误差

B.准确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B.登记性误差 D.随机误差

25

2.抽样误差是( )。

5.下列关系中存在负相关关系的是( )。 A.身高与体重 B.产量与单位成本 C.正常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 D.施肥量与亩产量 E.产量与总成本 四、思考题

1.什么是相关关系?它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计算估计标准误差?它的作用是什么? 3.相关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间有什么关系? 五、应用技能训练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1.某地区2003—2007年各年职工生活费收入和商品销售额的资料见表7-6:

表7-6 职工生活费与商品销售额表

年 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合 计 职工生活费收入x(百元) 15.5 16.0 16.5 17.0 17.5 82.5 商品销售额y(亿元) 87 93 100 106 114 500 要求:计算相关系数,并分析该职工生活费收入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性。 2.表7-7为7个同类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和年总产值的资料。

表7-7 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与总产值表

企业编号 1 2 3 4 5 6 7

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x(万元) 320 200 409 415 502 316 910 总产值y(万元) 524 641 818 907 926 608 1 123 31

合 计 3 072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5 547 要求:(1)建立以年总产值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为1 226万元时,年总产值为多少?

3.OK市场调查公司对律师行业的薪酬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工作年限和收入的关系见表7-8:

表7-8 工作年限与平均年薪表

工作年限(年) 3 7 15 18 16 20 17 平均年薪(万元) 6.5 8.9 12 要求:(1)计算工作年限与平均年薪之间的相关系数;

(2)确定以工作年限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4.科创制药公司R&D投入与公司利润资料见表7-9:

表7-9 R&D投入与利润表

R&D投入(万元) 20 32 41 45 57 利润(万元) 121 163 266 274 311 要求:(1)计算R&D投入与公司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

(2)确定分别以R&D投入和利润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 (3)当R&D投入为60万时,利润可以达到多少? (4)当利润为400万时,需要有多大的R&D投入?

5.某银行2003年各月存款平均增加额x=165万元,各月放款平均增加额y=124万元。又知各月存款、放款增加额的标准差分别为?x=5万元,?y=4万元,存款、放款增加额两现象的相关系数r =0.8。试求:放款增加额y与存款增加额x的直线回归方程及估计标准误差。

6.航班的飞行正点率是乘客非常关心的指标,也是顾客经常投诉的对象之一。表7-10是某航空公司搜集的样本资料。

表7-10 航班正点率与投诉率表

航班正点率(%)

投诉率(%) 32

79.0 78.3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0.52 0.58 33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续 表) 航班正点率(%) 76.6 74.9 73.7 71.3 70.5 69.8 投诉率(%) 0.61 0.67 0.72 0.76 0.87 1.34 要求:(1)建立航班正点率和顾客投诉率之间的回归方程;

(2)当正点率为80%时,在置信水平为95%的条件下估计投诉率的区间范围。

7.为了对某大城市写字楼的空置率与租金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特收集的资料见表7-11。

表7-11 写字楼空置率与租金水平表

编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空置率(%) 5.0 12.3 13.8 15.1 16.4 16.8 19.6 19.9 20.3 22.6 租金水平(万元/平方米) 0.92 1.71 1.87 2.04 2.43 2.46 3.16 3.46 4.69 6.79 要求:(1)绘制散点图,指出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2)建立写字楼空置率和租金之间的回归方程; (3)当租金为7万元/平方米时,写字楼的空置率为多少?(置信水平99.73%)

8.某百货公司经理收集了关于售货员工龄和销售额的资料,见表7-12。

表7-12 售货员工龄与年平均销售额表

售货员 1 2 3

工 龄 1 3 4 年平均销售额(万元) 7.8 12.1 15.2 34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要求:(1)以工龄为自变量绘制散点图;

(2)以工龄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3)估计工龄为20年的售货员的平均年销售额。

9.经常出差的商务人事较喜欢在网上预订旅店,且预定的时间越早,得到的折扣就越多。如果提前9天预订,旅客可以享受最低的优惠价。表7-13是国内5个大城市同档次旅店一个晚上的商业优惠价和提前9天预订的最低优惠价。

表7-13 旅店商业优惠价和提前预订价表

旅店所处城市 北 京 上 海 广 州 青 岛 武 汉 商业优惠价(元/晚) 218 189 238 166 178 提前9天优惠价(元/晚) 158 146 188 129 135 售货员 4 5 6 7 8 9 10 工 龄 5 6 8 10 12 15 18 (续 表) 年平均销售额(万元) 15.8 18.4 19.9 21.0 26.9 32.6 33.4 要求:(1)估计自变量为商业优惠价格的回归方程;

(2)在深圳的同档次旅店提供的商业优惠价是每个晚上248元。估计该旅店

提前9天预订的最低优惠价。

10.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为4~8人,进行如下的实验。

记录下每一位同学的身高,并且记录下其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进行比较观察,画出相关图和相关表,看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是怎样的关系?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me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