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4-06-08 23: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 C—12,O—16,Cl—35.5 2.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3.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NH4+ 溶、挥 溶 溶 溶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溶 微 Zn2+ 不 溶 溶 溶 不 Cu2+ 不 溶 溶 溶 —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

“—”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选择题(共10分)

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序号涂黑。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D.木炭燃烧 D.蒸馏水

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A.氧气

B.石蜡融化 C.酒精挥发 B.金刚石

C.氯化钠

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6.有关甲烷(CH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A.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相对分子质量是16g

C.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 D.碳元素比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过燃烧实验可以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 B.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节能减排 C.食品包装中填充氮气可以延长保质期 D.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大量蛋白质 8.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NH3+CO2+NaCl+X====NaHCO3 ↓+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H2O B.NaHCO3受热易分解 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一定生成氨气 10.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备Cu(OH)2固体:用CuO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 B.鉴别稀H2SO4和稀盐酸:取样,分别滴加Ba(NO3)2溶液 C.除去CO中的少量CO2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NaHCO3分解产生的CO2可以回收再利用

非选择题(共40分)

11.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符号为 ;

(2)两个氢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 ; (3)水的化学式为 。 12.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相应问题。

(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上述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1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2)自来水厂常利用 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2

(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14.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水能够吸收有毒的 ; (2)由实验二可知,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在实验三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5.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其优良的 性; (2)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3CO+ Fe2O3

2Fe + 3CO2 ,该反应利用了CO化学性质中的 性;

(3)碳酸钠、碳酸钙都含有CO32-,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 。 16.结合下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

(2)20℃时,将2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5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1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B.降温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黄铜和纯铜相比,硬度较大的是 ; (2)铁生锈是铁与O2、 共同作用的结果;

(3)向Cu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8.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3

(1)仪器E的名称是 ;

(2)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上图中的A、B、H、I、J、L、P和 ; (3)利用组装完毕后的装置制取CO2气体时 ,验满的操作是 ; (4)若要制取8.8gCO2,理论上至少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 的稀盐酸; (5)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 和气体的性质。 19.下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某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能够实现转化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转化③、④、⑤都是与同种物质反应生成CaCl2,则该物质是 。 20.在实验室里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 的质量保持不变; (2)下列配制方法可以达到上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10gNaCl固体与100g水混合溶解

B.向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50g水

21.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2)实验二、三验证了Ba(OH)2能和某些 (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4)讲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A。取一定量溶液A,加入少量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综上分析,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

22.某白色固体甲的主要成分为NaCl,可能含有MgCl2、KCl、BaCl2和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

为检验白色固体甲的成分并除去其中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生成白色固体丙的化学方程式 ;

(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3)分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

(4)若用上述实验中的A、B、C、D四种溶液鉴别稀H2SO4和NaOH溶液,分别取样后,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就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实验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知识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5

【思路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过程】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体积分数最大,故A正确; 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最大,故B错; C、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体积分数比较小,故C错; D、二氧化碳大约占0.03%,体积分数比较小,故D错。 故选:A。

【总结归纳】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石蜡融化 C.酒精挥发

D.木炭燃烧

【知识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思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解: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氧气

B.金刚石

C.氯化钠

D.蒸馏水

【知识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思路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解: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

【思路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过程】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体积分数最大,故A正确; 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最大,故B错; C、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体积分数比较小,故C错; D、二氧化碳大约占0.03%,体积分数比较小,故D错。 故选:A。

【总结归纳】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石蜡融化 C.酒精挥发

D.木炭燃烧

【知识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思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解: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氧气

B.金刚石

C.氯化钠

D.蒸馏水

【知识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思路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解: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j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