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的制作与系统开发

更新时间:2024-06-28 16: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的制作与系统开发

张晓丽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启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小学迅猛发展,它以其贮存信息量大、画面丰富、动态直观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无统一计划、无明确目标,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多以“观摩课”的方式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点缀,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自己开发课件,而一个课件从设计脚本、编制程序到最后完成有许多复杂的过程,即使教师计算机应用熟练程度再高,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大大抑制了教师自制课件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课件的成套开发。虽然网络上和书店也有以盈利为目的的课件光盘,内容很全面,但缺点也非常明显:1.课件的使用是有偿的;2.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一般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一线教师没有亲历亲为,对知识点的讲述平铺直叙,基本没有设问、思考,课堂缺乏设计与变换,容易沉闷;3.课件一般用Flash做成,由于Flash软件制作的起点较高,教师只能用,不能改,缺少个性和灵活性,最重要的是由于课件不能轻松修改而缺乏不断完善和升华的空间,因而失去了使用的周期性。

能否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制作和开发一整套初中数学课件?作为一名初中数学的一线教师,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一套简单而便捷的数学课件制作方法,即“1+2”剪辑式课件的制作。我在教学中坚持运用此方法开发课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与广大教师朋友一起交流、分享.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的内涵界定 1.“1+2”的内涵界定 “1”是指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以PowerPoint为必用工具软件,每一课都用PowerPoint按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做成课堂演示型课件,教师上课时以幻灯的形式向学生展示。“2”指几何画板和Flash,这两种工具软件作为课件制作的辅助软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性地链接运用,作为对PowerPoint的一种补充。所谓“1+2”,并不是三种软件按“拼盘式”组合,而是以一种为主,以另外两种为辅的使用模式,旨在方便、快捷地实现三种软件的优势互补。 2.“剪辑式课件”的内涵界定 在课件的制作中以较容易掌握的PowerPoint为基本软件,几何画板和F1ash作为辅助软件,教师并不扮演完全的课件制作者。在本课题研究的“1+2”剪辑式课件制作模式下,教师只需收集PowerPoint几何画板和Flash素材,熟练掌握三种软件的运用技术,在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素材剪辑、修改或链接、插入,便能非常快捷地制作教学演示型课件,与自己的教学安排有机整合起来。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与系统开发的原因 1.课件的系统开发可以收集和保存初中数学教学资料

(1)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教材经过修改,近期估计不会有大的调整。即便以后改变版本,数学知识的呈现顺序虽有调整,但每个知识点的内部构造变化并不大,有整理保存的必要。

(2)理科相对文科来说,知识本身的客观性较强,不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课件制作后的兼容性较高。

(3)有利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所有的新授课内容利用电脑一旦形成资料可随意增添、删减、润色,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更新与完善、提炼与升华的良性循环。

2.运用制作的课件上课可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1)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生动形象的CAI课件远比单调的单一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因为根据心理学知识,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上课时间一长,学生容易感到疲倦,学习效率就会下降.这时适当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色兼备的特点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创设新的兴奋点,以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动态、清晰,可以将学生不易理解的几何图形的变化、运动过程演示出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3)投影屏幕可发挥小黑板的作用,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密度。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学生人数较多,看不见黑板的情况发生。

(4)课件的程序是事先设计,内容及顺序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利用课件上课,相对传统教学来说,整个课堂更加流畅而富有逻辑。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的具体环节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和开发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好是同一年级组的数学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培训课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在教研会上一起讨论,集体备课。课件的制作最好一个教师负责一章的内容,以便形成统一风格。 具体的制作环节如下:

1.根据教材的结构和顺序建立与之配套的文件夹。

2.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多媒体光盘素材,大量下载各数学网站上的课件,保证充分的信息量。根据课件名称将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放入自己所建的文件夹内,以便使用时能很快地提取。

3.遵循先设计后制作的原则。先看教材,集体备课.把这章的内容、例题、习题集体讨论,做到心中有数,有思路以后再看别人的课件,这样制作课件时才不会被别人的思路牵着鼻子走,任何时候都会有自己的风格。

4.整合已下载和收集的课件。在下载的本课时的课件中选一个最好的作为模版,将其他课件中较好的内容按原课件顺序全部复制或链接集中至这一课件中。

5.修改课件。这是所有步骤的重点,需要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但要注意:教学课件的设计一定要考虑有效性,而不是无原则的拼凑和粘贴,课件绝不是简单的资料存储器和播放器,具体步骤如下:

(1)删除画面中不必要的东西。比如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图案、动画、声音,以便学生集中精力在所关注的要点上。

(2)在把握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后,按自己的思路组合幻灯片中的内容,缺少的内容自己添加,把重心放在内容中的重、难点突破方法的推敲上,同时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注意力规律,使课件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成为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

(3)统一每一页幻灯的模版、字体、字号、图形色彩,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6.将修改好的课件重命名,注明(已修改),放在年级组(已修改)文件夹内,供年级组成员上课循环使用。

7.根据上课使用时的反馈信息,年级组成员每周要集中研究,集体修改课件,将修改后的课件压缩后放入校园网指定位置,供学生周末上网下载后再次学习。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与系统开发的原则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件的制作中须坚持以下原则:

1.分类设计的原则 教师必须研究和掌握代数课、几何课、统计概率课等基本课型的特征,根据课型的特征从不同的侧重点入手制作课件,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课件设计时要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3.反馈与调整的原则 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课前的信息加工,更要重视课件在课堂中使用的反馈信息,通过教研小组成员课后集体备课收集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课件的再次理解、构建与应用。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和系统开发的意义

1.对教师而言 (1)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3)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材,修改课件,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2.对课件而言 (1)形成一套初中数学系统、完整的课件体系;(2)可适性强,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对课件进行修改或重组,根据需要删减,突出个性,体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以达到资源共享;(3)生命力强,具有使用的长期性、周期性。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容易走入的误区

1.制作课件前备课和教研不充分,使教研组内课件的风格和水平不一致; 2.制作和开发课件时,无原则的拼凑和粘贴使课件缺乏逻辑性;

3.制作和开发课件时,过分追求内容的大而全,没有考虑课件的有效性; 4.课件的制作过程程式化,不能适应多样化和个别化的需要。

总之,制作和开发初中数学课件,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反复使用、不断修改,才能使开发的教学课件符合教学规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个工作的兼容性不能达到100%,课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有所区别,达到80%应该是一个最佳兼容状态。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1+2”剪辑式课件制作的方法,广大教师能开发出系统的、高质量的课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并不断地研究其中的规律与真谛,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优势,同时使每个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受到启发。

摘自《数学教学通讯》2008。11(61~6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k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