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美版五下美术教案(个人吐血整理)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1:5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浙美版五下美术教案(个人吐血整理)

画家故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探访当地画家故居,了解画家的生平及其对我国近代美术发展的贡献,感受谈们的艺术地位及成就。

2、运用观察、欣赏、比较、分析、探索等方法鉴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 3、感悟画家为追求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画家的代表作,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其对近代绘画史的贡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辩证地去欣赏画家及其作品。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本地画家故居或者工作室,并填写好参观调查表,同时搜集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故居的相关资料与图片。

(教师)参观画家故居,了解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故居的相关资料、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你知道有哪些中国画画家和他的故事吗?”“我国近代生活在浙江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2)出事吴昌硕在浙江安吉的故居照片,提问:“这是哪位画家的故居?你觉得他会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吴昌硕的照片,教师简介吴昌硕的生平。

(3)出示课题:画家故居。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画家故居,去领略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魅力。

(4)欣赏其他画家的故居,交流这些故居的特点。 2、欣赏吴昌硕作品

(1)出示吴昌硕的一组梅花作品,请学生欣赏。提问:“你觉得这些梅花怎样?”(墨梅、红梅兼有。每一朵梅花都有它的姿态,既细致,又逼真)

(2)感受他的笔墨效果。(水分及色彩调和恰到好处,红紫相间,笔墨酣畅,富有情趣,视觉效果强烈)

(3)从作品的意境、构图、技法、诗画结合等方面讨论吴昌硕的其他作品。 (4)教师小结: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并称为“清末海派四杰”。

3、欣赏黄宾虹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畅说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介绍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资料)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4)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哪个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5)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4、小组讨论

从作品的构图、意境、笔墨技法及作品风格等方面,欣赏书本中其他两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5、欣赏潘天寿作品

(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欣赏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练、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2)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其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3)小结: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等。尤其华鹰、八哥、松树、梅竹、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作品的构图清新苍秀,笔墨色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曲韵横生,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著作有《中国绘画史》、《潘天寿画集》等。潘天寿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培养美术人才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6、欣赏丰子恺作品

(1)了解丰子恺生平。请参观过丰子恺故居的同学介绍他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2)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3)小结:丰子恺是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也是我国近代漫画的创始人。他的漫画中西结合,往往是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一个意境。

7、共同总结

(1)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创新。

(2)教师小结:清末民初,中国绘画史上一度出现了萧条的景象。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四位画家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创立了新的里程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作业交流

(1)出示上节课表格,请学生把了解到的画家资料和大家分享。(组长汇报,组员补充) (2)教师小结:我们又一次领略到画家的创造精神和他们的艺术魅力。这节课,我们将向画家学习,临摹你最喜欢的画家的作品,也可以在原作基础上再创新。

2、学生体验

(1)教师出示画家的作品,让学生说说画家名字,教师介绍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师生共同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按照总(整体欣赏作品,感受意境)、分(从构图、技法、笔墨、色彩风格等进行赏析)、总(再次整体欣赏作品,建立人与作品之间的桥梁)方法进行分析。

(3)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临摹、仿作、创作。 3、教师指导

(1)从构图上指导:作品是否饱满、留有空白位置、写诗或者落款等。 (2)从笔法上指导:作品的笔墨浓淡、轻重等。

(3)从创意上指导:作品的意境、气势、风格等。 4、交流创作

展示自己临摹、仿作、创作的作品,交流创作感受及作品的含义。 5、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临摹、仿作、创作画家的作品,向大师学习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学习本领既要讲究方法,又要多加练习,更需要创新!

6、课外拓展

欣赏书本中的四位画家及自己喜欢的画家的故居,可以结合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

风筝风筝天上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以及造型特点,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2、在观察分析风筝的造型、结构、色彩的过程中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3、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生发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难点:理解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设疑激趣

(1)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谜底:风筝)

(2)教师设疑激趣,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唤起学生对风筝的原有认知。 (3)教师总结,板书课题:风筝风筝飞上天。 2、走进风筝,了解起源

(1)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课本范画《百子图》。

(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与风筝有关的诗词或知识吗?”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高鼎在《村居》中写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发展历史,知道山东潍坊市著名的风筝之都。 3、欣赏风筝,了解形色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造型的风筝,分析风筝造型的特点——形状对称。 (2)学生自由讨论,除了形状对称以外,还有什么对称?(图案对称)

(3)学生观察造型厚,再观察分析风筝的色彩,引导学生寻找风筝上的颜色,并设问:怎样的颜色搭配可让风筝在空中更吸引人?为什么?

(4)教师小结:风筝的造型特点:多样,结构对称,色彩绚丽,对比明显。学生欣赏风筝是一种美德体验。

4、细观风筝,了解纹样

(1)以北京燕子风筝为例,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燕子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是什么?为什么绘制这个纹样?有什么寓意吗?

(2)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引导总结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有吉祥祝福的隐喻。 5、大胆创想,设计草图

(1)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设计一个风筝草图,注意风筝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纹样这三方面的要求。

(2)师生讨论设计方法,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温故知新

(1)复习上堂课风筝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纹样等内容。 (2)交流讨论,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以及不同造型、立体的风筝。 2、认识材料,感知体验

(1)教师介绍制作风筝所需要的材料,并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学生感知材料,并尝试着说说材料的用途。 3、根据草图,制作风筝

(1)备骨架:用磨砂纸将竹篾摩擦光滑。引导学生注意安全。

(2)扎骨架:用作基本骨架的竹篾要选宽厚一些的,而轮廓骨架的竹篾一般用薄而细软的较为合适。整个结构要简练、轻巧、对称、均衡,扎缚牢靠。

(3)糊风筝:把纸或娟糊在骨架上。纸的质地要薄、韧、平整。

(4)绘风筝:绘制风筝图样。图样要形象鲜明,色彩要艳丽明快,装饰性要强。提示:装饰纹可选取吉祥图案,体现出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4、作业练习,学生制作 学生尝试着绘制风筝。要求:

(1)造型独特,结构对称,色彩鲜明,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 (2)设色大胆,用笔肯定 5、展示评价,交流分享

(1)请学生尝试放风筝,分析自己的风筝作品,以及评价同学的作品。学生从风筝的造型、色彩、装饰纹样、整体效果等方面开展评价。

(2)学生互评、交流方法成功与否的心得,教师总结,并加以鼓励。

木板年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板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通过对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学习民间漏板印制的方法,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制版技术 教学难点:学会拓印方法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导入

(1)欣赏年画作品,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年画? (2)简单介绍年画 (3)揭示课题:木板年画 2、木板年画赏析

(1)提问:民间木板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色彩鲜明、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

(2)教师对民间木板年画的题材以及五大产地进行简单介绍。

江苏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板年画,并称为我国五大民间木板年画。

(3)以山东潍坊年画为例,请学生谈谈木板年画的共同特点。

(4)教师小结:木板年画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点,全部来自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3、探究木板年画的制作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4、师生共同完成木板年画知识点表格

第二课时

1、揭示课题,讲明课时学习要求

老师点题:本课时我们将完成漏板版画的制作。 2、教师出示已经可好的漏板

提问:我们如何利用漏板制作年画呢? 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的图解回答。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漏板又叫孔板。在刻制漏板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 4、教师示范木蘑菇的制作手法 5、学生作品欣赏

6、作业要求:使用漏板技术印制一篇年画

7、展示作业,评析奖励。评选最佳年画作品,并在教室内或校园内展示。 8、小结 剪纹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纹样特点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体会剪纸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2、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剪纸的艺术特色,尝试几种剪纸纹样的方法并进行组合、装饰。 3、体验剪纸艺术的乐趣,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交流与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纹样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能将剪纸的纹样进行组合、装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受或体验,通过

剪纸纹样美化身边的物品而表达出来。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视频引题

(1)建议欣赏有关剪纸介绍的视频,激发学生了解剪纸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些剪纸作品的装饰部分好看吗?剪纸中的这些装饰部分我们称它为剪纸纹样,而这些漂亮的剪纸作品就是由各种剪纸纹样组成的。 (3)揭示课题:剪纹样 2、欣赏、感受纹样,并尝试练习

(1)出示剪纸作品《香囊花》。提问:作品中都有哪些形状的纹样? 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纹样。 (2)尝试练习

教师分别示范柳叶纹、月牙纹及锯齿纹的剪发。

学生初次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可提醒学生将剪下来的纸片放入小纸盒里) 3、进一步欣赏、探究

(1)继续欣赏《香囊花》,引导学生思考:在这幅剪纸作品中,除了柳叶纹、月牙纹和锯齿纹这几种基本的剪纸纹样以外,你是否还能找出其他的剪纸纹样吗?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作品中的图案可以是由一些基本的剪纸纹样组成和演变而成的。然后进行讨论、交流。

(3)欣赏其他剪纸作品。剪纸纹样可以以组合变形的形式展现在剪纸作品中。(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作品中的剪纸纹样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和组合)

4、了解剪纸纹样的应用

(1)出示图片。剪纸纹样不仅仅被人们用在剪纸上,在我国很多地区,剪纸的形式较多地用在刺绣和贴花的底样上。

教师小结:为了适应刺绣的需要,剪纸纹样的画面都是线条流畅、结构饱满,具有各种变化丰富的形式。

(2)出示图片。看一看:剪纸纹样还被用在了什么地方?(让学生了解剪纸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3)想一想:剪纸纹样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

引导学生感受剪纸纹样能把生活用品装饰得更美,令人赏心悦目。 5、创作练习

(1)课间展示作品,请学生欣赏并分析所用的剪纸方法。(提示:对称图形可将纸对折后面一半的图案,再用剪刀将纹样镂空剪出来)

(2)引导学生学习教科书第11页镂空剪纹样的步骤图,教师适当进行示范。(可提前做好半成品以便节省时间)

(3)用剪下来的纸纹样提问:这些剪下来的纹样还有用吗?

(让学生回忆五年级上册第3课《适合纹样》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再创造:可以根据物体的外形来进行剪纸纹样的拼贴)

(4)课件展示同龄人作品。

(5)出示作业建议:选择用剪刀镂空剪或拼贴剪纸纹样的方式来装饰一种生活用品。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分组情况,给学生分配剪刀剪纹样还是拼贴剪纸纹样,使学生作品呈现多样性)

(6)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自评或互评

(1)说一说:你用剪纸纹样装饰了什么生活用品?

(2)评一评:你喜欢用哪一件剪纸纹样所装饰得生活用品?作品的哪个地方最吸引你?

(3)教师总结 7、拓展延伸

(1)欣赏其他类型的剪纸作品:果蔬类、花鸟类、动物类、人物类、山水类、植物类作品。(让学生感受剪纸种类的多样性)简略介绍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剪纸纹样从单个到多个的区别)

(2)课后也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中国民间剪纸的地域特色。

剪纸人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剪纸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技巧。 2、学习用不同的剪纸方法表现人物。

3、进一步培养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剪纸方法表现一个或一组动态的人物。 教学难点:剪纸人物的细部刻画。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欣赏一组优秀的剪纸人物作品。

2、提问: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剪纸技法?你觉得作品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你觉得这些剪纸人物的装饰手法好看在哪里?人物的动态该怎样设计? 4、出示课题:剪纸人物

5、出示相关步骤图,师生共同研究用不同剪纸方法表现人物。 6、欣赏同龄人优秀的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7、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8、展示作品,及时评价。 9、拓展延伸。

剪纸中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故事的形式和特点,掌握剪、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习剪纸形象从个体到组合的设计以及表现方法。

3、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个人物组合,道具、背景线线相连。 教学难点:画面背景、道具与人物的相应联系以及连接。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刻刀等工具。

(教师)剪纸作品,彩色纸、剪刀、刻刀等工具。、 教学过程

1、故事引入

(1)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 2、故事交流

(1)你听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试着跟大家分享分享。 (2)先在小组交流,用3~5句话写下故事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 3、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请3位同学来和教师一起合作示范(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如何分工)。 (3)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随意剪出外形。

剪或刻出任务的细节、花纹。

这些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些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 组合黏贴

提问:你想怎么贴?怎么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 添加道具以及背景。

补充、完善故事情节中所需的背景、道具。 4、作品欣赏 (1)大师作品欣赏 (2)同龄人作品欣赏 5、作业练习

选取一段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用单个到多个形象组合的方式,进行剪纸设计表现。 6、作业讲评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

7、课后拓展

剪纸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手艺,但在现代也被广泛地应用着。

电影的始祖——皮影 一、教学目标

1、 欣赏皮影艺术作品,了解皮影的造型、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 2、 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皮影人物并进行皮影戏表演。 3、 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皮影相关知识,学做简单的皮影人物。 教学难点:皮影人物的制作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剪刀等皮影制作材料。 (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课题

(1) 教师讲“皮影起源”的传说。

(2) 皮影又称“皮影戏”,被誉为“皮影的始祖”、“最早的动画”。揭示课题:电影

的始祖——皮影。

2、 了解皮影工艺

(1) 教师介绍皮影戏相关知识。

学生完成皮影研究性学习单第一部分闯关题目。 (2) 师生共同学习皮影制作工艺。

学生完成皮影研究性学习单第二部分闯关题目。 3、 赏析皮影作品

(1) 想一想:皮影与剪纸在造型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欣赏生、旦、净、丑皮影人物,说一说这些皮影人物不同的造型特点。 (3) 欣赏皮影戏中精美的道具,感受皮影的制作工艺。

(4) 皮影作品欣赏,从造型、色彩、纹样、工艺四方面进行赏析。 4、 创编皮影戏

(1) 小组合作,创编一段皮影戏,并进行角色的分工。 (2) 完成皮影研究性学习单第三部分闯关题目。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皮影作品

(教师)皮影范作、DV摄像机等。

教学过程

1、 欣赏范例,启发创作。

(1) 观察同学制作皮影的图片并思考:你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2) 欣赏同龄学生作品。

(3) 创作小贴士:运用吸管、两脚钉等工具材料进行制作。 2、 学生创作,交换四巡视指导

(1) 根据小组创编好的皮影戏脚本,完成各自分工的角色创作。 (2) 想办法让制作好的皮影“动”起来。 (3) 想一想:你能创作出哪些皮影特效镜头? 3、 表演皮影,展示评价

(1) 小组合作,利用教室的玻璃窗进行皮影戏表演。

(2) 评出“最佳皮影创作奖”、“最佳剧本奖”、“最佳表演奖”等,并宣读颁奖

词和获奖感言。

(3) 小结延伸

继续了解皮影的知识,有机会到皮影艺术馆参观学习。

设计《西游记》人物 一、教学目的

1、 通过对不同表现形式的《西游记》人物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其多样变化的造型美。 2、 在欣赏、探讨等基础上,学会用夸张、概括、变形等方式设计一个《西游记》中的

人物动漫形象。

3、 产生从本民族经典名著故事出发进行人物造型创作的积极情感,发展有鲜明种过元

素的动漫形象创意设计趣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西游记》人物艺术作品,学会用夸张、概括、变形等方式对书中人物进行动漫形象设计。

难点:抓住文学作品《西游记》中描写的有关人物特点,个性、童趣地加以动漫设计。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各种《西游记》人物图片,准备好动漫创作相关的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及示范的工具等。

教学过程

1、 猜想辨析,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1) 打开PPT页面,请学生边看边思考:你知道这是谁的玩具?那是谁的穿戴?这

又是的宝物?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其关注《西游记》人物造型设计特点。

(2) 打开《西游记》开头,以拖动的方式让学生关注不同的《西游记》人物,并提

问:在《西游记》片头里,除了刚才看到的孙悟空、猪八戒、观世音菩萨等人物之外,你还看到了哪些人物?(如嫦娥、太上老君等)

(3) 接着打开PPT,提问:你认识这些《西游记》人物吗?说说他们在造型设计上

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在PPT上做一圈出,以加深他们对于这些人物长相、道具、穿着等的印象。

(4) 引出学习主题:设计《西游记》人物。 2、 探讨分析,学习动漫形象设计

(1) 出示沙僧真人版剧照和一个半成品动漫形象,提问:有位设计师为沙和尚设计

了一个动漫形象,你觉得哪些地方画得很好?哪些飙血得还不够好?指出:要善于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动漫形象设计。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完成的沙僧动漫形象和真人版剧照做比较,思考:动漫的沙僧形象和真人剧照优什么不同?这是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进行设计的?

(2) 赏一赏:这些漫画版西游人物,哪些地方设计得特别有趣?为什么? (3)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印象中或电影剧照中的《西游记》人物,用夸张、概括、变

形的方式设计一个《西游记》中的动漫形象。

(4) 简要点评:谁的《西游记》人物动漫味最强,师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设计的?

弯弯的小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2、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用写生或记忆画的方法表现一条弯弯的小路 3、学习在生活中用美术的眼光去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表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将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 2、难点:表现出路面的纵深感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试一试:用简练的线条给小屋添加一条弯弯的小路 2、出示课题:弯弯的小路

3、欣赏一组小路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4、欣赏油画作品《弗拉基米尔之路》,说说画家是怎样表现弯弯的小路的 5、学校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表现一条弯弯的小路 6、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展示评价 9、拓展延伸

光与影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光影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 通过对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

创作能力。

3、 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16开素描纸一张,铅笔(或彩铅、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素描灯),16开素描(学生用),8开素描纸一张,铅笔、

彩铅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情感升华

(1) 布置较暗的空间环境。(将教室窗帘拉上)

(2) 播放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黑暗中强光照射的物体,给予学生光的震撼,

带来的影的细腻。 问:“你看见了什么?”

感悟:物与影在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生动演绎?? 问:“生活中,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教师小结:光与影是什么?似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是明眸与心灵的互呈表里。她们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神奇,或冷静的优雅;或和谐高亢的沉静。

(3) 揭示课题(板书:《光与影》)。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计,观看视频,主观感受熟悉而陌生的光,带来光影的震撼与细腻,为后面光影教学、光影创作作情感升华与铺垫。

2、 初步感知,体验光影

(1) 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当模特,教师用手电筒(或素描灯)演示不同光源,引导

学生观察、探究光与影。

问:“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影子有什么变化?” “我们该怎么称呼这些光源?”

教师补充式小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正面光源、逆光、顶光等。(板书)

(2) 感受光影 ① 展示图片2

问:“这是什么?”

② 展示图片3,强光下的球体石膏像

问:“同样的物体,效果有何不同?” “如此的强光,你看见什么样的对比光线?” 教师补充式小结:只有黑与白,只有黑与亮两种光影。 板书:明、暗。

③ 将教室的窗帘打开,感受光影给予的情境感受。

展示图片4、5:在弱光环境下,强光照射的物体、正方体石膏像; 问:“你看见了什么?”

“这时的光影有了什么变化?”(板书:黑、白、灰)

教师小结:有了微弱的环境亮光,霎时有了层次分明的光、影效果,形成了黑白灰的关系,物体有了更明显的立体感。 ④ 展示表现光影步骤图

教师边讲解步骤,边在8开素描纸上示范表现球体光影。(用投影仪展示示范过程) ⑤ 观察比较:没有光影,空间感不明显。

教师范作,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出现了亮部、暗部和阴影,光影的出现让物体变得更有立体感与空间感。

⑥ 学生试着在32开素描纸上快速表现球体或正方体黑、白、灰光影。 3、 深入探究,解读光影

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艺术表现形式下的光影作品。 (1) 欣赏《衣纹习作》

问:“画家为什么能把衣服的皱褶画得如此有立体感、如此有美感?”

小结:恰到好处地运用黑、白、灰,运用不同方向、粗细、曲直的线条与块面表现丰富的光影效果,把衣纹的质感、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用黑、白、灰表现光影,还有其他其他方法吗?让我们继续来探究。 (2) 展示《草垛》,感受黑、白、灰光影。

(3) 展示作品《草垛》,体会画面中炫目的色彩光影。

问:“画面中表现得是什么时候的草垛?你从哪里发现的?草垛和它的影子分别是什么颜色?”

剖析光影下的色彩关系(互补色)

小结:莫奈医生中画了很多很多的草垛,画出了草垛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别样的美。有的灿烂无比、有的冷清孤傲、有的生动活泼??与其说莫奈是在画草垛,不如说是在画自己,画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如光与影,是明眸与心灵的互成表里。

4、 启发创作,趣味光影。

(1)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与影。

问:“能感受到图中的光吗?在哪?” “发现影子了吗?抓住她?”

(2)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光与影。

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神奇而美丽的光影时刻吗?” “因为光影,你曾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 “你利用光影,做过什么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吗?”

5、 学生作业,表达创意

(1) 表现方式(展示多媒体优秀学生作品):了解表现工具的特性与特点,完美诠释

光与影。

(2) 作业要求:

① 以书本照片为题材,表现光影之美;

② 捕捉身边的光影之美,用情用美用心之光大胆地想象与表达生活物象。 ③ 以记忆里美丽的光与影,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植物写生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结构特点,运用形状、线条(或色彩)写生完成一幅线描或色彩的植物写

生作品。

2、 通过对比、观察植物的活动,发展对写生植物添加和前后空间的处理能力。 3、 体验写生的乐趣,进而更好地欣赏和体会植物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的结构以及表现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经过观察思考胡用写生的方法进行描绘,注意画面形、色、遮挡等关系。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画纸、油画棒、水彩笔、植物图片或盆栽植物。 (教师)多媒体课件、水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1、 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在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植物给我们带来了勃勃生机,你喜欢那些植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吗?”

(引导学生从植物的线条、形状、色彩方面来说一说) 2、 问题讨论

(1) 教师:“哪些离我们近,哪些离我们远?哪些在前,哪些在后?”

“能否找出植物茎干长势的线条?” “那些地方是有遮挡的?”

(2) 我的画画我做主

请学生说说自己图片中植物的造型,植物的疏密、遮挡、枝干朝向。 可以是学生带的植物照片、盆栽植物,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植物照片。 3、 深入探究

(1) 植物的写生步骤。 (2) 向大师学习作。

教师:“植物的造型都一样吗?”

“叶子都有哪些形状?”(可以请学生上来画画) “植物的颜色都一样吗?”

“画家在绘画技巧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教师小结:遮挡,疏密)

(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造型、整体外轮廓、植物的前后穿插、植物的颜色) (3) 虚实画法

教师根据学生学情示范写生过程。 4、 欣赏同龄人作品 5、 时间探究

(1) 作业布置:独立完成一幅植物写生的作业。 (2) 构图要饱满,注意遮挡、虚实、颜色的处理。 6、 评价展示

教师集中展示学生的写生作品。

评价要求:构图是否饱满,有无注意遮挡关系,线条是否虚实,颜色运用是否得当。 7、 拓展延伸

在其他载体上画画写生作品,或者周末和父母同学一起外出写生采风。

运动鞋写生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写生的基本方法,掌握写生中的点、线、面的原来。 2、 观察不同角度的运动鞋的结构特征,以写生的方式表现运动鞋。 3、 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运动鞋的造型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写生。 教学难点:多角度地把握运动鞋的整体造型。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勾线笔、水彩笔(或彩色铅笔)、画板、凳子等写生工具。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多组各式运动鞋。

教学过程

1、 欣赏图片导入课题

(1) 欣赏课件图片:各式普通的鞋子——运动鞋。

教师:“这是什么鞋?这是什么鞋???”(学生:皮鞋、雨鞋、布鞋、拖鞋??) (2) 教师:“这又是什么鞋呢?”(学生:“运动鞋”)

教师:“我们生活中的运动鞋多种多样,花样新颖,美观大方,同学们每天运动时都需要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运动鞋、表现运动鞋。” 2、 观察、分析

(1) 欣赏各式运动鞋——观察、对比,了解细节。 教师:“那么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运动鞋呢?”(学生说一说)

小结:“跑步有跑鞋,踢足球有足球鞋,打篮球有篮球鞋,登山有登山鞋,溜冰有冰鞋??” (2) 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它们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 相同点:鞋帮——鞋带——鞋底。 ② 欣赏图片,分析不同。

不同点:登山鞋、跑鞋、篮球鞋、足球鞋??各式各样的鞋,每种鞋都有自己的特征,

如:足球鞋底有钉子,主要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不易打滑,利于发力。

(学生了解运动鞋一些细节的用途后,再进行观察和写生时,就不容易遗漏细节的表现) 3、 继续感知,激发兴趣

(1) 欣赏刘翔跑步夺冠的赛场画面。 教师:“猜猜这是谁的运动鞋?”

“运动员刘翔在赛场上的英姿飒爽,除了运动员本身的身体条件之外,运动鞋的作用也不小,可以协助提高各项运动成绩。” “一双精心设计的运动鞋也是价值不菲哦!” “今天我们要用写生的方式来画一画这些运动鞋。” “什么叫写生,谁来讲一讲?”

(2) 写生的定义: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 直接观察鞋子,边看边画。 4、 如何写生

(1) 展示图片,引导多角度地观察运动鞋

教师:“同一只鞋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它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不同角度看鞋子,其形状会有所变化:仰视——平视——俯视。 (2)指导如何多角度地把握运动鞋的整体造型。

教师:“鞋子的形状和我们脚的前掌脚后跟形状是统一的,所以鞋子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要稍小一些;鞋底整体形状特别明显,和脚掌的形状统一,且前面低后面略高;鞋帮的口子大小和我们脚腕处也是统一的。”(突破难点) (3) 继续欣赏作品,分析细节的表现。

教师:“整体造型表现好之后,我们进行细节的表现,包括鞋带、鞋底、鞋帮、图案等的细致表现,使鞋子更丰富、更耐看。”

小结:“用线条为主的构成,线条的排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曲线、直线、有

疏有密的排列,越密就越深,越疏就越浅,形成深、浅线描效果,从而出现画面黑、白、灰的关系。”

教师:“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有变化的线条,来正确地描绘特定角度的运动鞋。“

5、 摆放多组鞋子,提出写生要求 (1) 出示写生要求

“用不同视角对同一运动鞋进行观察、写生。”

“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细节描绘。” (2) 摆放多组写生的鞋子

(注:摆放写生的运动鞋应多组,需摆放在学生的视平线以下,有高有低;可以是一只运动鞋摆放为一组,也可以两只运动鞋或多只运动鞋摆放为一组) 6、 学生进行运动鞋写生

(写生过程中,学生可以互换位置进行下一个角度的写生练习) 7、 展示、交流 (1) 出示评画要点

(2) 学生根据评画要点,评一评自己活同学的运动鞋写生作品。 (3) 教师小结 8、 拓展视野

(1) 继续欣赏各式鞋子的各种写生作品。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多角度观察,继续尝试写生不同角度的各式鞋子,并尝试不

同的写生方法。

自行车写生 一、教学目标

1、 观察自行车的整体特征,发现其局部构成所产生地美感。 2、 运用构图,选取具有形式美感的局部进行写生练习。

3、 养成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增强低碳出行的环保意识,并生发出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写生的方式表现自行车的局部。 教学难点:表的局部有构成和形式美感。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笔、绘画纸。 (教师)课件、教具、相机等。

教学过程

1、 提问导入。

(1)“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交通工具?”(火车、飞机、汽车、自行车等) (2)“交通工具的作用是什么?”(便捷、迅速地带我们去想去的地方) (3)“你最熟悉的是哪种交通工具?”

(4)“其中哪一种交通工具和其他的交通工具差别最大?”(自行车,它只有两个轮子,而且它是靠人力带动的)

如今,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交通工具是四个轮子的,而自行车是两个轮子的?? 引出课题:自行车写生。

2、 整体观察

“自行车由哪些部分组成?”(车轮、车把、车座、车身等部分)

“运用简单的几何形来概括自行车的外形特征。”(圆形、三角形、直线、曲线等) 3、 局部分析

以取景框构图的方式呈现局部,发现因构图变化而产生地趣味。

讲解基本的构图知识。(选取有特点的局部,选取的局部看上去较为美观,画面中的各个部分有对比,有变化)

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来描述某一局部的特征。(直线、曲线、粗细、大小、疏密等)

小结:特别、美观的构图取景有何特点?(选取的局部在点、线、面的构成方面,应有大小、疏密、曲直对比) 4、 创作准备

观察事物,进行取景练习,思考为何选取这一局部,选取的部分是否有对比和形式美感。

教师和学生代表用相机选取局部拍摄,结合本课知识进行评价,提示写生时取景构图的注意事项。 5、 创作练习

运用彩色笔,在纸上进行局部写生练习。 使用彩色笔需要考虑到色彩搭配和谐。 6、 同龄人作品欣赏 7、 展示评价

8、 拓展:观察并写生不同的自行车。

椅子的构成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构成的美感,设计、表现构成的美感。

2、 与同学合作用椅子来表现构成,尝试用写生的方法记录自己的设计成果。 3、 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没的现象,进一步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构成的美感,能用椅子来进行构成设计。 难点:能表现出椅子构成的独特美感。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画笔、铅画纸、调色盘、洗笔筒、抹布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若干张椅子、范例、若干水粉画示范用工具。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引导学生观看生活中“椅子的构成”画面,初步感受构成的美感后教师设

问:你有怎样的视觉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并揭示课题:椅子的构成。

2、 学一学:引导学生简单了解构成的知识和特点,在欣赏分析中简单理解构成的关键

要素是重新组合且有规律的变化。

3、 做一做:请学生小组合作大胆地叠放椅子,寻找有趣的构成。

4、 品一品:引导学生欣赏油画作品《椅子与椅子》,进一步感受构成的美感。 5、 画一画: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作品后,布置学生分小组完成第二个活动—

—用椅子构成并进行写生。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化辅导,适当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局部写生的示范。

6、 议一议: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是否将椅子的构成

画面表现出来的?是否体现出了它的构成美感?

7、 找一找:引导学生寻找适合中其他的构成画面。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存在美!

圆筒造型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立体构成的设计造型原理,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法,感受立体构成多变而

富有节奏的艺术美感。

2、 通过切割、折叠、翻转等方法加工圆筒,采用插接、黏贴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

制作出变化丰富的立体构成作品。

3、 培养动手制作的能力,领会美术设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启迪设计灵感,体会

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立体构成的设计原理,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法,制作出变化丰富的立体构成作品。

教学难点:在设计中实现圆筒造型形式美感和作品个性化风格的表达。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师)多媒体课件、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1) 出示一张卡纸: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这张纸站立起来? (2) 学生答,教师小结:把纸卷成圆筒是一个很好色方法。 (3) 教师示范圆筒的卷法。 (4) 出示课题:圆筒造型。 2、 观察感悟

(1) 欣赏雕塑作品《西雅图滑冰场雕塑》:这座雕塑由哪种形状构成?你联想到了什

么?说说你对这座雕塑的理解。

(2) 介绍艺术家亚历山大·利伯曼和他的作品。

(3) 看一看:欣赏书中橙色纸杯造型图,感受纸杯造型的形式美。 (4) 想一想:纸杯造型是用什么方法构成的?(插接构造) (5) 说一说:欣赏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感受纸构成作品的特点。

不同长短、粗细的圆切面、斜切面以及不同材质、色彩的组合,给我们的造型带来多样的形式美:圆润、鲜亮、跳跃、稳重、富有节奏感?? 3、 探究体验

(1) 找一找:欣赏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对构成方式进行探讨,并做简单分析与归

类。

① 纸立体多型组合。 ② 纸立体单体造型。

(2) 悟一悟:欣赏圆筒构成作品,交流纸造型技法。

① 圆筒多型组合

a. 组合与堆积(插合与黏贴) b. 柱式结构联系(立体) ② 圆筒单体造型

a. 主体附加(主体附加:卷曲、插接??) b. 转体组合(切割) c. 框架组合(黏贴)

(3) 看一看:教师示范,技法解析

① 构思设计 ② 制作圆筒基本型

③ 根据设计进行组合、折叠和插接 ④ 调整和添加

(4) 评一评:欣赏学生作品,从制作方法、含义、作用等方面进行欣赏评析。

① 作品采用的制作方法 ② 作品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③ 作品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5) 城市雕塑及建筑欣赏:圆筒造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6) 说一说:表达自己的创意,想制作一件怎样与众不同的作品。 创作提示:根据环境的需要来设计制作,你的作品就会与众不同。 (7) 试一试:学生作业练习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构成形式,制作一件圆筒立体构成作品。 ② 给自己的作品取个有趣好听的名字。

4、 作业展示

(1)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我创作的作品叫《 》名字。

我的作品的含义是( ),适合放在( )地方。 (2) 同学和老师点评,提出建议 5、 课外拓展

(1) 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来造型与装置的圆筒材料?(笔杆、竹子、吸

管、象棋、硬币、队鼓、电池、纸杯、饮料罐??)

(2) 欣赏其他基本形的立体构成作品。

请柬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请柬文化,认识请柬的作用和特点。

2、 掌握请柬的基本设计方法,结合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制作一张完整而又

别致的请柬。

3、 激发创造美的愿望,提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请柬的基本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能制作富有创意的请柬。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一些请柬,彩色、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 (教师)请柬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或不同请柬的实物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1) 教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各种请柬,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搜集的是什么请柬,

它有什么特色?

(2) 教师总结:从刚才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请柬门类众多,款式多样。这节课我们

来学习“请柬设计”。

(3) 呈现课题:请柬设计。 2、 学习探究 (1) 探究请柬种类

教师:请柬,也称请帖,是专门用来邀请客人的通知。请柬既是我国的传统礼仪文书,也是国际通用的社交联络方式。用送请柬的方法显得既礼貌又郑重,能让被邀请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请柬的使用相当频繁,你知道哪些场合会使用请柬吗? ②

学生回答,师生一起总结。

a. 活动请柬:结婚请柬、展览请柬、运动会请柬、音乐会请柬?? b. 节日请柬:圣诞节请柬、艺术节请柬、新年请柬??

c. 商务请柬:商品展示请柬、观光旅游请柬、交易请柬?? ③ ④

欣赏不同场合使用的请柬。 看看自己搜集的请柬属于哪些请柬。

(2) 了解请柬内容

① 教师:请柬包括哪些内容呢?

② 出示图片,总结概括。(活动或展览的名称、被邀请人的姓名及称谓、时间、

地点、内容、邀请方,以及与主题有关的图片) ③ 找茬游戏。(内容缺少了什么?尊称是否合适??) (3) 请柬的形式

① 欣赏请柬图片,找出请柬的主要形式。

② 师生总结归纳。(单页式、双页式、折页式、一版成型??) (4) 请柬欣赏

① 欣赏课件图片。

② 教师:猜猜这些请柬,邀请参加的是什么活动?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③ 得出结论:请柬的造型、图案等要与活动内容有关。 (5) 请柬设计的制作方法

① 确定请柬的形式,制作出请柬的大致外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爱心形??)。 ② 采用画、剪、折、刻或添加其他材质的方式装饰请柬。 ③ 写出邀请的人、时间、地点等内容。 (6) 欣赏同龄人作品。 3、 课堂练习 (1) 作业要求

① 为班级活动或校园活动设计一张新颖、别致、实用、美观的请柬。 ② 说画图片与主题活动有关。

③ 形式与内容相符合,具有创意和个性特色。 (2) 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作业展评

(1) 请柬内容是否完整?

(2) 所画图片与主题活动是否有关?形式与内容是否相符合? (3) 是否新颖、别致、实用、美观?

(4) 是否具有创意和个性特色? 5、 课外拓展

要求将设计好的请柬送给被邀请的人。 手绘校园招贴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招贴的相关知识,感受招贴艺术形式及其构成特点。 2、 学习手绘校园招贴的方法,尝试为校园活动设计招贴。 3、 树立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手绘校园招贴的构成要素,设计校园招贴。 难点:招贴画编排的创意设计。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纸张、手绘招贴常用工具(马克笔、彩色铅笔等)。 (教师)教学课件、招贴实物。

教学过程

1、 欣赏招贴作品

(1) 对比欣赏现代招贴设计《东方水墨画大展》和校园招贴设计《校园围棋赛》,比

较两张招贴在表现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2) 赏析《校园围棋赛》招贴。思考:作者是怎样体现围棋比赛这个主题的?(用

棋盘作图案)如何体现校园围棋赛轻松活泼的气氛的?(活泼、多变的字体)

(3) 教师总结:招贴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常绘制在纸张上,张贴在公共场所,用来

说明、展示商品或活动的信息。手绘招贴的特点:方便、迅捷、成本低廉。

(4) 欣赏生活中的招贴作品。教师指出:手绘招贴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项艺术,

大量的图案及素材活泼地呈现在招贴纸上,色彩丰富,吸引人的目光。除了在商业应用之外,校园内也逐渐流行起招贴绘制。

2、 赏析手绘招贴

(1) 欣赏《大队部演讲公告》招贴,从这张招贴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请分析:招贴有哪些构成要素?

教师总结:一张手绘校园招贴的构成要素:文字、插图、相关信息、装饰等。一切构成要素都必须相互配合并尽量体现主题。 (2) 教师示范招贴的文字书写方法。

(3) 小游戏:设计节日的“节”字,比一比谁设计的创意好、方法多。 (4) 欣赏同学的招贴作品,学生探究招贴各要素该如何排版。 (5) 了解常见的几种招贴排版形式。 3、 创作手绘招贴

(1) 确定设计主题。从校园活动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如运动会、春游、风筝

节、颂诗会等。

(2) 确定字体、插图、排版等。 (3) 选择合适的工具绘制。 4、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5、 作品展示。

6、 拓展延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招贴设计,尝试为社区活动设计招贴广告。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荷花的造型特点和寓意,尝试用多种形式来表现荷花的美。

2、 欣赏自然中和绘画作品中的荷花,用水墨或其他形式来创作、表现荷花的美,感受

中国画中借物抒情的魅力。

3、 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领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多种美术形式表现荷花。 难点: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荷花的各种资料,如种类特点、诗歌名句等;水墨画工具。 (教师)课件、示范工具。

教学过程

1、 欣赏导入

(1) 今天我们要走近西湖,去欣赏那美丽的荷花。 (2) 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形容荷花。 (3) 引出课题:映日荷花别样红。 2、 认识荷花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荷花的种类特点、诗歌名句)。

(2) 教师小结:无论是花、叶还是茎,都有其独特的美感,连秋天荷塘中的残荷都

给人一种零落的韵味。

3、 学习荷花的基本画法

(1) 荷花是文人墨客经常表现得作品主角,让我们来一起细细品味艺术家笔下美丽

的荷花。

展示李若蝉作品《盛荷图》,引导赏析。 (2) 教师示范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学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荷花。

① 花瓣

花瓣的形状是怎样的?(教师示范画花瓣) ② 荷叶

观察荷叶的特点。

教师示范侧峰用画笔画荷叶。

从不同的角度看,荷叶的形状都不同(出示两种不同角度的荷叶作品做对比)。 ③ 叶柄 用墨勾勒。 4、 感受水墨画的意境

(1) 荷花千姿百态,风情万种。选择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荷花,利用不同的笔墨

和用色,能更好地表现不同的意境。

出示两幅不同意境的荷花作品,感受画家如何表现不同的意境。左边的这幅残荷凋零,气氛苍凉肃静;而潘天寿的《露气》:一边是蓬勃如云的莲叶,一支尖尖小荷露出脑袋,另一边两支瘦长的莲茎,托起两片倒挂的莲叶,两朵情韵生动、高低不平的荷花遥相呼应。

(2) 通过星星的描绘而表现出来的画境和情调就是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最高境界—

—意境。让我们跟随画家一起来感受那独特的韵味。

欣赏名家作品。 5、 尝试创作。

(1) 你打算如何让你的荷花更有意境呢? (2) 作业建议 ① 创作一幅水墨荷花。 ② 要表达一定的意境。

③ 可以再画面中适当添加能表现意境的事物。 6、 作品展示

(1) 学生展示作品。 (2) 学生评价

从造型、意境等方面进行评价。 7、 拓展

欣赏其他形式的荷花艺术作品,体会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中国漆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漆器设计的纹样特点和制作工艺。

2、 欣赏历代的漆器作品,感受漆器那厚重而内敛的气氛和东方式的独特美感。 3、 培养对传统工艺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漆器之美,了解漆器设计的纹样特点和制作工艺。 难点:感受其厚重而内敛的气质。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记号笔、铅画纸。 (教师)课件、生活中的漆器用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漆器吗?身边有哪些漆器的用品呢?(出示漆器物品或图片)现代的漆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欣赏的存在。今天,让老师与同学一起走进漆器的世界。 出示课题:中国漆器。 2、 初识

漆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简述漆器的产生) (1) 欣赏木胎朱漆碗

教师提问:这件漆器给你什么感觉?(粗糙、破旧)表面的这些颜色都是从哪里来的? (2) 简介生漆

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汁液,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生漆作为涂料?(生漆的用途:耐潮、耐高温、耐腐蚀) (3) 小结:这个看起来残破的木碗,是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漆器制品,距今

3400-3600年。河姆渡朱漆碗的出土,表明中国人从新石器时代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此后,中国漆器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精彩的作品。

3、 深入

(1) 欣赏一段视频,了解漆器的发展

小结:漆器的制作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在当时,它的制作成本很高,一只很小的杯子少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制作,多则需要几年才能完成。 (2) 欣赏作品《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

教师提问:这件漆器和我们之前看到的漆器有什么不一样?这件漆器有什么用?你看到了什么图案?纹样有什么含义?

(造型:鼓的底座是两只卧虎,虎背上各立一只鸟,昂首,细长颈,姿态优美。色彩:双鸟和虎座以红、黑、金三色为主)

小结:出土时,虎座、双鸟及鼓均已分散,并有残缺,拼合后经复制成了现在所见之物。它的造型新颖巧妙,极富想象力。运用漆、雕、绘三种工艺手段,创造了一个十分实用同时又非常美观的乐器,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 (3) 欣赏《车马出行图圆奁》

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件漆奁。奁是中国古代女子用来盛放梳妆打扮用品的匣子。针织吸引眼球的是漆奁外壁的画,因为这幅画生动再现了战国时期楚国人的生活风貌。作品展开后,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画中用土黄、橘红、海蓝和棕色四种颜色,一共描绘出了26个任务、2驾驂马、2驾骈车。整幅图用五棵柳树将画面巧妙地分隔成五个画段,从而强化了这幅长卷的故事情节。 4、 巩固

(1) 课堂小练习

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 秦代 栀子纹剔红盘 元代 双龙捧寿纹雕填漆箱 明代 园林侍女图戗金朱漆奁 宋代 描金松石藤萝纹黑漆盘 清代 描金朱地龙凤纹漆手炉 清代

引导学生人数不同的工艺。漆器的制作工艺:罩漆——描金——剔红——雕填——戗金。 (2) 交流

教师出示现代漆器作品,请学生说说其纹样和制作工艺。(体现现代漆器作品在纹样和工艺上的继承和发展) 5、 结束语

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漆器经久不衰。漆器那沉静的气氛、奢华的格调以及

精细而繁复的制作过程,都给我们带来“美”的视觉盛宴。希望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以及阅读与漆器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关于漆器的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m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