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本演示实验整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2 21: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教材摘要】

第1页 共98页

实验2: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或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第2页 共98页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清晰的纸带的一段,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则从计数点2到计数点5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______m/s,经过计数点6时的瞬时速度为v6=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

2

小为___ m/s。

参考答案:(1)AB;(2)0.812,0.974,0.641

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挡光片较窄,所以可以认为测量的是瞬时速度。测量装置如图10所示。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图11所示。

光电门 传感器 挡光片 轨道

b A b B 挡光片

图10

图11

(1)当小车匀变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

(2)实验中,若挡光片的宽度b较大,用上述方法测得的加速度与加速度的真实值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码)

A.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大于真实值 D.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13. (4分)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x-t关系如图8所示。

x/m (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段和DE段的运动分别为_______。

A.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E B.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

D C.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C B D.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 A t/s (2)在与AB、AC、AD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点瞬时

图8 速度的是_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szplg实验3: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材摘要】

第3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1.“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 B. 时间相同,加速度不同 C. 时间不同,加速度相同 D. 时间不同,加速度不同

2.在利用牛顿管“研究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两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其中,______(填“左”或“右”)图是已抽成真空的情景;观察两次实验现象,得到的科学结论是______。

右 在仅受重力作用时,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实验4: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第4页 共98页

利用图11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 列的小点。

纸带 打点计时器 (1)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请填

写器材前的字母) 。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D.弹簧测力计

夹子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接电源 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以下原因中

重锤 可能引起此误差的是(请填写器材前的字母) 。 A.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

B.重锤质量的测量存在误差

C.重物与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图11 D.打点计时器电压不稳定,时大时小

(3)测量物体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我们可以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请利用逐差法写出图12中纸带的加速度的平均值的表达式 。

0 s1 1 s2 2 s3 3 图12

s4 4 s5 5 s6 6 实验5:测定反应时间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a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没有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握住直尺,结果乙同学握住直尺的刻度为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B)

A.2a B.g2b2(a?b)2(b?a) C. D. ggg 第5页 共98页

甲、乙两位同学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甲同学的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端做准备.当看到甲同学放手后,乙同学立即捏住直尺,发现直尺下降了0.2m,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0.2s

甲、乙同学利用刚学的物理知识在课间相互测定反应,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 cm处,乙同学的手候在2 cm处,当甲松开直尺,乙见到直尺向下落时,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刻度对应的数据,然后互换位置操作.结果乙同学抓住的是29 cm处,甲同学抓住的是22 cm处(g=10 m/s2).这两位同学中反应速度快一些的是________同学,他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s。

甲,0.2s

实验6:估测曝光时间

【教材摘要】

(现在是课后习题)

【典型试题】

1.为估测一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cm,拍摄到的石子位置A 距石子起落点竖直距离约5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约为( B )

A.1×10-3s B.1×10-2s C.5×10-2s D.0.1s

实验7: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材摘要】

第6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1.爱因斯坦对于伽利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1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油画)

图1

甲 乙 丙 丁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示意图)

A.其中的甲、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地外推得到的结论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 D.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实验8:确定物体的重心

教材摘要

第7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物体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重心通常是均匀的规则物体的几何中心,例如圆心、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那么,如图所示中的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在 点(选填“A”“B”“C”“D””E“).重垂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重力的方向是 。

实验9: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1. 如下图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B ) A.控制变量的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 C.比较的思想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

第8页 共98页

观察桌面受力发生形变 手的压力使玻璃瓶发生形变 卡文迪许实验示意图

2.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在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个平面镜反射,最后射到刻度尺L上形成一个光点,试在图中画出光束K行进的光路图并确定刻度尺上光点的位置P。若在两镜之间桌面用力F下压,M、N将向中间倾斜,由于MN之间的距离较大,光点会在刻度尺上从P点移动到P'点,把桌面的形变显示出来,则P'的位置比P______(填“高“或“低“)。

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就是会使物体发生形变,但硬度越大的物体,其形变越不容易被觉察,为了证实硬度再大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也是有发生形变,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该装置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它可以把微小形变“放大”到直接看出来,方法是这样的:例如在一张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一个刻度尺P上,形成一个光点,当桌面有发生微小的形变时,光点这会在刻度尺上出现明显的移动.在图中,如果当在箭头所指处用力向下压桌面时,刻度尺上光点将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实验10: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教材摘要

第9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几个实验小组用如图9甲所示的装置做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甲组同学先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分别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g=10 m/s2)。

0 100 200 300 400 钩码质量m/g 根据

11.70 13.40 15.10 16.80 18.50 刻度尺的刻度x/cm 上述

所测数据,在图9乙的坐标纸上画出弹簧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x与钩码重力G的关系图线。

②根据图9乙图象可以得到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cm;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F/N

F

a b x x/cm 0 x1 x2

0 丙 乙 甲

图9

(2)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象如图9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实验11:研究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教材摘要

第10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1.如图为“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实验装置图,将一木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水平相连。

(1)现要测量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木板在拉出过程中,木板受到 6 个力的作用。

(2)要使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板的运动应满足条件( D)

A.匀速直线运动 B.加速直线运动

C.减速直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均可 (3)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应测量的有__BD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F C.木板的重力G1 D.木块的重力G2

第11页 共98页

2.小明在上述实验探究过程中发现,当拉动木块的一瞬间,测力计的指针迅速变小一点儿。为了测出测力计示数有怎样的变化规律,他找来了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如图12所示,用力传感器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l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数据采集器显示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F/N 5.5 5.1 A t1 t2

图12

t/s 乙

①0 -tl时间内木块处于静止,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其大小随拉力的变大而 。(选填“不变”、“变小”、“变大”)

②当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 ③若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木块做 运动。(选填“加速”、“匀速”、“减速”)

实验1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第12页 共98页

2. (1)某同学在用图3(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如图3(乙)所示的实验结果,

A O 他的实验结果中F1和F2的合力的 橡皮条 理论值比实验值 。

F2 细绳 细绳 F1 (选填“大”或“小”) b (2)在做上述实验时,下列措施 a 中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F F’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使系绳套的细绳尽量短些

(甲) (乙)

B.使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都与木板平行

图3

C.使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D.使两个分力F1和F2的夹角要尽量小些 (1)小 (2)BC

2-1. 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根橡皮条,细绳套,三角板

A 及贴有白纸的方木板,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图3所示是该同学依据实验记录作图的示意图。其中A点是橡皮筋在白

O 纸上的固定点,O点为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

端拉到的位置。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F2 A.测量拉力F1、F2时只需测量并记录其大小

F1 B.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右图中F′表示理论合力,F表示实验测出的合力

F′F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

图3 到相同位置

【B】

实验13: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1.(2014年北京)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

第13页 共98页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7.7-11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h 图7.7-11 ①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仍能到达原来的高度

②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沿左侧斜面滚下,滚上右侧斜面,高度几乎与原来高度相同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最终使它水平,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对事件性质的判断及排序,正确的是( D ) A.事实②→推论①→事实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③→事实①→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定律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 B.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D.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虽然不能用实验来证明,但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实验1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材摘要

第14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2015西城二模)21.(18分)

图1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小车 纸带 打点计时器 垫块 砂桶 图1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刻度尺。

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

A.秒表 B.天平(附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补偿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它阻力: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__________运动。

(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

第15页 共98页

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4)如图2所示, 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A、B间的距离为x1,B、C间的距离为x2,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已知T=0.10s,x1=5.90cm,x2=6.46cm,则a=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A x1 图2 B x2 C (5)在做实验时,该同学已补偿了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它阻力。在处理数据时,他以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图象,图3中能够正确反映

1a 11为纵轴,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描绘出-Maa1-M关系的示意图是__________。 a 1a1a 1a O M

O M

O M

O M

A B

图3

C D

8. 图甲是用来探究加速度和力之

小车 夹子 细绳 间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其俯

视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前端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

甲 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可放乙

砝码。两个小车通过细线用夹子固定,

打开夹子,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运动,合上夹子,两小车同时停止。实验中可以通过在小盘中增减砝码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为了探究加速度大小和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使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尽可能与小车质量相等

B.用刻度尺测量两小车通过的位移,通过比较位移来得知加速度大小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C.在两小盘内及两小车内分别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D.在两小盘内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在两小车内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B】

实验15: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教材摘要

第16页 共98页

我们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被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之间、方向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如图13甲是利用力传感器研究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示意图,图13乙是记录的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实验操作事实和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D.此图线一定是在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显示出来的

第17页 共98页

F/N A B

4 3 2 1 0 -1 -2 -3 -4 t/s 甲

图13

实验16:超重与失重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在“探究超重与失重的规律”实验中,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图线。图中的实线所示是某同学利用力传感器悬挂一个砝码在竖直方向运动时,数据采集器记录下的力传感器中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知道该砝码的重力约为 5 N,A、B、C、D四段图线中砝码处于超重状态的为 AD ,处于失重状态的为 BC 。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他们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 )

第18页 共98页

A.根据图乙可知电梯在向上加速运动 B.根据图丙可知人处于超重状态

C.根据图丁可知电梯在向下减速运动 D.根据图戊可知人处于失重状态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他们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CD )

A.根据图甲和图乙可估测出电梯向上制动时的加速度 B.根据图甲和图丙可估测出电梯向上起动时的加速度 C.根据图甲和图丁可估测出电梯向下起动时的加速度 D.根据图甲和图戊可估测出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 CD

如图所示,老师在讲“超重与失重”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空雪碧瓶底四周钻几个小孔,盛满水后,让盛满水的雪碧瓶自由下落,则下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图是( A )

实验17: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轨迹曲线的关系

第19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对曲线运动中的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有时也不一定是沿着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B.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任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总是与该点的切线方向相同

C.旋转雨伞时.伞面上的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故水滴速度方向不是沿其切线方向的

D.旋转雨伞时,伞面上的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水滴速度方向总是沿其轨道的切线方向

关于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总是沿着曲线并保持不变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它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这一点运动的轨迹垂直

C.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在曲线上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D.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不断改变的,但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

实验19:蜡块在平面内运动的描述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第20页 共98页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轴重合,在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0=3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学们测出某时刻R的坐标为(4,6),此时R的速度大小为 cm/s,R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 。(R视为质点)

A. C. y y y B. D.

O O O x x

y x O x 【5;D】

2. 如图甲所示,在长约1m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圆柱形的红蜡B R B B A R 块R(圆柱体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内径,轻重适宜,使它能在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将此玻璃管迅速竖直倒置(如图乙所示),红蜡块R就沿玻璃管由管口A匀速上升到管底B。若在将玻璃管竖直倒置、红蜡块刚从A端开始匀速上升的R A A A R B 同时,将玻璃管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匀加速移

丁 丙 甲 乙

动(如图丙所示),直至红蜡块上升到管底B

的位置(如图2所示)。红蜡块与玻璃管间的

摩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一过程中相对于地面而言( )

A.红蜡块做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直线运动 B.红蜡块做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

C.红蜡块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红蜡块做加速度大小变化的曲线运动 3.(2010江苏)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

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O 悬线 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橡皮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实验20: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材摘要】

第21页 共98页

小文同学在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时,将一条形磁铁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让小钢珠在水平桌面上从同一位置以相同初速度v0运动,得到不同轨迹。图中a、b、c、d为其中四条运动轨迹,磁铁放在位置A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 (填轨迹字母代号),磁铁放在位置B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 (填轨迹字母代号)。实验表明,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b c 不在

实验21: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则这个实验 ( )

小锤 弹性金属片 B A 地面

P M N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一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二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第22页 共98页

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H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或者在空中相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A B H S 实验22:研究平抛运动

【教材摘要】

第23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2013年北京)19.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是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E1,△E2,△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第24页 共98页

A.x2- x1= x3-x2,△E1=△E2=△E3 B.x2- x1>x3- x2,△E1=△E2=△E3 C.x2- x1>x3- x2,,△E1<△E2<△E3 D.x2- x1< x3-x2,△E1<△E2<△E3 【答案】 B

来源:Zxxk.Com]实验23: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第25页 共98页

实验24: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9. 向心力演示器如图所示。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塔轮2和3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分别以几种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

8 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使弹簧测力套筒

7 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标尺8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等

6 分格子的多少可以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4 现将小球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2 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

1 B. 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

图 的钢球做实验

C. 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 D. 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 【A】

实验25: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材摘要】

5 3

第26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实验26:机械能守恒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实验2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材摘要】

第27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2015海淀一模)(1)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先将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让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每经过0.02s在重锤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个点,图2

夹子 中的纸带是实验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

纸带 器打下O点(图中未标出)时,重锤开始下落,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刻度尺0刻线与O点对齐,A、B、

打点计时器 C三个点所对刻度如图2所示。打点计时器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高度hB= cm,下落的速度为vB=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夹子 ②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重锤由静止开始下落h时的速度大小

重物 为v,则该实验需要验证的关系式是 。(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

A 15 16 17 18 19 B 20 图2

21 22 23 C 24 cm 25

(2015丰台一模)21(2)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

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填字母代号)。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②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 某同学

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 。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由打点间隔数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第28页 共98页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gh 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

v2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 计算得出高度h

2g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③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

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B、C、…作为计数点,测出其中E、F、G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O点到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动能的增加量ΔEk= (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 O

A B C h2 D E F G h1 h3 ④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

D.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

⑤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小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对本

实验的影响。他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线,如图所示。图象是一条直线,此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 。

第29页 共98页

v2/(m/s)2 10.0 8.0 6.0 4.0 2.0 0 10.0 20.0 30.0 40.0 50.0 h/cm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由图线求得重锤下落时受到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百分

比为

f?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mg实验28:绘制小球运动(简谐运动)的x-t图像

【教材摘要】

第30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2015海淀二模)18.如图甲所示,细线下悬挂一个除去了柱塞的注

射器,注射器可在竖直面内摆动,且在摆动过程中能持续向下流

O1 出一细束墨水。沿着与注射器摆动平面垂直的方向匀速拖动一张硬纸板,摆动的注射器流出的墨水在硬纸板上形成了如图乙所示的曲线。注射器喷嘴到硬纸板的距离很小,且摆动中注射器重心的高度变化可忽略不计。若按图乙所示建立xOy坐标系,则硬纸

O 板上的墨迹所呈现的图样可视为注射器振动的图像。关于图乙所甲 y 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 A.x轴表示拖动硬纸板的速度 B.y轴表示注射器振动的位移 L 乙

C.匀速拖动硬纸板移动距离L的时间等于注射器振动的周期

D.拖动硬纸板的速度增大,可使注射器振动的周期变短

某实验小组拟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实验器材有滑块、钩码、纸带、米尺、带滑轮的木板,以及由漏斗和细线组成的单摆等.实验中,滑块在钩码作用下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摆动,漏斗漏出的有色液体在纸带带下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①在题22图2中,从 纸带可看出滑块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 ②用该方法测量滑块加速度的误差主要来源有: 、 (写出2个即可).

O1 x 第31页 共98页

实验方法:加速抽动滑块,单摆摆动的图像是B 10. 图甲是利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沙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沙,在板上显示出沙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已知木板被水平拉甲 动的速度为0.20m/s,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为0.60m,则这次实验沙摆的摆长大约为(取g = π2)

A.0.56m B.0.65m C.1.00m D.2.25m

【A】

实验29: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的关系

【教材摘要】

0.60m 乙

【典型试题】

实验30:影响单摆周期大小的因素

【教材摘要】

第32页 共98页

第33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2009重庆)22.(19分)

⑴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

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o释放;_______ 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_______

③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______ 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

数据组 摆长

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

/mm 编号

如图所示,该球的直径为______mm。根据表中数

1 999.3

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______的增大而增

2 999.3

大。

3 799.2

4 799.2

5 501.1

20 20 15 摆球

质量/g 32.2 16.5 32.2 16.5 32.2 周期 /s 2.0 2.0 1.8 1.8 1.4

实验31: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教材摘要】

第34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2015年北京)21(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①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②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用L、n、t表示)

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 s,g= m/s

④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

22

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3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

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第35页 共98页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⑤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4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 (用l1、l2、T1、T2表示)。

4?2n2L4?2(l1?l2)【答案】①AD ,② ,③2.01,9.76(9.76~9.77);④B ;⑤或

t2T12?T224?2(l2?l1) 22(T2?T1)14.利用单摆实验可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10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1)测量过程中甲同学有如下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摆球的质量m

B.用米尺测量出悬线的长度l,并将它记为摆长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图10

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o,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用秒表记录全振动n次的时间t,并计算出摆动周期T?t nT2/s2 以上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不必要的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 (2)乙同学测量了不同摆长(L)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T),并做出T2-L图线,如图11。然后计算出图线的斜率k,这位同学根据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g= 。

(3)如果乙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摆动的偏角偏小

C.计算摆长时,把悬线长当作了摆长l

D.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成了(n+1)次全振动

O L/m

图11

实验32:受迫振动的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材摘要】

第36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1. 如题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Hz。 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______。

A.1Hz B.3Hz C.4Hz D.5Hz 【A】

实验33:共振现象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1.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o ,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 。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当f < 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增大而减小 B.当f > 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减小而增大

第37页 共98页

C.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0 D.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

2. 如图2所示,把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支架上。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8Hz,乙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72Hz,当支架在受到竖直方向且频率为9Hz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则两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是( )

A、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8Hz B、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Hz C、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Hz D、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72Hz 【B】

图2

实验34:波的产生与传播

【教材摘要】

第38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1. 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C.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多一次 D.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

a b 实验35: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教材摘要】

第39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2011年北京)21.(2)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来源:Zxxk.Com]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来源学科网ZXXK]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

第40页 共98页

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④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___;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p1 为____________

p1??p2?⑤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④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cm.

【答案】(1)①S ③T 0刻线④ADC(2)①C ②ADE或DEA或

[来源:Zxxk.Com]22DAE③m1?OM?m2?ON?m1OP m1?OM?m2?ON?1~1.01⑤76.8

12mOP④14 2.9

15.(10分)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验证动量

球1 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安装A 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球2 B 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O M P N 图12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

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 E.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2)本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3)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

入射小球 (4)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

造,如图13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被碰小球 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1仍从斜槽

M′ 上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和2的操作,得到两球落

P′ 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

N′ 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则验证两

O 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用图13 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第41页 共98页

实验36:静电感应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2006北京)14.使用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一个枕形导体位于带正电小球的附近,A、B为导体的左、右端点,C为导体内的一点.则由于静电感应,A端带______电,B端带______电,若用手接触一下枕形导体的中部,导体将______(填“带不带电或带什么电”).

实验37:验电器

【教材摘要】

第42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1.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B.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C.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实验38: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1.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2所示,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

P3 P2 P1 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O 判断正确的是

A.保持Q、q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B.保持Q、q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成反比 图2 r Q

C.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

r 第43页 共98页

图4

D.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成正比 【C】

实验39:模拟电场线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2015朝阳一模)19.将头发微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并放到电场中,微屑就会按照电场强度的方向排列起来,显示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图甲中的两平行金属条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图乙中的金属圆环和金属条分别带有异种电荷。比较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屑能够显示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是因为微屑都带上了同种电荷

B.在电场强度为零的区域,一定没有微屑分布

C.根据圆环内部区域微屑取向无序,

可知圆环内部电场为匀强电场

D.根据圆环内部区域微屑取向无序,可知圆环内部各点电势相等

实验40:研究空腔导体内表面的电荷

【教材摘要】

A

B

第44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2015西城一模)19.如图所示,A、B为两个验电器,在B上装有一个几乎封闭的空心金属球C(仅在上端开有小孔),最初B和C带电,A不带电。D是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某同学利用这些器材完成了下面实验:使不带电的D先跟C的外部接触,再让D跟A的金属球接触,这样操作若干次,发现A的箔片张开;而让不带电的D先跟C的内部接触,再让D跟A的金属球接触,这样操作若干次,发现A的箔片始终不张开。通过以上实验,能直接得到的结论是

D C A D C A B B

A.电荷分布在C的外表面 B.电荷在C的表面均匀分布 C.带电的C是一个等势体 D.电荷总量是守恒的 1.(3分)如图所示,验电器A与B的顶端各安装了一个上端开有小孔的金属圆筒,验电器B上的圆筒C带有正电荷,用带有绝缘柄的金

D属小球E,在下列操作中能将C上的电荷尽量多的搬至D的是 A.把E与筒C的内壁接触后,再与筒D的内壁接触,重复多次 B.把E与筒C的内壁接触后,再与筒D的外壁接触,重复多次 C.把E与筒C的外壁接触后,再与筒D的内壁接触,重复多次 D.把E与筒C的外壁接触后,再与筒D的外壁接触,重复多次

E

第45页 共98页

实验41:静电屏蔽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1.如图金属壳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垫上,不能起到屏蔽外电场或内电场作用的是( C )

A.B.C.D.

2.避雷针能起到避雷作用,其原理是( A )

A.尖端放电 B.静电屏蔽 C.摩擦起电 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实验42: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教材摘要】

第46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2010年北京)18.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

+ 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3. 图3所示为研究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M N 静电计 的实验装置。两块相互靠近的等大正对平行金属板M、N

N 组成电容器,板N固定在绝缘座上并与静电计中心杆相

接,板M和静电计的金属壳都接地,板M上装有绝缘手柄,可以执手柄控制板M的位置。在两板相距一定距离时,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在整个实

图3

验过程中,保持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对此实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只将板M从图示位置稍向左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B.只将板M从图示位置沿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稍微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C.只将板M从图示位置稍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 D.只在M、N之间插入云母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AB】

实验43: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教材摘要】

第47页 共98页

【典型试题】

6. 如图甲是观察电容器放电的电路,电源直流电压为8V。先将开关S与1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然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根据I-t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S R -3

A.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大约是8.0×10C 2 1 B.该电容器的电容大约是340?F 接计算机 电 流 E C.图甲电路还能研究电容器充电 过程的I-t曲线

D.改变电阻R,再做一次放电实验,两次的图象应该一样 【B】

传感器 C 图甲

2.(6分)电流传感器可以像电流表一样测量电流,它的优点是反应非常快,可以捕捉到瞬间的电流变化,还可以与计算机相连,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按图甲连接电路,提供8V直流电源,先使开关S与1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这个过程可在瞬间完成,然后把开关S掷向2,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估算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是 C;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___F。

第48页 共98页

I/mA R 2 1 S 接计算机 电流传感器 C E 1

t/s

10 2

0 2 4 6 8 甲

实验44: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实验45: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教材摘要】

【典型试题】

用如图12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灯泡L(2.4V,0.48A)的伏安特性,并测出该灯泡在额

第49页 共98页

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检验其标示的准确性。

(1)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触头应放在___________端。(选填“A”或“B”) (2)根据电路图,请在图12乙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3)实验后作出的U—I图象如图12丙所示,图中曲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U/V 2.8 V A A P B R - + 乙 图12

2.4 L 2.0 1.6 1.2 0.8 0.4 I/A 丙

S 甲

O 0.1 0.2 0.3 0.4 0.5 (4)根据所得到的图象如图12丙所示,求出它在额定电压(2.4V)下工作时的电阻值R=_______Ω,这个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006北京)21(2)某同学用图2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 V,0.3 V”的小灯泡的灯丝

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

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1:(量程100 mA,内阻约2Ω); A2:(量程0.6 A,内阻约0.3Ω); 电压表:V1(量程5 V,内阻约5kΩ ); V2(量程15 V,内阻约15Ω );

电源:E1(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0.2Ω);

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__,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此灯泡在不不作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___;当所加电压为3.00 V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____,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W.

第50页 共98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l0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