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提问走向高效丁玉生

更新时间:2023-10-23 10: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课堂提问走向高效

文登四中 丁玉生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来问,它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去探索真理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目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不令人满意,课堂提问存在着各种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师在课堂上用“是不是”、“对不对”等口头禅,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2、提问内容封闭性、收敛性强,学生利用既有的知识就可作答。探究性、开发性的提问在课堂提问中比例太小或者基本没有。

3、问题的呈现形式单一,大多数教师采用“单个问题提问”,很少采用“形成有效问题组”的形式,并且缺少追问环节。

4、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重复提问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5、教师提问不清晰明了,出现不规范、冗长、模棱两可的提问情况。 6、教师提问方式随意,缺少启发性、趣味性、灵活性、层次性。师生互动效果差。

7、提问对象片面,抽答面较窄,不能面向全体同学,大多数教师愿意提问优生和中等生。

8、很多教师不会有效倾听、有效评价。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疑问不理不睬。

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教育价值,而且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提问走向高效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效发问

发问是提问的核心所在。有效的发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发问包括发问的内容和发问的方式。其有效性就发问的内容来说,如果教师的发问大多是一些琐碎无意义诸如“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者是一些过大、

过难的问题,全班同学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些实质上仍旧是教师的“一言堂”。要使提问真正成为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教师应该多问一些“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内容必须具有学习价值,有启发性,引发思考和探究,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把握,让人回味无穷。具体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发问的内容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就是抓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二是发问的内容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三是发问内容要抓住思维的发散点。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就发问的方式而言,首先,发问要适时。要准确把握最佳发问的时机,使之能化解难点,深化认识,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发问。这时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上下求索。其次,问题呈现要明确、清晰。教师要把问题交代清楚,必要时可将一些问题口语化,让学生听清楚教师在问什么,问题尽量只说一遍。对一些有效的问题组,教师可以以导学案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发问态度要自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教师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可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维清晰、回答准确。只有从发问内容和方式上做到有效,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答欲。成为实现有效提问的第一可能。

二、有效互动

有效互动是有效提问得以实现的保障。有效的课堂提问不是简单地寻求一种答案,而是要切中要害,发人深思,激活思维,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这些都需要学生积极有效的互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体现这样三个特点:第一是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大众性、开放性。问题要引人入胜,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

回答。第二是课堂提问涉及面要广。“有效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中等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第三是课堂提问要等待。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开车不等客”的做法,不利于学生思维,互动也就无从谈起,最终将导致提问的低效。

三、有效倾听

我们在努力做到有效提问时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表面上似乎在关注学生、提问学生,但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倾听,其实,真正有效的提问,关键在于“倾听”。提问需要启发和追问,在有效倾听的环境中,学生的回答应该成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引导的起点和阶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耐心倾听,切中要害进行启发,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做到问中有导,而不是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回答正确后,可引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回应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简单的接受者。但是,一个问题尚未做出明确结论之前,不能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以免干扰学生。有效倾听是有效评价的基础,教师只有有效倾听,才有有效评价的产生。

四、有效评价

有效提问总是与有效评价紧密相连的。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的评价。学生的回答大多是通过互动探究而获得的,教师不能用“是”与“不是”来简单评价,应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出学生的思路。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让别的同学补充、纠正、表示赞同、表示反对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成熟的讨论,对所提的问题做出结论。另外,评价应注重鼓励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或回答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应充分肯定、赞许;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学生,教师应肯定其正确的部分,并提供线索使其继续完善;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要积极鼓励,维护其自尊心,因为他们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试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所以教师应暂缓评价,可以让其他的学生找出其错误思路,纠正错误。在学生充分发

表意见后,教师再发表自己对所提问题的看法,给学生一个明确、清晰、完整的答案。总之,在把握一定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应真实而真诚地澄清、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和评价学生的回答。

五、有效生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生成是课堂提问产生的最好效果,要鼓励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知识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某些问题,有时学生会存在顾虑,不敢提出,教师应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发扬民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时会提出古怪问题,教师切勿不理不睬,应该认真地引导或解答。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发问、互动、倾听、评价、生成等环节,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才能让课堂提问高效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k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