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3-05-04 14: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

要阶段。根据《中共扬州市委关于制定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新起点新目标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坚持项目为王、人才为纲、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精致为要、民生为本,同心同向,共谋共商,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经济

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时期“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达产,实现了沿江100亿元、沿河50亿元重特大项目全覆盖,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相继迈上3000亿元、4000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省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9%,初步形成了以汽车、机械、旅游、建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食品工业等基本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扬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创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示范市。城市发展开启新格局。“一核多组团”的现代化大扬州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市区面积由1024平方公里扩大至231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由309平方公里扩大至640平方公里。坚持开城先开路,连淮扬镇铁路扬州段全线开工,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完成;扬州泰州机场建成通航,并实现了一类航空口岸开放;沪陕高速(江都至六合段)、瘦西湖路和瘦西湖隧道、文昌路东西延伸、新万福路和万福大桥、新

328国道、新淮江公路、新邮仪公路建成通车,西部客运枢纽建成投入使用。坚持治城先治水,实施了黄金坝闸站、平山堂泵站新建和扬州闸拆建等节点工程,完成文昌西路、扬子江路、文汇路等65处积水点的综合整治和10条黑臭河道整治。城市公用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政务服务中心、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中心体育场等建成投入使用。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每年下发民生1号文件,持续推进民生各项工程。围绕“喝上干净水”,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围绕“吃上放心菜”,实施“1161”菜篮子工程和“115”鲜奶工程,食品综合抽检合格率高于省平均水平;围绕“有稳定的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946元和16619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城区20万被征地农民转换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面完成人均年纯收入低于5000元低收入农村人口脱贫任务。实施“八老”改造,市区共整治老小区580万平方米,惠及20万人。大力推进“公交优先”,开辟了文昌路、邗江路公交快线,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放车辆12500辆。推进“四位一体”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公众安全

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注重社会全方位进步,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普及了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15年教育;通过跨区联合办学、名校组团办学、城乡结对办学,推进了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成功引进南邮通达学院,与省教育厅共同筹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健全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建成城乡“15分钟健康服务圈”和“15公里半径医疗急救圈”,启动建设18家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推动“以药补医”机制改革,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走近群众身边,建成宋夹城、李宁体育园等一批体育休闲公园,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覆盖;初步建成“市有四馆、县有两馆、乡镇(街道)有一站、村(社区)有一室”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四位一体”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列入全国示范项目,市文化馆获全国优秀文化馆评分第一,60余项艺术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创成国家生态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建设,水环境进一步优化。实施“五气”同治、“共保蓝天”专项行动,实行史上最

严厉的渣土车管理和扬尘污染防治,大气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置”的运营机制,固体废弃物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实施“绿杨城郭新扬州”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和植树造林,市区每年新增绿地100多万平方米,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3.4%,推进建设10大生态中心,实现生态福利全民共享。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扬州被确立为全省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顺利实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功能区调整和高邮乡镇撤并,推进市区三区社会保险和民生福利“同城同步同标”和行政管理“同级同权同责”。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出台以服务企业为主要内容的“2号文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以“5张清单、1个平台、8项相关改革举措”为主要内容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基本架构。整合组建10大国有资产管理集团(公司)。加快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实施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全面启动“先照后证”改革,陆续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实施“530”招商行动,五年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项目38个。

但也要看到,扬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挑战和风险依然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平衡仍是扬州的主要矛盾。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步伐不快,科技人才支撑不足,新的增长动力有待增强;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全市特别是三个县(市)的城镇居民收入与省均还有很大差距,重点中心镇集聚效应不强,统筹城乡发展步伐有待加快;三是部分环境指标时有反弹,节能降耗压力较大,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有待加强;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五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经济发展市场化、行政管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多元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第二节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扬州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为主题,以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加快构筑跨江融合发展新优势,着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扬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扬州篇章。

“十三五”时期扬州发展的基本理念、重大战略和需要把握的重点。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组织实施省委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科教与人才强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民生共建共享七大发展战略,努力找准结合点、把握关键点、抓住着力点,紧扣2016年扬州荣获联合国人居奖10周年、2018年第十九届省运会在扬州举办、2021年连淮扬镇高铁全线通车和申办世界园博会等重大时间节点,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推进“十三五”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六个新”:

一是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扬州“十三五”发展最大的宏观环境,必须充分认识经济增速换挡、发展动力转换、结构调整加速等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主

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理念”。必须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扬州“十三五”发展的根本遵循,落实在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路径上,贯穿于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举措中,注重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行动,为“十三五”发展指好向、领好航。

三是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台阶”。必须把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作为扬州“十三五”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在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建设等领域走在全省前列,争取迈上更大的台阶;在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树立更高的目标追求,争取更大的工作成绩,形成鲜明的扬州特色。

四是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扬州”。必须把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主题,将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与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紧密衔接起来,认清使命担当,丰富实践内涵,以扎实的工作和过硬的成果,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五是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动能”。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

扬州“十三五”发展的最大动力,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着力在吸引创新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金融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争取更大作为;以改革为主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放开市场、激活主体、增强活力;以开放为主路径,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在扩大开放中增创发展新优势。

六是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业态”。必须把孕育催生“互联网+”、“生态+”、“文化+”、“旅游+”等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作为保持经济行稳致远的突破口,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抓紧布局、积极作为,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技术和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孵化模式,努力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第三节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有助于我市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有利于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将为我市发展提供长期

利好。我们要努力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遵循科学发展新

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和时代前进新趋势,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实现两个“翻一番”目标,沿江有条件的地方在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子上迈出坚实步伐;基本建立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的科学发展方式,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三次产业结构,基本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安定,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优美,社会更加繁荣和谐,民主法治制度更加完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干部分,农业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左右,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定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六大基本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8%,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6%。

百姓富裕程度显著提升。“三宜三业”城市、“书香扬州”、“健康扬州”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居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相对贫困人口减少,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城乡居民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居住品质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宜居。公共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公园体系基本建成,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美丽扬州”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到2020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72%,PM2.5年均浓度五年下降12%左右,地表水国控断面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73%。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勤奋勤勉、开拓进取、包容通融、崇文尚德”

的扬州城市精神广泛弘扬。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全市法治建设满意度达到90%,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达到98%。

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跨江融合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章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四个对接”,加强前瞻技术布局、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速集聚创新人才,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节打造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创新资源和要素积聚,优化创新载体布局,着力构建国家高新区、创新园区和科技综合体为一体的区域创新体

系,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提升产业创新集聚区。加快建设江广融合区扬州软件园、扬子津科教园和现代农业科技园,深入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高新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推进生态科技新城、高邮湖西新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加强创新协作、加快成果转化,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强做优现有8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在软件信息、食品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再新增2家以上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形成涵盖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高新区、10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在内的产业创新集聚区,实现创新型县(市、区)、省级高新区创建县(市、区)全覆盖。

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好千万平米的科技产业综合体。发展以办公室为载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研发业、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三室”经济。县(市、区)结合各地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技产业综合体,同时注重存量资源的整合、提升,将部分区位较好、体量较大、配套完善的创新载体转型为科技产业综合体。到2020年,孵化企业3000家,“千人计划”和“双创”人才团队50%以上集聚在科技产业综

合体。打造百万平米的众创空间。为创客提供众创、众筹、众包有效衔接,创新、创业、创意、创造理想实现的低成本创新创业平台,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创新载体空间资源,扶持发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机构,鼓励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促进市区联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面向社会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重点发展创客孵化型、培训辅导型、投资促进型、媒体延伸型等特色众创空间,省级以上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实现众创空间全覆盖。到2020年,建设特色众创空间100家,投入使用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集聚各类创客群体超过5万人,新增科技创业企业超过3000家。

深化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合作新长征”和“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紧贴地区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需求,加强与重点高校院所、科研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招引世界500强企业、央企、知名高校在扬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强化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国际创新园区建设。进一步深化与清华、北大、中科院、中关村等“10+2”重点单位的合作,加快推进“中关村—扬州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启迪扬州科技新城”、“上海(扬州)国际医学园”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深化与扬州地区高校院所

的合作,不断提升扬州大学、723所、农科所、家禽所、南邮通达学院等在学科建设方向与扬州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推进扬州大学科技园、中科院扬州中心、东南大学研究院、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扬州市产业研究院、各高校技术转移扬州分中心和“扬大—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将扬州地区科研院所服务能力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强力助推作用。以“首投”、“首贷”、“首保”为抓手,形成政府、创投、银行、担保、保险、证券、租赁等“七合一”的方式协同支持创新发展。建设科技金融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科技金融超市,发挥“苏科贷”、“扬科贷”、科技成果风险引导资金、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创投资本更多地投向种子期或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加快构建以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新型科技金融组织为支撑的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扩大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鼓励企业探索股权众筹、互联网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开展直接融资。第二节提升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核心竞争力、以优秀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为核心团队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创新

型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推进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工作,重点在科技产业综合体、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载体中遴选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推动更多科技型小微企业加快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健全企业抚育体系,推动具有持续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发展创新型领军企业,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通过并购重组、开展委托开发和购买知识产权,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大幅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形成百家科技上市(挂牌)企业、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万家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队。

推进关键技术攻坚。实施“2020高技术领航行动计划”。研究制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在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核心器件及应用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电网等领域,超前部署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推进产业管理、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汽车、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建材机械、电线电缆、半导体照明、新能源等产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培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

的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逐步形成具有我市优势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宗旨,通过创新券等方式,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依托自身优势自办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鼓励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和高科技园区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构建富有活力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10家,省级企业重点研发机构累计达100家,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累计达1000家。

加快知识产权强市步伐。实施“高企发明专利清零计划”,培育一批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健全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信息预警、战略咨询、维权援助等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力量。到2020年,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件。

专栏1:“十三五”时期创新行动计划与工程

1.2020高技术领航行动计划:推进500个产业关键共性技

术攻关和30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科技服务业“五个倍增计划”:到2020年,力争实现科技服务机构、行业总收入、合同科研额、技术交易额、科技投融资“五个倍增”,科技服务业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3.“百千万”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到2020年,形成百家科技上市(挂牌)企业、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万家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队。

4.科技产业综合体提质增效工程:到2020年,实现微版行政服务中心全覆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孵化企业3000家,“千人计划”和“双创”人才团队50%以上集聚在科技产业综

合体。

第三节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

坚持走人才兴城之路,推动“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互促并进,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加强急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基本建成长三角区域人才高地,全面提升区域人才资源发展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实现人才发展“1111”目标: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达1000人,博士人才达1万人,硕士人才达10万人,人才总量达100万人。

全面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投入动态增长机制,扩充人才资源总量,优化人才分布结构,提升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形成总量稳定、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的党政人才队伍;围绕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以领军型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着力培养一支素质高、善经营、会创新、能适应国际国内竞争需要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围绕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全面推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教育投资,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优化专业设置,积极培养符合我市产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围绕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以农村技能带动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支分布合理、结构优化、适应市场需要、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能够及

时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体系。制定人才专项开发计划,建设完善人才信息库,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深入实施“绿扬金凤计划”、“扬州英才培育计划”,主动对接国家“万人计划”,推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深入推进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产业教授”等人才培养工程。重视本土人才培养,健全上下联动、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校企一体化办学、中高等职业教育联合培养,加强技师学院建设,打造契合产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人才创业金融支持等公共服务体系,吸引高校毕业生回扬、留扬、来扬创业就业,“十三五”时期,新增大学生20万人,打造“大学生城”。

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综合环境,用好各项人才发展资金,为各类人才提供规范、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大政府引导投入,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创投机构等积极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人才投入体系。加强与全国重点市场、长三角人

才市场的对接与融合,打造便捷快速、国际化的网上人才交流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备招聘派遣、外包服务、培训测评、管理咨询等功能的人才服务机构、中介机构,推进人才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引导人才向企业和基层一线流动,促进人才合理分布。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创新创业跟踪评估体系,不断改进完善人才计划、政策,提升人才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完善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功能,健全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满足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专栏2:“十三五”时期人才引进培养行动计划与工程

1.深入实施“扬州英才培育计划”。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定期遴选扬州英才培育对象,进行重点支持和培养。建立完善名师带徒制度和人才技能代际传承机制,建设100个左右市级“名师工作室”。

2.持续打造“绿扬金凤计划”引才品牌。组织和参与各类人才招引活动,每年引进资助1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200名左右优秀博士人才。

3.实施人才产业融合发展计划。依托科技镇长团资源,深入推动“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到2020年,全市企业柔性引进教授博士动态保持在2500人。柔性引进各类专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l4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