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古调——清平乐 的来历

更新时间:2023-04-23 12:24: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平乐的介绍

清平乐

(忆萝月、醉东风、破子清平乐、清平令破子)

双阙 四十六字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清平乐》原是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名。调名来由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合汉乐府的《清乐》、《平乐》两调名而成。另一说法是唐李白作应制《清平乐》三首,后来用为词调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杨宪益在《零墨新笺》中所说:“此曲乃南诏乐,因官得名;李白之有其辞,犹之有《菩萨蛮》辞也。”这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我们唯有在浩瀚的古代书籍中寻找答案。

《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辞一:“清商乐,一曰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是也,并汉魏已来旧曲,其辞皆古调及魏三祖所作”。这里说的魏三祖是指“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王僧虔论“三调歌”曰:“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氏三祖,风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而情变听改,稍复零落。十数年间,亡者将半。所以追馀操而长怀,抚遗器而太息者矣。”由此可见魏三祖在中国诗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王僧虔所说的“铜雀”是指“铜雀台”。魏武帝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 在邺城(今河南临漳)建铜雀台,作为享乐之处。《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说:“太祖(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曹操临死时还留遗令说:“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每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公元三世纪初,东汉王朝崩溃,曹丕建立魏国。由于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和曹植,以及其他文士,都爱好乐府歌曲,填写了很多歌词。于是魏国设置“清商署”,掌管流行的乐舞。“清商署”的成员应该是魏武帝曹操在铜雀台的乐伎。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五:“唐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燕乐)。”沈括说的“雅乐”是指

清平乐的介绍

战国以前的古乐,流传下来的歌词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诗经》。“清乐”,也称为“清商乐”,是指汉魏六朝的乐府音乐,歌词经流传后成了当时的乐府诗。“燕乐”是指隋唐时代流传的中原音乐,随着历史的延续和区域的扩展,融合了各民族的音乐而成的新音乐,流传下来的歌词,起初多半是五言诗和七言诗,经过演变成为长短句体,当时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即唐宋词。这里所说的音乐是指各个历史阶段形成的来自民间的音乐主流,而不包括历代朝廷专用于郊庙祭仪的徒具形式的所谓“雅乐”。“清商乐”是指“清商三调”。相和歌中有“平调、清调、瑟调,汉世谓之三调。” 三调中的“瑟调”被称作“侧调”。谢灵运《会吟行》“三调伫繁音”,李善注云:“今三调盖清、平、侧也。”(注:《文选》卷二八。)是唐人称“瑟调”为“侧调”。《魏书·乐志》记载:“(北魏孝文帝)神龟二年(519年), 陈仲孺言:“依琴五调调声之法,以均乐器,其‘瑟调’以角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宫为主。五调各以一声为主,然后错采众声以文饰之。”这种调声法是有来历的,必然是继承了汉代以来的传统。因为三调之中“清调以商为主”,举“清商”以代表三调,所以称为“清商三调”。《隋书·音乐志》说:“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在音乐史上,“清商”有几种不同的含义。一种含义是:“清商即高的商调”。宫、商、角、徵、羽五调,一般是指中部音高说的,即相当于今天的C、D、E、G、A五调。比它们的本调高半个音的调子,就加一个“清”字来表示, 如“清宫”、“清商”。“清商”比“商调”高半个音。还有一种含义是:商声“清”。商声使人听了,在心理上有清爽的感觉,因此,常用清字来形容它。如宋玉《长笛赋》:“吟清商,逐流徵。”

据说,“清平调”是唐玄宗与杨贵妃赏花时,因为看到花园里美丽的牡丹花,很有兴致,于是就叫来了乐师李龟年为其二人弹奏乐曲。但是有曲无词,玄宗便叫人传来了当时任职“翰林侍诏”的李白来写诗。李白这时在外面喝酒,喝的醉醺醺的,被人搀扶着来到皇宫还没清醒过来,最后还是被人浇了冷水才清醒过来,这时的李白趁着酒意一气呵成了三首诗: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jtq.html

Top