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三部曲分析李安电影中的文化

更新时间:2023-12-26 12: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家庭三部曲分析李安电影中的文化

全球化”是目前理论界无法回避的理论事实,文化的“全球化”也正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东方文化必须和西方文化发生碰撞,西方文化也要和东方文化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影如何参与到全球电影业的激烈竞争中,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张艺谋、陈凯歌、吴宇森等中国导演都做了大量尝试,但唯独李安获得艺术和商业的双重成功,给异质文化的西方带去一股东方清新的风,赢得了东西方观众的共同认可。

由李安编导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所构成的“父亲三部曲”系列影片,注重在中西文化冲撞中开掘人性,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家庭的解构和重组,并在表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差异与隔膜中探讨了各种伦理道德关系,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韵。在这三部影片中,李安的文化观念和电影观念均得到了充分展现。

《推手》围绕一个移民美国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中西文化的背景是不同的,美国是青年人的天堂,老年人是坟墓,富裕的物质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然而,儿女的温情却不像中国人,美国人很难接受,上一代人与自己同住。在美国的法律中,儿女是自系亲属,生儿育女的父母却不列为自系亲属。这对传统的孝子贤孙报亲恩的中国老人来说,简直是可怕的。李安自编自导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是以一个家庭作为主线,描写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境遇。在李安的这三部曲中,我们会尽可能多地体会出一种东西方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从《推手》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以现代人的目光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李安为他的影片找到了连接点,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

影片《推手》中,父亲与儿子、儿媳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产生了种种摩擦,在这里,无论是人物的价值观念,还是行为的内因,都源自其所属的文化背景。所以,故事表层这些家庭成员的矛盾,正对应着反映了他们背后文化观念的冲撞。在东方观众眼中,西方同样是一种异国情调,具有与本民族文化风格迥异的文化奇观。《推手》虽以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却也借助中西合璧家庭的形式,在点滴生活细节中对比呈现了西方文化背景下人物的生活状态。

《喜宴》影片主人公旅美华人高伟同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和男伴赛门已相处了5年。为了应付一直催他结婚的父母,便决定与初旅美

国尚未拿到“绿卡”的女画家威威假结婚。伟同的父母闻讯后专程从台湾飞到美国参加其结婚喜宴,期盼儿子能早日为家族传宗接代。热闹的喜宴后,被灌得半醉的伟同与威威假戏真做,使威威怀上了身孕。赛门知道此事后,与伟同、威威发生了争吵,伟同父亲因此中风住院。伟同不得不向母亲说出了自己同性恋的真相。其母在震惊之余,一面要儿子别把真相告诉其父,怕他经受不起刺激而加重病情;另一面则恳请威威为高家生下孩子。威威几经考虑,决定生下孩子自己抚养。病愈出院的高父实际上在当时发生争吵时已知道了真相,他既感到无奈,却也宽容地接纳了这一切。影片在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两代人不同观念冲突的喜剧性情境中探讨了家庭、婚姻和同性恋问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和现代观念所表现出来的困惑、无奈及宽容的态度。

在《喜宴》中,代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父母所面临的情况比《推手》中似乎更加复杂,因为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是两代人是否能在同一屋檐下和睦相处,共同生活,而是能否容忍和接受同性恋的儿子所组成的变态的家庭。在西方,同性恋已成为一种被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的生活现象。而在中国,它不仅不被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还要受到一些人的歧视。特别是那些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老年人,对此更难认同。因为在他们看来,婚姻的实质乃在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同性恋的家庭显然无法承担起这一责任,故对这种变态的家庭不能认同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喜宴》中的父母原为儿子的婚事愁眉不展,当得知儿子要结婚时,便满怀喜悦特地从台湾赶到美国去参加儿子的婚礼。在得知儿子的结婚是为了应付他们,而实际上已组成了同性恋的家庭时,那种痛苦和打击是难以言表的。编导采取了一种折衷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即让与伟同假结婚的威威怀孕,并最终决定生下孩子,以解决高家传宗接代之事;同时,伟同的父母则对其变态的家庭采取了默认和接纳的态度,尽管这种默认和接纳是痛苦的,但面对现实,他们又不得不如此。这种调和折衷的态度和办法,也表现了编导对于这一问题的文化观念。

在《喜宴》中,代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父母所面临的情况似乎更加复杂,因为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是两代人是否能在同一屋檐下和睦相处,共同生活,而是能否容忍和接受同性恋的儿子所组成的变态的家庭。在西方,同性恋已成为一种被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的生活现象。而在中国,它不仅不被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还要受到一些人的歧视。特别是那些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老年人,对此更难认同。因为在他们看来,婚姻的实质乃在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同性恋的家庭显然无法承担起这一责任,故对这种变态的家庭不能认同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喜宴》中的父母原为儿子的婚事愁眉不

展,当得知儿子要结婚时,便满怀喜悦特地从台湾赶到美国去参加儿子的婚礼。在得知儿子的结婚是为了应付他们,而实际上已组成了同性恋的家庭时,那种痛苦和打击是难以言表的。编导采取了一种折衷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即让与伟同假结婚的威威怀孕,并最终决定生下孩子,以解决高家传宗接代之事;同时,伟同的父母则对其变态的家庭采取了默认和接纳的态度,尽管这种默认和接纳是痛苦的,但面对现实,他们又不得不如此。这种调和折衷的态度和办法,也表现了编导对于这一问题的文化观念。

在《饮食男女》中,李安是在诠释“食色,性也”这个主题。食物是台面上的东西,“性”才是台面下的实质问题。一个鳏夫老人和三个女儿之间的情感生活,这三个女儿都没有结婚,甚至是作为老大的大姐还没有经验,反到是老二经验十足,最小的妹妹处于青春期,可是偷尝禁果后第一个怀孕。这次怀孕给大姐不小的刺激,在同校老师的一再追求下,大姐的心理产生了突变,并也尝试了性爱,怀孕离家。这里最有意思的是三个姐妹有的时候想要尝试性爱和爱情的原因竟是为了离开这个家。家中的老二是和父亲冲突最大的一个,当时此片编剧王蕙玲和李安最初设计的三个姐妹个性太过平均,詹姆士看到这个情况后提出建议,王和李进行修改后才有了现在二女儿。二女儿个性最象她的母亲,她其实是第一个提出离开家的人,可事与愿违,新买的房子被骗了,男友和别人结婚了,她再次回到了原点,回到了那个以前她最不喜欢的家。其他两个姐妹却因为怀孕离开了家,就连平时最为严肃的老父亲竟然也出轨和邻家阿姨的女儿好上了,也离开了家。人生就是这么有意思,“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

在这部电影中的父亲并不是个中国传统文化里认为的好父亲,因为他没有按耐住寂寞,和一个与女儿们年龄相仿的女人再婚,如果从中国文化上讲这是有些反道德的,可从西方文化上来解读的话,这也是人性的一种解放。是作为父亲突破传统的一次反抗,是带有美国思维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李安没法改变的东西。

影片最后朱爸和锦蓉结婚生子,佳珍和体育老师家庭和睦,佳宁母子平安,佳倩也走进了朱爸的厨房,修补了心灵的遗憾。就这样一大家子在大洗牌之后又形成了新的平衡,尽管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是会让全家人暂时感到无比痛苦,但是人嘛,总要一步一步的向前进。难道不是吗?你看 朱爸的味觉似乎是恢复了,他尝着佳倩煲的汤,有着一股不一般的亲情的味道!

从《推手》到《喜宴》再到《饮食那女》,李安完成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西文化冲突结合的电影化解读,他是一个特别的导演,他是一个值得解读的导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lz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